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比利时人伊夫·特里恩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是贝壳学家,是《笋螺收藏指南》的作者和《菲律宾贝谱》的参与撰写者之一;他是博物学家,同时也是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MNHN)软体动物部和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所(RBINS)软体动物部的科学家;他是一位设计师,为许多软体动物类的出版物做过装帧设计;伊夫还是一位艺术家和标本商人。由于篇幅所限,我们这里仅介绍两件他创作的主要以贝壳为材料的圆顶玻罩艺术摆设。  相似文献   

2.
再谈鹦鹉螺     
名称的由来鹦鹉螺属于有贝壳的头足纲软体动物。它的贝壳厚而大,不是左右卷曲,而是从背面向腹面卷曲的,呈螺旋形。壳的外层分布着均匀的条条密纹,光泽艳丽,仿佛羽毛。壳后部间杂着橙红色波状条纹,象美丽的鹦鹉嘴,故名鹦鹉螺。还有它游动的时候,头和腕完全伸展开来,贝壳口向下,活象一只飞翔的鹦鹉。一种活化石不能小看鹦鹉螺,它是古老的动物。在地史早期  相似文献   

3.
正海边拾贝的情趣无限,除了亲情友情之外,更在于人们对贝类生物的喜爱。贝类是一种软体动物,身体由头、足、内脏囊、外套膜和壳五个部分组成。很多贝类生物都有美丽的外壳,由碳酸钙构建的外壳色彩缤纷,形态万千,每一种类都使人惊叹不已。从远古时代直至现代,贝壳制作的各种首饰都被人们视为时尚的象征。贝壳也曾作为货币被人们视为财富的等价物,奇妙的贝壳在人类的智慧中形成了一种千古流传的贝壳文化。漂亮的贝壳吸引了无数的贝类收藏者,也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对贝壳的科  相似文献   

4.
何径 《生命世界》2014,(2):30-35
正世界上有庞大的集邮爱好者人群,也有大量的贝壳爱好者,以贝壳为主题的邮票则把这两大人群融合在一起,事实上有大量的人既是集邮家,又是贝壳收藏家。任何国家和地区发行邮票,都不会按照分类学去设计邮票,但把全世界所有的贝壳邮票集合起来,却能构成一个相当"完备"的分类系统。分类学上重要的分枝,有地域特色的代表物种,以及收藏者热捧的物种最受邮票设计者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克雷格在水面上深吸一口气,然后潜到海底的海藻森林。这里藏了大海的许多秘密,比如海草是怎样恣意舞蹈,海鱼是如何美得冒泡,还有……咦,海底沙滩上竟然堆了一个贝壳城堡?克雷格想仔细看看,还没等他靠近,贝壳城堡突然倒塌。紧接着,一只红色的小章鱼斜刺而出,喷着水迅速游走。克雷格愣怔片刻,随即追了上去。作为一名合格的动物摄影师,敏锐度和执着他都不缺。  相似文献   

6.
李超荣 《化石》2006,(3):39-40
旧石器时代晚期,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生产率,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人类除了从事狩猎、采集和捕鱼外,还从事艺术活动,意识形态方面也有新的发展。这时出现包括雕刻、绘画、泥塑和装饰艺术。巫术、埋葬仪式和原始宗教也在这时出现了。在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些遗址中,出土了反映原始艺术和宗教使用的颜料。它们包括赤铁矿、附在石锤、石砧、石磨盘和装饰品上的赤铁矿粉和用赤铁矿所绘的岩画等。在北京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了一些鲕状赤铁矿碎块,最大的一块长约20厘米。在这些标本中有两块显示了明显的人工使用痕迹。有的已断开,但还可…  相似文献   

7.
贝壳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生物硬组织,贝壳基质蛋白质对贝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贝壳中发现一种类似胶原蛋白质的新型贝壳基质蛋白质,命名为collagen-like protein 2(CLP-2)。然而,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对贝壳形成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对CLP 2开展了序列分析;进一步采取密码子优化结合原核重组表达策略,开展了CLP-2的重组表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重组CLP-2对酸钙结晶的诱导、结晶速率抑制以及碳酸钙结合能力。对CLP-2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质序列中含有信号肽及两个Von Willebrand factor A(VWA)结构域。CLP-2在数据库中尚无高同源性蛋白质存在,表明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贝壳基质蛋白。所获得的重组CLP-2对碳酸钙体外结晶表现出明显的诱导作用,扫描电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重组CLP-2可诱导碳酸钙晶体的形貌由立方体形转化为球形,并在高浓度下进一步转化为哑铃形;同时,重组CLP-2可促使碳酸钙晶体的晶型由方解石型向文石型转化;重组CLP-2在体外具有碳酸钙晶体结合作用;此外,重组CLP-2能显著抑制碳酸钙晶体的结晶速度(P<0.01),并具有浓度依赖性。上述结果表明,厚壳贻贝贝壳CLP-2蛋白质在贝壳,特别是文石型肌棱柱层的生物矿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上述研究为深入了解贻贝贝壳的形成机制,以及胶原类蛋白质对生物矿化过程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蛤花纹的形态及形成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辽宁、山东、浙江、江苏和广西沿海的文蛤(Meretrix meretrix)壳的颜色及花纹特征,发现这些地区的文蛤可以分为2种类型,即花纹明显型和不明显型.辽宁和山东海域的文蛤贝壳表面具有花纹,只有极少数文蛤个体贝壳表面没有花纹;其中1龄个体贝壳表面都具有花纹.江苏地区的文蛤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贝壳表面没有花纹,仅有极少数个体贝壳表面具有花纹.浙江地区的文蛤外表与山东文蛤很相似.广西地区的文蛤绝大部分没有花纹分布.外套膜组织装片确定了文蛤外套膜中的黄色素带与贝壳的色泽及花纹有关.黑色素带则与文蛤的生长状态有关,生长速度快的文蛤黑色素带浓而宽.所以,随着文蛤年龄的增长,黑色素带的颜色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9.
宿营 《化石》2007,(1):26-27
玛丽·安宁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化石收藏与发现家,当时许多重要的古生物研究都源于她的化石发现。1799年玛丽·安宁出生于英国南部多而特海岸的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就在家附近的一个叫来姆利吉的悬崖边采拾被海浪冲刷出来的贝壳化石,收集并买给当地的富人和收藏家以补贴家中的生  相似文献   

10.
贝壳历来是生物工程和材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贝壳中的贝壳基质蛋白质在贝壳的形成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Whirlin类蛋白质(Whirlin-like protein,WLP)是一种从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中鉴定的新型贝壳基质蛋白质。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质含有PDZ(postsynaptic density/Discs large/Zonula occludens)结构域,而该结构域对贝壳生物矿化的影响目前尚无报道。为深入了解WLP在贝壳形成中对碳酸钙晶体的影响,在序列分析基础上,采用密码子优化结合原核重组表达,获得其重组表达产物后,开展了重组WLP对碳酸钙晶体形貌及晶型的影响研究,结晶速度抑制以及碳酸钙晶体结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重组WLP能诱导文石型碳酸钙晶体的形貌和方解石型碳酸钙晶体的晶型发生改变;同时重组WLP对碳酸钙晶体具有结合作用,且能抑制碳酸钙晶体的结晶速度。上述结果表明,WLP对贝壳的形成及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并可能在贝壳肌棱柱层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黄河口盐沼和贝壳堤盐沼植被带状分布序列分异的水盐耦合机制仍不清楚。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利用黄河三角洲典型盐沼生态系统,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7种常见植物组成的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模拟控制实验,探究了两种常见土壤类型(贝壳砂土壤和滨海潮土)和8个地下水埋深水平(10 cm、20 cm、30 cm、40 cm、50 cm、60 cm、70 cm和80 cm)对实验群落特征和表层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滨海潮土相比,贝壳砂土壤能维持更高的植物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植物丰富度在贝壳砂土壤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呈单峰变化,而在滨海潮土无显著变化;(2)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贝壳砂土壤植物群落由盐生群落逐步变为中旱生植物群落类型,而滨海潮土始终为盐生植物群落类型;(3)贝壳砂土壤表层含水量显著低于滨海潮土,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贝壳砂土壤表层含水量呈“凹”型变化,而滨海潮土表层含水量呈线性递减变化;(4)滨海潮土表层含盐量显著高于贝壳砂土壤,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贝壳砂土壤表层含盐量呈双峰变化,而滨海潮土无明显变化。综上所述,不同土壤类型和地下水埋深决定了不同的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美学的角度针对形体美、姿态美、技术美、难新美、编排美等审美特征分析了体育艺术类项目的运动美和艺术表现美,认为体育艺术类项目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实施大学生体育素质与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美的步伐     
人的生活离不开美,每个民族都有美的创造。你走遍天涯海角,无论在多么落后原始的民族那里,都能看到美丽的装饰,逼真的舞蹈,栩栩如生的绘画和雕刻,都能听到悦耳的歌声,都能听到古老动人的神话和传说。现代人类有高度的审美能力,有足以使人心醉神迷的艺术,但追根寻源,人类的美感和艺术是怎么诞生的呢?汨汨流淌的美的河流又是在哪里起源的呢? 一、产生美感的生物学前提美感是人类意识的一部分,艺术是人类意识通过手的劳动而凝结的果实。人类意识与动物心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美感是人类特有的观念,艺术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生活在19世纪的水手,常常一出海就要与他们的爱人和亲人分开很长的时间。于是,与家人日夜牵挂的水手们,总会在航海途中挑选甚至制作一些纪念品,在重聚之日送给她们。其中,纯手工制作的贝壳拼盘因其独特的魅力风靡一时。典型的贝壳拼盘都装在带玻璃盖的木盒子里,木盒子通常宽8~15英寸(20~38厘米)。两个八边形木盒子用合页连接,色彩斑斓的许多小贝壳被贴在两个木盒子里面,分别镶嵌成复杂的几何图样。在图案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鸡疟原虫成孢子细胞和子孢子形成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鸡疟原虫在白纹伊蚊体内发育的成孢子细胞和子孢子形成过程的形态特征。扫描电镜观察,成孢子细胞形状多样,呈长形、圆形、椭圆形,常为不规则形。子孢子较其他疟原虫短粗、稍弯曲。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在成孢子细胞形成初期,首先在卵囊被膜下层出现许多液泡,这些液泡逐渐增大且伸入卵囊的胞质内,而形成许多裂缝;继之,裂缝互相连接,而将卵囊胞质割裂为许多团块状成孢子细胞。子孢子芽从成孢子细胞体表面长出,逐渐发育成长形子孢子,此时可见其前端内部出现棒状体和微线体等细胞器。  相似文献   

16.
绝灭於白垩纪末期的菊石化石,现在只能见到贝壳、内膜或外膜。菊石的软体没有被保存下来,因此我们只能根据贝壳的构造上和、章鱼类、乌贼类、药乌鲗类和鹦鹉螺类等现代头足类生物的研究去推测它们。像现代的鹦鹉螺类(鹦鹉螺)一样,菊石的软体外面包着一个各种各样外形的薄石灰质贝壳。下白垩纪菊石贝壳有直的、弯钩状的、螺旋圆稚状的;由几个螺环组成的平旋状的贝壳是最广泛的形状。覆盖着套膜的长袋状菊石躯体就位於住室内,住室长达贝壳的3/4到1.5—2个螺环。其余的许多螺环是被隔壁分开的独立氣室,串管自体后沿腹面延伸。氣室内有氣体,其村力由串管加以调节。隔壁是由套膜的后部分泌构成的,并且被固定在贝壳的内部,被薄隔壁分隔为氣室  相似文献   

17.
红眼寄居蟹在实验室和野外条件下对贝壳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据适宜的贝壳对于寄居蟹的发育、繁殖和存活至关重要。尽管很多研究探讨了蟹类对贝壳的选择,但寄居蟹选择多大的贝壳仍不清楚。在实验条件下,本文作者用巴西Anchieta岛上野生红眼寄居蟹( Pagurusbrevidactylus)最常利用的黑衣蟹守螺( Cerithium atratum)和节桑椹螺( Morula nodulosa)进行了贝壳选择实验,通过回归分析确定目标贝类及其大小。观察到寄居蟹对一种独特贝类的选择具有性别意义,从而验证了野外观察结果。雄性明显地倾向选择黑衣蟹守螺的贝壳,而产卵和非产卵的雌性个体对腹足类贝壳的选择差异不显著。尽管两性之间对适宜贝壳的选择存在差异,贝壳适宜度指数(SAI)表明,种群占据那些足够大的贝壳(SAI =1·20±0·23)。红眼寄居蟹对贝壳利用的这种模式可能是为了避免与体型相似同域物种的竞争,从而在后来的生长中减少频繁地更换贝壳。根据目前的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红眼寄居蟹对贝壳的选择不仅取决于贝壳的参数,而且还与寄居蟹的个体和性选择有关[动物学报51 (5) : 813 -820 , 2005]。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3种优势灌木的根系构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系构型决定了植物植株固定和资源吸收等很多重要功能,并通过资源的分配确定了植物的根冠比和净初级生产力。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3种优势灌木柽柳、酸枣和杠柳的根系构型进行了研究,并验证了植物根系分支直径的尖细速率和根系分支前后的比例。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根系构型不同,酸枣和杠柳根系主要分布在浅表层,水平根幅与垂直根幅的比值较大,而柽柳的垂直根深所占比例最大;杠柳和酸枣的拓扑指数分别为0.85和0.96,趋向于1,近似于鱼尾形分支,而柽柳的拓扑指数为0.65,接近于叉状分支。平均连接长度以酸枣最大,杠柳次之,柽柳最小。随连接长度增加,酸枣根系相比其他两种植物的尖细速率趋向于平缓。此外,3种植物的分支前后直径都符合Leonardo da Vinci法则。总之,根据根系构型,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3种灌木植物可以划分为2类,一类是以根系地表分布,扩大根幅,鱼尾形分支觅养的酸枣和杠柳,另一类则是根系深扎,充分利用地下资源的柽柳,体现了2种不同的生境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姚著 《生命世界》2013,(11):32-33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在四川大邑的鹤鸣山上听一位朋友介绍,你身边的这位老师是昆虫摄影大师,出于好奇,我立刻打开了这位老师的摄影博客,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呈现在眼前。无法想象,昆虫的另一面是如此绚丽多姿和奇妙:自然的表情、与生俱来的色彩、不用装饰的外表,像一件件没有瑕疵的天然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20.
贝类贝壳在生物材料学及仿生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贝壳基质蛋白质是贝壳中的主要有机质成分,对贝壳的形成以及贝壳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贝壳主要由肌棱柱层和珍珠质层两种微观结构组成,其结构层次较简单,是研究贝壳基质蛋白质及其与贝壳形成关系的极好材料。为深入研究翡翠贻贝贝壳基质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以及分布特点,首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翡翠贻贝贝壳内表面珍珠质层和肌棱柱层的微观结构;采用刮取法获得贝壳内表面珍珠质层和肌棱柱层的粉末;对不同层次的贝壳粉末,利用酸溶法去除碳酸钙成分,所获得的有机质组分通过离心将其分为酸可溶性组分和酸不溶性组分。采用Illumina深度测序技术对翡翠贻贝外套膜组织进行大规模测序和序列组装,在此基础上,采用LC-MS/MS质谱技术结合外套膜转录组数据库搜索,对翡翠贻贝肌棱柱层和珍珠质层贝壳基质蛋白质开展组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翡翠贻贝贝壳有两种不同形貌结构的层次,其中珍珠质层为片状堆叠结构,而肌棱柱层为柱状结构。翡翠贻贝外套膜转录组测序共计获得 69 859 条Unigene。蛋白质组学鉴定结果表明,翡翠贻贝贝壳中总计鉴定到蛋白质54种,其中38种为肌棱柱层所特有蛋白质,3种珍珠质层特有蛋白质,另有13种在珍珠质层和肌棱柱层均被鉴定到。肌棱柱层特有蛋白质的分子多样性明显强于珍珠质层。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贝壳不同微观层次的形成机制,以及贝壳基质蛋白质对贝壳不同结构层次的调控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