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茶叶中的氨基酸(Netnyi-Y-L-glu-tamine)不仅是茶树体内合成与代谢产物的先质,同时也被视为茶叶色、香、味的重要生化成份。据研究,高档绿茶中氨基酸含量较高,它与绿茶滋味的相关系数达0.787~0.876;在红茶中它能与茶红素或茶黄素复合,是红茶汤色的重要呈色成份,并证实它有抑制茶咖啡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作用。关于栽培及加工中氨基酸的变化及作用报导颇多。本文主要就茶叶贮藏中的变化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茶氨酸是茶中主要的和特有的氨基酸。除山茶、茶梅等茶科植物外,至今尚未在其它植物中检出。茶叶中茶氨酸的含量甚高,约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0—70%,直接影响茶树的新陈代谢和茶叶品质。绿茶茶氨酸含量与滋味等级呈正相关,红茶汤味也受茶氨酸  相似文献   

3.
茶树专用特效叶面肥在春茶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茶园喷施茶叶专用特效叶面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越冬芽早发多发,春茶提早开采,春茶增值。绿茶感官品质及与品质密切相关的有效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含量均有提高且效果显著。茶叶专用特效叶面肥值得在茶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影响绿茶季节间品质差异的生化因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同一生态环境下生长的31份茶树材料春、夏、秋3季1芽2叶时茶叶的主要生化成分,同时制作烘青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影响绿茶品质季节间差异的主要生化因子。结果表明,有27份材料的茶叶品质呈现出春季高于夏、秋季的变化趋势。对27份材料生化成分与品质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氨基酸、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大,是导致绿茶品质季节间差异的主要生化因子。其中氨基酸表现为正向影响,在季节间呈现春季高、夏秋季降低的规律;花青素和叶绿素表现为负向影响,在季节间呈现春季低、夏秋季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茶园生态环境对红茶芳香化学物质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和涛 《生态学杂志》1992,11(5):59-61,65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芳香化学物质是构成红茶品质的主要化学物质。茶叶中芳香化学物质的形成,与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密切相关。至于茶园生态环境和气象因子对红茶  相似文献   

6.
云南茶树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发掘具有优异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茶树品种资源,对51份云南茶树地方品种进行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茶树地方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平均为25.84%,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94;生化成分变异系数平均为16.53%,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88;茶叶感官审评红茶品质总分达87.5分~94.2分,绿茶品质总分达78.8分~91.5分,茶树品种红、绿茶适制性的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92和0.94;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第Ⅰ类品种主要适合制作红茶,第Ⅱ类品种主要适合制作绿茶,第Ⅲ类为生化成分特异性品种。并从中筛选出18份优异品种资源,为今后的生产和育种提供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白茶与绿茶、红茶生化成分的差异,探讨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方法:以寿眉、安吉白茶及白琳工夫分别为白茶、绿茶、红茶代表,分析茶叶成分,测定茶汤抗氧化活性,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总黄酮含量与年份呈正相关关系,而咖啡碱则相对稳定;白茶茶多酚及儿茶素含量均低于绿茶,但其酯型儿茶素所占比重显著高于绿茶,且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及总黄酮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茶类;EGC所占比重与酯型儿茶素均与茶汤抗氧化活性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白茶与其他茶在成分和抗氧化性上均有显著差异;EGCG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已有研究表明茶叶对细菌和有些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为探讨茶的活性物质对几种植物致死型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我们购买了两种重要的茶活性物质茶皂素和绿茶提取物茶多酚,测试它们对核盘菌、镰刀菌和灰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茶皂素对3种植物致死型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与浓度成正比关系。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对灰霉菌有明显抑制效果,但对核盘菌1980和镰刀菌PH-1仅在浓度为100 mg/m L,液体体积为100μL时有抑菌效果。同时还发现不同品种的茶叶乙醇浸提时间不同,对几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不同。红茶、绿茶和乌龙茶浸提4 h、8 h、16 h的乙醇提取液对核盘菌1980都有抑制效果;8 h红茶、绿茶浸提液和16 h红茶浸提液对镰刀菌PH-1有明显抑菌效果。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在控制植物致死型病原真菌病害方面开发利用茶活性物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安徽红茶(祁红)绿茶(屯绿)主要产地的成茶中生化成分测定分析,探明了其内含化学成分的构成特点以及形成优良品质的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 茶叶中氨基酸种类有20多种以上,其总量达4%左右,甚至有的茶叶含量更高。由此可见,氨基酸在茶叶化学成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茶叶中氨基酸极易溶解于水,不少氨基酸都有着一定的香气和鲜味,对茶汤品质影响极大,特别是某些氨基酸以及它们的降解和转化产物都直接影响茶叶品质。因此,氨基酸是茶叶品质不可多得的重要化学成分之一,有“影响品质成分”之  相似文献   

11.
<正> 茶树中的氨基酸不但是体内合成与代谢产物的先质,而且也是构成茶叶色香味重要生化成份。目前从茶叶中发现并鉴定的25种氨基酸中,就有18种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组氨基、丙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能增进茶叶的鲜爽味。此外,一些氨基酸在茶叶加工中还可脱羧氧化生成相应的醛类,构成茶叶香气。经分析测定,氨基酸与茶叶品质的相关系数达0.7—0.8,呈显著水平,故有“茶叶等级因子”  相似文献   

12.
绿茶乙醇浸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生产上的水提技术为参照,以成品绿茶为材料,探讨乙醇浸提条件下,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因子对醇提过程中茶汤品质成分动态浸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50%乙醇、温度80℃、料液比1/25、连续2次、每次浸提20 min的浸提技术参数,茶叶各品质成分的浸出率最高,总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浸出量分别是常规水提的1.39、1.09、1.44、1.52、1.23倍。从茶叶品质成分浸出率的角度考虑,在此技术参数下,用乙醇浸提绿茶优于水提。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考察茶叶水提物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为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依据。采用体外抑菌试验测定红茶水提物和绿茶水提物对猪源耐药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抑制活性,然后观察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绿茶水提物对大肠杆菌攻毒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两种茶叶水提物的抑菌活性增强;红茶水提物和绿茶水提物对13株大肠杆菌分离株的MIC值分别为62.5~250.0 mg/m L、62.5~125.0 mg/m L,提示绿茶水提物的抑菌活性较强;两种茶叶水提物对13个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抑制活性强弱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攻毒后48 h,攻毒组小鼠全部死亡,绿茶水提物组小鼠的存活率为20%;绿茶水提物组小鼠的十二指肠和空肠肠绒毛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而显著大于攻毒组(P0.05),提示绿茶水提物对大肠杆菌攻毒小鼠的肠道损伤具有一定缓解作用。上述结果提示,绿茶水提物对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防治大肠杆菌病的备选生物活性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14.
茶叶加工中的外源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应用于茶叶加工中的外源酶种类,来源,作用机理及其在红茶,绿茶,黑茶,茶饮料,速溶茶的加工和检测上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茶叶加工中的外源酶研究成果与进展,并对外源酶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 氨基酸(Amino acid,AA)是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之一,茶叶中AA的含量与组成对茶叶品质有重要作用,并且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及药理功效。一、茶叶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特点茶叶中蛋白质(protein,Pr)高达15~  相似文献   

16.
新茶与陈茶一般可通过三种方法辨别:1、色泽茶叶在储存过程中受空气中的氧气和光合作用,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使绿茶色泽由新茶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枯灰黄,红茶由新茶时的乌润变成灰褐色。  相似文献   

17.
外源氨基酸对茶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添加氨基酸可改善茶叶的苦涩味且降低其酚氨比,本文通过3次试验的对比充分说明外源氨基酸对绿茶的影响,并分析了此氨基酸改良配方的实践意义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紫色芽叶红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安化群体种紫色芽叶为原料加工红茶,通过感官审评结合品质成分分析,对紫色芽叶的红茶适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紫色芽叶加工的红茶其感官品质略优于用绿色芽叶(对照)加工而成的红茶,其滋味、香气明显优于对照.紫色芽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均较绿色芽叶高、水浸出物含量相近,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低;用紫色芽叶加工的红茶,其茶多酚、茶黄素、水浸出物含量高于对照,氨基酸含量略低于对照.紫色芽叶加工红茶具有较好的适制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茶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特殊生境及其光合生理机制,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站利用3种间种乔木模式(S1:桂花树-茶树, S2:乐昌含笑-茶树, S3:桂花树-乐昌含笑-茶树)与纯茶园(CK)建成了4种典型生境,比较研究了这些特殊生境下茶叶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 生境S1、S2、S3显著降低了茶树叶片温度(TL)、光合有效辐射通量(PAR),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均值,显著降低了茶叶茶多酚总含量.生境S1、S2、S3显著提高了叶室相对湿度(RHS)、茶叶氨基酸总含量,显著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并且S3>S1>S2>CK,其中生境S1和S3的茶叶适宜加工成高档绿茶和名优绿茶.综合各指标,生境S3是茶园优质高产的理想间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崂山绿茶叶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及含量。方法:依据《茶水浸出物测定》相关标准,采用水浸提法予以完成,采用AccQ·Tag方法对崂山绿茶茶叶当中的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应用崂山绿茶叶茶水样品处理所获得的在具体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与传统相比提升28.6%,在4种茶叶当中主要氨基酸含量呈现出同步增加的状况,所选取的所有经过检测的氨基酸在具体含量上均存在不同程度增加,并且在含量排序方面也基本存在一致性。结论:与直接测定茶汤中的氨基酸相比,崂山绿茶叶茶水样品制备处理虽然操作上较为繁琐,但更能准确反映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因此,可采用茶水样品制备对茶汤直接测定予以代替,使其作为茶水游离氨基酸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更能够准确反映崂山绿茶叶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