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报道发现于罗霄山脉西坡湖南省种子植物3种新记录:水晶兰Monotropa uniflora Linn.、江西蒲儿根Sinosenecio jiangxiensis Y.LiuQ.E.Yang、华西俞藤Yua thomsonii var.glaucescens(DielsGilg)C.L.Li,并探讨3新记录种的生物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人的心理选择与自然选择特点进行比较,二者在选择方式、作用力、方向和结果等方面有所不同.从进化心理学上分析逆(偏)自然选择行为,即人"依靠工具"产生人的心理选择.表明心理选择是人类主要特征形成的重要机制,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是一种主要机制.因此,重新观察人与猿等工具行为差异及实质,确立心理选择核心机制作用,从而解决人与其他...  相似文献   

3.
对自然选择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锡海 《化石》1998,(1):28-30
对自然选择的再认识@阎锡海对自然选择的再认识阎锡海尽管举世公认,达尔文是一位可以与被誉为近代科学巨匠的牛顿相媲美的著名生物学家,他在19世纪中期所创立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被视为20世纪以前生物学领域最为辉煌的成就,但是它同其它科学一样,是一定...  相似文献   

4.
报道江西省种子植物1个新记录属萼脊兰属Sedirea Garay et Sweet,及4个新记录种短茎萼脊兰Sedirea subparishii (Z. H. Tsi) Christenson、白花过路黄Lysimachia huitsunae Chien、黄脉莓Rubus xanthoneurus Focke ex Diels、桂东锦香草Phyllagathis guidongensis K. M. Liu & J. Tian,均发现于罗霄山脉东坡。文中简述各新记录种区系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西九岭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岭山脉植物区系发生历史悠久,对研究我国早期种子植物演化、动植物迁徙、物种分布格局均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九岭山脉种子植物区系成因和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利用,该文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结合经典植物地理学方法,对该山脉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九岭山脉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11科956属2928种,占江西种...  相似文献   

6.
方舟子 《生命世界》2005,(11):90-92
达尔文完成贝格尔号之航后不久,他就变成了一名彻底的进化论者。至迟在1837年7月,他已创建了共同祖先学说。虽然此后他仍继续在为共同祖先学说收集证据,但是对"生物是进化的"这个事实的正确性就再也没有怀疑过。令他疑惑不解的是"生物是如何进化的"这个问题。按达尔文本人的回忆,他在1838年9月28日这一天,有了突破。他在自传中写道:"在我已开始从事有系统的探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重要概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构建概念模型,并尝试运用计算机建模、创设真实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重要概念,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逻辑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DNA水平自然选择作用的检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周琦  王文 《动物学研究》2004,25(1):73-80
上个世纪60年代,Kimura提出的“中性进化”假说使经典的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在DNA水平,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这些研究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大量群体和基因组DNA数据的积累,以及理论群体遗传学的发展。在DNA水平检测选择作用是否存在的方法包括两大类:种内多态性检验和种间差异度检验。前者以Tajima(1989)提出的D检验为代表,后者大都基于“中性条件下,种内与种间进化速率一致”的原理。这些方法以中性假说作为零假设,结合统计检验方法分析DNA数据,被称为“中性检验”。这些方法对于解决一些有关进化的基础理论问题和人类遗传学及生物信息学的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几个应用广泛的检测方法,以使国内的读者了解它们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耿志功  朱淑芳 《化石》2005,(2):31-31
现代人类的祖先在数百万年的演化史中,不断为适应自然,逐渐地向现代人进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山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我国的地貌特征、数字高程模型(DEM)以及数字地形模型(DTM)等资料,参考以往的研究文献,给出了我国主要山峰和山脉的分布图及相关的地理信息,为我国的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基本的山地资料。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细菌在抗生素培养基中抗药性逐渐增强的原理,通过模拟自然选择条件,将自然选择在较短的时间内还原出来,进而探究在自然选择条件下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以及培养条件改变时,细菌由抗药型转变为野生型的情况。本实验为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必修3中"生物进化"人为创设选择情境提供了可操作的实验支持,也丰富了自然选择等相关内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报道江西省维管植物分布2 个新纪录属——蔓虎刺属Mitchella Linn.及裂禾蕨属Tomophyllum (E.Fournier) Parris,及3 个新纪录种——蔓虎刺Mitchella undulata Sieb. et Zucc.、裂禾蕨Tomophyllum donianum(Sprengel) Fraser-Jenkins & Parris、土佐景天Sedum tosaense Makino,均发现于罗霄山脉地区。  相似文献   

13.
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个体或者种群在进化的过程中, 其基因或者性状、行为策略的选择一定是能够提高其适合度或者达到某个可期的“目标”。然而, 随着某个突变基因或者性状特征、行为策略在种群中扩散, 其期望收益将随着其在种群中分布的密度变化或环境改变而发生改变, 这就是适合度景观的悖论, 即静态的、固定可期望的收益可能因此而不存在。基于动态而非静态适合度景观的概念, 我们提出路径依赖的自然选择概念。路径依赖的自然选择过程中, 一个突变的基因或表型在某种环境下随机产生, 但是该基因或表型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会产生正反馈。尤其是在正反馈与随机漂变的共同作用下, 多条路径的演化就可能发生, 并且其路径的形成将同时受到其种群进化历史过程和空间特征分布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在不同路径下, 由于观测维度、角度和尺度的不同, 适合度意义将因此而存在不同。在此意义下, 自然选择更可能选择路径频率而不是适合度大小。基于上述概念, 我们借鉴现代物理学中复函数的方法, 来描述多重动力对物种形成或者生物特征、种群进化等路径依赖的演化过程, 以期为同域物种、隐存种形成以及生物多样性演化提供解释机制。  相似文献   

14.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被保留,不利的变异被淘汰。从大约34亿年前原始生命出现直到现在,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有着巨大创造性作用。但是,生物界的有害变异并没有随着自然选择的作用淘汰或消失,相反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本文旨在探讨自然选择条件下有害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以期能更大限度地保存对生存和生殖有利的变异,从而有利于生物的正常发育和进化。1 自然选择淘汰了旧的有害变异,但与此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有害变异古生物学的成果表明:生物是在不断的进化中,其进化的总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从…  相似文献   

15.
高秋 《化石》2006,(4):25-26
1831年,达尔参加了一次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他乘坐“贝格尔号”游历了巴西、南美洲的东海岸和西海岸、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最后经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横渡大西洋,再回到巴西。他在这次科学旅行中,仔细地观察了所到各处的地质矿物、生态环境和生物类型,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个简单、快速、低成本的实验,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来探究细菌群体在盐含量梯度下的生长情况,并定量表示其在盐含量选择压力下的适应性变化.通过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盐含量选择压力对细菌群体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罗霄山脉是赣江和修水流域与湘江流域的分水岭, 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然而, 罗霄山脉地区的鱼类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其鱼类物种组成、分布以及受威胁因素尚不清楚。为此, 我们于2014-2018年对罗霄山脉地区11条河流的鱼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 该地区共有鱼类5目17科64属113种, 山脉东坡鱼类108种, 高于西坡的72种。从生态类型看, 罗霄山脉鱼类以肉食性、底栖性、定居性类群为主。区系组成上以东亚江河平原类群为主。从物种多样性看, 遂川江、袁水、蜀水和修河的鱼类物种多样性较高, 锦江和富水的鱼类物种多样性较低; β多样性指数揭示遂川江与锦江、禾水、富水间鱼类物种出现一定的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李昕  陈宏  王文 《动物学研究》2005,26(3):225-229
非编码区序列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在进化过程中是否受到选择作用一直较难检测。最近有一些研究使用平均的核苷酸替换速率与中性序列的核苷酸替换速率的比值(ω)作为检测非编码区总体受选择作用的指标;但是对于非编码区而言,了解具体哪些核苷酸受到选择作用更具有意义。我们借鉴Nielsen&Yang(1998)检测单个氨基酸位点是否受选择作用的思路,在最大似然法的模型下,提出一种在核苷酸位点水平上对自然选择作用检测的方法。本方法能够检测在进化过程中对功能分化有重要贡献的核苷酸位点,包括编码和非编码区。将此方法应用于熟知的受到正选择作用的蛋白编码基因序列(HIV-1包装蛋白基因编码区),均能够检测到那些已知的受到正选择的核苷酸(密码子)位点,说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在核苷酸位点水平检测选择作用;又将此方法应用于非编码区(CTGF基因5′UTR),也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