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稻花粉植株的诱导条件及影响诱导频率的某些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测定了水稻花药中花粉愈伤组织形成的条件,并对影响花粉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的某些因素进行了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1.掌握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单核后期接近第一次花粉分裂),在仅仅含有2毫克/升2,4-D和6%蔗糖的简单培养基上就得到了花粉愈伤组织,对于花粉细胞最初分裂的推动,生长素、碳源和渗透压是必要的条件。由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糖及生长物质组成的复杂培养基对于花粉愈伤组织的发生和早期生长并非必需,但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进一步生长。 2.培养基中蔗糖的作用,在于充当碳源和调节渗透压,在维持一定渗透压的条件下,过高浓度的蔗糖会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 3.椰乳、酪蛋白水解物及单核苷酸等有机附加物对花粉愈伤组织的形成及以后的器官分化都有明显的良好作用。 4.培养基中附加低浓度8p.p.m.、40p.p.m的2-氯乙基磷酸(乙烯利)和接种前在10℃下,预先处理稻穗48小时,都有明显的提高花粉愈伤组织发生频率的作用。 5.花粉愈伤组织的年龄对愈伤组织的器官分化能力有明显的影响,随愈伤组织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了花粉植株的诱导频率。  相似文献   

2.
玉米花粉诱导普通小麦产生单倍体技术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玉米花粉诱导普通小麦产生的单倍体幼胚,经离体培养一个世代即可获得纯系。在陕西杨凌地区,1月27日-2月7日室内分期点播多类型玉米,3月1日移栽入大棚中,从4月中旬开始便可获得持续的多类型玉米花粉。小麦散粉前3-5d授粉,12h和36h后用250mg·L^-1 2,4-D处理后的得胚率最高(18.2%)。用1/2MS+0.2mg·L^-1 IAA+0.2mg·L^-1 6-BAP+2%蔗糖+7.5g·L^-1琼脂培养基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的效果最好,平均幼苗产生率为92.15%。授粉100朵小花可以获得大约16个单倍体幼苗。  相似文献   

3.
辐射花粉授粉和胚培养诱导产生黄瓜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5个基因型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试材,通过γ射线辐射花粉授粉并结合胚培养,从3个基因型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生长缓慢,花器异常。研究发现辐射剂量、亲本基因型、授粉组合对座果率和单倍体产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铝毒害在酸性土壤中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小麦铝毒害与耐铝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了小麦抗逆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从细胞水平上阐明铝毒害的机理。方法:设置了3种铝浓度梯度(100、200 300μmol/1),通过组织培养及透射电镜的方法观察了铝对铝敏感材料Scout66,耐铝材料Adas66及湖北主栽品种EM12胚发生阶段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铝降低了胚的诱导率,抑制了胚的进一步分化,其中幼胚的诱导率从对照的94.0%降到了25.3% (300μmaol/1),成熟胚的诱导率从对照的75.0%降到了17.3%(300μtmol/1);铝严重破坏了小麦根尖的超微结构,与对照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结构变得不完整,同时空泡增多,线粒体数量增加,脊的结构变模糊甚至消失。结论:以上结果说明铝破坏了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别是细胞核和线粒体结构的破坏阻止了细胞的进一步分裂和分化。  相似文献   

5.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对影响小麦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的某些因素进行了对比试验;对部分组合的愈伤组织进行了染色体观察,其结果:1.做为碳源和调节渗透压的蔗糖,10%的浓度最适宜;2.酪蛋白水解物对花粉愈伤组织的形成,器官分化及细胞染色体的自然加倍有明显效果;3.花药接种前在3—5℃下处理48小时,对提高诱导频率有明显作用;4.较高的温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分化能力有促进作用;5.遗传型的差异,对花粉植株的成功率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花药培养方面的主要资料,我们进行了小麦花粉植株诱导条件的实验研究。除培育出一批花粉植株外,还观察了小麦花粉植株诱导过程中各种培养基成分对于花粉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过程的影响程度,比较了各种实验材料之间的差异,讨论了与培养过程有关的光照、温度等问题。其中除部分1973年材料已在《遗传学通讯》发表外,再根据1973、1974年两次实验结果作简要总结,以便取得经验,不断改进培养技术和方法,提高培养效率,为小麦花粉植株的培育,为小麦单倍体育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影响大豆体细胞胚诱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曲桂芹  张贤泽  霍俊伟 《植物研究》2001,21(2):210-214,T001
体细胞胚的诱导是大豆体外再生的关键。基因型,诱导光周期,外植体的英位,蔗糖浓度等因素,可导致诱导频率及正常胚比例不同,影响植株再生。本研究选用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基因型的未成熟子叶,在含高浓度生长素的MSB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产生。合丰25和东农7819为优选基因型,生育前期下部英位大小为2-4mm未成熟子叶体细胞胚发生效果最好;四种光周期下体细胞胚诱导频率相近,但连续弱光了正常胚比例高;NAA诱导优于2-4,D;10mg/1NAA与1.5%蔗糖配比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8.
影响小麦成熟胚培养及植株再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3个不同栽培品种小麦的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影响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东农7742的苗分化率明显高于龙麦9814和龙麦26;高浓度的玉米素可明显提高芽的分化率;附加低浓度NAA的1/2 MS培养基可有效促进生根。可见,基因型对小麦愈伤组织的分化有很大的影响,附加一定的外源激素有利于提高植株的再生频率。  相似文献   

9.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3个小麦材料与不同玉米品种进行杂交,用含不同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DMSO)的100 mg/L 2,4-D溶液和3%DMSO与2,4-D配比处理两种方法诱导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结果表明,在不同DMSO处理中,2%体积分数的DMSO最佳处理平均得胚率最高为15.8%,3%处理最低(7.1%),二者差异显著;在激素配比试验中,以授粉后48 h采用小花滴注100 mg/L 2,4-D溶液、授粉后72 h再次采用小花滴注并穗下茎节注射3%DMSO的100 mg/L 2,4-D溶液的处理得胚率最高(14.1%),但与3%DMSO的2,4-D 1次处理(13.4%)2、,4-D 1次处理(12.7%)、2,4-D 2次处理(10.6%)和3%DMSO的2,4-D 2次处理(12.6%)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这5种处理的得胚率均与对照和未授粉只进行3%DMSO的2,4-D 1次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影响小麦花粉植株分化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玉琴 《生物技术》1994,4(3):26-28
以小麦杂种F1代花粉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影响花粉植株分化的几个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花药培养时间的延长.其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逐渐降低;分化培养基中附加KT和BA两种细胞分裂素相结合有利于绿苗分化;4℃─5℃低温处理愈伤组织24小时能提高绿苗分化率。  相似文献   

11.
诱导葡萄胚产生三子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杉木未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基因型、6-BA浓度、外植体接种方式和合子胚发育阶段等方面,分析杉木未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因型、6-BA浓度、外植体接种方式和合子胚发育阶段均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有不同程度影响。6种基因型中,有3种基因型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其中基因型S18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最高,为11.7%。6-BA浓度在1.0~1.5 mg·L~(-1)范围内时,基因型S18的胚性组织诱导频率较高。以在去皮种子的一端切开一个小口的接种方式为最优,将合子胚剥出的方式易造成合子胚褐化死亡,将未剥皮的种子切开一个小口后直接接入培养基的方式不利于愈伤组织生成。适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合子胚发育阶段为受精至胚器官分化阶段,合子胚进入成熟阶段后不利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合子胚易生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3.
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个小麦品种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预处理、不同2,4-D浓度及与KT组合、不同蔗糖浓度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可提高愈伤组织的出愈率及再生苗率,2个材料的出愈率及再生苗率均达到90%和30%以上;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2,4-D浓度对出愈率及再生苗率的影响与基因型有关,2,4-D浓度为1~2 mg/L更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附加KT能缓解高浓度2,4-D对再生苗率的抑制作用,而对于在1、2 mg/L 2,4-D的培养基中附加KT则不表现这种作用;蔗糖浓度则在30 g/L条件下更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因此通过4℃低温预处理,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1~2mg/L 2,4-D及30 g/L蔗糖亦可促进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处理对小麦×玉米产生小麦单倍体胚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3个小麦材料与不同玉米品种进行杂交,用含不同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DMSO)的100 mg/L 2,4-D溶液和3%DMSO与2,4-D配比处理两种方法诱导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结果表明,在不同DMSO处理中,2%体积分数的DMSO最佳处理平均得胚率最高为15.8%,3%处理最低(7.1%),二者差异显著;在激素配比试验中,以授粉后48 h采用小花滴注100 mg/L 2,4-D溶液、授粉后72 h再次采用小花滴注并穗下茎节注射3%DMSO的100 mg/L 2,4-D溶液的处理得胚率最高(14.1%),但与3%DMSO的2,4-D 1次处理(13.4%)2、,4-D 1次处理(12.7%)、2,4-D 2次处理(10.6%)和3%DMSO的2,4-D 2次处理(12.6%)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这5种处理的得胚率均与对照和未授粉只进行3%DMSO的2,4-D 1次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小麦花粉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的小麦花粉无性系,已继代培养了两年零一个月共27代,目前仍具有分化能力。继代分化固体培养基以:MS附加NAA0.6毫升/升+KT0.2毫克/升为最好。较好的恢复再生培养基为MS液体培养基附加2.4-D 0.6毫克/升+NAA0.2毫克/升+6-BA 2毫克/升+CH500毫克/升予处理三天后转入附加2.4—D0.6毫克/升+KT 2毫克/升+CH 500毫克/升的MS固体培养基,培养十八天后,丧失分化能力已达八个月之久的愈伤组织又恢复了再生能力,分化出植株。通过愈伤组织的细胞学观察,小麦花粉愈伤组织无性系,分化成小植株的途径有二:一是由特化的胚性细胞经多次分裂后发育成胚状体长成小植株;二是由特化的表层细胞经多次分裂后发育成芽苗。胚性细胞发生于愈伤组织的表皮层和表皮附近的细胞层,有的也可在内层已衰老的细胞中产生。胚状体与芽的区别特征是:胚状体具有两极性,两极间有维管组织相连接;芽具有单极性,芽端的维管组织与愈伤组织内维管组织相连接。  相似文献   

16.
基因枪介导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成熟胚作为转化受体可克服小麦幼胚存在的受季节和幼胚发育阶段限制的缺点。以湖北省小麦品种‘鄂麦12’和模式品种‘Bobwhite’为材料,成熟胚为转化受体,优化基因枪转化法的轰击压力、轰击距离、选择剂等因素,建立以小麦成熟胚为转化受体的高效转化系统。结果表明:小麦成熟胚作为转化受体时,适宜轰击压力和轰击距离组合是900 psi、6 cm;成熟胚对选择剂G418的敏感性强于幼胚,轰击后需要延长恢复时间,选择剂G418的适合浓度为20~40 mg/L。在以上优化条件下小麦成熟胚转化频率达0.3%~0.9%,已初步建立基因枪介导的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系统。  相似文献   

17.
我们研究了佛手瓜简化培养基(表1)诱导小麦花粉植株;以马铃薯简化培养基(简称“薯“)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对照培养基和MS 吲哚乙酸0.5毫克/升 激动素2毫克/升(简称MS)作为愈伤组织分化的对照培养基。 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是“薯”和“瓜 激素”两种培养基的诱导频率因不同材料而异(表2,表3)。多数的材料是“薯”的诱导频率较高,但这两种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转移至MS分化培养基时,前者分化白苗率较高,后者分化绿苗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瓜”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组频率高于“瓜 激素”(表3)。 愈伤组织的分化是“瓜(分)”对愈伤组织的分化频率仅为MS的二分之一;同时前者比后者分化绿苗率也较低(表4)。然而,“瓜(分) Fe”与MS对愈伤组织的分化频率几乎相等,绿苗分化率前者高于后者(表5)。  相似文献   

18.
诱导小麦花粉愈伤组织分化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小麦花粉愈伤组织年龄对分化的影响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分化能力逐渐降低。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较之未继代培养的略有增加。低温保存既可使小麦愈伤组织在较长时期内仍能保持一定的分化能力,又有促进染色体自然加倍的作用。小麦分化培养基的蔗糖浓度不宜太高。激动素浓度以0.5毫克/升较为适宜。190-2分化培养基分化花粉植株的能力显著高于修改的MS培养基。愈伤组织的分化频率因供试小麦材料基因型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通过花药培养,从花粉诱导植株并将其应用于育种的研究,在我国得到异常迅速的发展。在这一研究中,如何大幅度提高花粉植株的诱导频率以达到能充分满足育种和遗传学理论研究的需要,以及如何简化培养方法以便于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几年来许多单位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其中关于应用天然的植物提取物进行培养基改革的试验尤其引人注意。试用  相似文献   

20.
提高小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Guha与Maheshwari[4]在曼陀罗花药 培养上的划时代发现,证明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花粉细胞可由配子体发育途径转向抱子体发育 途径,培育成为单倍体植株。最近十多年来, 各国应用花药培养技术,在细胞学、遗传学及育 种学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已在近百种植物上诱 导出花粉抱子体。但可惜由于多数植物的诱导 频率很低,致使单倍体花粉抱子体在遗传学及 育种学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障碍。因此,有关提 高诱导频率的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就显得十 分重要。本文介绍我们应用漂浮培养及高渗溶 液预处理的方法,提高小麦花粉抱子体诱导频 率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