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EcoRI作用于DNA的新认识邹国林皮新春(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武汉430072)关键词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EcoRI模体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当前以阐明DNA结合蛋白的结构与蛋白质-DNA复合物的结构为...  相似文献   

2.
酵母双杂合系统的改进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双杂合系统是在1989年由StanleyFields和Ok-kyuSong等提出并初步建立的[1],该系统是在酿酒酵母(Sacharomycescerevisiae)中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该系统的广泛应用,这一系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及改进,同时也衍生出单杂合系统,三杂合系统等一系列相关的技术。这些技术在不同研究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蛋白质与DNA,蛋白质与RNA,以及多种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转录协同激活因子 p30 0与许多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多种生命活动如 :细胞分化、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生长等。而近年来研究表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与DNA聚合酶结合参与DNA修复合成的许多步骤。但 p30 0是否通过与PCNA相互作用参与DNA的修复合成尚不清楚。瑞士苏黎士大学的Hasan等利用免疫沉淀法、Western印迹杂交、氚胸腺嘧啶标记与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对 p30 0与PCNA的相互作用以及在DNA修复合成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发现二者在细胞核的颗粒结构中形成一复合体 ,该复合体不依赖细胞周期S期 ,在体外…  相似文献   

4.
结合最近几年对真核转录调节因子和DNA的结构与机能研究,概述了蛋白质-蛋白质及蛋白质-DNA相互作用方式以及介导相互作用的分子结构基础,论述了转录因子之间,转录因子与DNA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同与拮抗作用,发生机制及其在真核基因转录调节中的遍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物传感芯片质谱及其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取得了长足进展 ,包括固相 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生物质谱技术、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数字化和各种分析技术、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分析的方法如酵母双杂交系统、噬菌体展示、表面等离子共振等。但均各有其利弊。目前质谱是进行蛋白质组成分鉴定的支撑技术 ,但是它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分析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析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 (Biomolecularinteractionanalysis ,BIA)是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的较好技术 ,将两者结合起来在蛋白质组…  相似文献   

6.
邵宏波 《生命科学》1994,6(4):19-23
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核因子作用邵宏波(四平师范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四平136000)1引言真核生物的转录启始是由顺式作用的DNA基序(ets-actingDNAmotif)与反式作用的蛋白质因子(trans-actinznroteinfactor)...  相似文献   

7.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对DNA识别的模体中,除了锌指结构、螺旋—转角—螺旋、亮氨酸拉链和β带外,近年来发现,Ⅱ型限制性内切酶与DNA作用的模体有许多特别之处。通过对EcoRI、BamHI、EcoRV等与DNA复合物的空间构象、一级结构分析,发现酶分子存在催化性裂缝,并且氨基端形成臂结构包绕DNA;同时DNA发生构象变化、螺旋扭结。这些有趣的结构有利于酶对底物的特异性结合和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研究水平的深入 ,对基因在发育过程中、生理反应中和疾病发展中表达上的时空差别 ,基因蛋白质产物的亚细胞定位和细胞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研究领域的开拓 ,所涉及到的基因的广泛性用传统方法研究已很难达到要求 ,因此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应运而生 ,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即为其中之一。基因表达谱 ( geneexpressionprofile)是指细胞中所有基因表达的格局 ,具体说来就是指细胞中产生所有mRNA的总和。对于所有的mRNA来说 ,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将其逆转录成cDNA ,通过构建cDNA文库 ,再进行分析研究。原先采用…  相似文献   

9.
原核生物DNA的程序性复制薛建华明镇寰(杭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2)关键词聚合酶Ⅲ全酶复制叉程序性DNA的复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种蛋白质、酶之间及蛋白质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顺利完成。原核生物(如E.coli)是以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10.
HMG蛋白质是一类在染色质内含量极为丰富的非组蛋白质,它们在染色质的结构与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凝胶电泳阻抑法和DNaseI足迹法分析了HMG蛋白质与人ε-珠蛋白基因5'旁侧调控元件DNA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结果表明HMG蛋白质(1/2)既能与两个正调控元件(-535 ̄-453bp和-446 ̄-419bp)DNA相结合,也能与启动子(-177 ̄+1bp)DNA相结合;而HMG蛋白质(14/  相似文献   

11.
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能产生降解木质素的胞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 和锰过氧化物酶( MnP)同工酶。为研究LIP基因的转录调控机理, 对LIP基因( GLG3 和GLG6) 的5′端上游序列进行亚克隆, 获得6 个亚克隆DNA 片段, 然后应用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筛选能与菌体蛋白质专一性结合的DNA片段。结果表明: LIP基因GLG6 的5′端上游有一个约670 bp 的DNA 片段能与总蛋白质组分专一性结合, 其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可能含有蛋白质结合的序列特征。研究结果初步显示, 黄孢原毛平革菌可能存在有与LIP基因上游某些顺式调控元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调控着LIP基因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12.
氧还蛋白Ref-1是一种双功能蛋白质,在细胞氧还调控和DNA无嘌呤/无嘧啶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发寻找与它相互作用的蛋白Rips(Rer-1 interacting proterns),用Ref-1氧还功能域进行了酵母双杂交库的筛选,得到了5种阳性克隆。其中Rip3经测序证实为泛蛋白连接酶Ubc9。Hela细胞中共过表达Ubc9可以明显抑制Ref-1对AP-1报告系统的增强作用。Western印迹  相似文献   

13.
反义核酸技术(antisensenucleicacidstechnology)是根据核酸杂交原理设计的以选择性地抑制特定基因表达为目的的一类核酸研究新技术,它包括反义RNA(antisenseRNA,asRNA)、反义DNA(antisenseDNA,asDNA)及核酸(ribozyme,Rz)三大技术领域,反义核酸技术同基因治疗一样已经成为一项引人瞩目研究领域。本文对核酸作用的原理和在抗病毒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技术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技术的研究近况黄翠芬叶棋浓(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850关键词: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RecentAdvancesintheTechniquesof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HuangCu...  相似文献   

15.
杆状病毒DNA解旋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解旋酶 (helicase)是DNA复制过程中一类重要的酶 ,负责打开DNA双链 ,并参与新生链的合成 ,在DNA修复和重组过程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杆状病毒DNA解旋酶除了参与DNA复制外 ,对于晚期基因的转录、关闭宿主蛋白质合成及决定杆状病毒宿主域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1.杆状病毒解旋酶的结构目前已有 5种杆状病毒的DNA解旋酶基因得到克隆并测序 ,分别是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MNPV) ,黄杉毒蛾核多角体病毒 (OpMNPV) ,家蚕核多角体病毒 (BmNPV)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MNPV)及粉…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死亡过程,受到多种基因的精确调节,一类被统称为caspase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是细胞凋亡程序的执行者,综们被激活后作用于细胞内的一些蛋白质,经起细胞凋亡。线粒体中含有许多凋亡相关因子,在凋亡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受到凋亡刺激后,细胞色素c、AIF、caspase-9等凋亡相关因子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细胞色素c通过和Apaf-1、caspase-9相互作用,激活caspas  相似文献   

17.
几种濒危植物及其近缘类群总DNA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122,自引:0,他引:122  
用低pH 介质,高盐沉淀蛋白质方法成功地从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Kuang)、矮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var. spontanea)、南川升麻(Cim icifuga nanchuanensisHsiao)、裂叶沙参(Adenophora lobophylla)的同属种泡沙参(A. potaninii)等植物中提取和部分纯化了细胞总DNA,并对其产率、质量和纯度作了鉴定。此方法的关键是用了一个低pH提取介质,它能有效防止组织破碎及沉淀大量材料时的电离化作用及酚化合物的进一步氧化。所得DNA 不需经氯化铯梯度离心或柱层析,直接可用于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及随机扩增的DNA多态性(RAPD)等分子水平的遗传标记。为检测濒危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一套迅速、简便和可靠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水稻D1snoRNA及其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比较了籼稻(OryzasativaL.sp.indica)、粳稻(O.sativaL.sp.japonica)和多年生野生稻(O.rufipogonW.Grifith)hsp70基因第一个内含子中D1DNA以及部分上游序列,并通过Northern杂交及cDNA序列分析对D1DNA编码的D1snoRNA进行了实验鉴定。D1snoRNA属于反义snoRNA家族,它与水稻25SrRNA互补序列为14个核苷酸长。根据理论计算,D1snoRNA具有指导水稻25SrRNA中第807位的核糖甲基化功能。D1DNA与C1DNA相隔仅105个核苷酸,在内含子中如此短的距离内连续编码两种snoRNA是罕见的,这一结构为研究串联结构的snoRNA转录后加工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9.
HMG蛋白质与人ε-珠蛋白基因5′旁侧调控元件DNA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MG蛋白质是一类在染色质内含量极为丰富的非组蛋白质,它们在染色质的结构与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凝胶电泳阻抑法和DNaseI足迹法分析了HMG蛋白质与人ε-珠蛋白基因5′旁侧调控元件DNA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结果表明HMG蛋白质(1/2)既能与两个正调控元件(-535~-453bp和-446~-419bp)DNA相结合,也能与启动子(-177~+1bp)DNA相结合;而HMG蛋白质(14/17)都不能与它们相结合。相反,HMG蛋白质(14/17)能与一个负调控元件(-392~-177bp)DNA相结合,而HMG蛋白质(1/2)却不能与它相结合。上述的结果提示了HMG蛋白质在人ε-珠蛋白基因时空表达过程中起着积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赖兵  张海 《生命的化学》1998,18(1):29-31
E.coliRho因子的结构与功能赖兵张海(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北京100871)关键词Rho因子ATPase转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序列,蛋白质因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真核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