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记述采自江苏南京跃蛃属1新种,老山跃蛃Pedetontinus laoshanensis sp.nov.,通过扩增其线粒体CO Ⅰ基因,与中国已知跃蛹属其它物种进行遗传距离比较,并构建系统发生树,发现其与天目跃蛹P.tianmuensis和武当跃蛹较为接近,这也更加支持了基于形态证据的系统发生关系.并提供了跃蛃属已知19种的检索表.老山跃蛹,新种Pedetontinus laoshanensis sp.nov.(图1~17)体长7.0~9.0mm,复眼长/宽为0.99 ~1.00,中连线/长为0.50 ~0.55,复眼近中连线具浅色白斑,阳基侧突为1+6型,阳茎基节/端节为2.4,阳茎和阳基侧突位于第Ⅸ肢基片的1/2,产卵管初级型,其长略超第Ⅸ腹节的刺突端刺.前产卵管,分49 ~ 50节,后产卵管,分47 ~ 50节.该物种CO Ⅰ基因信息见GenBank No.EU699175~ EU 699177.新种与泰山跃蛹P.songi、天目跃蛃P.tianmuensis和武当跃蛃P.wudangensis相似,但复眼中连线/长、阳茎基节/端节、阳茎和阳基侧突位置、产卵管分节具明显区别.基于CO Ⅰ基因序列构建BI、MP和NJ系统发生树均有效证明老山跃蛃P.laoshanensis为单系群.基于K2p模型,新种与中国跃蛹属其它物种的遗传距离比较,与天目跃蛃P.tianmuensis遗传距离最小9.7%,与栾川跃蛃P.luanchuanensis 遗传距离最大12.1%.结合形态和分子数据证明该物种的有效性.正模♂,江苏南京老山(32°07′N,118°36′E;海拔145m),2004-08-01,李鹏、张加勇采,编号ZJNUSB050.词源:新种种名源自采集地地名. 相似文献
3.
记述采自福建太姥山跃蛃属1新种,Pedetontinus songi sp.nov.,并列出跃蛃属已知种的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在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 相似文献
4.
5.
6.
记述中国赤蜻属1新种,陕西赤蜻Sympetrum shaanxiensis sp.nov..新种近似流浪赤蜻S.vulgatum,但其交合器的后钩片的构造、头部、胸部和腹部的色斑与后者明显不同.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动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采自福建永安的马来溪蟹属Malayopotamon Bott,1968一新种-永安马来溪蟹M.yonganense sp.nov.。孳生于海拔600-700m的小山溪中。蟹体肺吸虫囊蚴感染率81.8%。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陆蜉蝣科蜉蝣属Ephemera中的张家界蜉E.zhangjiajiensis Zhang,Gui et You,1995实际是绢蜉E.serica Eaton。1871的同物异名(新异名),湖南蜉E.hunanensis Zhang,Gui et You,1995是梧州蜉E.wuchowensis Hsu,1938的异名(新异名)。本文还报道1新种——红斑蜉Ephemera rufomaculata sp.nov.的成熟稚虫和成虫。本种成虫腹部为棕红色,腹部背板1~2节具大面积的色块,腹部3~9节背板各具3对黑色纵纹,雄性外生殖器具发达的阳端突以及阳茎端部明显向后突出而十分独特,极易与已知种区分。本种稚虫因具有与成虫相似的腹部背板斑纹以及较小的上颚突起也易识别。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中国湖南省隐石蛛科Titanoecidae隐石蛛属Titanoeca1新种:涟源隐石Titanoeca lianyuanensis sp.nov.,新种与辽宁隐石蛛Titanoeca liaoningensis Zhu,Gao et Guan,1993相似,但两者触肢器的细微结构不同,尤其胫节突的形状不同。触肢胫节前侧面观,新种的3个胫节突非常明显;腹面1个最小,圆锥形;中间1个远端2裂;背面1个最大,镰刀状。新种以其模式产地涟源县而命名。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中量度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10.
记述黑额蜓属1新种,刘氏黑额蜓Planaeschna liui sp.nov..新种区别于黑额蜓属其它种的主要特征如下:1)上唇中基部具1对黄绿色斑,上颚基部具1黄绿色小斑;2)腹部第9节背面端半部黄褐色,侧面端下部土黄色,腹部第10节背面具1黄褐色大斑,侧面下部土黄色;3)上肛附器在中部扭曲,下肛附器长度超过上肛附器一半,其基端宽度与腹部第10节高度相等;4)阳茎末节近方形,前端稍平截,基部两侧具1对稍向前弯曲的大耳状突.正模♂,福建武夷山,2008-07-16,邱志鹏采.模式标本存放在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病虫生物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12.
滑刃属一新种记述(滑刃目,滑刃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2年从山东省乳山市牛筋草的根际土壤中发现滑刃属1新种,类刷尾滑刃线虫 Aphelenchoides parabrushmucronatus sp.nov,.该虫具有以下特征:雌虫虫体中等;唇区较高,缢缩明显;中食道球卵圆形;生殖系统发育良好,卵母细胞单列,受精囊和后阴子宫囊都含较大的圆形精子;雌虫尾圆柱形,尾端中间具有1试管刷状尾尖突.A.appendurus Singh,1967在形态上与新种相似,区别在于前者有两条侧线,虫体和口针更长,尾巴相对较短(L=720-880μm;stylet=16~17μm;tail=38.4μm).A.seiachicus Nesterov,1973在形态上也与新种相似,区别在于前者虫体更小,口针、尾巴更短(L=370-420μm;stylet=9.5μm;c'=3).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臭蛙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形态学比较和12Sm tDNA序列比对发现,采自福建省武夷山的臭蛙标本与模式标本产地花臭蛙差异显著,鉴定为1新种黄岗臭蛙Odorrana huanggangensis sp.nov.。其主要鉴别特征为:1)雄性个体约为雌性个体长的1/2;2)头长与头宽几相等;3)犁骨齿2短列,约等于两内缘间距宽;4)外侧3指有窄的指侧缘膜,第1、5趾侧缘膜达趾基部;5)股、胫部背面有3~4条宽的褐色横纹,股后部褐色斑大而密集;6)趾间全蹼,各趾之蹼达趾吸盘基部;7)雄性具1对咽侧下外声囊,背面有粉白色雄性线;8)雄性腹面咽胸部、腹部以及前臂内侧和上、下颌缘密布细小白刺;9)雌性腹内成熟卵动物极棕褐色,植物极米黄色,卵径2.6mm左右。对新种发现所揭示的含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中国栓蚤蝇属Dohrniphora Dahl 1新种,即微刺栓蚤蝇D.microspinosa Liu et Shen,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