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合木属系统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四合木属Tetraena Maxim. 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亚洲中部荒漠区东部的特有属,也是珍稀濒危植物。前人曾对该属的系统地位做过一些研究,但观点不一。作者通过对该属的研究历史、雌蕊、果实、花粉粒、染色体等的综合研究后,建议将该属从TaxTaЛЖЯН系统(1987)蒺藜科的霸王亚科中分出,成立一个新亚科——四合木亚科。本文还编写了蒺藜科(狭义的)分亚科检索表。 四合木属的系统地位是:芸香目蒺藜科四合木亚科四合木属。  相似文献   

2.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是内蒙古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的特有珍稀植物,为古地中海孑遗物种.自然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使其生境发生了严重的破碎化,甚至消失.有限的分子标记限制了对该植物种质遗传多样性和生存现状的认识.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构建了含有119603条Unigenes的四...  相似文献   

3.
土壤是植物定居的场所,也是植物-微生物互作的重要界面。古菌是土壤微生物重要组份,在碳、氮、硫、铁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植物的生长发育、适应生境中发挥重要作用。植物定居对土壤古菌群落的影响研究鲜有开展,孑遗植物在研究植物-微生物-环境互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采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以荒漠孑遗植物四合木为建群种或优势种的四合木-红砂-珍珠-针茅群落、四合木-针茅群落和四合木群落等三种荒漠植物群落类型中,四合木根区土壤和光板地土体土壤古菌群落特征,揭示四合木定居对土壤古菌物种数量、多样性、群落组成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孑遗植物四合木定居不仅增加了根区土壤古菌的物种数量,提高了根区土壤古菌群落多样性,而且改变了土壤古菌群落组成,减少了奇古菌门Nitrososphaeraceae科未分类的属氨氧化古菌(unclassified_f_Nitrososphaeraceae)和暂定Nitrososphaera属氨氧化古菌(Candidatus Nitrososphaera)相对丰度,增加了Nitrososphaeraceae科暂定Nitrocosmicus属氨氧化古菌(Candidatus Nitrocosmicus)和广古菌门海洋古菌类群Ⅱ中未分类的属(norank_o_Marine_Group_II)相对丰度,广古菌门热原体纲未分类的属(unclassified_c__Thermoplasmata)相对丰度变化显著。植物群落演替对四合木根区土壤和光板地土体土壤古菌群落均无显著影响。Nitrososphaeraceae科氨氧化古菌是三种不同荒漠植物群落类型中土壤古菌的核心微生物组。四合木定居也显著改变土壤古菌群落的功能,减弱了高丰度功能,增强了低丰度功能,对有氧呼吸、核苷酸合成、氨基酸合成等途径影响显著。荒漠孑遗植物四合木定居改变了土壤古菌群落物种数量、多样性、组成、功能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特有单属种孑遗植物四合木 (Tetraena mongolica Maxim) 的地理分布、生境条件、种群数量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系、种群的生命表、生殖力表、有性生殖、无性繁殖和遗传变异等种群生态学特征及其濒危肇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合木种群为高群集分布,种群曲线属Leak凸型.年龄结构不合理,其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 ê型,且将演化为小种群,群落内的生境异质性显著,种群处于不稳定阶段.四合木从开花期到结果期,生殖分配 (RA) 呈下降的趋势,生殖过程中胚胎发生败育、种子向幼苗难以转化使其有性生殖受阻,生活史趋于断裂,是最终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内因.分布区城市化、工业化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造成其种群孤立和生境破碎化是物种导致濒危的外因,四合木生态适应性和生境适宜性下降造成遗传多样性逐步丧失.同时提出对我国特有植物四合木进行异地保护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花锚的三种新(口山)酮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抗肝炎植物药花锚中分得了三种新天然产(口山)酮双糖甙。经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化合物Ⅰ和Ⅱ分别被鉴定为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和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三甲氧基(口山)酮。经药理实验证明,该两成分为该植物抗肝炎的主要水溶性活性成分。化合物Ⅲ的结构初步被鉴定为1-0-[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  相似文献   

6.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是我国特有的蒺藜科(Zygophyllaceae)强旱生小灌木,因其起源古老、抗逆性强,所以可作为生物多样性起源和环境演变研究的理想对象,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研究采用Illumina双末端测序技术对四合木叶绿体基因组进行建库测序和分析。选取蒺藜目及牻牛儿苗目共计30个物种叶绿体基因组,与四合木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四合木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06259bp,其中反向重复区(IR区中)有7种基因,包括4种PCG基因,3种tRNA基因。叶绿体基因组共编码98种基因,包括65种蛋白编码基因、29种tRNA基因与4种rRNA基因。生物信息学表明,在四合木中共搜到92个SSR位点,其中包括74个单核苷酸重复基序,7个二核苷酸重复基序,1个三核苷酸重复基序,9个四核苷酸重复基序和1个五核苷酸基序。没有发现六核苷酸,其中单核苷酸重复在四合木的叶绿体基因组SSR中占比为80.1%。通过MEGA软件采用近邻结合法(neighbor-joining,NJ)对四合木等31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四合木与蒺藜科三齿拉雷亚灌木为最近的姐妹种,其次为牻牛儿苗科智利白桦植物亲缘关系较近,与牻牛儿苗科天竺葵属和牻牛儿苗科高桂花属亲缘关系最远,说明四合木属于蒺藜科物种,这对于四合木的研究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西鄂尔多斯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特有植物和沙生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该地区植物区系表现为古地中海旱生植物后裔的古老性。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西鄂尔多斯地区四科八个种的沙生植物柽柳(TamarixchinensisLour)、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Ledeb)、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Maxi m.)、沙竹[Psammochloa villosa(Trin.)Bor]、白刺(NitrariatangutorumBobr)、白山蓟[Olgaea leucophylla(Turcz.)Iljin]、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L.)DC.]、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Turcz.)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形态差异较大,孔沟有单孔,三孔沟,三沟等不同类型。外壁纹饰主要是细网状纹饰和刺状纹饰。花粉形态相对于植物其它性状在演变过程中较为保守,与植物早期生长环境息息相关。这八种沙生植物对极其干旱的沙生环境都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生境适宜性,是西鄂尔多斯地区古环境与其长期协同进化和长期适应的结果。这对重新认识西鄂尔多斯地区古气候环境的演化和荒漠地区地史变迁与沙地植被恢复和重建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珍稀特有植物四合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述评了珍稀特有植物四合木在形态与解剖学、孢粉学、细胞学、种子表皮微形态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多样性、植物化学、濒危原因及保护途径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认为种群生存力分析、种质保存及人工更新方法、生态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及其生境适宜性评价应是今后四合木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西鄂尔多斯地区土壤与四合木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从西鄂尔多斯地区生境适宜性特征的角度,研究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a)的生态适应性,探讨迁地保护不易成活的原因,对不同生境条件下四合木分布区土壤和植株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四合木分布区土壤中Cu、Fe、Mn、Zn、B、Mo、Se、Co、CI9种微量元素中,除B的含量明显高于国内土壤平均含量水平和荒漠区土壤平均含量水平;其它元素都低于国内土壤的平均含量;迁地实验区土壤中除Cu的有效量略低于荒漠区土壤和四合木分布区土壤的含量外,Fe、Mn、Zn、B、Mo的有效量均略高于荒漠区土壤和四合木分布区土壤,四合木植株中Fe、Cu、Zn、B、Se、Co的含量远高于各种类型草原植物,而Mo含量高于植物体含量均值,但低于荒漠草原植物,仅为荒漠草原植物的50%,四合木分布区土壤与四合木成株、幼苗9种微量元素相关性不显著,而且植物体中9种元素含量远远大于土壤中的有效量,从四合木植株中各元素含量与各类型草原植物(包括荒漠草原植物)和土壤中含量比较表明,四合木在生长过程中对各种元素呈富集特征,可见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不是四合木迁地种植的制约因子。  相似文献   

10.
白珠树属5种药用植物木脂素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Z.Hsu&R.C.Fang〕是治疗风湿病的民族药,目前还没有评价质量的定性和定量方法。一般认为水杨酸甲酯是可能的有效成分,但根据作者的最新研究[1~3],建议暂用滇白珠木脂素苷含量作滇白珠的质量标准,同时建立[4]和改进[5]了分析木脂素苷的高效液相法,并研究了木脂素苷在滇白珠体内的分布特点及季节和地区对含量的影响[6]。根据作者对白珠树属(GaultheriaKalmexL.)的研究[7],发现具有抗风湿活性是该属许多植物的一个共同特点,其中至少有15种(变种)植物在民间被用于风湿病治疗[8],为了分析和比较这些植物在相关化…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溶剂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 Cav.) Trin. ex Steud.﹞叶片水提物进行萃取,并以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inn.)和萝卜( Raphanus sativus Linn.)种子为实验材料对不同萃取物的化感效应进行检测;采用薄层层析和柱层析对抑制作用最强的正丁醇萃取物进行进一步分离,并采用GC-MS法对生物活性较高的组分进行组成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对含量高并具有代表性的潜在化感成分进行生物活性检测,以期筛选出芦苇叶中的潜在化感成分。结果显示:随质量浓度(20、100和500 mg·L-1)提高,芦苇叶水提物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对小麦和萝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逐渐增强,其中正丁醇萃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在正丁醇萃取物的11个组分中,Fr.5、Fr.6、Fr.7、Fr.9和Fr.10组分均能显著抑制萝卜或小麦幼苗的生长,经质量浓度500 mg·L-1各组分处理液处理后萝卜或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及单株鲜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采用GC-MS法从Fr.5、Fr.6、Fr.7、Fr.9和Fr.10组分中分别鉴定出11、15、15、12和22种成分,分别占各组分总相对含量的83.02%、91.31%、87.36%、97.92%和94.34%,主要成分包括糖类、醇类、有机酸类、酮类、酰胺类和酯类。对14种潜在化感成分生物活性的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成分对小麦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经质量浓度20 mg·L-1油酸酰胺、棕榈酸甲酯、亚油酸、2-苯乙胺、2-甲基烯丙醇和4-羟基-3-甲氧基苦杏仁酸处理后,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及单株鲜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芦苇叶水提物具有较强的化感活性,其潜在的化感成分为油酸酰胺、棕榈酸甲酯、亚油酸、2-苯乙胺、2-甲基烯丙醇和4-羟基-3-甲氧基苦杏仁酸。  相似文献   

12.
采用极性不同的6种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和水)、按索氏提取法逐级萃取破壁灵芝孢子粉,并同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各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GC/MS共鉴定出101种化合物,其中酸类10种、酯类40种、醇类7种、酮类6种、酚类2种、烃类18种、甾类9种和杂原子化合物9种;UPLC-Q-TOF/MS共推断出40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类1种、二萜类1种、三萜类9种、生物碱类4种、酰胺类7种、有机酸类9种以及其他化合物9种。两种测定方法间共有化合物仅1种,仅存在于5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甲醇)萃取物之一的化合物共105种,2种或2种以上萃取物共有的化合物共31种,实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样品中化合物组分的充分分离,扩大了可检测化合物的范围。研究结果为灵芝孢子粉中化学成分的系统分析与鉴定、及灵芝孢子粉的化合物谱图库的完善提供了基础资料,为相关药理、药效分析及灵芝的药用模式真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固体栽培法和液体发酵法对同一灰树花菌株进行培养,获得灰树花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对子实体和菌丝体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灰树花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分别含有62种和9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37种为相同物质,分别占总挥发性物质的86.81%和84.28%。灰树花子实体中含有醇(14种)、酮(13种)、醛(12种)、酸(7种)、酯(5种)等物质,主要以酯类(42.80%)、醛类(35.14%)物质为主,其中乙酸乙酯的相对含量达到了42.57%。发酵菌丝体中主要含有醛(22种)、酮(17种)、醇(16种)、酯(13种)、酸(12种)等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酯类、酸类、醇类分别占47.0%、10.90%、7.48%和5.94%。异戊醛和地衣酚的含量分别达到了23.31%、15.41%。  相似文献   

14.
带鱼初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5μmCAR/PDMS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带鱼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各阶段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相对质量分数等。原料鱼中检出57种化合物,风干6d的鱼肉中检测出61种化合物,以醇类、醛类、酮类、烷烃或烯烃类为主,总质量分数达75.16%。醛类、醇类、酮类、酯类等化合物对鱼肉的风味贡献较大,风味物质的形成与脂类、蛋白质等的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5.
鄂西特有植物提取物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报道悬铃木叶苎麻、龟背竹、李叶绣线菊、扇脉杓兰、鞘柄木、青牛胆、仙茅和大叶金腰的杀虫活性。质量分数为1%的(下同)千里光茎、李叶绣线菊花、龟背竹、扇脉杓兰茎叶、悬铃木叶苎麻和鞘柄木叶甲醇提取物对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Macquart 48 h的致死率在70%以上,其中千里光茎为96.55%。仙茅、扇脉杓兰和李叶绣线菊花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种群60 d繁殖抑制率达50%以上,其中最高仙茅为83.52%。仙茅和李叶绣线菊花对赤拟谷盗30 d的毒杀率在60%以上。悬铃木叶苎麻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 3龄幼虫48 h的拒食率为84.00%。李叶绣线菊花、青牛胆、悬铃木叶苎麻和大叶金腰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3龄幼虫具较好拒食效果,其中,李叶绣线菊花48 h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拒食率为81.17%,这几种植物还引起试虫体重不增加、化蛹延迟、畸形蛹或部分蛹死亡现象。所筛选植物对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guefasciatusSay 4龄幼虫48h的毒杀率均低于20%。以甲醇冷浸提取法对所采集的植物材料进行冷浸提取时,提取率分布在1.92%至12.92%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阳荷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花挥发油中的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阳荷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检测出59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55个化学成分总提物的95.54%。其中烯烃类占49.08%,醇类化合物占22.39%,醛类化合物占6.07%,酯类占4.72%,氧化物占4.25%,酮类化合物占2.26%,,还含有少量的烷烃占2.19%,苯的衍生物占1.81%。  相似文献   

17.
yatay椰子〔Butia yatay(M art.)Becc.〕原产于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及巴西南部,树干高3~6 m,直径约40 cm,羽状叶,叶柄两侧有齿状刺,雌雄同株,-7℃下能生存[1,2],属耐寒性椰子。果实黄色,秋天成熟,直径4~5 cm,能散发出强烈的香气;果肉酸甜可口,与柑橘和橙子味道相近。在巴西,yatay椰子除作为水果食用外,还可经发酵制成具有椰子香气的酒类饮料。除Rodenste in[3]曾经报道过yatay椰子果实的核与果肉的物化特性外,几乎没有关于yatay椰子的相关研究报道。为此,作者利用顶空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E(Head space sorptive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8.
菠萝蜜中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溶剂法提取菠萝蜜中的香气成分,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了82个化合物,占香气成分总量的94.66%,主要为脂肪酸类以及酯类、醇类、烷氧基烷烃类和酮类物质,主要成分为亚油酸(24.10%),棕榈酸(15.72%)和油酸(6.16%)。  相似文献   

19.
毛冬瓜根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首次对毛冬瓜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确认了其中的49种化合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在分离出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中含有烃类(22.26%)、醛酮类(8.52%)、醇类(45.38%)、酚类(1.08%)、羧酸类(7.69%)、酯类(7.18%)、杂环类(2.72%)和环氧类(3.39%)等8大类.在主要成分中以萜类化合物为主(62.20%),包括5种单萜(5.29%)和17种倍半萜(56.91%).其中多种成分为已知药用成分,为进一步评价其质量和开发新药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Volatile compounds of healthy and insect-damaged stem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sinensis were analysed using dynamic headspace and thermal-desorption cold-trap injector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TCT-GC/MS). Sixteen compounds, belonging to alkanes, alcohols, aldehydes, esters, ketones, and ether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tems of healthy H. rhamnoides sinensis; the compounds in H. rhamnoides sinensis occurring naturally or cultivated in plantations were similar, but the relative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plants damaged by 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the nature and content of the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greatly changed. Butanedione and butyl glyoxylate were newly generated after damage by the pest, and the relative levels of pentanal, heptanal, eucalyptol, terpineol, and camphor were sharply increased in both naturally occurring and plantation-grown plants. n-Decane, trans-2-nonen-1-ol, and n-hexadecane levels increased in plants cultivated in the plantation and decreased in natural forests, whereas the levels of other types were reduced. Thus, both the nature and the content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H. rhamnoides sinensis are affected by H. hippophaecolus damage,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to identify the mechanism of pest destr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