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量分析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承载力在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前后的变化情况,选择珍珠湾、铁山港、钦州湾和廉州湾作为研究区域,利用 RS、GIS技术,通过获取2004年、2006年、2008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中的相关信息,结合状态空间模型以及红树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相应年份的红树林生态承载力并分析其动态变化。同时分析了资源供给能力、生态系统弹性力、环境纳污能力以及人类活动潜力对红树林生态承载力影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系统弹性力和人类活动潜力总体呈上升趋势,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纳污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主要对红树林的环境纳污能力造成了一定影响,而对红树林生态承载力影响不大。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人类活动潜力是影响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部湾茅尾海红树林生境放线菌分离培养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红树林生境拥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分离获得更多的纯培养放线菌为新型抗生素的发现提供菌种资源。【目的】使用新型放线菌分离培养基,发掘广西北部湾茅尾海红树林生境放线菌资源,评估新型放线菌分离培养基分离效果。【方法】设计出新型放线菌分离培养基——椰子汁-海藻糖培养基,对广西北部湾茅尾海红树林根际土壤和红树林根皮放线菌进行分离。基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获得的纯培养放线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从红树林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65株放线菌,分布在5个目10个科15个属,使用YIM171培养基分离到7个属,MA培养基分离到5个属,椰子汁-海藻糖培养基分离到11个属,其中包括4株潜在新种;从红树林根皮样品中分离获得19株放线菌,分布在4个目7个科10个属,使用YIM171和椰子汁-海藻糖培养基分别分离到7个属,包括4株潜在新种;使用椰子汁-海藻糖培养基在红树林生境两类样品中获得3株潜在新种。【结论】广西北部湾茅尾海红树林根际土壤和根皮中放线菌多样性丰富,使用椰子汁-海藻糖培养基分离放线菌效果较佳,可用作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近60年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区6个市(县)的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9年气象资料以及海平面资料,分析近60年来该生态区基本气候要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海平面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红树林的影响,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区域红树植物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北部湾红树林生态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高温日数增多,低温日数和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多数市(县)变化趋势不明显;年霜冻日数减少;热带气旋影响个数减少但平均强度呈微弱增大趋势;大风日数减少;海平面呈缓慢上升趋势。根据RegCM4区域气候模式预估,未来40年(2021-2060年),在RCP4.5情景下,相对于参照时段(1986-2005年),该生态区年平均气温将上升0.9-1.4℃,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升高,高温日数增多、低温日数减少;年降水量将增多1%-2%;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增多;霜冻日数减少;预计未来30年,广西沿海的海平面较2019年上升40-160mm。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的升高以及冬季低温日数和霜冻日数的减少将有利于热带红树植物的北扩;夏季高温导致的蒸发加剧及夏秋季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增多,可能加剧红树林病虫害。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海平面上升和人为影响等多重作用会对红树林分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导致红树林生态退化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4.
广西海岛红树林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宁世江  邓泽龙  蒋运生   《广西植物》1995,15(2):139-145
广西海岛有红树林植物20种,分隶14科、19属;按生态外貌和优势种的原则,可划分为8个群系,11个群落.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部湾白骨壤红树林的虫害与研究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范航清  邱广龙 《广西植物》2004,24(6):558-562
危害北部湾白骨壤的主要害虫是广州小斑螟 (Oligochroacantonella)幼虫、双纹白草螟 (Pseudcatharylladuplicella)幼虫和广翅蜡蝉 (Euricaniasp.)成虫。广州小斑螟喜食害白骨壤叶片 ,造成大量叶片的枯干和枝条的死亡 ,最高可导致林木 73 %的叶面积危害。室内培养发现广大腿小蜂 (Brachymeriasp .)、啮小蜂 (Tetrastichussp .)可寄生广州小斑螟的蛹 ,终止其羽化过程。虫害具有突发性、专一性、快速扩展的特点。海水淹没可明显抑制虫害。讨论了虫害的发源、爆发的原因、生态效应和防治途径 ,并指出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杨明柳  徐敬明  吴斌  潘红平 《四川动物》2014,(3):347-352,357
2012年7~10月,对北部湾沿海红树林12个采样点的蟹类标本进行了鉴定,共计39种,隶属于11科23属,其中Perisesarma eumolpe为国内新纪录种,米埔近相手蟹P.maipoensis为海南新纪录种;上述蟹类中,沙蟹总科种类最多,为8属20种,占所有种类的51.3%;其次为方蟹总科,共10属14种,占所有种类的35.9%;梭子蟹科与毛刺蟹科各2种,玉蟹科1种。北部湾红树林采样点蟹类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861~3.315,平均值为2.641,北海草头村多样性指数值最高(3.315),最低为海南清澜港(1.861);均匀度(J')变化范围为0.587~0.829,平均值为0.727,最高出现在北海草头村,最低为清澜港;丰富度(D')变化范围为0.892~1.972,平均值为1.488。各采样点间的相似性指数范围为0.087~0.632,其中大冠沙与雷州海角村的相似性值最大(0.632),表现为中等相似;海南清澜港与北海草头村的相似性值最低(0.087),表现极不相似。结果表明,方蟹和沙蟹是红树林区蟹类两个最大的类群,北部湾沿海红树林蟹类属于南海蟹类区系,主要由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与广温广布种组成,蟹类的组成与分布受纬度、盐度、温度、红树林植被、底质、潮汐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广西北部湾茅尾海自然保护区海岛红树林群落的空间点格局和演替规律,在典型红树林海岛设置调查样地,以样地内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obovat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等红树植物为研究对象,构建单变量函数的完全空间随机模型、异质泊松模型与双变量函数的环形转变模型,分析3种红树林种群的结构特征、空间格局及种内种间关联性。结果发现:(1)桐花树种群的小树和中树的个体数目较多,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种群处于增长状态;秋茄种群的中树个体数目较多,种群结构呈钟型,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白骨壤个体数相对较少,且幼树较少老树较多,种群更新受阻,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属于衰退型种群。(2)红树林群落整体上呈现出空间集聚的分布特征,从不同种群的集聚程度来看:桐花树>白骨壤>秋茄。(3)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红树林群落在空间分布上依次表现出聚集、随机和均匀3种特征。(4)桐花树与秋茄、白骨壤的种间关系随着尺度增加均表现为空间无关联性-空间负关联性-空间无关联性的演变特征,秋茄与白骨壤的种间关系则为全尺度的空间无关联性。(5)桐花树种内不同龄级之间存在空间正关联性、空间无关联性和空间负关联性,秋茄种内不同龄级之间均表现出空间无联性,白骨壤种群则在不同龄级之间均出现空间正关联性。(6)红树植物种群的空间格局受到自身繁殖特性、生境异质性、种内和种间竞争、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红树林人工种植和恢复需要结合沿海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按照红树林种群的适应形态学特点、群落类型和自然演替规律,种植乡土红树植物,适当引进外来物种,研制出近似天然的人工红树林林分结构,提高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发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8.
广西的红树林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的红树林植物种类计有10科14属14种,现有红树林面积5654hm~2。红树林是广西的优势海洋资源之一,其动植物资源潜力大,生态景观旅游价值高,同时,是良好的生态养殖场所。受沿海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红树林资源的破坏日益严重,如何合理利用红树林资源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广西海滩红树林与土壤的关系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不同红树林植物对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同.因此,在潮间带上的生态分布不同;红树林通过旺盛的生物累积和循环、强烈的生物积盐和严重的酸化作用等.使其生长的基质土壤的理化性状受到较大影响,明显有别于无红树林生长的潮滩土壤。  相似文献   

10.
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旅游资源及其生态旅游的初步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海鲲 《人与生物圈》1997,4(1):27-31,33
山口红树林保护区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优越,可供旅游开发的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本文通过阐述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概况和旅游开发现状,提出合理开发这些旅游资源,局长 生态旅游的设想和有关生态旅游设施与项目建设的初步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云南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分布及栖息地类型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黑颈长尾雉是鸡形目鸟类中的濒危物种,分布局限于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泰国西北部和中国西南部。在中国,该雉仅栖息于广西西部和云南中部、西部及南部地区。1992年至1995年在云南对黑颈长尾雉的分布及栖息生境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共有13县18个地点记录到黑颈长尾雉分布。通过访问还获得一些可能有黑颈长尾雉分布但需进一步证实的地点。黑颈长尾雉在云南的栖息生境主要有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暖热性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等5种类型。栖息地丧失和高强度狩猎是导致黑颈长尾雉濒危的主要原因,如欲有效保护该物种,不仅要注意保护其栖息地,更要严格控制非法狩猎。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动植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静  冯兆忠 《生物多样性》2000,8(2):227-232
甘肃地处中国的中部偏北,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 藏高原的交汇处,是我另唯一横跨三大自然区的 分。全省的动植物资源极春丰富。据不完全调查,共有脊椎动物924种和亚种,占国内4865种19.01%,种子植物3867种,占国内30000种的12.9%。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乱捕滥猎,使动植物相断消失,许多国家级保护的动植物成为濒危物种。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5项持续利用的对策:1)加  相似文献   

13.
湛江市红树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省湛江市现有红树林面积7242.0hm2,人工造林未成林25.6hm2,天然更新红树林509.4hm2,另有红树林宜林地9688.6hm2。红树林及其伴生植物主要有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等15科24种。由于毁林养虾、养鱼等导致1980~2001年占用红树林地面积6363.6hm2。从总体上看,湛江红树林种类多,群落类型丰富;红树林面积大幅减少,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除乡土种外,无瓣海桑是一种较成功的外来引树种;宜林地多,但人工造林保存率不高;破坏红树林,挖塘养殖依然较普遍。为了实现湛江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下列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现有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开展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资源监测和鸟类环志;科学规划后加快红树林的恢复和重建;积极推动退塘还林并合理利用红树林;依法保护管理好红树林;多途径筹集保护资金;加强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和宣传。  相似文献   

14.
北方牧区草地资源分类经营机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兴元  梁天刚  龙瑞军  郭正刚 《生态学报》2009,29(11):5851-5859
草地是畜牧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资源.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造成北方牧区草地大面积退化和荒漠化、生产力下降、自我恢复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和涵养功能减弱,对牧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严重影响着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新疆阿勒泰为例,依据草地资源的生产经济性能、生态服务价值重要性和季节放牧利用特征,构建了基于GIS 技术的草地生产力指数、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指数和草地资源分类经营的功能分区模型,建立以主导功能和时空格局为主的草地资源分类经营调控机制,将阿勒泰牧区的草地从空间上划分为经济功能区、混合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结果表明:(1)经济功能区,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面积约648.69万hm2,占总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5.8%,主要分布在平原荒漠;(2)生态功能区,以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面积约136.4万hm2,占总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3.9%,主要分布在平原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甸;(3)混合功能区,在适度利用条件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面积约200.1万hm2,占总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0.3%,主要分布在山地草原化荒漠、山地草甸草原、平地草甸、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甸和高寒草原.通过对草地资源的分类经营,将畜牧业生产重心转向经济功能区,转移生态功能区的放牧家畜,减轻混合功能区的放牧压力,形成草地资源在功能、系统、时序和空间的耦合结构,实现牧区草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微生物作为全世界分布最广且拥有量最多的生物资源,其应用已涉及到诸多领域并展现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研究微生物及其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PR)全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对于我们如何全新地认知微生物,如何挖掘微生物资源以及发挥微生物作为产业最重要部分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微生物相关专利保护体系,已形成了基于微生物的全产业链生态发展闭环格局。本文通过以微生物专利构成实质技术转移、许可和质押相关大数据分析,通过挖掘利用各种微生物资源,从战略高度探索国家开放遗传资源的大数据,围绕微生物功能性活性成分、菌株(群)基因大数据,基于微生物功能代谢产物、基因组进行数据分析、预警和专利布局,做好微生物资源IPR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最终形成以产业为依托,战略性资源作为引导,IPR助推微生物全产业链中核心技术引擎的格局,进而实现微生物战略资源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生态伦理观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首先论述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主要特点,并从生态论理道德的角度对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当代人承担着为子孙后代留有生存和发展充分空间的道义责任和义务,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和维护子后代的利益需求是同等重要的,文中还指出把生态伦理观纳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此外,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主要措施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广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张燕  吴玉鸣 《生态学杂志》2006,25(7):818-821
生态足迹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生态环境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况。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对2003年广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广西2003年生态足迹为1.1378 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753 hm2,对资源的需求已超过其供给能力,人均生态赤字达到0.5625 hm2,生态环境已经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促使生态环境发展向良性和可持续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蝗虫暴发成灾的现状及其持续控制对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概述并分析了我国蝗虫暴发成灾的现状及原因 ,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和区域性气候异常、人类活动的影响、监测预警技术手段落后、成灾蝗种增多和发生为害类型复杂、蝗虫研究队伍锐减及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研究滞后导致了近年来蝗虫的暴发成灾。对此 ,作者从蝗虫灾害的规律性、监测预警高新技术和综合治理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实现蝗灾可持续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工林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调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数据,分析了不同管理方式对人工林生态系统地力和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林期间种豆科牧草等农作物、营造混交林、针叶纯林间伐后引进阔叶树等生物途径以及改变整地方式、合理施肥等工程措施都有利于地力的恢复和林分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