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中国栎属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全面衡量中国栎属49种4变种性状特征的基础上,观测了25个定性性状和18个数量性状。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中国栎属分为5个特征明显的表征群,即5组:麻栎组(Section Aegilops)、槲栎组(Section Quercus)、高山栎组(Section Brachylepides)、巴东栎组(Section Engleriana)和橿子栎组(Section Echinolepides)。在主成分分析中,虽然性状的累积贡献率增长不明显,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仅有50.4%,但结果仍然显示出和聚类分析同样的结果。说明栎属的分类性状仍存在主要方面,只不过在演化过程中由于性状变异的多样性,产生了多个不同的表征类群。分析结果对我们解决个别有疑问种的分类地位也有启示作用。因此,数量分类方法对解决栎属组间及种间的分类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3.
中国栎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系统学分类学的角度出发 ,对国产栎属 31个种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栎属的花粉萌发孔对该属的系统与分类无太大的参考价值 ;但栎属的花粉纹饰有颗粒状、聚颗粒状两种主要类型 ,具有重要的系统学分类学价值。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栎属植物划分为常绿类与落叶类的观点 ;栎属巴东栎组植物的花粉纹饰在种间存在分化 ,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巴东栎组至少划分为两个不同类群的观点 ;在佐以其他证据的情况下 ,栎属植物的花粉纹饰还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分布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绞股蓝属全世界有16种2变种,隶属于2亚属2组,即喙果藤亚属(包括五柱绞股蓝组和喙果藤组)及绞股蓝亚属。其现代分布中心或多样化中心为我国长江流域至西南的云南,由此向北达秦岭南坡和淮河流域以南,向东北经华中、华东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北部,向南经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向西达印度西北部,为热带亚洲分布类型。根据该属的原始类群和进化类型的现代分布和多样化中心及它们的生态适应性,与古地质、古地理和古气候的变迁以及外类群起源地等推测,绞股蓝属植物可能与其近缘属——雪胆属和锥形果属共同起源于康滇古陆,起源时间可能为早第三纪。 相似文献
5.
6.
7.
我国山毛榉科植物中一个新分布的属——三棱栎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乔木。三叶轮生具成对合生的叶柄间托叶,或叶互生具离生的托叶。花序穗状,自正常和退化两者叶的腋中生出,单性,雄花序位于下方而雌花序位于上方,或仅有雄花序,簇状,或为雌雄同序下方具雄花而上方具雌花。雄花序挺直或曲折。雄花:(1—)3—7朵簇生,每簇具1基生和2侧生苞片;花被具6个复瓦状裂片,裂片下部合生;雄蕊6,与花被裂片对生,花药大(如栎属Quercus),宽卵圆形,基部心形,近背着但不为丁字着;退化雄蕊缺失。雌花:单生或3(—7)朵簇生,两种情况下承以3枚 相似文献
8.
萱草属有毒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萱草属中某些种的根含神经性毒物,家畜采食或饲喂实验动物能引起中毒病的发生。在鉴于此对北萱草,黄花菜,北黄花菜,小黄花菜进行了植物调查鉴定及有毒成分—萱草根素的提取分离与毒性和结构再鉴定的研究,确认除黄花菜根外其它3种均含有萱草根素。讨论了黄花菜种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神农櫟(新种)(见图) 乔木,高10米,枝略粗壮,一年生枝具沟槽,紫棕色,无毛,二年生枝棕黑色,较老的枝具灰色的树皮,皮孔圆形,平坦,淡黄色,明显。芽鳞棕色,初被微柔及微纤毛,后渐脱落,最后无毛。叶近革质,二年后脱落,狭披针形,长6—8厘米,长为宽度的3—5倍,顶端渐尖,基部楔尖,沿叶柄下延,叶柄长2—3厘米,腹面平坦,基 相似文献
10.
三棱栎属分类的孢粉学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壳斗科三棱栎属Trigonobalanus Forman含3种,即:三棱栎T.doichangensis,南美三棱栎T.excelsa,轮叶三棱栎T.verticillata。通过用光学显徽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系统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3个种的花粉进行观察并比较分析,确认它们分别属于显然不同的3个类型:(A)花粉粒为扁球形,赤道面观宽椭圆形,极面观钝三角形;孔在角上,内孔具明显的孔室,孔缘加厚;外壁覆盖层无穿孔,孔区外壁-2(从化学分层)特厚;表面具疣波状纹饰。三棱栎为此类型。(B)花粉粒为长球形,赤道面观长椭圆形,极面观近三角形或三瓣形;萌发孔多为3拟孔沟(-3沟),位于三角形的边上;外壁覆盖层具穿孔,表面具粗瘤(疣)状纹饰。南美三棱栎为此类型。(C)花粉粒近球形、赤道面观近圆形,极面观3裂圆形,3孔沟在边上;覆盖层具穿孔;表面具小瘤和蠕虫状短条纹饰。轮叶三棱栎为此类型。以上3个种的花粉粒形状、萌发孔、外壁结构、表面纹饰等特征,特别是萌发孔特征、类型及位置,在壳斗科的花粉形态中表现出较大差异,越出了种间的区别,故笔者认为K.C. Nixon和W.L. Crepet将3个种分立为3个单型属是自然合理的,即:Formanodendren(F.doichangensis(Camus)Nixon et Crepet), Colombobalanus(C. excelsa(G.Lozano,J.Hdz-C.et J.Henao)Nixon et Crepet),Trigonobalanus(T.verticillata Forman)。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赖草属植物的分类、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确认了中国区域有赖草属植物20种, 2变种,划分为3个组,即多穗组、少穗组和单穗组,其中,多穗组为新组。编制了新的分种检索表,报道了种的地理分布,推测了中国赖草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合欢属植物的分类,分布及其区系的起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中国金合欢属(Acacia Miller)的分类、分布及其区系的起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初步确立了本地区金合欢属植物约13种,3变种,其中包括2个新记录种,2个新变种;它们主要分布在西南及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尤以云南为最多。中国的金合欢届种类较贫乏,主要属Subgen. Aculeiferum,且几乎都是较原始的“A. pennata”体态,大都处于其分布区的边缘,种间关系较密切,区系比较年轻。该区系是中南半岛金合欢区系的一部分,除Subgen. Heterophyllum是来自澳洲外,其余最终通过印度板块来自非洲。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栎属(Quercus L.)植物中18个种[10种属于栎亚属(Quercus),8种来源于青冈亚属(Cyclobalanopsis)]的花粉进行了详细的外壁纹饰研究。这些栎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结果显示,落叶类型栎亚属花粉外壁具有瘤状或分散的瘤状纹饰,常绿类型栎亚属花粉具有棒状或聚合棒状纹饰,青冈亚属花粉具有皱波状、刺状或聚合棒状纹饰。花粉外壁纹饰特征可为栎属花粉化石的属内种级分类提供有效的鉴定依据。大量的现代栎属花粉研究显示,具有棒状纹饰的花粉多源自于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的常绿类型栎亚属植物,而具有皱波状和刺状纹饰的花粉多来源于相对低海拔地区分布的青冈亚属植物。在古环境重建中,栎属化石花粉的形态多样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可靠地区分关键地层中的常绿和落叶栎属植物,也可能成为指示不同海拔高度的潜在的古气候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云南栎属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栎属 (Quercus L.)植物在云南约 3 5种 ,在全省分布范围广泛。国内外在现代分布、系统分类及其演化、化石历史、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栎属植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栎属植物中很多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但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本文对其地理分布、林木资源、化学成分、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并提出了栎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未来开发利用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栎属九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报道了中国栎属 ( Quercus L inn.) 9种植物的核型。结果如下 :帽斗栎 ( Q.guyavaelofia) :2 n=2 4 =2 2 m+2 sm,属于“1A”类型 ;富宁栎 ( Q.setulosa) :2 n=2 4 =2 0 m+4sm,属于“2 A”类型 ;炭栎 ( Q.utilis) :2 n=2 4 =2 4 m,属于“2 A”类型 ;乌冈栎 ( Q.phillyraeoides) :2 n=2 4 =2 0 m+4sm,属于“2 B”类型 ;匙叶栎 ( Q.dolicholepis) :2 n=2 4 =2 0 m+4sm,属于“2 B”类型 ;岩栎( Q.acrodonta) :2 n=2 4 =2 2 m+2 sm,属于“2 B”类型 ;麻栗坡栎 ( Q.marlipoensis) :2 n=2 4 =2 4 m,属于“1B”类型 ;锥连栎 ( Q.franchetii) :2 n=2 4 =2 2 m +2 sm ,属于“1B”类型 ;麻栎 ( Q.acutissima) :2 n=2 4 =2 0 m+4sm,属于“2 B”类型 .其中除麻栎外 ,另 8种的核型系首次报道。研究结果表明 ,上述核型在种间较相似 ,但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较时 ,则有一定的价值 ,有可能为揭示栎属的系统演化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19.
八角属植物分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对18 个国家和地区121 个标本馆收藏的万余份八角属植物标本研究, 结合在国内8 个省区野外调查、采集、引种和对生长发育与物侯的观察, 本文对世界性八角属植物做了分类学修订。根据花蕾和花被片形态特征的变异, 将八角属分为2 组:八角组-含9 种1 亚种, 其花蕾卵球形, 花被片长圆形、椭圆形、披针形至狭舌状, 扁平;八角茴香组-含25 种2 亚种1 变种, 其花蕾球形, 花被片宽卵形至圆形, 下凹。将凹脉组作为八角组的新异名, 圆被亚属作为八角茴香组的新异名;指定了红茴香和柬埔寨八角的后选模式。本文还分析了八角属植物的分类学性状, 作出有分类检索表, 提供有各种植物的地理分布资料, 列举出查阅的主要标本, 并对各分类单元均作了分类学注释。 相似文献
20.
八角属植物分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根据对18个国家和地区121个标本馆收藏的万余份八角属植物标本研究,结合在国内8个省区野外调查、采集、引种和对生长发育与物侯的观察,本文对世界性八角属植物做了分类学修订。根据花蕾和花被片形态特征的变异,将八角属分为2组:八角组-含9种1亚种,其花蕾卵球形,花被片长圆形、椭圆形、披针形至狭舌状,扁平;八角茴香组-含25种2亚种1变种,其花蕾球形,花被片宽卵形至圆形,下凹。将凹脉组作为八角组的新异名,圆被亚属作为八角茴香组的新异名;指定了红茴香和柬埔寨八角的后选模式。本文还分析了八角属植物的分类学性状,作出有分类检索表,提供有各种植物的地理分布资料,列举出查阅的主要标本,并对各分类单元均作了分类学注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