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龙仔  陈鸿宾 《蛇志》2017,(3):311-312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与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的作用及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度螺酮治疗,并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表(UPD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为量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UPDRS、HAMD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UPDRS和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坦度螺酮的受体选择性高,能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情感症状(如抑郁状态)和明显改善帕金森病肌强直症状,且用药安全,是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有效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2.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时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了随机、开放、对照研究的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40例患抑郁症的老年患者。艾司西酞普兰非固定剂量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RSD)评定疗效。结果:艾司西酞普兰平均剂量(10.5±10.1)mg/d,有效率为70.0%(28/40),临床痊愈率为47.5%(19/40),起效时间一般在2-4周,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轻,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疗法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9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疗法,对比两组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美多巴,观察组给予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UPDRS评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和环境等方面的评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恶心、呕吐、开关现象、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入院病历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06名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分两组,每组53例。治疗过程中,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的患者记为对照组(53例);给予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患者记为观察组(53例)。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总疗效、UPDRS评分、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治疗价值。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UPDRS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UPDRS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生活质量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GAD患者分为对照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低频rTMS治疗),各为60例。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记录两组生活质量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300波幅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GAD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PD患者120例,根据尿素呼吸试验(UBT)检测结果,将PD患者分为HP组(n=32)和非HP组(n=88),两组均进行抗PD的常规治疗,HP组在此基础上采用HP根除治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症状,并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PD患者中,HP感染32例占26.67%,经HP根除治疗后,HP检测阴性者26人,成功根除率81.2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UPDRS Ⅳ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UPDRS 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开"期和"关"期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开"期和"关"期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UPDRS Ⅲ评分、UPDRS Ⅳ评分、Hoehn-Yahr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HP组UPDRS Ⅲ评分和UPDRS Ⅳ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开"期时间明显延长,"关"期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HP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非H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PD的发生有关,HP根除治疗能显著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对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以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117例,将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和研究组(n=59,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多导睡眠图(PSG)参数、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55/59),高于对照组的79.31%(46/58)(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潜伏期、P物质(S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经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后,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提高难治性抑郁症近期临床疗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6周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HAMD评分、HAMA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时,应选择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可提高近期临床疗效,且不加重用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提高难治性抑郁症近期临床疗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6周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HAMD评分、HAMA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时,应选择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可提高近期临床疗效,且不加重用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疏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PD)伴睡眠障碍及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10例PD伴睡眠障碍及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疏肝汤。治疗3个月后,评价和比较两组的总体疗效、治疗前后UPDRSⅡ、Ⅲ评分、PSQI评分及HAMD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UPDRSⅡ、Ⅲ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联合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疏肝汤联合西药治疗PD伴睡眠障碍及抑郁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及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神经性耳鸣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追问病史,发现部分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耳鸣症状,并进行电测听+声导抗检查回报,其中有73 %患者有神经性听力下降,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组(实验组,22例)和地塞米松耳后注射组(对照组,22例),A型肉毒毒素注射组予以100U A型肉毒毒素耳垂后方自上而下3个点注射,地塞米松注射组予以5 mg地塞米松耳垂后方自上而下3个点注射,对比两组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耳鸣评价量表(TEQ)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THI和TEQ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HI和TEQ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14周治疗总有效率为63.64 %、81.82 %、90.91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 %、63.64 %、72.7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HAMA、HAMD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4周HAMA、HAMD评分均有多下降,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安眠药物评分以及总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4周上述各项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神经性耳鸣患者,可改善耳鸣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不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干细胞为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新的希望.目前用于研究的干细胞主要有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本文回顾了上述细胞在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研究中的进展,并介绍了近期出现的将体细胞直接重编程为神经细胞或神经干细胞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浆中alpha- 突触核蛋白、Abeta及tau 蛋白变化情况。方法:募集2014 年4 月至 2015 年4 月来我院就诊的PD 患者62 例,正常对照人群59 例,采集两组人群的基本临床信息,测定血浆中琢- 突触核蛋白、 Abeta40、Abeta42、pT181-tau 蛋白、pT231-tau 蛋白和总tau 蛋白浓度,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D患者血浆 alpha- 突触核蛋白和pT181-tau 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值分别为0.001,0.019),而两组间Abeta40、Abeta42、pT231-tau 蛋白和总tau 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PD 患者血浆alpha-突触核蛋白和pT181-tau 蛋白浓度与患者年龄、性别、教育程度、 病程、高血压、糖尿病、Hoehn/ Yahr 分级及Schwab &England 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虽然PD患者血浆琢- 突触核蛋白和 pT181-tau 蛋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尚不适宜作为PD 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恩他卡朋(levodopa/carbidopa combined with entacapone,LC+E)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2例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2例采用左旋多巴/卡比多巴(LC)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恩他卡朋(LC+E)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的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UPDRS-I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UPDRS-III运动能力评分显著下降,而UPDRS-VI SCHWABENGLAND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变化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PDRS-I精神、行为、情绪和Hoehn与Yahr分级均无显著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恩他卡朋可明显缓解PD症状,疗效优于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治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找出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因子。方法:参照运动障碍协会工作组推荐的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 C A)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Ⅰ~Ⅲ)对81例PD患者进行评估。结果:81例PD患者中47例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占58%,23例无认知功能障碍,占28%;14%PD-MCI病人病程小于5年。PD-MCI组与帕金森病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PD-NCI)组在文化程度、HY分期、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空间/执行功能、延迟记忆、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认知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DRSⅢ、姿势不稳步态障碍(PI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 CA评分与年龄(r=-0.31,P0.05)、HY分期(r=-0.44,P0.05)、UPDRS-Ⅲ分数(r=-0.32,P0.05)、UPDRS-Ⅱ(r=-0.35,P0.05)、UPDRS-Ⅰ(r=-0.40,P0.05)、迟缓(r=-0.38,P0.05)、PIGD呈负相关(r=-0.31,P0.05),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30,P0.05)。纳入Mo CA评分为因变量,年龄、教育程度、HY分期、UPDRS-Ⅲ分数、UPDRS-Ⅱ分数、UPDRS-Ⅰ分数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βcoefficients-0.06,P0.05)和HY分期(βcoefficients-0.80,P0.05)为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因子;为观察UPDRSⅢ中亚项评分对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单独纳入迟缓和PIGD评分为自变量,结果迟缓为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因子(βcoefficients-0.12,P0.05)。结论:MCI是PD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非运动症状,以视空间/执行功能、延迟记忆、注意力、语言功能障碍为主。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年龄、教育程度、疾病严重程度、运动障碍密切相关,特别是迟缓与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年龄、HY分期、迟缓为PD-MCI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比较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与低频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选的31名PD患者行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手术,术后1个月,在高频刺激条件下,进行UPDRS运动评分,同时对震颤、强直、运动迟缓、中轴症状进行评分;术后6个月,在关闭刺激、高频刺激和低频刺激三种刺激条件,同样进行相关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除中轴症状外,UPDRS运动评分和震颤、强直、运动迟缓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HFS、LFS刺激条件下,UPDRS运动评分和震颤、强直、运动迟缓评分均较OFF降低(P0.05),但中轴症状评分无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LFS较HFS,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丘脑底核高频和低频电刺激均能改善PD的运动功能,对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疗效明显,但对中轴症状均无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障碍术后服用帕罗西汀治疗的疗效。方法:将38例合并抑郁障碍的PD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行丘脑底核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后空白对照组不服用任何抗抑郁药物,药物治疗组服用帕罗西汀每日一次,每次20mg,安慰剂组服用安慰剂。术前一周,术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进行随访和临床评价。结果:抑郁患者术后抑郁障碍症状如焦虑、绝望和激越症状也有不同程度好转,应用安慰剂后,患者术后抑郁障碍程度好转程度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应用帕罗西汀后术后3个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下降程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及安慰剂组(P<0.05)。结论:表明STN-DBS术后PD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所改善,辅助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观察其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以丘脑底核为刺激靶点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例,对比手术前后患者肌强直、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UPDRS评分。结果: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6个月后,患者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临床主症的改善上效果良好;与手术前相比,患者术后UPDRS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美多巴服用量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没有产生永久性的并发症以及较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对大量油脂性渗出及典型面具性面容的治疗上未见明显疗效。结论: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氏病,可以使帕金森病主要临床症状肌肉僵直、静止震颤及运动迟缓得到明显改善,显著减少美多巴服药量,具有安全可靠的疗效,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