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在给药载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可降解嵌段聚合物因具有双亲性 ,靶向药物到特定部位等优点大大推动了作为给药载体系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生物可降解嵌段聚合物在表面修饰、水凝胶、胶束、生物大分子载体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纳米粒载体的制备、优点和应用进展,为纳米粒在新的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纳米粒制备方法和基质材料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领域的应用为线索来综述.结果: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有离子交换法、乳化法和自组装法,基质材料有蛋白质和多糖等,纳米粒本身无毒性,能增加所载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提高靶向性及效率,在抗肿瘤治疗、神经系统治疗和药物检测等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结论:纳米粒作为一种载体,在药物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和生物分析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有可能开发为其他领域的运送体系,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本文对近年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新型制备方法:薄膜接触器法、超声-挤压过滤法、微通道法、纳米反应嚣法的制备原理,方法及特点进行了讨论,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血脑屏障使大部分的活性药物很难由血液进入脑内发挥作用。载药纳米粒具有脑靶向性,可显著提高药物在脑内浓度,成为药物突破血脑屏障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载药纳米粒透过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并对纳米粒载中药入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血脑屏障使大部分的活性药物很难由血液进入脑内发挥作用。载药纳米粒具有脑靶向性,可显著提高药物在脑内浓度,成为药物突破血脑屏障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载药纳米粒透过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并对纳米粒载中药入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光动力治疗创伤小,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临床认可。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光敏剂,在光照下产生分子氧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但是,大多数光敏剂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其在肿瘤中的富集主要与细胞高代谢有关,并且在水相媒介中溶解度比较差。纳米技术应用于光动力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地体内运输光敏剂的方式。目前,聚合物纳米粒与光动力药物传递的研究越来越多,光敏剂通过纳米粒的运输为弥补光动力治疗的不足提供了可能,这是因为纳米载体可以将治疗浓度的光敏剂运送到肿瘤细胞而不造成非靶向组织的副损伤。本文将介绍对肿瘤光动力治疗中具有特异性的聚合物纳米粒的种类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因治疗的效果严重依赖于基因载体。与传统包封技术相比,在自组装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为聚阴离子,与荷正电的高分子材料在溶液中形成纳米粒的方法,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制备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层层自组装(layer-by-layer assembly,LbL)技术可提高基因装载率,其优势还在于纳米粒表面性质的可控性: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多种材料在载体表面的固定,实现载体多功能化等。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层层自组装纳米粒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以及本课题组在此方向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用乳化溶剂扩散法结合离子沉淀交联法从甘油三酯介质中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纳米粒制备的处方工艺条件,用显微镜测定纳米粒的粒径,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结果:正交设计确定纳米粒制备的最优处方工艺条件为:搅拌速度150 r.min-1,壳聚糖质量分数0.10%,壳聚糖分子量9.1万,甘油三酯与壳聚糖酸溶液体积之比200:1,制备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50±50)nm。甘油三酯介质中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工艺简便,制剂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载有胰岛素纳米粒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禁食12 h后,尾静脉一次性注射5%四氧嘧啶40 mg/kg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超声条件下,制备含胰岛素纳米粒,纳米悬液的胰岛素浓度为2 U/ml,于4℃冷藏保存。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口服胰岛素组(A组)、载胰岛素纳米粒组(B组)、皮下注射胰岛素组(C组)。分别于灌胃前、灌胃后0.5,1,2,4,8,12 h取血测定血糖。结果:口服载胰岛素纳米粒后能显著降低大鼠的血糖水平,起效时间晚于皮下注射胰岛素,但作用时间长久;而口服等量普通胰岛素血糖无明显变化。表明HTCC-ALG/OREC纳米粒在体内对胰岛素具有保护作用。结论:载胰岛素纳米粒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和缓释效果,是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口服蛋白质给药载体。  相似文献   

10.
固体脂质纳米粒(SLN)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纳米粒给药剂型作为一种新型载体,可有效提高包封药物的稳定性、提高病变部位靶向性、低毒性与组织亲和性,为药物的体内递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等作以介绍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新的脂质纳米粒,纳米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和药脂结合物纳米粒(Lipid drug conjugate nanoparticles,LDC),以及未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敏感型聚合物纳米抗肿瘤药物传递系统能够响应外界环境的微小刺激,引起自身结构的变化,释放出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具长效低毒、可控及高载药量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介绍了聚合物环境响应型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的发展近况,并从pH 值敏感型、温度敏感型、氧化还原敏感型、酶敏感型以及其他敏感型给药系统角度,阐述了环境敏感型药物传输系统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2.
金纳米粒是一种新型纳米载体,具有独特的理化、光学和生物学性质,且具有低毒性、低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好、体表面积大、易制备、粒径和形态可控、表面易修饰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和药物传递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金纳米粒在小分子药物和基因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The use of nanoparticles in oncology to delive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the last decades due to their tendency to be passively accumulated in solid tumors. Besides this remarkable property, the surface of these nanocarriers can be decorated with targeting moieties capable to recognize malignant cells which lead to selective nanoparticle uptake mainly in the diseased cells, without affecting the healthy ones. Among the different nanocarriers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with this purpose, inorganic porous nanomaterials constitute som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due to their unique properties such as excellent cargo capacity, high biocompatibility and chemical, thermal and mechanical robustness, among others. Additionally, these materials can be engineered to present an exquisite control in the drug release behavior placing stimuli-responsive pore-blockers or sensitive hybrid coats on their surface. Herein, the recent advances developed in the use of porous inorganic nanomedicines will be described in order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ir huge potential in the look out of an efficient and safe therapy against this complex disease. Porous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designed to be accumulated in tumoral tissues; once there to recognize the target cell and finally, to release their payload in a controlled manner.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科学的蓬勃发展,金纳米粒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物理性质以及毒性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可功能化修饰、易与药物分子结合等特点,其作为载体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已引起广泛关注。综述金纳米粒的特性、合成方法、体内分布与毒性以及在不同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Janus纳米粒子(Janus nanoparticle,JNP)用于描述由两个不同侧面组合而成的一种异质结构的实体材料。Janus纳米粒子每个侧面在化学性质和/或极性上都有所差异,可将不同材料的特征和功能结合在一起,这是同类均质的材料难以实现的。近年来,Janus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其应用的发展方向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其中在抗肿瘤药物输送系统领域的研究较为突出。主要介绍了在药物输送系统中Janus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并提出了研究前景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细胞/细菌驱动的药物传递系统是一种有前景的药物递送策略. 该策略将具有不同优异特性的活细胞/细菌与药物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纳米药物生物利用率低、靶向性能弱、组织穿透性不强等缺陷. 得益于对目标病灶特异响应,这类药物递送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药物高效的主动靶向递送,还可以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目前已成功运用于药物呈递,在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初步探讨了细胞/细菌驱动的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可以增强药物在病变部位的浓度和疗效,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已成为现代药剂学研 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对纳米载体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2013年度国内学者在纳米靶向给药制剂中载体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纳米药物载体可实现药物在病灶部位的聚集而不影响正常组织,从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在药物载体表面修饰靶向配体,以提高药物载体主动靶向进入到细胞的能力,可有效地将药物释放到靶细胞,大大提高药效.核酸适配体(aptamer)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分子,近几年已被运用到靶向药物传递的研究中.本文介绍了几种适配体靶向载药体系,如适配体-药物、适配体-脂质体、适配体-聚合物胶束、适配体-聚合物纳米颗粒、适配体-金属颗粒以及适配体-支化聚合物等载药体系,并对当前研究的热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