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东南部榆社盆地乳齿象类化石的新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本文是关于山西东南部榆社盆地的两种乳齿象类化石新材料的研究。榆社盆地上新统全部地层从下到上均甚发育,并合有极为丰富的象类化石。化石保存情况比较完美。该地所产的象类化石曾经杨锺健(1935)、德日进、汤道平(1937)作了详细的研究,种类很多。胡步伍(1935)所著的中国象类化石一书中,仅有 Anancus sinensis(Hopwood)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禄丰盆地下上新统石灰坝组下部和中部两个三趾马化石层中发现的象类化石,包括四棱象属一未定种、轭齿象属一新种和嵌齿象属一未定种,它们都是云南地区早上新世腊玛古猿—三趾马动物群中的重要成员,在生物学和地层学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诺氏古象、纳玛古象和德永氏象的化石在我国分布较广,对第四纪地层有相当重要意义。1972年12月在安徽省怀远县茨淮新河治淮工程中,由涡阳县民工发掘出两具比较完整的象类化石,此外还有杨氏水牛和一些鹿角化石。化石均在含结核的砂层中,初步分析岩相是一南东-北西向的古河床,化石被钙质结核包裹,形成较良好的保存条件。砂层上、下沉积粒度均变小(见图2,据谢万明同志材料),自上而下分层为:  相似文献   

4.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骸及其活动的遗迹、遗物的总称.人们总是把45亿年地壳历史的演变比作一部书,那一层层的沉积岩就好比书的每一页,夹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就象文字记载着地壳的变迁及生物演变的过程.人们可以从化石中了解不同时  相似文献   

5.
古生物学家对化石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寻找和收集珍贵的化石十分不易。因此,有些化石的价值,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贵。在北美的一些山区和丘岭地带,生长着一种最善收集化石的“收藏家”——红蚁。这种昆虫常把石头、化石牙齿和骨头之类的硬东西拖回它的蚁塚。如果对蚁塚进行抄袭,就可从中找到大量的化石。红蚁塚象一个小土墩,一般高60厘米、宽90厘米左右。首次从蚁塚中发现化石的人,是美国古生物学家哈彻。1889年夏季的一天,哈彻在怀俄明山区的蚁塚中,偶然发现一块小化石。于是,他便对蚁塚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象骨变矿物     
青海省西宁市南山盛产“龙骨”。经鉴定,这里的“龙骨”是距今一千多万年前中新世时的象化石。对象化石作 x 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化石变成了一种矿物——碳磷灰石,化学成分有钙、镁、磷、钠、碳、氧、氢、氯、氟等元素。一般动物骨质成分主要是钙、磷等元素,镁、钠、氯等元素如何大量进入象骨而形成碳、磷灰石?原来,埋藏象骨的岩层是富含钙、镁、铝、硅、钾、钠、碳等元素的白云石质粘土岩;从这种岩石氧、碳同位素计算出成岩时介质温度是50℃左右;埋藏象骨的岩层上面覆盖着100多米厚的岩层,在这种  相似文献   

7.
主编寄语     
《化石》2003,(1)
时光荏苒,我们的《化石》已经创刊29年了。感谢曾经的作者、编辑和主编们,你们的不懈让《化石》象进化至今的生命一样依然顽强地迎受着选择的考验;更感谢广大的读者,你们对《化石》的审视与关爱就象大自然对于生命,道是无情却有情。在这个需要创新的时代,《化石》早已没有理由躺在过去的辉煌里自我欣赏。惟有与时俱进,《化石》才不会变成真正的化石。为此,我们将开始从风格、版式和质量等诸多方面对《化石》进行逐步的改造,使之最终成为一本寓知识性于欣赏性之中的科普读物,成为一本既体现学科特色又反映时代精神的大众科学传媒…  相似文献   

8.
1975年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野外队,对湖北的中、新生代地层进行了一次考察和化石的采集工作。过去鄂西北一带,脊椎动物化石发现极少,可以说是一个空白点。1930年,李捷、朱森曾把鄂西北的几个盆地的地层统统归为早第三纪-白垩纪,名为范庄群。这次,我们分别在房县找到了属于晚中新世的利齿猪、安琪马等化石;属于渐新世的囚兔以及晚始新世的两栖犀、雷兽等化石;在竹山找到了早更新世的剑齿象、上新世的嵌齿象以及属于晚白垩世的恐龙蛋化石;在郧县发现了湖北南部洞穴中习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在均县发现了属于始新世的宽臼兽;在随县发现了晚白垩世的恐龙蛋和小型恐龙的趾骨。  相似文献   

9.
云南象类化石的新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南地区盆地星罗棋布,洞穴十分发育,沉积于其中的新生代地层保存良好,沉积类型多种多样,一些层位里还含相当储量的褐煤。过去由于缺乏脊椎动物化石,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主要以岩性为依据,不免存在一些困难。最近一些年来,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新生代地质工作的深入,陆续采集和发现不少化石,尤其是象类化石占有一定的比例,数量不少,种类亦多,许多盆地都有发现。象类化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时代和了解古地理环境变化的重要资料之一。本文拟描述保山、玉溪发现的象类化石,并对云南境内过去发现的象类化石在地史上、地理上的分布作一扼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 地处苏鲁交界的山东省苍山县,自1984年以来有四个乡镇相继出土了一些象类化石.该县东部和南部地势平坦,大部分是黑色土壤,具有"黑土湖"之称.象类化石就出自黑土层之下的黄砂层中.这些象类化石的出土情况为:1984年5月长城乡长屯村李如海同志,在村南挖井,在距地表1.7米深处黄砂层中出土了一个象类下颌具完整的下臼齿.1985年5月神山乡青竹山前冷相一同志,在村东挖井,在距地表2米深处黄砂层中出土一个完整的象类下颌骨,上面保留四个臼齿.1986年春仲  相似文献   

11.
<正> 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化石七月四日起在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公开展出。这是中日两国科学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北京猿人化石展览是由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国立科学博物馆和读卖新闻社联合举办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向他们提供了展品、文字资料,并协助他们展出。展览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陈列了甘肃合水的黄河象化石和柳城巨猿洞的大熊猫小种化石,显示了北京猿人出现前的中国大陆的自然面貌;  相似文献   

12.
秦嗣华 《化石》2001,(2):19-19
近日 ,在山东省日照市黄海岸边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古动物化石。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为古脊椎动物大象的下牙化石。属真象类 ,是古菱齿象。化石呈灰褐色 ,重5公斤 ,石化保存程度好 ,牙齿上还有水中浮游动物遗体化石。在黄海岸边发现古大象化石还是第一次 ,它的发现为人们对古脊椎动物的认识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同时对研究我国更新世中、晚期古脊椎动物群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一枚不完整的象牙 ,嚼面下陷 ,表明它是一枚下牙 ,它齿冠高 ,齿脊频率可能齿4,白垩质丰富 ,是属真象类中的古菱齿象 ,也可能是南方象 ,这两…  相似文献   

13.
1972年,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叶俊林教授回自贡探亲期间,在自贡市贡井区河街东岳庙后面山崖边由山崖壁上塌落下来的几块巨石上发现许多小型的恐龙足迹化石,但由于诸多原因一直未予报道。最近,叶俊林教授把他的发现告诉我馆。我馆立即派人前往现场调查确认,并对足迹化石进行了采掘。化石点位于自流井背斜西南端的西北翼。化石保存在下佛罗统自流井组马鞍山段中部砂岩层(过去叫郭家拗砂岩)顶部一黄绿色、灰黄色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层面上。在我们所采掘的总计约7平方米面积的岩石层面上,保存有近300个恐龙足迹化石。据调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最东部之第三纪哺乳动物在黑龙江省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1991年夏,地矿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苏养正先生来京,转交给我所一采自黑龙江省桦南县的哺乳动物牙齿化石以及一些鱼类化石请求鉴定.10月,笔者据此线索前往桦南县进行实地考察.其间曾到桦南县四方台村观察采到化石的砂金矿井内的地层剖面.黑龙江省地质三大队的倪春林工程师又将在同一地点采到的其它牙齿化石交与笔者,同时尚有一些鱼类及植物化石.经鉴定,这些牙齿化石属于一中新世轭齿象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西单发现旧石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4月21日,北京市中银大厦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发现地层中有哺乳动物化石。根据这个线索,本文作者李超荣等随即到工地考察,初步鉴定其为象的牙齿及一些骨骼。同日,郑绍华也到工地调查,把象化石鉴定为古菱齿象。另外,本文作者从地层中采集了几块砾石和断块,清洗后发现其中有一件是石核。中银大厦旧石器地点位于北京市区复兴门内大街与西单北大街交汇处,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16°23′4″,北纬39°55′26″。该地点的地层剖面简述如下:1)人工堆积层。上部为杂色碎石填土,下部为杂色渣土。厚7.5m。2)褐色粉砂质粘土层。含云母和氧化铁。厚2.5m。3)…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了1974年和1978年两次在云南永仁盆地湖相地层中两个化石地点发现的四种哺乳类化石,犀牛一种,象类化石三种。同时讨论了昭通剑齿象的地质时代,记述了一新种嵌齿象。永仁化石层可与毗邻的元谋盆地“元谋组”对比,时代为更新世初期。  相似文献   

17.
李春晓 《化石》2019,(3):74-76
<正>1935年,北美长鼻类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巴尔博(E. H. Barbour)与化石收藏家施特恩贝格(G. F. Sternberg)合作发表了一种奇怪的长鼻类化石——索普氏颌铲象(Gnathabelodon thorpei,以下简称颌铲象),立即引起了研究者的轰动。当时国际古生物学界的权威奥斯本(H. F. Osborn),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不惜重墨,在其即将付梓的鸿篇巨著《长鼻类:世界乳齿象及真象其发现、演化、迁移、灭绝之专著》文末增辟补记,记载这一重要发现。奥斯本在文  相似文献   

18.
云南地区中新世晚期的玛姆象和嵌齿象类化石的归类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尤其是涉及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的起源问题.本文对此前发表及最近发现的产自元谋盆地中新世晚期小河组(8.2-7.2 Ma)的玛姆象类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辨认出了两个颊齿形态截然不同的类群.一类颊齿轭形化程度高,将其鉴定为曾经在禄丰、昭...  相似文献   

19.
同志,你能想到在祖国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黑龙江省过去也有过大象的生存吗?然而这是确有的事。1973年在黑龙江省肇源县三站人民公社,社员在拉砂改土的过程中,在距地表5米深处,发现一具猛犸象骨架化石,因发现在松花江流域,所以叫松花江猛犸象。这种象和生活在我国南方的热带象不同,它是喜欢在冰天雪地里生活的。松花江猛犸象是一种绝灭了的古代象。过去,在我国东北和内蒙等地曾发现过一些零星的猛犸象化石,除少数下颔骨外大多为零散的牙齿和部分四肢骨。象  相似文献   

20.
(一)洞穴——化石动物群知识的一个来源从洞穴堆积里获得的化石是关于脊椎动物群、尤其是关于新生代哺乳动物的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含第三纪动物化石的洞穴大部分都已经遭受了破坏,但是,洞穴的含化石的地层有时还保存着,它们填充在侵蚀沟和凹坑内,如象法国的 Quercy,捷克斯洛伐克的Nova Véa,波兰的W(?)z(?),以及其他等等。第四纪的化石一般则发现在还存在的洞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