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将253只大白鼠分成16批,4批为对照組,其余12批以1000伦琴X-射綫整体照射,分別在照射后1/4,1,2,12及24小时将动物砍头杀死。我們将Gulland,Jordan和Threlfall的方法加以改良,提取了大白鼠胸腺和脾脏中的DNA。所提取得到的DNA經过实驗鉴定,証明是接近于天然状态的。并测定了DNA的紫外吸收光譜,特性粘数和电位滴定曲綫,以观察X-射綫整体照射对大白鼠胸腺及脾脏中DNA的二級結构的破坏作用。(2)測定了对照組和照射組的大白鼠胸腺和脾脏中DNA的克原子磷消光系数[ε(P)]及DNA溶液加碱后在259mμ处紫外吸收增高的百分率(△E%)。照射后ε(P)无明显的变化,而△E%;則有明显的变化。对照組动物胸腺DNA △E%的平均值为31.6±0.8,脾脏DNA △E%的平均值为32.2±0.5。照射后1/4小时至2小时內,胸腺DNA的△E%为27.7—29.4,脾脏DNA为24.9—28.9。照射后12小时和24小时导致△E%值进一步的降低。△E%值的降低表明了DNA分子中氫鍵受到了破坏。(3)对照組大白鼠胸腺DNA的特性粘数[η]为50—52,脾脏DNA的特性粘数为48—52。經1000伦琴X-射綫照射后,1/4,1和2小时胸腺DNA的[η]平均值分別为40.5,36.5和38.0;脾脏DNA則为35.5,39.0和38.5。照射后12和24小时脾脏DNA的[η]进一步下降(胸腺未做)。特性粘数的降低表明了DNA分子的变性或降解。(4)用电位滴定法測定了对照組和照射組的大白鼠胸腺及脾脏中DNA的电位滴定曲线。照射后1/4,1和2小时的正向滴定曲綫向逆向滴定曲綫靠攏,而且基本上是一致的。照射后12小时的脾脏DNA的正向滴定曲綫进一步向逆向滴定曲綫靠攏(胸腺未做)。从电位滴定曲綫証明了X-射綫对大白鼠体內胸腺和脾脏中的DNA的氫鍵有破坏作用。(5)大白鼠經1000伦琴X-射綫照射后,在1/4,1及2小时,胸腺和脾脏中DNA的△E%值,特性粘数和电位滴定曲綫均有明显的变化,証明了大白鼠整体致死剂量照射时,射綫对胸腺和脾脏中DNA的二級結构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胸腺淋巴球悬液的离体系统。利用四碘荧光素进行细胞直接染色或苏木素染色制得的涂片,观察了这种离体细胞对不良环境如热及氰化钾等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反应是正常的,其DNP对酚—盐处理的稳定性也与由整体胸腺组织获得的相同。离体淋巴球悬液对X射线极为敏感,照射后随着时间的增长,细胞染色率及固缩率均不断增加,后者发展的速度更快,以照后6小时的变化来看,染色率随照射剂量(50伦—10,000伦)直线上升,固缩率的增加则在500伦已达极限。由DNA抽提率反映的DNP 稳定性也有下降,并且也随时间而发展。特大剂量如1万伦照射,则有性质不同的结果。对三种效应指标所能代表的意义作了讨论,认为就控制了细胞群落变化的离体系统所得结果是与前文整体实验基本相符的,即DNP稳定性降低是淋巴球直接受辐射损伤以后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60)Coγ-线照射人外周血转化淋巴细胞后,即刻经碱性蔗糖梯度(5~20%〕超离心沉降分析,结果表明随照射剂量(1~6Krad)增大,DNA单链断裂亦增加。3Krad照射细胞经与自体血清37℃保温在2小时以内,DNA断裂链重接分子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然未见完全修复。若继续保温至8小时后,DNA重接分子又发生断裂,至24小时后已重接好的DNA沉降峰几乎消失,并在离心管口出现DNA降解分子,同时细胞活力降低,较保温前下降28%。可以设想DNA重接分子的再断裂是一种不可逆的生化变化,且与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60)Coγ-线照射人外周血转化淋巴细胞后,即刻经碱性蔗糖梯度(5~20%)超离心沉降分析,结果表明随照射剂量(1~6Krad)增大,DNA单链断裂亦增加。3Krad照射细胞经与自体血清37℃保温在2小时以内,DNA断裂链重接分子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然未见完全修复。若继续保温至8小时后,DNA重接分子又发生断裂,至24小时后已重接好的DNA沉降峰几乎消失,并在离心管口出现DNA降解分子,同时细胞活力降低,较保温前下降28%。可以设想DNA重接分子的再断裂是一种不可逆的生化变化,且与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免疫学方面探讨不同照射时间的恒定磁场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同一强度不同照射时间的恒定磁场(2小时恒定磁场照射组、3小时恒定磁场照射组、4小时恒定磁场照射组和无磁场照射的正常对照组)对小鼠进行照射,连续20天,每天一次,末次12小时后称其体重,取出胸腺、脾脏、肝脏,称重,计算各器官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同一强度不同照射时间的恒定磁场组对小鼠的胸腺指数有显著的降低(p<0.05);2小时组与3小时组的肝脏指数也有显著的降低(p<0.05);对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一定照射时间的恒定磁场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基因MSC能否修复放射损伤的胸腺。方法:雌性BALB/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30只,予以假照射;照射组30只,60Coγ射线胸腺单次照射,剂量为9Gy;照射+MSC组30只,9Gy照射后2小时输注转基因MSC;对照+MSC组30只,假照射后2小时输注转基因MSC。照射后1、7、14、21、28天检测各组小鼠血像、胸腺指数及胸腺病理。结果:照射+MSC组血像和胸腺指数在各个时间点均优于照射组,胸腺病理显示组织结构恢复明显加快。结论:转基因MSC能归巢至放射损伤胸腺并能促进胸腺的修复,为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恒定磁场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免疫学方面探讨不同照射时间的恒定磁场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同一强度不同照射时间的恒定磁场(2小时恒定磁场照射组、3小时恒定磁场照射组、4小时恒定磁场照射组和无磁场照射的正常对照组)对小鼠进行照射,连续20天。每天一次,末次12小时后称其体重,取出胸腺、脾脏、肝脏,称重,计算各器官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同一强度不同照射时间的恒定磁场组对小鼠的胸腺指数有显著的降低(p〈0.05);2小时组与3小时组的肝脏指数也有显著的降低(p〈0.06);对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一定照射时间的恒定磁场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臭氧急性暴露对大鼠肺部细胞的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过滤空气暴露)、臭氧暴露组(0.12 ppm、0.5 ppm、1.0 ppm、2.0 ppm、4.0 ppm)共6组,每组6只。以不同浓度的臭氧对大鼠进行动态染毒4 h后,取肺组织并分离单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利用彗星实验、微核试验和DNA-蛋白质交联实验进行DNA和染色体损伤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中8-OHdG含量从臭氧暴露浓度为0.12 ppm起即显著增加,在0.5 ppm时达到最高值。随着臭氧暴露浓度升高,彗星拖尾率逐渐上升,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DNA-蛋白质交联率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在2.0 ppm时达到最大值;而肺部细胞微核率尽管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臭氧暴露在较低浓度(0.12 ppm)时即可导致大鼠肺部细胞的DNA损伤;而在较高浓度(4 ppm)时却未见显著的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9.
(1)用X射线照射小牛胸腺DNA溶液,以还原粘度和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为指标,证明射线对DNA大分子除有直接显露的降解之外,还可导致对76度保温不稳定性的出现。这反映了结构上隐藏破坏的存在。隐藏破坏与所接受照射的剂量成比例地增加。(2)按Zamenhof法制备的DNA样品储存液中合有“保护物质”。在“保护物质”的存在下,DNA溶液可耐受6×10~4r的照射而无直接显露的降解发生。但隐藏破坏却不可避免,在一定剂量下可以单独地存在,并随剂量之增加而发展,当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显露的降解随之出现。(3)“保护物质”是可透析的,它具有抗射线的作用,而不是保全已遭受降解的DNA的大小外形。实验结果表明“保护物质”可能是钙-柠檬酸盐。讨论了钙-柠檬酸盐保护作用的机制。(4)比较隐藏破坏单独存在和与直接显露的降解同时存在的实验结果表明,隐藏破坏的本质包括了:1)主链的单侧打断,2)部分氢键的破坏,3)残余氢键不稳定性的增加。在三者之间有平行的比例关系。主链的打断可能是后二者出现的原因。分子的直接降解可能又是隐藏破坏积累的结果。(5)在“保护物质”存在下照射DNA,为人工制造隐藏破坏,研究DNA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及相关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平衡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在放射免疫损伤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实验以6Gyγ射线照射C57BL/6小鼠,于照射后1~28d不同时间,检测外周血、胸腺和脾脏Treg细胞亚群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10及TGF-γ含量的变化,以探讨其在放射免疫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小鼠经6Gyγ射线照射后各组织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或P〈0.01),胸腺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于照后1d即明显增高(P〈0.01),而在照后7d明显低于未照射组(P〈0.01);血清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7d),TGF-γ(3d)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IL-2浓度持续降低.本文揭示了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辐射所致免疫功能受抑和免疫调节功能失衡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的辐射损伤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子毒性试验法与微核测定法,研究4种不同浓度双酚A(bisphenol A,BPA)(1.90mg·L-1、2.30mg·L-1、2.70mg·L-1和3.00mg·L-1)在不同暴露时间(3d,6d,9d和12d)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datus外周血红细胞微核与核异常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双酚A处理组出现了较多微核及双核、无核、核质外突与内凹、核位异常、核内空泡化、核固缩、核染色质凝聚成小颗粒状、无丝分裂、核不均等缢缩等核异常现象;较低浓度(1.90mg·L-1、2.30mg·L-1)处理组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随双酚A暴露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较高浓度(2.70mg·L-1、3.00mg·L-1)处理组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随双酚A暴露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上述结果说明,双酚A对泥鳅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且毒性效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随暴露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达到一定浓度和时间后毒性效应被抑制。  相似文献   

12.
四季竹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夏秋季优良笋用竹种四季竹盆栽苗为材料,研究了土壤中1‰~6‰浓度NaCl(干重)处理对四季竹叶片脱落率、离子渗漏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特征,以探讨四季竹的抗盐机理。结果表明:(1)随NaCl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四季竹叶片脱落率逐渐增加;四季竹在1‰~2‰NaCl浓度下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在3‰~5‰浓度下随处理浓度的增大伤害逐渐加重,但这种伤害是可逆的,6‰是四季竹的半致死盐浓度。(2)叶片离子渗漏率随NaCl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在6‰浓度处理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近直线升高,在3‰~5‰浓度下先升高后降低,而在1‰~2‰浓度处理下变化平缓且与同期对照无显著差异;叶片MDA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3)四季竹叶片SOD和POD活性在胁迫3~15 d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其有一定的锻炼适应性;叶片脯氨酸含量随NaCl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在1‰~2‰浓度处理下变化平缓,在3‰~6‰浓度处理下显著增加后减小;各浓度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但均高于对照。研究发现,四季竹是较耐盐竹种,其可以通过调控自身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有效缓解盐胁迫伤害,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比较外周血(颈动脉大量采血和微量隐静脉采血)、胸腺组织和脾脏组织等不同成分或组织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 cell receptor rearrangement excision circles,TREC)的含量,并建立一种通过微量外周血PCR预扩增的方法,评估胸腺输出功能。方法:采用C57BL/6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分成幼年组(5周龄,n=10)和成年组(15周龄,n=10)。经过隐静脉采血及颈动脉采血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胸腺器官和脾脏器官,提取基因组DNA(g DNA),隐静脉微量血g DNA通过PCR预扩增,提纯后再和颈动脉血、胸腺组织和脾脏组织g DNA一起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各组织成分TREC的表达水平及差别。结果:幼年组胸腺组织及外周血中TREC的含量比成年组高,且二者趋势基本一致;而脾脏组织结果与其相反;幼年组小鼠胸腺组织中TREC的含量比脾脏组织中高,成年组小鼠结果与之相反;微量外周血经过预扩增后再进行实时定量PCR的结果与直接定量PCR结果一致,且更高效。结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动态检测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和检测胸腺输出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I)对小鼠淋巴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和辐射补充0.5%SI组,喂养2周后,4.0Gy照射。照射后24 h处死小鼠,取血、胸腺和脾脏分离淋巴细胞,进行血淋巴细胞计数、观察DNA损伤情况;培养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检测3H-dT掺入量,观察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计算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辐射使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胸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脾脏淋巴细胞转化指数降低、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增加,这些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补充SI可降低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数的减少幅度,降低胸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脾脏淋巴细胞转化指数下降幅度,减少辐射对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其中SI对胸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对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的防护作用与辐射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豆异黄酮可对小鼠的血、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有一定的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硫化砷(As4S4)作用于人类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细胞后对其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硫化砷(0,2.5,5,10,20txM)作用于Jurkat细胞不同时间(24,48,72小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硫化砷(0,5,10,20txM)作用Jurkat细胞24小时后细胞数目和形态变化。利用Westemblot方法检测硫化砷(0,5,10uM)作用Jurkat细胞24小时后胞内CleavedNotchl蛋白和C.myc蛋白变化情况。结果:@MTT结果提示硫化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Jurkat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显微镜下观察到硫化砷处理Jurkat细胞24小时后,细胞数目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而其细胞碎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Westernblot结果显示硫化砷处理24小时后,胞内CleavedNotchl蛋白、C-myc蛋白下调,并随浓度增加下降的更为明显。结论:硫化砷对Jurkat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Notch信号通路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UVB照射后分别培养24、36小时的NIH3T3细胞DNA,均未出现梯形带,但从细胞形态上看,大部分细胞发生凋亡并出现凋亡小体。电泳UVB照射后培养24小时的昆明小鼠胸腺细胞DNA,出现典型的凋亡梯形带。说明细胞在发生凋亡时DNA并不总是从核小体之间断裂的,不能把DNA梯形带作为判断细胞凋亡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从辐照剂量和修复时间两个角度研究了重离子辐照对肿瘤细胞DNA损伤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为重离子治癌的临床应用积累基础数据。不同剂量的80MeV/u^20Ne^10 辐照SMMC—7721细胞样品,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对细胞DNA损伤进行了检测,利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 Methods,FCM)对细胞周期变化进行了分析。80MeV/u^20Ne^10 辐照后4小时内,SMMC—7721细胞的DNA损伤与辐照剂量呈线性关系,在0小时组其线性相关因子r为0.9621,4小时组为0.914;随着修复时间的增加,DNA损伤与辐照剂量不再线性相关,但0.5Gy,1Gy和2Gy三个剂量点的DNA损伤程度极为相近。另外,重离子辐照后SMMC—7721细胞发生S期和G2/M期阻滞现象,其随剂量变化及时间变化的规律不同于X、γ等低LET(Linear Energy Transfer)射线辐照。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间歇浓缩方式,研究了纳滤对胸腺五肽离子交换洗脱液的浓缩特性。采用纳滤浓缩模型预测胸腺五肽离子交换洗脱液纳滤过程,系统考察透过通量和胸腺五肽浓度等随过程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50的纳滤膜对胸腺五肽的截留率达到98.66%;胸腺五肽洗脱液透过通量随操作压力变化的结果表明,其纳滤过程为两机理控制;纳滤浓缩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胸腺五肽的纳滤浓缩过程,说明该模型适用于小分子多肽的纳滤浓缩过程。  相似文献   

19.
显微分光光度法是利用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以一定波长的单色光在显微镜下对生物样品微细结构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定量测定。显微分光光度法测定的不是一个细胞,而是一个细胞群体内的某种物质(如DNA),其中各个细胞内的物质含量不完全相同,然而,一个细胞群体的某物质含量有一定的分布,通常用组织图来表示,正常细胞胞核的DNA含量只与染色体的数目有关,如呈规律性的成倍增加,即为2倍体、4倍体等。用这种方法,可以鉴定正常细胞受到某种外界环境刺激后所发生的变化,如癌变等。我们采用这种技术探测大白鼠受Co~(60)γ射线照射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一、材料和方法选择体重为150g—200g的雄性大白鼠,每16—20只为一批,进行Co~(60)r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电离辐射对人血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可以引起一系列变化,但究竟哪些变化是辐射损伤所特有的,而且在较小的辐照剂量即能产生反应,便于早期发现放射损伤,这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是放射医学领域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先前的实验中证实,X线照射后血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减少,并随剂量增加而显著降低,这是由于DNA合成减少及分解加剧所造成。一般认为,DNA合成的变化是辐射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本实验试就这方面进行探索,采用人血在体外分别接受X线和γ线照射后进行培养,用~3H-胸腺嘧啶核苷作掺入DNA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