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鲵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人工繁殖,我们先后获得4批大鲵幼苗。本文对大鲵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致观察,确定了发育过程的时序,详细描述了外形特征,同时绘制出各发育时期的特征图。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调控过渡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最初的发育是受卵母细胞发生期间就已贮存在细胞质内的mRNAs和蛋白质调控的;发育到特定阶段,母系遗留的物质被耗尽或降解,转由合子型基因组调控。在此过渡阶段,胚胎细胞核纤层中核纤层蛋白A和C消减,核与胞质之比值由小向大转变,细胞周期由短向长过渡,功能核仁建立;母型mRNA降解、消失,但是大部分母型rRNA、核糖体、snRNAs和snRNPs继续留存,后者与合子型mRNA前体的加工有关。合子型基基的表达需要增强子以激活启动子的活性。由台子基因组编码的最初蛋白质是一类分子量为68—74kD的热休克蛋白质。哺乳类早期胚胎发育调控过渡的实现,可能依赖于源自输卵管上皮细胞分泌的信号和相应的信号转导系统。有关机制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3.
刘林  陈永福 《动物学报》1996,42(1):15-21
对兔核移植胚胎起始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电镜观察,并与供体桑椹胚细胞,受体卵母细胞及同期正常受精胚胎的超微结构进行比较,“原核”期兔核移植胚胎的超微结构明显不同于供体桑椹胚细胞及受体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而与同期正常受精胚胎相似,但有些核移植胚胎中皮质反应,及核仁和线粒体中出电子致密的网眼结构,与正常受精卵存在差别,分裂至2-细胞期时,与正常2-细胞胚超微结构更相似,结果提示,兔胚胎细胞核移植后,供  相似文献   

4.
5.
哺乳类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形成与突破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对有关哺乳类(包括人)着床前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形成与突破的研究近况作了概述。早期胚胎发育阻滞一般都发生在最初四个细胞周期中的某个长G_2相阶段,该时期恰好是贮存在胚胎细胞中源自母系的mRNA失活或降解、胚胎细胞自身基因组应该被激活的临界期,胚胎在这时对环境压力非常敏感。过氧化氢类物质在胚胎细胞内高含量累积也是导致发育阻滞的因素之一。早期胚胎的正常发育必须依赖于源自生殖道上皮细胞的信号,这类外源信号被初步认为蛋白质性质。提供某些生长因子,或清除微环境中有害物质等都将有助于 胚胎的正常发育。早期胚胎间的协同作用在体外胚胎正常发育中的正效应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东方铃蟾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大体采用Shumway的分期方法,在18±1℃的实验室条件下,对采自连云港的东方铃蟾的早期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从受精卵期至鳃盖褶闭合期可分为24个时期,共历时235.11小时。本文对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和持续时间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和记录。  相似文献   

7.
多肽生长因子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周琪,谭景和(东北农业大学畜牧系,哈尔滨)多肽生长因子或称生长因子(wrowthfactorGF)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总称。它们对维持动物正常生理状态有重要的作用,如参与胚胎发育的调节,成体成长的控制,组织分...  相似文献   

8.
棘胸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25.15±0.22℃恒温条件下观察了棘胸蛙的正常胚胎发育。根据外部形态特征、主要生理特征及胚胎行为的出现,将棘胸蛙的胚胎发育划分为27期,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约234h.胚胎发育期间的总积温(总热量)为5887℃。卵的受精期1.5h。卵裂期历时29h33min,原肠形成期历时16h42min,器官形成期共历时186h86min。  相似文献   

9.
兔输卵管上皮细胞解除大鼠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兔输卵管上皮细胞,与异种动物大鼠的受精卵共培养,结果大量出现突破2细胞发育阻滞的现象。体外受精卵和体内受精卵的2细胞发育阻滞突破率分62%和73%;利用ROEC条件培养液培养大鼠的体外受精卵,2细胞发育阻滞的突破率达68%,且能顺利发育至桑椹胚和囊胚。将ROEC直接培养在含^35S-甲硫氨酸的CZB培养液中,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放射自显影,发现在该条件培液中出现了分子量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勉输卵管上皮细胞分泌蛋白的特征及功能能作了初步研究和分析。ROSs分子量介于135-44kD,可分为3组,其中第2,3组为酸性糖蛋白。经糖苷酶消化,第3组ROPS显著地降解为分子量接近30kD的蛋白。利用制备的抗总ROPs多抗以及针对不同分子量ROP的抗血清,分别进行功能分析发现,Arop-T和Arop-Ⅰ能使受精卵发育完全阻断.  相似文献   

11.
选择山羊8细胞期到桑椹胚期的正常胚胎或重构胚的卵裂球,或选择胚泡期胚胎的内细胞团细胞作为供核,并以LRH注射后26—28h的去核成熟卵球作为受体,制备重构胚或再重构胚,琼脂糖包埋,植入山羊输卵管内,体内培养4—6天发育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8细胞期至胚泡期)的正常胚胎细胞核或重构胚细胞核中,至少有部分细胞核均保留着发育的全能性,这些细胞核在母系基因表达产物的调控下,实现重新编程,启动并完成正常发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白刺胚乳早期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刺(Nitraria sibirica)胚乳发育经历游离核阶段、细胞化阶段和被吸收解体阶段。游离核胚乳沿胚囊壁均匀排列为一层,胞质浓厚,其中有丰富的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各种小泡等细胞器。珠孔区域的胚囊壁具发达的分枝状壁内突,而周缘区域的胚囊壁具间隔的钉状内突,内突周围的细胞质中具多数线粒体和小泡。胚乳细胞化时,初始垂周壁源于核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板。在细胞板两端开始壁的游离生长,一端与胚囊壁相连接,另一端向心自由延伸。壁的游离生长依赖于小泡的融合。早期胚乳细胞具大液泡,具核或无核,细胞质中有大量的线粒体,质体缺乏,其壁仍由多层膜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13.
小麦核仁的超微结构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整体银染技术在电镜下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端分生细胞核仁在细胞周期中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间期核仁染色很深,能够区分出纤维中心、密集纤维成分、颗粒成分和核仁液泡等结构;染色质上也布满大量染色浅的细小银粒。前期,随着核仁的解体和染色质的集缩,染色质的边缘逐渐出现深染的大颗粒;到前期末时,大量的核仁物质向染色体周围扩散并附着到其表面。中期染色体的周边分布着来自解体核仁的银染大颗粒,形成一个不大均匀也不完全连续的“鞘”状结构。后期仍可见这种“鞘”状结构的存在。进入末期,这些银染核仁物质逐渐由“鞘”脱离,彼此融合形成前核仁体,最后参与新核仁的形成。这些结果表明,核仁解体后的物质直接转移到了染色体的表面,并形成一个不连续的表层,没有进入染色体内部;染色体内部的银染颗粒与核仁及其解体物质无关  相似文献   

14.
鲻鱼早期卵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鲻鱼早期卵子发生进入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联会丝复合体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网状期卵原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生发泡和胸质的超微结构特点。在联会丝复合体期,生发泡内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丝复合体中央出现重组节,胞质中不同发育类型的核仁样及其相关线粒体的分布及其数量可作为划分鲻鱼早期卵子发生各个时期的依据。另外,首次观察到靠近膜细胞有一种不规则形细胞,推测是分泌成熟抑制肽细胞。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人工感染试验在电镜下对一种住肉孢子虫在水牛体内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揭示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裂殖生殖和在肌细胞内的包囊发育过程与枯氏住肉孢子虫的一致,裂殖体、裂殖子、包囊壁和囊内母细胞、缓殖子的超微结构亦与枯氏住肉孢子虫的相同。首次通过试验感染的发育史研究证明,流行于我国湖南水牛的一种小包囊属于枯氏住肉孢子虫,水牛是黄牛枯氏住肉孢子虫的新宿主。  相似文献   

16.
被子植物胚囊的“雌性生殖单位”,已在多种植物上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但大多都以卵细胞受精前后的结构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于“雌性生殖单位”中的另一重要成员——助细胞,在不同发育状态下其结构变化的详细资料不多,尤其是助细胞退化后的物质去向,少见报道。本研究主要观察了西瓜不同发育时期(受精前后)、不同发育状态(柱头授粉和未授粉)的助细胞超微结构,以期为研究助细胞在双受精中所起作用提供新的资  相似文献   

17.
云南松小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小孢子囊发育早期,原生质体发生收缩、同时形成胼胝质壁。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互相分离,并被胼胝质壁包围。在壁上有约0.2微米的小孔。四分体小孢子形成后,核被膜及高尔基体显得非常地活跃,他们可能与外壁的沉积有关。这个现象在早期四分体阶段出现。内壁的形成是在自由小孢子时期,开始高尔基体和核被膜仍较活跃,但随之下降。内质网和线粒体增多,许多来自内质网的泡囊通过质膜被排放到内壁中去。乌氏体与花粉外壁之间观察到了孢粉素带。  相似文献   

18.
以Quox-1基因的特异性片段b_2为探针,与人基因组DNA作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人基因组中存在Quox-1基因的同源序列。以抗Quox-1蛋白的抗体与早期人胚胎组织的切片作免疫组化反应研究了Quox-1基因同源序列在人胚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其表达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异性。胚龄30天以前,Quox-1基因的同源序列在人胚包括神经管等许多部位表达,30天以后表达部位局限于脊索、心肌细胞、生肌节、消化道上皮及周皮等处。文中讨论了Quox-1基因同源顺序对人类胚胎早期发育过程可能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在小孢子囊发育早期,绒毡层原生质体发生收缩,并伴随着细胞壁厚度的增加。脂肪微滴和孢粉素物质沉积而形成周缘绒毡层膜。随着孢粉素物质的产生,绒毡层细胞质明显地液泡化。孢粉素物质在绒毡层细胞膨大的内质网槽库中形成,随后被排放到近邻的小液泡内或游离于细胞质中。孢粉素物质也可在特化的含片层的质体中形成,孢粉素依附在片层膜上,或释放到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