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葡萄(Vitis vinifera)果实的DFR-cDNA序列搜索猕猴桃(Actinidia Lindl.)EST数据库,拼接所有与该cDNA相似片段成contig并借此设计引物,分离出红肉猕猴桃(A.chinensis var.rufopulpa)中DFR的两个克隆(AcDFR1和AcDFR2)的片段。在此基础上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克隆到具有完整阅读框的AcDFR1(1264 bp)和靠近3′端的部分AcDFR2序列(880 bp)。AcDFR1与茶DFR-cDNA(Camellia sinensis)相似达84%,且AcDFR1与非洲菊变种(Gerbera hybrida var.regina)的氨基酸序列相似达80%。据DFR聚类分析,AcDFR1与AcDFR2蛋白类型上差异显著。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AcDFR1在‘金魁'(A.chinensis var.deliciosa‘Jinkui')中表达很高,AcDFR1和AcDFR2在‘金农'(A.chinensis var.chinensis‘Jinnong')与‘红阳'(A.chinensis var.chinensis‘Hongyang')中较低,且在果实发育后期(大约花后90~120 d)均有所升高,二者可能参与了红肉猕猴桃中花青素的积累,而在绿肉猕猴桃‘金魁'与黄肉猕猴桃‘金农'中,AcDFR1可能还参与了类黄酮代谢过程中的上游分支途径。  相似文献   

2.
美味猕猴桃一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太宏  熊兴耀   《广西植物》1991,11(2):117-3
<正> 彩色猕猴桃 新变种 图版1 Actinidia deliciosa (Chev.) C. F. Liang et A. R. Ferguson var. coloris T. H. Lin et X. Y. Xiong, var. nov. A var. deliciosa pilis duris ramorum auctis nimis atrorobris, fructibus ovoideis 2.5—3 cm in diametro minoribus generatim, partibus carpellorum ad columnas sanquineis differt.  相似文献   

3.
以四川蒲江32家果园的猕猴桃(Actinidia)品种‘东红’(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Donghong’)为材料, 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检测, 应用典型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筛选出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因子, 并找出调查果园存在的土壤问题.结果显示: ‘东红’采收干...  相似文献   

4.
采用ISSR标记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美味猕猴桃〔A.chinensis var.deliciosa(A.Chev.)A.Chev.〕、软枣猕猴桃〔A.arguta(Sieb.et Zucc.)Planch.ex Miq.〕和毛花猕猴桃(A.eriantha Benth.)的32个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以ISSR标记为基础构建了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筛选的10个多态性高且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200个条带(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95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达97.50%;各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以及供试样本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I)的总均值分别为0.9080、1.9800、1.3569、0.2255和0.3613,4个猕猴桃种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146,基因流(Nm)为0.7059,且32个样本间的Na、Ne、H和I值差异极显著(P<0.001).供试32个样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650~0.9650,平均值为0.7164;基于GS值进行UPGMA聚类分析,在GS值为0.76处将32个样本分为4组,基本对应供试的4个猕猴桃种类,其中,第Ⅰ组的大多数样本属于美味猕猴桃品种,第Ⅱ组的样本均属于中华猕猴桃品种,第Ⅲ组的样本属于毛花猕猴桃品种,第Ⅳ组的样本均属于软枣猕猴桃品种.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猕猴桃的种间变异占总变异的40.84%,种内变异占总变异的59.16%.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猕猴桃品种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基因交流频率较低,且总遗传变异的近60%存在于种内,说明供试的猕猴桃品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另外,根据10个ISSR引物的扩增结果,筛选出引物UBC818、UBC824、UBC854和UBC895扩增的15个多态性位点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供试32个猕猴桃样本的鉴定.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属植物狗枣子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将海棠猕猴桃Actinidia maloides H.L.Li,心叶海棠猕猴桃A.maloides H.L.Lif.cordata C.F.Liang合并于狗枣子(Actinidia kollmikta (Maxim. and Rupr.)Maxim.)中作为异名,同时对狗枣子及其近缘种软枣猕猴桃A.arguta (Side. and Zucc.)Planch.ex Miq,木天蓼A.polygama(Sieb. and Zucc.)Maxim.和四数猕猴桃A.arguta (Sieb. and Zucc.)Planch.ex Miq,木天蓼A.polygama(Sied.and Zucc.)Maxim.和四数猕猴桃A.tetramera Maxim.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是雌雄异株的藤本果树,我国有52个种、变种和类型。其中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经济价值最高,果实大而富含维生素C(100-420毫克/100克鲜果肉),酸甜适口,人们喜食;而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na Benth.)维生素C含量特高(400-1000豪克/100克鲜果肉),果实耐贮藏,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华猕猴桃硬毛变种学名订正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梁畴芬  福格逊   《广西植物》1984,(3):181-182
<正> 我们最近仔细研读了法国学者A.Chevalier在1940年和1941年连续发表的两篇文章,确认他在头篇文章中描述的Aetinidia latifolia Merr. var. deliciosa A. Chev. 和第二篇文章中改为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 deliciosa A. Chev.的植物与梁畴芬1975年发表的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var. hispida C. F. Liang为同一植物。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优先律,应承认A.Chevalier发表的名称为正名。 我们又研究了这一种植物与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相区别的特征,认为这种猕猴桃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物种。现特把它和它的两个变型作出如下的学名订正处理。  相似文献   

8.
毛花狝猴桃(Actinidia eriantha Benth.)属猕猴桃科狝猴桃属。果实可鲜食或加工,风味虽不如中华猕猴桃可口,但适应性强,立地条件要求不高。值得指出的是,毛花猕猴桃每100克鲜肉含维生素 C620—1050毫克,这是中华猕猴桃(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 C24.6—243.8毫克)远远比不上的。由于毛花猕猴桃具有营养含量,同时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供药用多采自这个品种的果实和根),因此,开发利用含有天  相似文献   

9.
分别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黄肉品种‘金桃’和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品系‘6113’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C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金桃’和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均于谢花后146d内保持相对平稳,而后开始上升;此时,两物种果实的淀粉含量均上升到最大值,之后两者均开始下降。两者糖含量的变化与SSC相似,且中华猕猴桃‘金桃’果实糖含量进入快速增长期的时间比毛花猕猴桃‘6113’早1个月。两者果实Vc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于7月上中旬达到一个高峰,以后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含量下降,‘金桃’于8月14日降至最低值,‘6113’于9月13日降至最低值;两者的Vc含量降到最低值后均缓慢上升,到果实完全成熟期(树上自然软熟期)回升到第二个峰值。‘6113’果实的Vc含量在完全成熟期的峰值远远高于7月上旬的高峰值。对‘金桃’和‘6113’果实碳水化合物及Vc含量方差分析表明,两者的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和总糖没有明显差异,而毛花猕猴桃‘6113’的Vc含量显著高于中华猕猴桃‘金桃’。  相似文献   

10.
苹果不同品种果实原花青素含量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了苹果(Malus domestica Mill.)5个品种的幼果和成熟果原花青素含量,并对品种‘富士'和‘新红星'果实发育期间原花青素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幼果富含原花青素,5个品种含量在8.46~13.90 mg*g-1(FW)之间,以品种‘金冠'最高,‘乔纳金'次之.苹果成熟果实原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果皮中,含量达4.232~7.307 mg*g-1(FW),果肉中含量为0.525~1.034 mg*g-1(FW),以品种‘新红星'和‘富士'最高.‘富士'和‘新红星'果实发育期间原花青素含量变化动态基本一致,发育早期果皮原花青素含量呈增加趋势,5月底达最高值,之后下降,7月中旬以后基本稳定;果肉原花青素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8月中旬以后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以四川省53家果园的猕猴桃(Actinidia)品种‘金艳’(A.eriantha×A.chinensis‘Jinyan’)果实为材料,测定其软熟时的单果重、色彩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糖酸比、软熟率、病果率及采收时的干物质含量等10个品质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金艳’果实品质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以及适合的果实品质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按方差贡献率大小前6个成分的特征根大于0.8,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57%;综合分值排名前3位的果园分别为DJY1、GY4和GY1。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并分析了前6个贡献率较高的主成分,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金艳’果实以采收干物质、软熟色彩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糖酸比等为基础的综合果实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果实以富含维生素C及其他营养物质而驰名,有"长寿果"、"仙桃"之美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新兴的栽培果树。  相似文献   

13.
以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A.Chev.)C.F.Liang et A.R.Ferguson cv.Bruno)果实为试材,研究乙酰水杨酸(ASA)与乙烯处理对果实内源水杨酸(SA)含量变化以及后熟软化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SA在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内源SA水平呈下降变化,组织中SA水平与果实硬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9 4**),ASA处理可显著地维持组织中较高的SA水平,抑制脂氧合酶(LOX)和丙二烯氧合酶(AOS)活性增加,减低O-.2生成速率,维持细胞膜稳定性,进而抑制了乙烯生物合成或推迟乙烯跃变的到来,延缓了果实后熟软化进程,这些效应主要表现在乙烯跃变之前或乙烯跃变前期;相反,外源乙烯处理则显著降低果实组织中内源SA水平,促进LOX和AOS活性的增加,促使O-.2积累,增加了细胞膜透性,促使乙烯跃变的提前到来,加速了果实的后熟软化.推测组织中的内源SA水平与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外源ASA可能作为一种O-.2等自由基的清除剂或是细胞膜稳定剂在组织成熟衰老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别对河南省27个果园的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品种‘金桃’果实的5项采收生理指标及果实软熟时的8项品质性状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软熟时的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并对果实的采收生理指标、果实软熟品质指标及综合分值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采收时的生理指标(干物质、色度角、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均与果实软熟品质综合分值间呈极显著相关,其中干物质相关系数最高,为0. 437。干物质与体现果实软熟品质的关键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糖酸比)均呈极显著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金桃’果实采收时,干物质含量是果实软熟时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而可溶性固形物和色度角是评判采收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红肉猕猴桃DFR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葡萄(Vitis vinifera)果实的DFR-cDNA序列搜索猕猴桃(Actinidia Lindl.)EST数据库,拼接所有与该cDNA相似片段成contig并借此设计引物,分离出红肉猕猴桃(A.chinensis var.rufopulpa)中DFR的两个克隆(AcDFR1和AcDFR2)的片段。在此基础上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克隆到具有完整阅读框的AcDFR1(1264 bp)和靠近3′端的部分AcDFR2序列(880 bp)。AcDFR1与茶DFR-cDNA(Camellia sinensis)相似达84%,且AcDFR1与非洲菊变种(Gerbera hybrida var.regina)的氨基酸序列相似达80%。据DFR聚类分析,AcDFR1与AcDFR2蛋白类型上差异显著。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AcDFR1在‘金魁'(A.chinensis var.deliciosa‘Jinkui')中表达很高,AcDFR1和AcDFR2在‘金农'(A.chinensis var.chinensis‘Jinnong')与‘红阳'(A.chinensis var.chinensis‘Hongyang')中较低,且在果实发育后期(大约花后90~120 d)均有所升高,二者可能参与了红肉猕猴桃中花青素的积累,而在绿肉猕猴桃‘金魁'与黄肉猕猴桃‘金农'中,AcDFR1可能还参与了类黄酮代谢过程中的上游分支途径。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植物大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该属植物的果实以富含维生素、酸甜可口且风味特异而著称。葛枣猕猴桃也Actinidia polygama (Sieb. et Zucc.) Maxim.页俗称葛枣子、木天蓼,为猕猴桃属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分布范围较广。其果实既可直接食用,也可酿酒、榨汁或制作干果;叶和芽则可制茶饮用;果实、茎和叶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此外,葛枣猕猴桃果实具有降血压及抗氧化等功能,果实提取物还能致某些癌细胞死亡。目前,关于其果实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方面的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17.
以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A.Chev.)C.F.Liang et A.R.Ferguson cv.Bruno)果实为试材,研究乙酰水杨酸(ASA)与乙烯处理对果实内源水杨酸(SA)含量变化以及后熟软化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SA在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内源SA水平呈下降变化,组织中SA水平与果实硬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94),ASA处理可显著地维持组织中较高的SA水平,抑制脂氧合酶(LOX)和丙二烯氧合酶(AOS)活性增加,减低O2^-生成速率,维持细胞膜稳定性,进而抑制了乙烯生物合成或推迟乙烯跃变的到来,延缓了果实后熟软化进程,这些效应主要表现在乙烯跃变之前或乙烯跃变前期;相反,外源乙烯处理则显著降低果实组织中内源SA水平,促进LOX和AOS活性的增加,促使O2^-积累,增加了细胞膜透性,促使乙烯跃变的提前到来,加速了果实的后熟软化。推测组织中的内源SA水平与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外源ASA可能作为一种O2^-等自由基的清除剂或是细胞膜稳定剂在组织成熟衰老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山梨猕猴桃(Actinidia rufa(Siebold and Zuccarini)Planchon ex Miquel)品种‘63101’和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chinensis C. F. Liang)品种‘磨山雄7号’杂交产生的400余株F1代个体为材料,连续2~3年对其果实品质和外观特点的9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它们的遗传规律。结果显示,子代群体单果质量连续3年低于双亲中值,遗传传递力连续3年低于100%,优势率连续3年均为负值;可溶性固形物子代中值除2015年略低外,其余2年均高于亲中值12.3%;优势率均为正值,遗传传递力均大于100%;子代果实形状出现分离,与母本圆柱形相同的比例占82%;果皮毛被中,偏离母本的有毛比例为60%;果皮颜色出现绿色、绿褐色、褐色的分离,比例为1∶1.5∶1;果实肩部形状多与母本的方形相似,占比为63%;果肉颜色也多与母本的绿色相似,占比为86%;果实风味中,与父本和母本相似的表型占比均为32%,口感酸的占比18%,超低亲极酸占比1%,超高亲浓甜占比9%。说明杂交子代单果质量和可溶...  相似文献   

19.
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品种‘Hort16A’果实发育过程(花后2~140 d及采后7~16 d)中果肉颜色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对果实采后果肉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后2~140 d,中华猕猴桃品种‘Hort16A’的果肉为绿色;采后7~16 d,果肉颜色由绿变黄,果肉中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显著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变化;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在采后16 d显著升高。采后12 d果肉中叶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中CAO1、Glu TR1、LHCB1、LHCB2、CBR1和CLH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采后7 d显著升高,之后显著降低;采后12~16 d果肉中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中PAO1、PAO2、PPH1、PPH_2、PPH3、SGR1和SGR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总体上显著高于采后7 d,说明果肉中叶绿素含量降低是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减少及其降解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采后12~16 d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中Crt ISO1、ZISO1、LCYB2、CYP1和CHY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采后7 d显著升高,类胡萝卜素降解相关基因中NCED1、NCED2、ZEP1和CC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显著升高,说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降解达到平衡,导致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猕猴桃品种‘Hort16A’果实采后果肉中叶绿素含量与PAO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但与SGR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负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LCYB2和CY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个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间的相关性在0.05或0.01水平上显著。研究结果显示:中华猕猴桃品种‘Hort16A’果实采后果肉中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减少及其降解增加是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和果肉变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属大多数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有的果实富含维生素,可食用,例如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有些则可供药用。除了直接利用这些野生猕猴桃资源外,还可利用野生猕猴桃的某些优良遗传特性改良现有的中华猕猴桃品种。因而,近年来我们对野生猕猴桃属植物进行了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