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蛇葡萄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新方法从中药粤蛇葡萄中提取其主要化学成分蛇葡萄素,收率达10%。  相似文献   

2.
葡萄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纵圆  彭秧 《生物技术》2007,17(6):58-60
目的:从葡萄叶中提取总黄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葡萄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考察了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及料液比四因素对葡萄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立了葡萄叶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45%的乙醇为溶剂、液料比为1:4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2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葡萄叶总黄酮含量为5.329mg/g。  相似文献   

3.
保健美容佳果:葡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素有“水果皇后”之美誉,其果实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保健美容佳品。通常,葡萄浆果中除含有70%至85%的水分外,还含有15%至25%易于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0.01%至0.1%的果胶,0.3%至1.5%的有机酸,0.3%至0.5%的各种矿物质,1%的白藜芦醇以及0.5%的多酚等多种营养物质。由于受气候条件、栽培方式、葡萄品种以及病菌侵染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营养物质在葡萄的皮、籽、核中分布不匀。如葡萄籽中富含油脂,该物质属于一种必需脂肪酸,具有柔软、保湿肌肤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葡萄多酚物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葡萄多酚物质提取分离影响因子进行正交试验,以确定各提取工艺路线的最佳条件,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在实验室条件下,有机溶剂提取是进行葡萄多酚物质相关研究的适宜方法,其最佳因子组合为C3D2A2B1,即在70C,50%乙醇浓度,5倍体积比提取60min。同时对提取、萃取的次数和提取时材料的干燥程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葡萄植株中白藜芦醇及葡萄素含量动态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葡萄生长期间不同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活性成分代谢积累规律.以湖南省境内的主要葡萄品种红地球的主藤、侧藤、支藤、根、叶、叶柄为研究对象,从2010年4月到2011年1月考察了白藜芦醇与葡萄素含量的动态变化,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法对实验材料进行白藜芦醇和葡萄素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含量测定来考察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在葡萄植株中动态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葡萄植株中不同部位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含量差异显著,主藤>侧藤>支藤>根>叶片≈叶柄;各部位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在生长期含量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尤其是葡萄素变化趋势很明显,白藜芦醇变化趋势较小,各部位芪化物含量在9~10月含量处于峰值.  相似文献   

6.
葡萄皮中粗蛋白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葡萄饮料厂生产的废料葡萄皮提取粗蛋白,并对影响粗蛋白提取率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因素包括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并设计正交实验选取最佳提取条件,即:以NaOH溶液为提取剂,NaOH浓度为0.8 mol·L-1,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为80min。提取得到的粗蛋白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71.38%。  相似文献   

7.
关文强  李宁  段双科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2):2408-2412
利用细胞壁提取法从葡萄采后致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中提取出激发子。在采前一周用激发子处理葡萄,研究激发子诱导葡萄采后抗病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经激发子处理后,果皮内与抗病有关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增强,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也显著提高,贮藏期自然发病率和发病指数降低,其中以125μg·mL-1处理效果最好,果实发病率和发病指数比对照降低500%左右。  相似文献   

8.
将纤维素酶用于葡萄穗轴中原花色素和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中.即在乙醇提取前,先用纤维素酶处理葡萄穗轴粗粉.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酶解条件为:酶解体系pH 6,酶解温度30 ℃,酶解时间80 min,m(纤维素酶):m(葡萄穗轴粗粉)=1∶ 250.实验还对酶解后乙醇提取条件进行优化:40%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液通过溶剂萃取进行分离,用香草醛-盐酸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其中原花色素和白藜芦醇的含量.与传统直接醇提法相比,原花色素的提取率提高了近4倍,白藜芦醇的提取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葡萄饮料厂生产的废料葡萄皮提取粗蛋白,并对影响粗蛋白提取率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因素包括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并设计正交实验选取最佳提取条件,即:以NaOH溶液为提取剂,NaOH浓度为0.8mo1.L^-1~,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为80min。提取得到的粗蛋白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71.38%。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刺葡萄籽油中的功效成分及其动物学药理作用.方法:使用GC/MS对甲酯化和未经甲酯化处理的刺葡萄籽油进行分析,研究籽油中的功效成分,并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进行刺葡萄籽油的喂食.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的刺葡萄籽油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刺葡萄籽油成分以脂肪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7%,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其含量达82.32%,高于已有报道的葡萄籽油中亚油酸含量;未经甲酯化处理的籽油经GC/MS分析发现,刺葡萄籽油中含有一种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成分-角鲨烯,而赤霞珠葡萄的GC/MS分析中没有发现,也未见葡萄属植物中舍有角鲨烯成分的研究报道.通过动物学药理作用实验发现,刺葡萄籽油不仅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还能够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论:刺葡萄籽油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效成分,值得人们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种提取葡萄芽中总RNA的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葡萄品种‘Perletts‘‘(Vitis vinifera)冬芽为材料,研究了提取葡萄芽总RNA的方法,同时指出提取RNA时的注意事项。该方法具有可靠性高,易于大量制备,所提取的RNA质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葡萄种类和品种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葡萄种类和品种的鉴定是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的基础。本文介绍了鉴定工作中常用的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标记等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在葡萄研究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其中形态学鉴定是最基础、最普遍的方法。分子标记技术为葡萄种质资源鉴定工作提供了更为快捷和精确的依据,但目前在葡萄上的应用还较少。此外,本文还对果树品种鉴定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葡萄浆果发育过程中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三个葡萄品种浆果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累积和内源IAA、GA3 、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巨峰和木纳格葡萄浆果生长呈双S型曲线 ,无核白葡萄果实生长呈S型曲线 ;浆果内可溶性糖的累积主要发生在果实发育的后期。浆果发育初期 ,无核白葡萄IAA含量远高于两个有核品种的含量 ,有利于幼果坐果 ;浆果发育后期 ,无核白葡萄IAA和GA3 的含量低于两个有核品种 ,而ABA的含量比两个有核品种高。GA3 与ABA比值的变化对浆果的发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 L.)无核栽培品种"无核白"(Thompson Seedless)和"杨格尔"(Youngle)、欧山杂种(V.vinifera L. cv.Muscat Hamburg×V.amurensis Rupr)有核品种"北醇"、野生类型华东葡萄(V.pseudoreticulata W.T.Wang)品系"白-35-1"等为材料(均取自本校葡萄种质资源圃),进行了以下研究:(1)取材时期.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电子克隆获得葡萄(Vitis vinifera Linn.) (E)-β-丁香烯合酶基因的cDNA序列;以从葡萄品种‘德引84-1’(‘Deyin 84-1’)果肉中提取的mRNA为cDNA模板,利用特异PCR技术克隆得到1个全长1 880 bp的基因,被命名为Vv-ECar(GenBank登录号JF808010),该基因序列包括开放阅读框1 674 bp、3’非翻译编码区209 bp和poly+ (A) 28 bp,可编码557个氨基酸.比对结果显示:葡萄Vv-ECa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葡萄VvGwECar2基因的同源性达93%,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0.8%,均含有植物萜类合酶家族共有的保守域DDXXD;葡萄Vv-ECar与茶[Camellia sinensis (Linn.)0.Kuntze]和杨(Populus balsamifera subsp.trichocarpa×P.deltoids)的萜类合酶相关基因同源性均在73%以上;分子进化树的分析结果也显示葡萄Vv-ECa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同源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半定量RT-PCR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在葡萄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均有Vv-ECar基因的表达,但其相对表达量随果实的发育呈先低后高的趋势,其中在幼果期相对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13,40(3):532-532
灰葡萄孢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其寄主范围广泛,能危害世界上230多种双子叶植物,常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3].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是目前我国温室蔬菜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一般造成全年减产20%-25%,严重时达到40%以上[4].因此,研究该病菌的致病机理对该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随着灰葡萄孢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灰葡萄孢已成为发育生物学、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的模式生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苹果和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蛋白激酶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苹果 (MalusdomesticaL .Borkh .cv .RedStarking)和葡萄 (VitisviniferaL .×V .lubruscaL .cv .Kyoho)的不同发育阶段均检测到蛋白激酶活性 ,它们可被Ca2 强烈激活 ,表明依赖钙的蛋白激酶是苹果和葡萄果实中一类非常重要的蛋白激酶。钙调素 (CaM)对苹果和葡萄果实蛋白激酶没有激活作用 ,同时CaM拮抗剂calmidazolium、W7及三氟乙酸 (TFA)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其活性 ,表明依赖钙的蛋白激酶中可能有含类似钙调素结构域的蛋白激酶(CDPK)的存在。在苹果和葡萄果实发育中 ,依赖钙的蛋白激酶无论在其活性变化还是特性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苹果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依赖钙的蛋白激酶活性无明显变化 ,而葡萄果实在发育的第Ⅱ期蛋白激酶活性大大高于第Ⅰ、Ⅲ期 ;苹果果实依赖钙的蛋白激酶可被Mn2 强烈激活并对热敏感 ,而葡萄果实依赖钙的蛋白激酶却不受Mn2 及热处理的影响 ;此外 ,葡萄果实蛋白激酶活性不受磷脂酰丝氨酸 (PS)的影响 ,而苹果果实蛋白激酶可被PS激活 ,表明苹果果实中还可能有钙和磷脂激活的蛋白激酶即PKC的存在。苹果和葡萄果实发育中蛋白激酶种类、特性及其活性变化的不同 ,暗示了这两种果实发育调控的差异 ,也意味着苹果和葡萄果实发育调控可能与蛋白激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无核葡萄的育种与胚挽救技术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的胚挽救技术在无核葡萄的育种研究中发展迅速。利用假单性结实的无核葡萄作母本,无核品种作父本,杂交后在合子胚未败育时,进行胚挽救即可获得杂种实生苗,无核率可达82%.理论上可达100%。还介绍了运用该技术时杂交亲本的选择、胚挽救最佳胚龄的确定及相应的培养基成分、激素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巨峰葡萄系谱的SSR与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APD和SSR 2种标记分别对系谱关系明确的22个巨峰系葡萄品种进行聚类分析,以验证2种标记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结果显示,11条RAPD引物和12对SSR引物,分别扩增了82和43个清晰的条带.RAPD与SSR引物扩增的条带中分别有58和31条多态性带,其多态性比率分别为70.7%和72.1%.2种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并且都能有效地将品种区分开来以及正确反映22个葡萄品种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说明RAPD和SSR 2种分子标记均适合于巨峰系葡萄的系谱分析和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氯仿、石油醚和正己烷-异丙醇(3:2,v/v)三种不同溶剂对千年桐种子油进行提取,比较了不同溶剂对种子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仿为溶剂时出油率最高,达到了35%;并考查了提取时间和提取溶剂体积对出油率的影响.最终优化的提取工艺为:以氯仿为溶剂,液料比为12:1(v/w),提取时间6h,出油率达到了37%.提取的种子油经转酯化后,GC-MS分析其主要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千年桐种子油中总脂肪酸占总油酯的90.55%,其中棕榈酸3.87%,硬脂酸4.11%,亚油酸12.15%,油酸13.31%,亚麻酸12.09%,共轭亚麻酸51.20%和EPA(二十碳五烯酸)3.30%.千年桐种子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良好的干性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