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宿主虫龄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田间感病幼虫跟踪观察,研究了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喷施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病毒病在当代种群中的田间流行动态.结果表明,随虫龄的增大,幼虫对病毒的敏感性下降,宿主幼虫病死率降低,病死速率减慢,病死持续时间延长,幼虫病亡和疾病现患始期、高峰期推迟.对不同龄期幼虫喷施病毒后,幼虫每日病死时间分布可用互补重对数模型较好地拟合(Hosmer-Lemoshow统计量检验不显著),模型中各项系数经t检验达极显著水平;疾病现息时间分布可用Holliday模型拟合,模型经F检验显著,方程中各项系数达到或接近显著水平;幼虫逐日病死时间分布可用’Weibull模型、Gompertz模型及Lo—gistic模型较好地拟合,通过用剩余平方和Q比较各模型的拟合程度,表明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温度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流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9 ℃以上时,感病幼虫大多在2~3 d开始死亡,4~5 d达到高峰.随着温度的升高,感病幼虫病死率增加,病死速度加快.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未发现该病毒的热抑制温度,但感病幼虫死亡速率存在恒定温区,在29~35 ℃之间.感病幼虫的每日病死率可用互补重对数模型较好地拟合,累计病死时间分布可用Gompertz模型拟合,生物物理模型经改进后可很好地描述幼虫病死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于模拟分析不同温度下的幼虫病死时间分布和幼虫病死速率.  相似文献   

3.
茶尺蠖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病死时间分布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恭银  胡萃 《生态学报》1994,14(2):196-200
本文观察了14℃,18℃,22℃,26℃,4种恒温和杭州5-6月自然变温下,茶尺蠖各龄初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病死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各恒温下幼虫累计相对病死频率的时间分布趋于一致。病死时间正规化后,同龄幼虫在各恒温下的病死时间分布可用公共T-分布代表,并可用Weibull函数很好地加以拟合,采用此法,也可较好地模拟自然变温下幼虫的病死时间分布。  相似文献   

4.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流行的时间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病病幼虫进行跟踪观察,观察了病毒不同浓度处理下,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的田间流行动态结果表明,在试验病毒浓度范围(3.1*10^5-3.1^10^8PIBs.ml^-1)内,幼虫大多在喷施病毒后第4天开始发病,第5-7天为发病高峰,第5-6天开始病死,第6-天为病死高峰,宿主现患高峰民发病高峰基本一致。宿主种群发病和病死时间分布可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较好地拟合,模型模拟与实测值有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度下的甜菜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组建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在5种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20~32℃,甜菜夜蛾的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甜菜夜蛾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73℃、15.68℃、15.09℃、12.83℃和15.06℃,有效积温分别为37.9、126.3、73.8、29.2和265.6日·度;甜菜夜蛾在26℃时世代存活率和种群增长指数最高,分别为55.2%和205.9,20℃时不利于种群增长;在26℃和29℃时,甜菜夜蛾的平均产卵量最高,分别为604.7和611.4粒/雌,26℃是甜菜夜蛾最适宜交配的温度,交配率为84.9%,平均精包数为2.46个/雌;高温条件下,甜菜夜蛾的成虫寿命、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均缩短;甜菜夜蛾的世代存活率(S)和种群趋势指数(I)与温度(t)的关系均可用二次抛物线表示:S=-0.5056 t2+27.652 t-326.02 (r=0.91),I=-3.2532t2+178.45 t-2 270.40 (r=0.94)。  相似文献   

6.
非线性模型迭代参数初始值的选取及拟合的结果能否可用非常重要且一直是一个难题.传统的方法只是凭感觉偿试不进行定量评估,对于用阻尼最小二乘进行拟合只注重精度高低,没有从理论上研究和分析评价得出的结果能否可用.为了克服这一不足,使参数选取较好,阻尼最小二乘得出结果可用.利用非线性回归原理在这两方面做了探讨,提出了二个判别指标:β^T<1,β^N<1,分析了每一指标在参数不同状态的控制作用,并在Weibull分布函数参数辨识中做了应用.针对目前毛竹林林分结构规律研究的不足,利用浙江省230个毛竹林样地资料研究了省域尺度的毛竹林胸径分布规律,经SPSS软件中的P-P图检验与柯尔莫哥洛夫检验,表明毛竹林胸径结构服从Weibull分布;再经对Weibull分布模型拟合求解与作图对比,结果显示Weibull分布能很好地描述毛竹林胸径分布规律.利用Weibull分布三参数与林分特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经分析研究,导出了一个改进的二元分布模型,用该二元分布模型很好地测度了浙江省毛竹林胸径和年龄分布规律,最后得到了浙江省毛竹林株数按胸径年龄分布的理论频数.  相似文献   

7.
以两种浓度的病毒液感染甜菜夜蛾4龄、5龄幼虫,以研究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从亲代到子代垂直传递的方式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可通过母体介导(卵内、卵表)和父体介导等3种方式传递给子代,造成子代感染。幼虫经口感染后母体介导传递实验表明,病毒垂直传播可引起20%~48%的子代幼虫病死,并能使子代成虫产卵量下降;母体介导传播实验中,以5%福尔马林进行卵表面消毒证实仍有18.8%的幼虫感染病毒死亡,表明了该病毒可经卵内传播,并同时存在着附卵传播;母体介导传递实验还表明病毒对宿主有弱化作用,亲代免于病死的蛹重量减轻,羽化所得雌成虫的产卵量下降,产卵期延长。以交互配对将感染与未感染的雌雄成虫彼此交配,表明雄成虫精子也能垂直传递病毒(父体介导),引起20%~40%子代幼虫感病死亡。成虫经口感染,对所产卵块表面消毒后,仍导致28.6%的子代幼虫死于病毒感染,也表明存在卵内传播。  相似文献   

8.
冷却猪肉中气单胞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冷却猪肉中气单胞菌的生长规律,将气单胞茵接种到经过80℃无菌水灭菌的冷却猪肉中,构建Gompertz和Baranyi初级模型来描述气单胞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模型对气单胞菌生长曲线的拟合效果优于Baranyi模型,R2均在0.97以上。应用平方根模型和Arrhenius模型对由修正的Gompertz模型得出的最大比生长速率进行拟合,所得平方根模型拟合效果略优于Arrhenius模型。实验所建二级模型能预测0-35℃贮藏条件下气单胞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温度对沙门氏菌在蛋液中生长规律的影响,测定了在4、10、15、20、25、30、37和42℃等不同温度下沙门氏菌的生长曲线,利用Origin 8.0软件中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原理进行修正Gompertz方程、修正Logistic方程的拟合以及DMFit软件进行Baranyi模型的拟合,研究结果表明修正Gompertz模型、修正Logistic模型和Baranyi模型均能得到较高的决定系数(0.99),选取决定系数相对较高的修正Logistic模型进行一级模型的建立。通过参数估计后利用Ratkowsky模型对最大比生长速率以及迟滞期进行二级模型的拟合,通过Baranyi模型得到的生长参数建立的二级模型拟合度高于其他模型,最大比生长速率以及迟滞期二级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978和0.866。经检验,研究建立的模型可用于10~42℃温度范围内蛋黄液中沙门氏菌的生长预测。  相似文献   

10.
福建万木林保护区观光木群落物种相对多度模型的拟合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应用群落物种相对多度分布的几何级数分布模型,对数级数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分割线段模型和Weibull模型,对观光木群落物种相对多度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乔木层物种,其相对多度分布可用对数级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几何级数分布和分割线段模型来拟合,而对于灌木层物种相对多度分布则可用对数级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Weibull分布加以拟合,研究结果为观光木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模式动物斑马鱼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动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发育学、遗传学、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其具有繁殖能力强、发育迅速且同步、体外受精和幼体透明等生物学和形态学特点,经广泛培养和筛选突变品种,目前斑马鱼品系资源丰富。与其他非脊椎模式动物相比,它与人类有更高的同源性。本文主要介绍斑马鱼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动物,结合其特殊的行为学检测手段和分子生物学特点,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构建疾病模型和相应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然  乔慧捷 《生物多样性》2020,28(5):579-85
随着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逐渐开始蔓延, 对其传播范围以及强度的风险评估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手段, 生态位模型也被应用到该项工作中来。虽然预测流行病的传播热点和趋势是生态位模型的应用方向之一, 但由于新冠病毒(SARS-CoV-2)自身特点, 生态位模型并非预测其潜在传播范围的有力工具。本文回顾了近些年来生态位模型在各种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比较了疫病传播中常用生态位建模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分析了适用生态位建模的疫病案例以及不适用于生态位建模的疫病特点, 明确指出, 生态位模型只能用于分析流行病在传播过程中受自然环境干扰的部分, 如中间宿主的潜在分布等。而对于包括COVID-19在内的主要通过人传人的流行病, 生态位模型尚无有效的手段进行预测。尽管生态位模型可用于分析流行病的传播范围, 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与建模对象。为了量化疫病传播风险, 还需要考虑其他干扰因素, 以便准确测试和评估生态位模型。若不加选择地滥用生态位模型的工具, 反而会误导决策者的判断。总之, 在应用生态位模型进行研究工作, 特别是预测流行病的传播范围时, 首先要考虑建模对象是否满足生态学假设。  相似文献   

13.
基因敲除鼠疾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尹海芳  王秋菊  李宁 《遗传》2002,24(4):463-469
基因敲除是研究生物体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基因敲除建立的鼠疾病模型,在研究基因功能及人类疑难病症致病机制等方面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本文对目前已获得的基因敲除鼠疾病模型进行了分类和总结,为相关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Abstract:The knock-out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means in studying the gene function of organism.The disease model of gene knock-out mouse is of significa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gene function and pathogenesis of human disease.The available models of gene knock-out mouse are classified and summariz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春油菜菌核病与生长期间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分析了气象因子对春油菜菌核病发病情况的影响,利用气象因子建立了菌核病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5.
Advanced animal models, such as minipigs, are nee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globally requested human Chlamydia vaccine.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vaginal inoculation of sexually mature Göttingen minipigs with Chlamydia trachomatis resulted in an infection lasting only 3–5 day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argeting the upper porcine genital tract by transcervical and transabdominal intrauterine inoculation, compared to previously performed vaginal inoculation. Furthermore,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he hormonal cycle, estrus vs. diestru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 trachomatis infection in the minipig.Targeting the upper genital tract (transcervical inoculation) resulted in a longer lasting infection (at least 7 days) compared to vaginal inoculation (3–5 days). When comparing intrauterine inoculation during estrus and diestrus, inoculation during diestrus resulted in a longer lasting infection (at least 10 days) compared to estrus (3–5 days). Furthermore, we found a significant C. trachomatis specific IFN-γ response in pigs inoculated during estrus correlating with the accelerated clearance of infection in these pigs.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for implementation of an optimal model of C. trachomatis in minipigs, inoculation should bypass the cervix and preferable be performed during diestrus.  相似文献   

16.
三种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行为学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老年大鼠、基底前脑损伤大鼠及注射东莨菪碱大鼠常作为老年性痴呆的动物模型,本研究对这三种模型的行为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水迷宫及旷场分析法对这三种模型及青年对照和假手术对照进行了研究。结果老年大鼠、基底前脑损伤大鼠和注射东莨菪碱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减弱,老年大鼠对新环境的紧张程度增强;基底前脑损伤大鼠和注射东莨菪碱大鼠的空间认知能力显著下降;注射东莨菪碱大鼠的兴奋性异常增强,(P<005)。结论基底前脑损伤动物的行为表现最符合老年痴呆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辛胜昌  赵艳秋  李松  林硕  仲寒冰 《遗传》2012,34(9):1144-1152
斑马鱼具有子代数量多、体外受精、胚胎透明、可以做大规模遗传突变筛选等生物学特性, 因此成为一种良好的脊椎动物模式生物。随着研究的深入, 斑马鱼不仅应用于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 而且拓展和延伸到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领域。作为一种整体动物模型, 斑马鱼能够全面地检测评估化合物的活性和副作用, 实现高内涵筛选。近年来, 科学家们不断地发展出新的斑马鱼疾病模型和新的筛选技术, 并找到了一批活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大多数在哺乳动物模型中也有相似的效果, 其中前列腺素E2(dmPGE2)和来氟米特(Leflunomide)已经进入临床实验, 分别用来促进脐带血细胞移植后的增殖和治疗黑素瘤。这些成果显示了斑马鱼模型很适合用于药物筛选。文章概括介绍了斑马鱼模型的特点和近年来在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方面的进展, 希望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斑马鱼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并开展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18.
Recent increases in reported outbreaks of tick-borne diseases have led to increased interest in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ling epidemics involving these transmission vectors. Mathematical disease models typically assume constant population size and spatial homogeneity. For tick-borne diseases, these assumptions are not always valid. The disease model presented here incorporates non-constant population sizes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utilizing a system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at may be applied to a variety of spatial patches. We present analytical results for the one patch version and find parameter restrictions under which the populations and infected densities reach equilibrium. We then numerically explore disease dynamics when parameters are allowed to vary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and consider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tick-contro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行为学及组织学变化.方法:C57/BL小鼠腹腔注射MPTP 25 mg/kg,每周2次,连续5周.通过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变化,分别使用抗酪氨酸羟化酶(TH)单克隆抗体和抗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0S)单克隆抗体、抗精氨酸酶Ⅰ(Arg1)多克隆抗体作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M1、M2两种极化表型的分子标志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活动总路程较对照组小鼠有减少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中央活动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小鼠在水中的不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细胞数目减少约87%,两组TH阳性神经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iNOS所染M1型小胶质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加约54%,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rg1标志的M2型细胞数量,虽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PTP所致的C57/BL小鼠行为学及神经病理学改变与临床PD患者类似,脑内黑质区小胶质细胞两种极化表型混合存在,但M1型极化较正常有所改变,M2型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自然发生的人类疾病已远远不能满足医学研究的需要。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开展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基因打靶技术及其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