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用鳞片和耳石鉴定鲫年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两观测者独立观测了分别采自洪湖的175尾和洞庭湖的168尾鲫样本的鲜片和耳石,结果显示鳞片适于鉴定年龄组成简单、生长较快的洞庭湖鲫种群的年龄,两观测者年轮读数的总吻合率可达90.5%,与耳石上年轮读数的吻合率也可高达91.7%;但用鳞片鉴定年龄结构复杂、生长缓慢的洪湖鲫种群年龄,两观测者总吻合率只有50.9%,各龄组吻合率随年龄上升而迅速下降。与耳石上年轮读数总吻合率也仅为56.6A%,存在比耳石低估高龄个体年龄的问题,用耳石鉴定鲫年龄具有易于识别、精确度高的优点,用之鉴定洪湖和洞庭湖鲫种群年龄,两观测者年轮读数的总吻合率都很高,分别为92.7%和97.0%,且随年龄上升,依然可保持较高的精确度,对洪湖鲫种群应用耳石为宜。  相似文献   

2.
有关鱼类耳石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多个研究层面上深入开展,但年龄与生长至今仍然是鱼类耳石研究的主要方面。本文分别从耳石的年轮、日轮和重量方面,介绍了当前耳石在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我们认为,对耳石日轮的研究仍将会是耳石研究的重要方向;相关研究将会逐渐由个体尺度向种群尺度发展,并可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长江口鮻矢耳石形态特征及其质量与年龄的关系,2017年2—6月从长江口水域采集鮻358尾,解剖并提取耳石324对,并对其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鮻矢耳石具有基叶和翼叶,中央听沟明显,矢耳石的大小和形状随个体生长变化明显,矢耳石由边缘规则的圆润瓜子状渐变为褊窄的叶片状,边缘波浪状突起逐渐变多.矢耳石平均密度为1.52 mg·mm-2,平均矩形趋近率为0.68,耳石长占其体长的0.021%~0.047%,耳石宽占其体长的0.009%~0.021%,耳石质量占其体质量的0.045‰~0.731‰.鮻矢耳石长(OL)、宽(OW)、质量(OM)均与体长呈显著相关,耳石宽与耳石质量函数关系式的决定系数(R^2)最高(0.928).耳石质量与体长(BL)最佳拟合方程为幂函数:OM=0.0009BL1.8737(R2=0.967);耳石质量与年龄(A)以及体长与年龄的最佳拟合方程为多项式:OM=2.9262A^2+4.8437A+2.1894(R^2=0.847);BL=-3.2248A^2+102.54A+38.373(R^2=0.858),矢耳石质量与年龄呈显著线性相关,用耳石质量与年龄关系估算的年龄与从耳石上直接读取的年龄无显著差异,矢耳石质量可以作为鉴定鮻年龄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色林错裸鲤的年龄鉴定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色体错裸鲤(Gymnocypris selincuoensis) 的年龄、年龄形成时间以及臀鳞、背鳍条磨片和耳石磨对年龄解释的一致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取样的258尾标本中,臀鳞鉴定的年龄在1-21龄之间,背鳍条磨片为1-20龄,耳石磨片为1-29龄。背鳍条和耳石磨片对年龄的判别能力分别为98.41%和94.44%,而臀鳞只有62.30%。在这三种年龄鉴定的材料中,以耳石磨片上的年轮计数最高;尤其是15龄以上的个体,耳石磨片年龄计数与臀鳞及背鳍条磨片计数相差可达5-8龄。年轮的形成时间在每年的4-6月。  相似文献   

5.
鱼类的年龄鉴定及其最佳骨质材料的选择,是鱼类年龄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鱼类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利用2012年4月于黄山九龙峰采集的132尾尖头鱥标本,研究了其鳞片、鳃盖骨、脊椎骨和耳石等骨质材料的年轮特征,并以根据全长分布频率确定的"真实年龄"为参照,比较了鳃盖骨、脊椎骨和微耳石在年龄判读中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尖头鱥体侧部和尾柄部的鳞片均无任何年轮标志,星耳石磨片上暗带和明带排列无明显规律,但鳃盖骨、脊椎骨和微耳石上存在明显年轮。鳃盖骨、脊椎骨和微耳石3种骨质材料的年龄判读精确度或准确度差异视不同年龄组有所不同。总体上,脊椎骨年龄判读的精确度最高,鳃盖骨次之,微耳石最低;但年龄判读的准确度正好相反,即微耳石最高、脊椎骨最低。因此,微耳石是尖头鱥年龄鉴定的最佳骨质材料,而其较低的年龄鉴定精确度及其对准确度的潜在影响可通过提高磨片质量和优化判读方法来改善。  相似文献   

6.
西藏双须叶须鱼八种年龄鉴定材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耳石、星耳石、脊椎骨、鳃盖骨、臀鳞、胸鳞、侧线鳞和背鳞等8种年龄鉴定材料识别和鉴定西藏双须叶须鱼的年龄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 以确定适宜的年龄鉴定材料。结果显示: 臀鳞形态特化严重, 胸鳞、侧线鳞、背鳞的年轮特征不明显, 与微耳石比较的平均百分比误差(IAPE)分别为41.63%、51.26%、50.50%和51.26%, 其他4种年龄材料与微耳石比较的IAPE相差不大, 依次为: 星耳石(12.28%)、脊椎骨(15.67%)、鳃盖骨(17.81%); 低于23龄时, 微耳石鉴定的平均年龄与耳石和脊椎骨鉴定的平均年龄较为接近(P>0.05), 分别为14.39龄、13.13龄和13.20龄, 显著高于鳃盖骨和4种鳞片(P<0.05); 高于23龄时, 7种年龄鉴定材料都显著低于微耳石所鉴定的平均年龄(P<0.05)。用微耳石鉴定所得的最大年龄为49龄, 星耳石鉴定所得的最大年龄为35龄, 脊椎骨鉴定所得最大年龄为34龄, 鳃盖骨为34龄, 臀鳞为22龄, 胸鳞为19龄, 侧线鳞为16龄, 背鳞为17龄。微耳石年龄鉴定的年龄读数与体长呈极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P<0.01)。综合分析认为, 微耳石最适宜作为双须叶须鱼的年龄鉴定材料。  相似文献   

7.
白鹇距长与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育仁  刘仲敏 《动物学报》1992,38(3):278-285
注意到白鹧雄鸟距长在一定时期内随年龄增长的事实,本文根据相邻2年同一月龄之间有12个月的间隔,距长数据除有较为集中外一定又有组间明显差别的特点,推测估计部分标本之年龄,加上确知年龄的部分标本,共测定89个个体120个距长样本数据,得到距长随年(月)龄增长的关系式:SL=am/1+bm,用此式可以实测距长初步估计野外采集到的白鹇个体的年龄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刀鲚耳石年轮确证和年龄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洄游性刀鲚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渔业资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资源量严重下降。研究以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对长江口刀鲚渔获物的年龄结构和生长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确证刀鲚耳石上年轮,分析刀鲚渔获物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评价刀鲚资源状况。2006年4月至2007年8月在长江口逐月采样,共采集了576尾洄游性刀鲚。对矢耳石横截面分析发现,从耳石核出发,腹侧生长轴具有周期性的直-弯生长模式,直线生长发生在4到12月,弯曲生长在10月到第二年的6月;边缘轮纹增长率分析也表明,这种直-弯生长模式具有年周期性,可以用来鉴定年龄。弯曲生长向下一个直线生长的转换发生在4月至6月间,将此转换定义为年轮标志。年龄分析表明,长江口刀鲚渔获物包括0龄至4龄共五个年龄组,以1龄和2龄个体为主,雌雄个体年龄组成相似,生长趋势也比较接近,拟合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SL=327.691-e-0.51(t+0.28)(n=576,r2=0.71,P3.36(n=576,r2=0.95,P<0.05)。与20世纪70年代渔获物调查结果相比,现在长江口刀鲚种群明显低龄化和小型化,表明刀鲚资源已严重过度利用。降低刀鲚的捕捞强度是刀鲚资源保护和恢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鹅喉羚的年龄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鹅喉羚为材料,采用双重附贴磨片法及蚀刻法确定角磨片上显示的生长层与角鞘上凸“嵴”的关系,并以第一下门齿(I_1)作切片所显示的年轮线进行验证。证明其角鞘上的凸“嵴”数量多少并不表示年龄大小,在一龄内无凸“嵴”,二、三龄均包含有4—5个凸“嵴”,四龄后亦为2—3个凸“嵴”组成一龄,真正的年龄线是角表凸“嵴”之后有一粗糙微凹的环纹。实验结果可应用于野外生态学调查,用以判断种群年龄及结构。  相似文献   

10.
小黄鱼内耳淋巴液液晶与耳石结晶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以扫描电镜观察了小黄鱼耳尘的“透镜样”结构;X衍射分析表明小黄鱼耳石由CaCO3霰石构成;以偏光显著镜发现内耳淋巴液中有液晶态存在。最后,以液晶理论对耳尘、耳石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和生态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水域环境受重金属的污染亦愈演愈烈,水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严峻的挑战。在水环境中,各种重金属元素不但在水生动物的皮肤、肌肉、鳃和其他内脏器官中富集,而且在其赖以生息繁衍、绵延种群的  相似文献   

12.
以异育银鲫(Carassais auratus gibebio)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匀浆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双氟沙星(Difloxacin,DIF)通过异育银鲫血脑屏障情况,并比较分析了大脑和外周组织中DIF消除差异。结果显示,根据DIF 96h半数致死剂量(2840 mg/kg b.W)给药后,第96h时异育银鲫大脑组织匀浆中DIF的含量为(10.49±0.35)μg/g;同时在临床推荐用药剂量(20 mg/kg)给药后的15个时间点(0?960h)上均能从大脑组织匀浆中检测出DIF。上述结果表明DIF能渗透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异育银鲫大脑组织。另外,在大脑和外周组织消除过程上,以大脑组织中的DIF消除过程最为平缓(按照20 mg/kg给药)。到试验第960h,大脑组织中DIF含量最高,为(0.392±0.007)μg/g,且大脑中的消除半衰期最长,为1157.713h。因此,异育银鲫大脑组织可作为DIF药物残留分析的靶组织。另根据欧盟关于食品中DIF最大残留限量(MRL)之规定,实验条件下DIF休药期至少为25d。结果为研究鱼类血脑屏障作用,DIF神经毒性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团头鲂和日本白鲫血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林光华  张丰旺 《动物学报》1996,42(3):260-268
在82尾团头鲂和48尾日本白卿材料鱼上测定了血液中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值,经细胞脆性值,比积及比重,血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各型血细胞大小赞美 下述常数值的雌雄差异,周年变化及鱼种间的差异,为鱼类血液学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洞庭青鲫与其他六个鲫鱼品系线粒体DNA控制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PCR扩增、克隆、测序等技术,在获得洞庭青鲫和彭泽鲫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的基础上,对洞庭青鲫、彭泽鲫、普通鲫、红鲫、白鲫、A系和D系银鲫等7个鲫鱼品系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序列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个鲫鱼品系线粒体DNA控制区碱基的平均组成为A:(32.7±0.16)%,C:(20.4±0.37)%,G:(14.1±0.08)%,T:(32.8±0.36)%,序列分歧率为0—5.7%,其中红鲫和白鲫的分歧率最大(5.7%),彭泽鲫、A系和D系银鲫之间最小(0)。洞庭青鲫与白鲫的分歧率为5.6%,与彭泽鲫、A系和D系银鲫为2.2%,与红鲫和普通鲫分别为0.8%和0.7%。对比哺乳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并参照其他鱼类序列,将7个鲫鱼品系的控制区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三个区域。同时识别了7个鲫鱼品系中一系列保守序列,并给出了它们的一般形式。序列差异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在7个鲫鱼品系中,洞庭青鲫与普通鲫和红鲫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彭泽鲫、A系和D系银鲫亲缘关系次之,与白鲫的亲缘关系最远,而彭泽鲫、A系和D系银鲫三者在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相似性和分歧率上则表现为是同一个鲫鱼品系。    相似文献   

15.
用分别含20%(低)、40%(高)葡萄糖和糊精的等氮(粗蛋白为35%风干物质)等能(16.4kJ/g)饲料饲养平均尾重为(2.40±0.16)g澎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 Pengze 16周,研究饲料糖种类和水平对鲫鱼生长、抗氧化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和镉耐受性的影响,探讨鲫鱼对糖的利用能力及糖的生理功效。另用相同的饲料在相似的条件下饲养初重为(7.14±0.85)g的鲫鱼8周后胸腔注射12.5mg/kg体重的氯化镉溶液,观察其24h的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饲料糖种类和水平都没有对鲫鱼的生长、脾指数和肝指数造成显著影响。高糖组糖化血红蛋白GHb值较高(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SOD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AOC各组差异不显著,肝胰脏的T-AOC为葡萄糖组显著高于糊精组(P<0.05)。补体溶血活性、血浆溶菌酶活性各组差异不显著。红细胞脆性高糖组显著低于低糖组(P<0.05)。镉染毒存活率各组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提示40%饲料糖对鲫鱼生理功能没有不良影响,一定量的饲料糖有利于提高鲫鱼的抗氧化力。    相似文献   

16.
银鲫属行雌核发育的遗传系统,其精子入卵后不能形成雄性原核。如同其它种类的精子一样,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其染色质形成高度浓缩的具有一定结构的DNA和碱性蛋白的复合物。为了研究分析银鲫成熟精子的碱性蛋白、染色质的结构及其与体细胞染色质的异同,我们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银鲫精子碱性蛋白的组分,并结合核酸酶解的结果,以电镜铺片和超薄切片法探讨了银鲫染色质的结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银鲫精子的碱??性蛋白为含H_1、H_2a、H_2b、H_3及H_4五个主要组分的组蛋白,且与体细胞核组蛋白无明显差异。电镜铺片法观察精子染色质,可见染色质丝的近100A粗细的串珠状结构。小球菌核酸酶水解精子染色质,DNA的琼脂糖电泳呈“阶梯型”电泳条带,证实了银鲫成熟精子保存了核小体基本单元,在低渗处理后的精子超薄切片中,可以见到直径为300A左右的染色质纤维,这个结果提示了精子染色质与体细胞染色体有类似的二级结构。根据以上所得到的结果推测,行雌核发育的银鲫,其精子在入卵后不能原核化,与精子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及碱性蛋白组分无明显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野生鲫和五个金鱼品种的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野生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五个金鱼品种(Carasius auratus var.)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1)两组判别分析表明,以17个形态变异性状的指标衡量野生鲫鱼和金鱼以及金鱼各品种之间的差异,说明金鱼的种下分化是明显的(F〉〉F0.01)。(2)对6个品种(包括鲫鱼)各20尾鱼(计120个个体)进行17个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大部分个体(占各品种的50 ̄100%)  相似文献   

18.
野生大熊猫的年龄鉴定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根据大熊猫门齿齿骨质年轮线数目鉴定了大熊猫的实际年龄,并按其头骨各骨缝的生长愈合情况及臼齿磨损程度将大熊猫划分为6个年龄组。  相似文献   

19.
鲫鱼松果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发现鲫鱼的松果体与一般硬骨鱼不同,它除由背囊和背囊内褶中松果管所组成的松果体外,还有退化的旁突体和副松果体.背囊是单层柱状纤毛上皮,其腔与第3脑室相通,松果管由光感觉细胞、支持细胞、节细胞、丰富的血管和无髓神经纤维构成.松果体既是光感受器又有内分泌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