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应用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胰多肽(PP)和P-物质(SP)6种特异性抗血清,对黑龙江林蛙冬眠期和非冬眠期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检测。方法应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在冬眠期和非冬眠期黑龙江林蛙消化道内检测到5-HT细胞、SS细胞和Glu细胞,而GAS细胞、PP细胞和SP细胞均未检测到。5-HT细胞分布广泛,存在于黑龙江林蛙冬眠期和非冬眠期从食管到直肠的整个消化道中,在冬眠期分布密度高峰为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而非冬眠期则为胃幽门部;SS细胞分布也较为广泛,在黑龙江林蛙冬眠期和非冬眠期消化道中,除了直肠以外,均有分布,且这两个时期SS细胞的分布密度高峰均在胃幽门部。Glu细胞在冬眠期仅在胃贲门部、胃体、空肠和回肠检测到,而在非冬眠期除以上四个部位外直肠部也检测到了Glu细胞,并且Glu细胞分布密度高峰都在胃体部。结论黑龙江林蛙在冬眠期和非冬眠期消化道中内分泌细胞分布型的不同,可能与机体适应不同时期的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两种爬行动物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目的研究七种胃肠激素内分泌细胞在多疣壁虎及石龙子胃肠道的定位及分布。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方法结果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细胞在两种爬行动物胃肠道各段均有分布,但分布型各不相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细胞仅在多疣壁虎胃贲门至十二指肠段分布,而石龙子胃肠道各段均有分布;胃泌素(Gastrin,Gas)细胞分布于多疣壁虎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石龙子则仅分布于胃幽门部;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u)细胞和P-物质(Substance P,SP)细胞均分布于多疣壁虎胃中各段,而石龙子胰高血糖素细胞分布于回肠、直肠及胃体处,P-物质细胞则分布于除空肠外的胃肠道各段;胰岛素(Insulin,Ins)细胞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PP)细胞在两种爬行动物胃肠道各段均未检出。结论两种爬行动物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既存在着一定共性,体现了两消化生理的共同点;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3.
花鲈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和定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 ,用 5 羟色胺 (5 HT)、生长抑素 (SST)、胃泌素 (Gas)、胰高血糖素 (Glu)、胰多肽 (PP)等 5种抗哺乳动物血清对花鲈 (Lateolabraxjaponicu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的研究。结果表明 :5 HT和SST细胞分布于食管、胃贲门部、胃体部和胃幽门部 ,而肠道各段均未检出。Gas细胞分布于胃幽门部和前肠、中肠 ;食管、胃贲门部、胃体部和后肠未检出。Glu细胞分布于前肠和中肠 ,其余各段均未检出。PP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未检出。本文将对花鲈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密度、分布型及形态进行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日本林蛙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应用7种胃肠激素抗血清对日本林蛙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和分布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5-羟色胺(5-HT)免疫活性(-IR)细胞分布于胃肠道各段,其在胃肠道中的分布密度为:十二指肠、空肠处最高,胃中各段居中,回肠和直肠处最低。生长抑素(sS)-IR细胞分布于胃贲门至空肠的胃肠道段,其分布密度自前向后呈递减趋势。胃泌素(Gas)-IR细胞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处有少量分布。高血糖素(Glu)-IR细胞仅见胃体部位较少分布。P_物质(SP)-IR细胞在回肠和直肠中有分布。胃肠道各段均未检出胰多肽(PP)-IR细胞和胰岛素(Ins)-IR细胞。与其它动物相比较,对日本林蛙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华稻蝗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块组织Grimelius银染法和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生物统计学分析,对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与定位。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中华稻蝗的胃盲囊、中肠和后肠各段,以中肠和直肠中最多(P<0.05), 前肠中未见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出了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 胃泌素(gastrin, Gas)、 胰高血糖素(glucagon, Glu)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 PP)细胞, 未检出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细胞。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中肠和后肠中, 前肠中未见分布。5-HT细胞和Gas细胞均主要分布于胃盲囊、中肠及直肠中,且均以直肠中最多(P<0.05)。Glu细胞在胃盲囊及整个中、后肠均有分布, 在中肠和直肠中最多(P<0.05)。PP细胞主要分布于中肠、回肠和直肠中,中肠中分布密度最大(P<0.05)。本研究显示中华稻蝗消化道中存在多种内分泌细胞,它们的分布情况与其他节肢动物相比存在一定的共性,也有其一定的特异性,可能与中华稻蝗特定的消化道结构和消化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消化道的嗜银细胞及5种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与定位。方法应用整块组织Grimelius银染法和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S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生物统计学分析。结果嗜银细胞在克氏原螫虾消化道除幽门胃外的各段均有分布,位于消化道上皮细胞间及结缔组织中。五羟色胺(5-HT)细胞在除幽门胃外的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生长抑素(SS)细胞仅在食道和后肠中有分布。胃泌素(Gas)细胞分布于除幽门胃和中肠外的消化道各段。胰高血糖素(Glu)细胞在除幽门胃外的整个消化道均有分布,在食道和贲门胃中最多。胰多肽(PP)细胞仅在肠道中有较多分布。结论克氏原螫虾消化道中存在多种内分泌细胞,它们的分布情况与其它甲壳动物存在一定的共性,然而也有其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极北鲵消化道6种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消化道5-羟色胺(5-HT)、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胰高血糖素(Glu)、人胰多肽(PP)和P-物质(SP)6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文中采用Duncan多重比较的方法,对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5-羟色胺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分布,胃体(2.80±0.70)和十二指肠(2.60±0.75)分布密度最高,幽门最低(0.85±0.67);胃泌素细胞仅分布于小肠,十二指肠(1.85±0.75)密度最高;生长抑素细胞分布于食管、胃体、幽门、十二指肠和回肠各部位,且幽门(2.25±0.64)分布密度最高;胰高血糖素细胞只见于胃贲门部和胃体,人胰多肽细胞和P-物质细胞在整个消化道均未检测到。各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和梭形等。极北鲵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这种密度分布和形态特点与其他两栖类动物及黑龙江产地的极北鲵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其原因可能与物种、食性和栖息地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扬子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6  
应用7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扬子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5-羟色胺细胞在消化道各段都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食道、直肠其次。生长抑素细胞在胃幽门部非常密集,胃体中等,胃贲门部较少,十二指肠偶见。胃泌素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前段,空肠、回肠和直肠偶见。许多血管活性肠肽细胞分布于胃贲门部,胃体和胃幽门部少数。胰高血糖素、胰多肽和P-物质在消化道各段均未检出阳性细胞。结合扬子鳄的  相似文献   

9.
乌龟胃肠胰系统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treptavidin peroxidase,简称S-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使用六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乌龟胃肠胰系统内分泌细胞的种类、定位、分布密度及形态进行了研究。在乌龟胰腺中检测出5-羟色胺、生长抑素、胰高糖素和胰多肽等4种内分泌细胞,生长抑素、胰高糖素细胞多成簇大量分布于胰岛中;5-羟色胺、胰多肽细胞多散在少量分布于胰腺腺泡之间。在乌龟消化道中共检测出5-羟色胺、生长抑素、胃泌素、胰高糖素和P物质等5种内分泌细胞:5-羟色胺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处分布密度最高(30.7±4.2),空肠其次,回肠、直肠处最低(12.0±1.0/11.2±3.0);生长抑素细胞仅分布于食道和胃中各段;胃泌素细胞分布于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处;胰高糖素细胞分布于胃体至空肠段,以胃幽门部分布密度较高(11.3±1.1);P物质细胞仅布于胃幽门部;消化道各段均未检出胰多肽细胞。与其他爬行动物比较,乌龟胃肠胰系统内分泌细胞的分布既存在着一定共同点,又显示了较大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赤链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志强  吴孝兵 《四川动物》2007,26(2):294-296,I0006
应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赤链蛇消化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学特点进行了观察。5-HT在其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胃幽门部其次,食道和胃体最低。在整个消化道中,均可见到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闭合型5-HT细胞,且主要分布于食道、胃部和直肠;开放型5-HT细胞呈长梭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集中分布于小肠各段,在其余消化道各段偶见。本文总结了蛇类消化道5-HT细胞分布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赤链蛇的生活环境和合件.对苴消化谱5-HT细朐的分布密席讲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白条草蜥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6种胃肠激素抗血清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avidin-biotin complex method),对白条草蜥(Takydromus wolteri)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5-羟色胺细胞较其他5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更为广泛,整个消化道中(即从食管到直肠)均有分布,其分布密度高峰位于幽门。食管、回肠和直肠未检测到生长抑素细胞,生长抑素细胞在幽门部分布密度最高,总体来说生长抑素细胞的分布在胃部较高而在小肠部较低。胃泌素细胞和胰多肽细胞分布在小肠,均在十二指肠分布密度最高。胰高血糖素细胞在胃幽门部分布密度最高,十二指肠、空肠次之,回肠分布密度最低。P-物质细胞仅分布于幽门部。6种内分泌细胞以圆形和锥体形为主,它们广泛分布于消化道黏膜之间、腺泡上皮细胞之间及上皮细胞基部。内分泌细胞的密度分布与其食性、食物组成和生活环境有关,它们的形态与其内、外分泌功能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2.
棘胸蛙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We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of the endocrine cells in the digestive tract of Paa spinosa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streptavidin-peroxidase method) using eight gut hormone antisera.The 5-hydroxytryptamine immunoreactive cells were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digestive tract with the highest density in the stomachus pyloricus,the second highest in the duodenum,fewer in the oesophagus,stomachus cardiacus and rectum.The gastrin immunoreactive cells were located mainly in the stomachus pyloricus and occasionall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intestine.The somatostatin immunoreactive cells occured mainly in the stomach,frequently in the stomachus pyloricus,and occasionall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intestine.The pancreatic polypeptide immunoreaetive cells were found with the highest density in the duodenum,the second highest in the stomachus cardiacus,and rarely in the rectum.No immunoreactive cells were observed with the antisera to glucagon,substance P,growth hormone and calcitonin,but there were glucagon and substance P mucosal nerve plexus throughout the digestive tract,and both with the highest density in the duodenum[Acta Zoologica Sinica 49(6):858-864,2003].  相似文献   

13.
鳜鱼消化道黏液细胞和6种酶的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和酶组织化学方法对鳜鱼消化道各部位黏液细胞和6种酶的分布与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黏液细胞可为分为4种类型,食道黏液细胞多数为Ⅲ型和Ⅳ型,未见Ⅰ型和Ⅱ型;胃贲门和胃幽门黏膜上皮仅有Ⅰ型黏液细胞;胃体黏膜上皮则以Ⅲ型细胞为主;幽门盲囊中主要为Ⅱ型细胞;前肠和中肠中Ⅳ型黏液细胞最多,Ⅰ型最少;后肠黏液细胞则以Ⅳ型和Ⅱ型为主。酸性磷酸酶(ACP)主要分布于幽门盲囊和前肠的黏膜上皮;碱性磷酸酶(ALP)主要分布于食道、幽门盲囊和整个肠道黏膜上皮;非特异性酯酶(NSE)主要分布于胃幽门、中肠和后肠黏膜上皮;过氧化物酶(POX)在胃幽门黏膜上皮中活性较高;琥珀酸脱氢酶(SDH)主要分布于胃腺中;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较多分布。鳜鱼消化道黏液细胞和酶的分布型与其它动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其一定的特异性,与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消化吸收机能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密度规律和形态学特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鉴别和定位雌雄各6只北方狭口蛙食管、贲门、胃体、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的5-羟色胺细胞。结果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密度高峰位于胃幽门部,胃体和十二指肠其次,贲门最低。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比值从食管至直肠呈”V”形分布,胃幽门部为比值的最低点。食管、贲门和肠道各段的5一羟色胺细胞以开放型细胞为主,胃体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数量几近相等,胃幽门部以闭合型细胞为主。结论北方狭口蛙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型和形态学特点与其他两栖动物既有相同点,也有自身的独特性,这可能与其食性和善于穴居掘土的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5.
蓝狐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狐又名北极狐(Alopex lagopus),属于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北极狐属(Alopex).  相似文献   

16.
两种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及比较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2  
应用5-羟色胺特异性抗血清,对眼镜蛇和乌梢蛇消化道含5-HT的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比较。5-HT细胞的形态在两种蛇中大致相同,消化道各部位都有呈圆形和长梭形(具胞突)的阳性细胞。食道和胃以圆形细胞为主,肠道段则以长梭形细胞为主。眼镜蛇5-HT细胞以十二指肠密度为最高,食道最低;乌梢蛇以幽门部密度为最高,直肠最低。肠道段两者分布特点相同,从十二指肠至直肠分布密度渐疏。本文还对两种蛇5-HT细胞分布型的原因、形态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