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现存动物约有112万余种,就中占分类位置最高的灵长类,主要是猿猴,却只有500余种。动物学家和一般人们对于猿猴都特别感到兴趣,这无疑地是因为它们和我们都是属于林奈型的“灵长目”(Linnean order Primates)。即使像居维业(Cuvier)或者蒲鲁门巴赫(Blu-manbach)不把人类包括在这一目内,而高级猿类与人类之间的接近和类似,也足够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通报》2012,(2):20-20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实验性猿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可大幅降低恒河猴感染猿类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这一研究成果为开发人类艾滋病疫苗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显示,与注射安慰剂疫苗的恒河猴相比,注射实验性疫苗的恒河猴感染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的风险低80%。反复接触病毒后,大部分注射疫苗的恒河猴最终感染猿类免疫缺陷病毒,即猿类艾滋病病毒,但血液中病毒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的书提到人肺的肺泡数目“约七亿五千万个”“总面积可达130平方米”。不知这个数字出自何处?可靠性如何?这里我想提出两个可靠性较大的资料,供有关同志参考。第一:美国生理学会于一九六四年出版的《生理学手册》(Handbook of Physiology)第三部分呼吸(Section Ⅲ Respiration)第一卷第七节肺的形态测量学(Morphometries of the lung)。该节的作者埃沃尔德·威贝尔(Ewald R Weibel)引用他本人在五个人的肺中测量的数据,作为该节的附表2,列于该书的289页上。我摘抄其一部分如下: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人类起源的内因?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有的同志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探讨性的解释,有的同志碰到这一问题却有意迴避了。在探讨性解释中,唐晓文在《劳动创造了人》一书中指出:(南猿)“手脚分化的程度,比其他分支显著一些,先进一些。手脚分化引起的整个身体结构的变化,比其他分支发展得快一些,脑子发达的程度也比较高一些,这就使它们成为智力和适应能力都比其他一切猿类高得多的猿类,这就为它们能够学会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征服自然界创造了条件。这就是决定它们能够向人类方向发展的内部因素。”(内因)。  相似文献   

5.
《化石》1975,(2)
人是由古猿转变来的,和现代猿有着共同的祖先。大约两千万年前,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古猿由于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的差异而进一步分化,其中一支通过长期劳动萌发了自觉能动性,发展为人类。近百年来世界各地发现的大量人类骨骼化石和石器,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科学论断的完全正确。现已发现的和人类进化有关的化石大致有:人类的早期祖先——拉玛猿类,大约1500-1000万年前生活在亚、非两洲;南方古猿类,能直立行走,某些类型已能制造工具,生活在一、二百万年前,主要发现于非洲与亚洲;直立人(或称猿人),已能用火,生活在约100-20万年前,发现于亚、非、欧;约20-5万年前广泛分布于旧大陆的古人以及大约在五万年前出现的新人(现代人)。  相似文献   

6.
淘气小贴士     
<正>母狮:大王大王,来了,来了!狮大王:谁?竟敢闯入本大王的领地?水牛:那个网名叫"狮子头"的狮子,在哪?狮大王:就是我!怎么啦?母狮(母狮震惊):大王原来有手机呀!水牛:3个月前欠我的100万呢?狮大王:100万?我只欠了10万呀?水牛(掏出手机):还想狡辩?呶,证据!狮大王:我跟你拼了!水牛:你还抵得过我?狮大王(惨叫):啊~(然后狮大王死了,水牛拿走了那100万。)  相似文献   

7.
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表明,元谋人上中门齿跟猿类(包括巨猿)有显著差别,不能归于猿类之列;它们跟智人类型的上中门齿也有显著区别,不可能是后期人类的牙齿。跟目前已发现的非洲南猿类型标本相比较,形态上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看来还不能视作同类;而跟北京人同类牙齿相比较,基本形态是相当接近的,但也不能不看到,与后者尚有一些不同之处,不过,两者的差异程度远不及它们跟南猿类型牙齿的差异大。通过本文研究,在目前现有材料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元谋人上中门齿是我国南方迄今已发现的早期类型的直立人代表,它们形态上与北京人的不同处,反映了它们的原始性,反映了可能具有从纤细南猿向直立人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自从周口店北京猿人展览馆开放后,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不少观众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现代的猿能变成人吗?猿和猴是不相同的常常有人是这样问我们的:现代的猴子能变成人吗?也有人问,现代猿猴能变成人吗?首先要说的是,猴和猿是不相同的,猴子比猿类在生物学分类上要低得多,也就是说,在接  相似文献   

9.
淘气小贴士     
<正>小狮子:妈妈,这是什么?狮子妈妈:你傻吗?这是树。小狮子(指着树上的蚂蚁):这又是什么?狮子妈妈:这是树,笨蛋。小狮子(点了点树上的蚂蚁):我说,这个是什么?狮子妈妈:这是树!小狮子:……我无语了!(鞍山李芳菲)狮妈妈:孩子,咱们今天来学爬树。小狮子:妈妈,你好高哦!狮妈妈:现在不比身高!首先,把爪子搭在树上。(飞过来一只蝴蝶……)小狮子:蝴蝶,看我不抓住你!(追蝴蝶去了。)狮妈妈:看看,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宁波俞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5例猿类胰腺及周围动脉进行解剖分析,研究猿类胰腺动脉的起源及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动脉的吻合关系。方法:对6例类人猿(Gorilla 1例,Pan troglodytes 3例和Hylobates lar 2例),13例狭鼻猿(Papio hamadryas 1例,Papio anubis 2例和Cercopithecus aethiops 10例)和6例阔鼻猿(Saimiri 6例)处死后取出内脏,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后储存在50%的酒精中,对胰腺、胃及脾脏的供应血管进行解剖游离和解剖分析,最后进行画图。结果:猿类胰腺动脉分布发源自腹腔干和/或肠系膜上动脉,胰腺接受腹腔干及肠系膜动脉的双向供应外,也有独自接受腹腔干动脉的血供,腹腔干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无任何吻合支存在者占总数的32%。结论:猿类胰腺形态与人类相似,其动脉分布来源比人类更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生命宛如一股激流,永在川流不息地向前发展着。他从低级进化到高级。最后,从动物进化到人。 19世纪英国的解剖学家赫胥黎发表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提出人类和非洲类人猿有很多相似之处,还进一步论证了达尔文所阐述的观点:人类是由一种多毛的、有尾的、栖息在树上的四肢狐猴之类的动物进化而来的。那种动物逐渐发展成猿类再发展成猿类最近  相似文献   

12.
谷祖纲 《化石》1991,(2):15-17
踏上日本国土,我的印象之一是:除了欧化的服饰,不同的语言外,眼前一片和我们一样脸庞、黄色皮肤的熟悉的人群。但在日本逗留一段时间和旅行各地后,我感到,这是与大陆人有着某种差异,他们之间也有明显差别的人群。日本人虽统称为大和民族,却象是一个不同人群的混合体。什么是日本人?日本人起源于何处?何时,从何地,怎样迁移定居在亚洲东隅的日本列岛的?这是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日本人起源研究的先驱日本人起源的研究始于江户时代的新井白石、木  相似文献   

13.
淘气小贴士     
正金刚:刚拍完《猩球崛起》,《金刚》累了个半死啊!来电影院看看我的大作吧。小女孩:大猩猩哥哥,你摸肚子干什么?饿了么?给你吃香蕉!金刚:好有爱心!以后我跟你住在一起!大牌演员消失了,剧组一团混乱。(葫芦岛杨超越)一家银行里。女孩:咦?金刚你怎么从动物园跑出来了?金刚:动物园里人太少了,很少有人给我吃的。我不想千了。可是我太饿了就来取点钱,买点香蕉吃。女孩:到我爸爸的动物园来。看,这是定金!金刚:谢谢,太谢谢了!(锦州肖博骞)  相似文献   

14.
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繁殖周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francoisi),属灵长目(Primates),猴科(Cercopithecidae),疣猴亚科(Colobinae)。分布于越南北部和中国的广西、贵州和重庆等地的山地岩溶地区(Fooden,1976;王应祥等,1999)。由于生境特殊,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汪松,1998),该物种近20年来数量呈下  相似文献   

15.
自100多年前赫胥黎提出人、猿同祖论,随后达尔文又从进化论出发提出了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理论以来,科学界一般都承认从猿到人的理论,虽然至今围绕着这个问题仍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与宗教的激烈斗争。人和现生的猿确实有着共同的祖先。现生的猿类共有4种。小型的猿类只有1种,即长臂猿,它生活在亚洲;大型的猿类有3种,即生活在非洲的黑猩猩、大猩猩和生活在亚洲的猩猩。这些猿在动物分类上都是  相似文献   

16.
<正>灵长类动物是森林中最具智慧的一类物种,甚至我们人类自身都起源于这一群体。灵长目动物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温暖地带。它们有着发达的大脑,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且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通俗地讲,现存的灵长类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原  相似文献   

17.
淘气小贴士     
<正>鳄鱼安叶:牙齿缝好脏呀!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我下水洗洗。白鹭天可:终于有一个地方可供我这只在种群里地位低下的白鹭睡觉了。鳄鱼安叶:我……(重庆柯霁芸)鹭:出租车!打个的!鳄:十斤血一次。鹭:不干不干,拜拜!鳄:想飞?鳄跳起来吞下了鹭。(合肥丁俊杰)  相似文献   

18.
正自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伊始,生命徜徉于时间的洪流中,在地球广袤的天地间留下了种种印记。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时,就不禁发问:生命自何处来?将到何处去?人类是如何从过去的蛮荒岁月步入到了如今的科技时代?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人类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又是否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树鼩的生物化学参考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鼩科分类地位的争论和我国树鼩的分类至今尚无定论(Lyon,1913;Osgood,1932;Allen,1938;Ellerman等,1951;Hill,1953;Napier等,1967;Walker,1968;Corbet等,1980;Luckett,1980;Honacki等,1982;Ronald等,1983)。自Sim-pson(1945)和Le Gros Clark(1959)将树鼩归入灵长目,特别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对树鼩的血液学、血清学和免疫学研究报道较多。  相似文献   

20.
树鼩的血相     
关于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和它的分类至今还有争论。一些学者将其归入食虫目,另一些学者则根据其性周期和神经系统接近于灵长目的特点,又把它划归灵长目。总之,树鼩目前尚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上,其分类有待确定。 1981年有人用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树鼩,已见可喜的苗头。继之,轮状病毒又感染树鼩成功。在血脂代谢的研究方面,已有人将其用作动物模型。另外,G.Darai等人发现树鼩还有多种自发性肿瘤,其中之一是何杰金氏病——淋巴结恶性肿瘤,因此,树鼩也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