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3kD蛋白是光系统Ⅱ(PSⅡ)的外周蛋白,具有增加Ca^2+和Cl^-的结合以维持放氧活性的作用。本文借助内源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差谱考察了23kD蛋白与Hg^2+的相互作用。所得结果表明:低浓度的Hg^2+离子(〈10μM)引起23kD蛋白的荧光淬灭,淬灭程度与Hg^2+离子浓度相关;进一步分析显示,Hg^2+离子对23kD蛋白色氨酸荧光的淬灭属于静态淬灭。紫外吸收差谱可以检测到明显的配体向金属进行电荷转移的谱带(LMCT band)。随着Hg^2+浓度的增加,LMCT带的强度逐渐增强。分析显示23kD蛋白只存在一类Hg^2+离子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2.
江浙蝮蛇毒中性磷脂酶A_2的荧光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江浙蝮蛇毒中性磷脂酶A_2(NPLA_2).研究结果表明NPLA_2分子中确实含有一个色氨酸残基.且位于NPLA_2分子表面;我们还发现荧光探针bis-ANS在NPLA_2分子上有一结合区,其解离平衡常数为11.6μmol/L ;利用结合了的bis-ANS与NPLA_2分子中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能量传递计算出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7.7(?).  相似文献   

3.
NBS修饰^241Trp对33kD外周蛋白与PSⅡ的结合及放氧活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中膜结合的33kD外周蛋白对锰分子的稳定及PSⅡ高放氧活力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NBS对菠菜33kD蛋白中唯一的色氨酸残基(近C端^241Trp)的修饰研究了该残基在光合放氧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中膜结合的33kD外周蛋白对锰分子簇的稳定及PSⅡ高放氧活力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NBS对菠菜33kD蛋白中唯一的色氨酸残基(近C端241Trp)的修饰研究了该残基在光合放氧系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241Trp位于33kD蛋白内部的疏水区。修饰后的33kD外周蛋白对PSⅡ颗粒的重组能力减弱。部分重组上经NBS修饰的33kD蛋白的PSⅡ颗粒放氧活力得不到恢复。表明241Trp对33kD蛋白与PSⅡ的结合及功能的实现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克木毒蛋白三种酶活性与色氨酸残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种新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克木毒蛋白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仅含一个色氨酸.此色氨酸与克木毒蛋白具有的三种酶活性有明显不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Ca2+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了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控,不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信号均可诱导胞内Ca2+变化.对Ca2+在信号转导作用中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细胞内Ca2+浓度测定.水母发光蛋白和基于荧光蛋白的Ca2+荧光指示剂作为检测细胞Ca2+信号的手段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水母发光蛋白和基于荧光蛋白的Ca2+荧光指示剂的发展、测量原理、优点与不足及其在细胞Ca2+信号转导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大豆适应SO_2过程中出现的15kD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受SO_2熏气过程中,在一定剂量作用下对SO_2抗性有提高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叶子中出现了一个15kD蛋白,其蛋白量经一定时间增加后不再继续增加,熏气结束后即逐渐降低。纯化的15kD蛋白经SDS-PAGE和IEF检测,证明是均一的,它在280nm处的吸收很低,pH变化对紫外差吸收谱无影响,并且不含糖基;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它所含脂肪族氨基酸比例很高,几乎不含芳香族氨基酸,没有发现甲硫氨酸。  相似文献   

8.
吴仲胜  高誉  杜勇涛  党颂  何康敏 《遗传》2023,(2):165-175
CRISPR-Cas9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可对目的基因进行高效精准编辑,快速实现目的基因的敲除或敲入。Cas9蛋白在sgRNA引导下对靶序列进行剪切并造成DNA双链断裂,在与剪切位点两端同源的DNA模板序列存在时,可通过同源重组修复方式引入外源序列,实现荧光蛋白或其他标签在基因组上的精准敲入,进而实现对内源蛋白进行荧光标签的融合标记。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内源目的蛋白进行标记,可避免由于过表达造成蛋白质定位、动力学或功能等的潜在影响,可显著提升细胞成像实验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本文重点介绍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目的蛋白进行荧光蛋白或自标记蛋白标签标记的方法与操作流程,为构建内源蛋白荧光标记的哺乳动物细胞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谷氨酰胺转运蛋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对谷氨酰胺的跨膜转运十分重要。为了更方便地研究大鼠谷氨酰胺转运蛋白2(SNAT2)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与定位,利用亚克隆技术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构建于SNAT2的C端,通过菌液PCR、酶切和DNA测序鉴定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瞬时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 cells),用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荧光检测技术鉴定SNAT2-EGFP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SNAT2-EGFP融合蛋白重组质粒在细胞中表达并正确定位于细胞膜上。SNAT2-EGFP融合蛋白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为今后深入研究SNAT2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用叶黄素循环抑制剂二硫苏糖醇(DTT)处理7h的柑橘离体叶片,其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大幅度下降;在中等强度光(500μmol·m^-2·s^-1)和高强度光(1500μmol·m^-2·s^-1)下,DTT处理的叶片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下降3.8%和39.7%,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分别下降12%和49.5%,D1蛋白含量也分别下降87%和92.3%;黑暗对DTT处理叶片的各种荧光参数和D1蛋白的影响不大。显示叶黄素循环在保护光系统(PS)II反应中心、抵御光抑制中有一定的积极效应,可能影响了D1蛋白周转。  相似文献   

11.
用生物标记的方法将色氨酸类似物标记在DsbA蛋白中的色氨酸位置,分析标记蛋白质的谱学性质、色氨酸结构环境和潜在应用前景.5-OH-Trp标记的DsbA蛋白具有315 nm激发的荧光发射光谱;19F-NMR 能分辨5-F-Trp标记的DsbA蛋白的两个F-Trp残基(Trp76和Trp126),Trp76化学位移变化反映二硫键交换引起的结构转化.进一步将利用标记蛋白的独特荧光和19F-NMR性质,研究DsbA蛋白的氧化还原及与底物蛋白的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珊瑚和海葵来源红荧光蛋白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标记蛋白和报告蛋白在生物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但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FRET)等技术中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更大波长范围的荧光蛋白。最近研究发现了多种来源于珊瑚和海葵的红荧光蛋白,这些长波长的荧光蛋白对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很好的代替和补充,可以实现细胞内多荧光标记,提供更理想的FRET荧光对。经随机突变和定点突变等方法改建获得的红荧光蛋白变种显示出更高的荧光强度,成熟时间也更短。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来源于香菇珊瑚(Discosomasp.)的红荧光蛋白DsRed。  相似文献   

13.
研究 nm2 3- H1在肿瘤细胞中的定位及其对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用 RT- PCR方法检测人高和低转移肺巨细胞癌细胞株 95 D和 95 C中 nm2 3- H1的表达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nm2 3- H1 -绿色荧光蛋白 ( GFP)融合基因表达质粒 ( p NM2 3- GFP) ,经脂质体转染将此质粒导入95 D和 95 C细胞中 ,筛选高荧光强度的克隆 ,用 Boyden小室模型检测其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 .结果显示 nm2 3- H1在 95 C细胞中的表达比 95 D高 .95 D细胞中表达的 nm2 3- H1 c DNA未发生突变 .表达的 nm2 3- H1 - GFP融合蛋白位于细胞的胞浆近胞膜处 .转染 p NM2 3- GFP质粒的 95 D和 95 C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比对照组低 .这些提示 nm2 3- H1高表达能明显降低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 .  相似文献   

14.
利用荧光光谱学等方法结合高压力技术研究了光合作用系统II中的一个外周蛋白——— 2 3kD(以P2 3k表示 )蛋白的去折叠。热力学研究表明 ,在 2 0℃、180MPa(1MPa =10 .0大气压 )可使该蛋白质完全去折叠 ,而在3℃ ,16 0MPa即可使该蛋白质完全去折叠 ,这是迄今为止有关研究中最易被高压力去折叠的一个蛋白质。在2 0℃ ,该蛋白质在常压下去折叠反应的标准自由能与标准体积变化分别为 2 3.4 5kJ mol和 - 15 0 .3ml mol;动力学研究揭示该蛋白质的折叠反应的活化体积ΔV f 为正值 (84 .1ml mol) ,而去折叠反应的活化体积ΔV u 为负值(- 6 6 .2ml mol)。在常压下 ,折叠和去折叠反应的速度常数 (K0f,K0u)分别为 1.87s- 1 和 1.3× 10 - 4s- 1 ,这些结果为解释该蛋白质易被压力去折叠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5.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由骨骼中的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分泌,作为激素样蛋白在复杂的内分泌网络中发挥核心作用,是调节细胞外基质矿化的局部骨源因子和参与矿物代谢的全身激素.FGF23主要靶向肾脏调节磷酸盐的重吸收,1,25--二羟基维生素D的产生和分解代谢以及...  相似文献   

16.
人DNAJB6蛋白与人巨细胞病毒皮层蛋白pUL23相互作用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UL23是人巨细胞病毒(HCMV)UL23基因编码的皮层蛋白. HCMV皮层蛋白与病毒颗粒的形成、病毒转移、免疫调控等病毒生活过程相关.利用GAL4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胚肾cDNA文库,获得与人巨细胞病毒皮层蛋白pUL23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分子DNAJB6 [DnaJ (Hsp40) homolog, subfamily B, member 6].回复酵母双杂交、体外GST-Pull down和免疫共沉淀试验再次确认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UL23蛋白在HCMV生活周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1(PICK1) 是从线虫到人的所有生物中非常保守的一类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膜结合蛋白,在蛋白质转运,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PICK1及其截短的 N-PDZ(1~110 残基)和 BAR-C(128~416残基)重组蛋白,结合变性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分子排阻层析,表明溶液中的PICK1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利用荧光光谱分析PICK1与金属离子Ca2+和Mg2+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在0.02 mol/L Hepes, pH 7.2,随着2种金属离子的不断滴加,PICK1在338 nm 处的最大荧光强度逐渐降低,PICK1与Ca2+结合常数为Ka1=(2.34±0.20)×10.6 L/mol-1,Ka2=(7.75±0.62)×10.5 L/mol-1,而Mg2+结合常数为Ka=(5.00±0.40)×10.6 L/mol-1.另外,对PICK1的N端区域N-PDZ和C端区域BAR-C的重组片段与金属离子Ca2+和Mg2+结合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Ca2+既能与PICK1的N 端N-PDZ结合,又可与C端BARC结合,而Mg2+只结合在PICK1的N-PDZ区域.比较Ca2+或Mg2+对PICK1结合脂质的影响,显示Ca2+能明显增强蛋白和脂质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PR结构域蛋白1(PRDM1)、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3(KIF2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PRDM1、KIF23蛋白表达。分析PRDM1、KIF2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不同PRDM1、KIF23蛋白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差异。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DM1、KIF23蛋白表达阳性率上调(P<0.05)。有淋巴结转移以及FIGO分期Ⅲ期患者的PRDM1、KIF2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以及FIGO分期Ⅰ~Ⅱ期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PRDM1、KIF23蛋白阳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PRDM1、KIF23蛋白阴性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DM1、KIF23蛋白表达、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当中PRDM1、KIF23蛋白表达阳性率升高,有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较高的患者PRDM1、KIF23表达阳性率上调,PRDM1、KIF23表达阳性患者5年总生存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10-23型DNA酶作为鉴定mRNA靶点有效性的新工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23DNA酶是能主动切割mRNA的一类反义寡核苷酸.利用10-23DNA酶的直接切割作用验证mRNA结构靶点的有效性.对筛选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mRNA的4个靶点平行设计了4条反义寡核苷酸和4条10-23DNA酶,对照组反义寡核苷酸将最佳靶点——靶点2的反义寡核苷酸突变2个碱基,对照组10-23DNA酶将靶点2的10-23DNA酶结合臂中央突变2个碱基.体外4条10-23DNA酶切割mRNA的结果和相应的4条反义寡核苷酸依赖的RNaseH降解结果完全相似,细胞内4条10-23DNA酶对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抑制作用与相应的4条反义寡核苷酸相似,表明10-23DNA酶显示的最佳作用靶点同样是最佳作用效果的反义寡核苷酸结合靶.10-23DNA酶可以作为评价mRNA结构靶点有效性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20.
稀土离子对CaM及Ca2+-Mg2+-ATPase活力及CD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稀土离子(Ln3+)对钙调蛋白(CaM)调控的Ca2+-Mg2+-ATPase的活力影响。结果表明,在CaM和Ca2+-Mg2+-ATPase的体系中,一些Ln3+(La3+、Gd3+)对由CaM调节的Ca2+-Mg2+-ATPase的活力影响呈现双相效应,即Ln3+在低浓度时,能提高激活Ca2+-Mg2+-ATPase的水解活力;在高浓度时,则抑制CaM调节Ca2+-Mg2+-ATPase活力的能力;少数Ln3+(Sm3+)仅表现出抑制效应。在无CaM的Ca2+-Mg2+-ATPase体系中,高浓度的Ln3+抑制Ca2+-Mg2+-ATPase的基础活力。结合圆二色(CD)谱信息对Ln3+和CaM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