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描述的腹足类化石采自陕西耀县桃启坡组,标本产于两层石灰岩间的钙质砂岩中,仅一块标本,保存了两个比较完好的个体。标本存放在西北大学地质系。描述新腹足目Caenogastropoda Cox,1959曲线螺超科Loxonematacea Koken,1889假横肋螺科Pseudozygopleuridae,Knight,1930耀县螺(新属)Yaoxianospira(gen.nov.)模式种Yaoxianospira yaoxianensis(gen.et.sp.nov.)特征螺壳中等大小,右旋壳,高锥形,至少由九个螺环组成;侧边直,缝合线深,螺环低,高约为宽的二分之一;壳口亚卵圆形,外唇上呈“V”字形凹曲;壳底凸,光滑,无脐,与侧面以一粗的旋向脊分界;螺环具粗的横脊,其宽约为其间隙宽度的二分之一,从上部缝合线至下部缝合线都很发育,无凹曲显示;旋向线极细,但十分清楚,其数目甚多,在横脊及其间隙均有分布。比较新属与半轭螺属的织轭螺亚属Hemizyga(Plocezyga)很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新属螺环低而宽,壳底无旋向线,壳底与螺壳侧面以一粗的旋向脊分界,螺环侧面的旋向线数目多。  相似文献   

2.
在渤海海域渤中34-A地区东营组二段下部,发现了以渤海地方属种具棘绍曾介Shaozengia echinata、腹瘤绍曾介S.ventrinodosa、鼓包绍曾介S.gibbosa等为主的大量介形类化石,指示沉积水体环境为淡水-微咸水的滨湖-浅湖;在沙河街组一段上部发现了指示沙河街组一段上亚段存在的李家广北介Guangbeinia lijiaensis亚组合,亚组合发育有椭圆西营介Xiyingia elliptica、高西营介X.alta等大个体、高梯形的介形类,反映当时浅湖-半深湖的沉积环境。通过东营组二段下部与沙河街组一段上部两个介形类发育段的追踪,重新厘定了研究区东营组的地层界面,并确定了沙河街组一段的连续存在。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笔螺科标本,发现并记录了软体动物新腹足目笔螺科笔螺属Mitra的笔螺亚属Mitra、暗云笔螺亚属Nebularia和条纹笔螺亚属Strigatella共32种笔螺,其中7种为中国新纪录种,即可变笔螺Mitra(Mitra)variabilis、瓜参笔螺Mitra(Ne-bularia ) cucumerina、忧笔螺 Mitra ( Nebularia ) luctuosa 、红斑笔螺 Mitra ( Nebularia ) rubritincta、相似笔螺 Mitra(Strigatella) assimilis 、峰笔螺 Mitra ( Strigatella ) fastigium 、香蒲笔螺 Mitra ( Strigatella ) typha .  相似文献   

4.
湖南石门杨家坪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小壳化石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描述了湖南石门杨家坪组下段(本文命名为泥沙段)和灯影组顶部的小壳化石15个属、11个种和7个未定种(包括3个新属、8个新种)。它们分属于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海绵类、阿纳巴管类、牙形刺状化石、球状化石和分类位置未定的化石。建立了二个小壳化石组合:上组合为Protohertzina unguliformis-Kaiyangites multispinatus;下组合为Eocucumaria sinica-Huangshandongella yangjiapingensis。本剖面的寒武系与震旦系的界线划在上、下化石组合之间。该区小壳化石的发现改变了我国过渡区内没有小壳化石的观念,为解决本区和邻区(川、鄂、黔)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对比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5.
志留纪兰多维列世(Llandovery)鲁丹期(Rhuddanian)是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的残存期和复苏期。志留纪初期冈瓦纳大陆边缘壳相地层稀少,多数地区为沉积间断或笔石相地层,研究底栖壳相生物残存-复苏期的宏演化普遍缺乏理想材料,而华南上扬子区贵州湄潭地区发育了志留纪早期的壳相地层,即五里坡层(鲁丹阶中部)和牛场组(鲁丹阶上部),为探索这一关键地史时期三叶虫动物群宏演化型式及其背景机制提供了依据。贵州湄潭岩坪剖面和高江剖面的五里坡层和牛场组共发现三叶虫7目11科15属(含亚属)17种(含1新种、3未定种),根据其属级分类单元的时空分布规律,将这些三叶虫识别为5种宏演化类型:即减缩幸存型、扩增幸存型、复活幸存型、新生型和死支漫步型。不同类型的属级分类单元在大灭绝中具有不同的宏演化型式,体现出其应对灾变而采取的不同的生存策略。减缩幸存型和复活幸存型是大灭绝后生态系统复苏和再次辐射的主要源泉,它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宏演化进程;新生型的出现则标志着大灭绝后环境的实质性改善,三叶虫的全面复苏也随之到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田螺科Viviparidae一新种——滇池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dianchiensis。模式标本采自滇池西南部的白鱼口湖区。本种贝壳大,最大个体壳高25.4mm、宽50.2mm。壳顶尖,有7个螺层,除顶部螺层外,各螺层中部均外凸呈角状,上部具宽阔的阶区。体螺层具7—12条螺棱。相似种长螺旋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longispira(Heude)各螺层中部均不外凸呈角状,上部亦不具阶区,且体螺层只有5条不大清楚的螺棱,两者有明显的区别。齿舌公式:3—4(1)3—4·4(1)4·4(1)4·11—13。幼体4个螺层,壳顶尖,第3和第4螺层上具2—4条螺棱,其上列生角质毛。本种分布仅局限于滇池西南隅。根据湖泊演变状况和湖内田螺科其他属种现行的分布格局推测,它可能是属于分布范围缩减和种群趋衰的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沿海蛾螺科5属10种28S rRNA基因的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报道在我国分布的蛾螺科种类有13个属,约31个种,系统学和分类地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研究利用核糖体大亚基28S rRNA的部分序列对我国辽宁、山东、福建沿海蛾螺科5属10个种的系统发生进行了分析.通过PCR获得了大约1400 bp的片段,测序之后,通过遗传分析软件对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以骨螺科的脉红螺作为外群,利用Neighbor-Joining (NJ)法和Minimum Evolution (ME)法建立了系统树.结果显示,所研究的蛾螺科5属10个种可以被分为5个亚群:第一大分支为香螺亚群,包括Neptunea属的香螺、新英格兰蛾螺、Neptunea eulimata Dall、和一个未知种以及Siphonalia属的略胀管蛾螺;第二个分支为侧平肩螺亚群;第三个分支为荻曷莺突坪6曷菅侨海坏谒母龇种止芏曷菅群;第五个分支为方斑东风螺亚群.由系统学分析可知,香螺是较为进化的种;未知种为香螺属内的种;略胀管蛾螺与Neptunea属的种类亲缘关系较近,序列相似系数为0.9%-1.4%,已经达到了属内水平,建议将略胀管蛾螺归为Neptunea属.  相似文献   

8.
海伦闭螺Clea(Anentome)helena(Phillippi) 本种为蛾螺科中较小型的种类。壳高约20毫米,壳宽7毫米,个体大的壳高可达30毫米。有6—8个螺层,螺层缓慢均匀增长;壳坚固,外形呈长圆锥形。壳面呈黄褐色或绿褐色,各螺层具有1—3条红褐色色带及粗的纵肋,体螺层上约有12条纵肋。壳口具有短而宽的前沟。  相似文献   

9.
环叶菊石科的起源、分类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言环叶菊石科是二叠纪的一种壳表光滑、呈球状或亚球状、具包卷类型的菊石。就其壳形及纹饰而言,科内各属种间并无明显的差异,它们主要的特征是具齿菊石式或亚菊石式的多叶型缝合线。由于它们易于辨认且演化迅速,因此,它们不仅是二叠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一种标准化石,而且也是研究生物演化的一个良好材料。基于上述原因,在古生物学文献中经常  相似文献   

10.
贵州凯里生物群中软舌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采自贵州台江县革东镇八郎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中的软舌螺化石,计有1种,3相似种和1个未定种。即:Ambrolinevitus cf.ventricosus,Glossolites?sp..Haplophrentis?cf.carinatus,Linevitus opimus,Hyolithes?cf.cariniferus.凯里生物群中软舌螺特点是:1)壳体通常较大,呈宽锥形;2)背、腹壳区分明显,常具中槽或中脊;3)特别是以软舌螺目中的软舌螺科和线带螺科的软舌螺保存数量最多。完全与欧洲、北美相当层位中出现的软舌螺组合面貌相似;并与澄江动物群中的软舌螺在演化特征上是可衔接的。凯里生物群中的软舌螺除具有世界性属种外。还具地区特有的属种。这对研究软舌螺的地理分布、演化进程以及与凯里生物群组合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小檗科5属(小檗属、十大功劳属、鬼臼属、山荷叶属和红毛七属)40种2变种植物种子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小檗科植物种子颜色多为黄褐色、红棕色至黑色,形状多样;种皮纹饰可分为网纹型、网纹—梯纹型、梯纹型和嚼烂状4种类型,其中网纹型又可划分为7个亚型。种子球形、种脐位于种子侧面近中部可作为红毛七区别于其他属种子的重要形态特征。根据种皮微形态特征,探讨了种子形态在小檗科内的系统学意义,并推测了种皮纹饰的可能演化路线。种子形态支持小檗属和十大功劳属的近缘关系,认为鬼臼属(八角莲属)较山荷叶属分化更早,但不支持Ahrendt对小檗属下组和亚组的划分。  相似文献   

12.
双瓣壳类节肢动物在全球寒武纪海洋中广泛分布,是寒武纪时期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生物群的重要组成类群和典型代表。它们的起源、演化及生态学研究是对早期后生动物演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描述了峡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第三阶水井沱组下段两种双瓣壳类节肢动物,Caudicaella bispinata (Cui and Huo,1990) comb.nov.和Sunella grandis Huo,1965。依据新建的Caudicaella属征,对孙氏虫科的鉴定特征进行了修订。首次研究了孙氏虫科两属种壳瓣的生长发育模式,揭示了壳瓣高长比的等速生长和C.bispinata基刺相对于壳长的异速生长关系。元素扫描分析研究表明,长阳地区天柱山村剖面化石为碳质压膜保存。功能形态学研究认为,C.bispinata是远洋浮游型生物,其广泛的古地理分布有望为寒武纪早期全球生物地层对比提供新的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13.
扬子地台早古生代软舌螺化石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的标本采自云南昆明、晋宁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龙陵上寒武统核桃坪组、柳水组和江苏江宁上奥陶统顶部“新开岭层”。文中描述了软舌螺化石4属5种,1未定种。其中3新属3新种,再次丰富了早古生代碎屑岩地层中的软舌螺化石,对探讨软舌螺类演化进程,确定时代,进行地层对比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亚鳞木属[Sublepidodendron (Nathorst) Hirmer, 1927]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祺  郝守刚 《古生物学报》2003,42(4):598-612
亚鳞木属广泛分布于世界早石炭世地层中,其模式种奇异亚鳞木不但被视为欧美植物区泥盆纪末与石炭纪初之交的标志种,而且在中国还广泛出现于晚泥盆世,因此也被作为中国晚泥盆世晚期(法门期)植物化石组合带的首要成员。然而,由于以往亚鳞木属单凭叶座等外部形态性状来定义,所以人们对它的认识仍然局限于茎器官属,这妨碍了对亚鳞木属的真正分类位置和演化谱系的认识。文章通过对亚鳞木植物研究历史的回顾,分析了与其相关的古植物学家的分类观点,并从中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亚鳞木属的两个种无锝亚鳞木和松滋亚鳞木的解剖学和生殖器官的研究,作者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历史上的亚鳞木属缺乏明确的定义和必要的生物学属性研究;2)亚鳞木属的定义需要重新厘定;3)无锡亚鳞木和松滋亚鳞木的解剖、生殖结构以及松滋亚鳞木和模式种奇异亚鳞木的分枝构造表明,亚鳞木属与石炭纪比较进化的鳞木目(或广义水韭目)中的木本石橙檀物关系更近,而与传统所认为的泥盆纪原始鳞木目中草本石松植物的关系较远。因此,文章将亚鳞木科和亚鳞木属从原始鳞木目中分离出来,归入广义的水韭目。亚鳞木属种的广泛出现进一步证实,石炭纪比较进化的木本石松植物在晚泥盆世(距今约3.7亿年)已经演化成功,木本石松植物中假单轴分枝的组构类型在同一时期业已形成。亚鳞木属可能代表了系统发育上比较高级的木本石松植物的一个演化支系或鳞木科的祖先类群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觿螺科的一新种及一新记录。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旋沼螺,新种Parafossarulus anomalospiralis sp.nov.(图1—3) 正模(JL 838301)壳高18.0毫米,宽9.5毫米;壳口高7.0毫米,壳口宽6.0毫米。 副模10个标本,壳高15.0—17.5毫米,宽9.0—9.5毫米;壳口高6.0—7.0毫米,壳日宽5.0—6.0毫米。吉林海龙。1983年7月24日。  相似文献   

16.
滇池西岸螺蛳属(Margarya)的亚化石及其演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武平 《动物学研究》1982,3(4):339-347
螺蛳属(Margarya)是云南省各湖泊特产的腹足类,属田螺科(Viviparidae),其分类问题已有详细的研究(张玺、齐钟彦,1949)。在研究滇池西岸两种螺蛳,即螺蛳(M.melanoides Nevill) 和牟氏螺蛳〔M.monodi (Dautzenberg et Fischer)〕的变异问题(张玺、夏武平,1949)时,曾发现螺蛳从滇池西岸北部水域向南到牟氏螺蛳分布地区海口之间,壳的形态有向牟氏螺蛳接近的趋势。这一现象的产生,是两个种的发展有趋同的趋势,还是两个种的地理分离还不够完善呢?当时未能探讨。近年来又有机会到昆明,注意到湖滨土层中存有大量的螺壳,而且两个种都有,故又收集了一些材料,从亚化石上再探讨一下此类问题。探讨中确知上两螺种在过去是同域分布,以后逐渐地理分离,同时还发现了一些其他有关演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生代的Margaritiferidae和它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其鸿 《古生物学报》1996,35(4):408-429
对我国中生代珍珠蚌科内的属、种进行了较系统的修订,归并了1科、1亚属、10种,并据这些属、种纵向、横向的分布情况及其壳形、壳饰、内部构造等特征,进一步探讨了它们的起源和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海前鳃亚纲玉螺科种类丰富,作者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采到的标本进行了研究,共整理出6属58种;其中有19种为中国海新纪录,8种为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海南玉螺(新种)Natica hainanensis sp.nov.(图版Ⅰ∶4;图版Ⅱ∶9) 贝壳中等大小,壳较厚、质坚实,亚球形。壳表有细密的生长线和螺线,有的标本有裂痕。壳表被有一层蜡黄色的外皮。在体螺层上弥散有若干褐色斑点;此斑点在有的标本排列成三条螺带,但较模糊。若除去蜡黄色外皮,贝壳呈灰白色。螺旋部较高而尖,褶皱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了非海相介形类的三个新属——Tianjinia gen.nov., Shaozengia gen.nov.和Bohaicythere gen.nov.,并依据Tianjinia的闭壳肌痕特征建立了一个新亚科——Tianjininae subfam。nov.。这三个新属的材料均采自渤海海域下第三系渐新统东营组下段。它们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渤海盆地早第三纪介形类动物群的演化、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材料。文中对三个新属的生存环境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栖息于云南丽江的艾纳螺科1新种宋氏小索螺Funiculus songi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大学.宋氏小索螺最膨大处出现在次体螺层以上4个螺层,一侧轮廓线弧形,壳口轴唇缘极扩展及测量特征等与小索螺属其它6个已知种(德氏小索螺F delavayanus、羸小索螺F.debilis、优小索螺F.probatus、左弓小索螺Fasbestinus、皮小索螺Fcoriaceus和劳氏小索螺F.laurentianus)相区别.新种首次描述了小索螺属贝类的生殖系统构造.对小索螺属的鉴别特征进行了补充,并给出了该属的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