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大样本随机挖取单个无性系的调查和测定方法,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无性系冬眠构件的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生长季末期,朝鲜碱茅无性系冬眠构件是由冬眠苗和冬眠芽组成,其中,冬眠苗平均为72.27个±48.29个,冬眠芽为45.87个±26.27个。朝鲜碱茅无性系冬眠构件各组分具有相同的形成规律。冬眠苗数、冬眠芽数、冬眠构件总数均随着丛径、丛面积和亲株数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2.
松嫩平原赖草无性系生长及其构件的年龄结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杨允菲  张宝田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1):2109-2112
赖草是长根茎型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栽培条件下,移植第1年的赖草无性系,经过一个完整生长季的营养繁殖,最多可形成215个分蘖株,在4个取样的无性系中,最大的无性系是最小的5.4倍;经过2个完整生长季最多可形成2852个分蘖株,最大为最小的2.7倍.在无性系整体水平上,2个年度间无性系扩展面积平均增长了13.2倍,分蘖株平均增长了13.3倍,根茎的累积长度平均增长了15.9倍,根茎节数平均增长了11.2倍,根茎生物量平均增长了14.7倍.无性系分蘖株由2个龄级组成,呈增长型年龄结构,并且随着无性系的生长,其增长型年龄结构更为明显.无性系的芽库均由3个龄级组成,亦呈增长型年龄结构,但随着无性系的生长,其增长型年龄结构趋于减缓.赖草无性系以形成大量的根茎顶端芽和根茎节间芽发育成分蘖株,实现无性系空间生态位的扩展和持续更新.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草原3种针茅属植物为材料,常规压片法制片后观察记录染色体数,并进行核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44,属于2A核型,为二倍体。在3种针茅的染色体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占大多数平均为62.1%,其次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平均为28.9%,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较少约为9.0%。在3种针茅的第五号染色体上均有随体,表明起源于同一祖先。虽然染色体核型均属于较对称型,但是染色体不对称系数随着3种针茅分布生境的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可能是长期适应与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降水是影响中国北方草原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关键环境因子,弄清植物响应降水变化敏感指标,确定关键阈值,可为草原的科学管理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提供依据。以贝加尔针茅为材料,基于不同降水的模拟实验,采用正态总体统计容忍区间及容忍限的估算方法,对测定的叶面积、株高、叶绿素和叶N含量等14个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响应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及其阈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总叶面积、水势(或叶绿素含量)和地上生物量可分别从形态、生理和生物量积累三方面较好地指示贝加尔针茅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受到胁迫时的降水量(6、7和8月3个月份总降水量)阈值分别是283、276(276)mm和280 mm。研究结果可为客观辨识贝加尔针茅草原干旱的发生发展与监测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构件水平对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无性系种群各功能构件的生物量结构,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与丛径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均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孕穗和果后营养两个生育期,朝鲜碱茅无性系种群各功能构件生物量及所占总生物量的比率具有相同的规律;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与丛径之间的定量关系在孕穗期以直线函数模型相关性最大,在果后营养期以幂函数模型相关性最大;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除光合构件与支持构件在孕穗期以直线函数模型相关性最大外,其他各构件生物量之间在两个生长期均以幂函数模型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生产量与主要生态因素积温、降水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系。讨论了这些生态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草原生产量的影响。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和双重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贝加尔针茅草原生产量的预测模型,经对该模型的检验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在草原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了放牧对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条件下,贝加尔针茅草原0~20cm土壤中细菌类群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α、β、γ、δ变形菌纲,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等,其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属优势类群,疣微菌门细菌是中度放牧样地仅有的类群;典型对应分析表明,土壤细菌群落与放牧强度、土壤理化性状密切相关。轻度放牧样地土壤细菌群落与有机碳、C/N比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中度放牧样地土壤细菌群落则与全N有较密切的关系,重度放牧样地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pH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样本随机挖取单个无性系的调查和测定方法,分析了长白山区华北翦股颖无性系构件的结构及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籽实乳熟期,华北翦股颖无性系构件是由营养枝和生殖枝组成,其中,以生殖枝数量和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93.3%和97.1%.华北翦股颖无性系构件的关系中,生殖枝数量和生物量以及分株总数量和总生物量均随着丛径的增加呈幂函数异速生长(R2=0.661~0.712).生殖枝数量与分株总数量之间以及生殖枝生物量与分株总生物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为0.997和0.965).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人工草地野大麦无性系冬眠构件的结构及形成规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野大麦属短根茎丛生型禾草 ,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 ,野大麦无性系的冬眠构件是由冬眠芽和冬眠苗组成。按照分蘖节营养繁殖世代的龄级划分方法 ,在生长季末期 ,野大麦无性系的芽库由 5个龄级组成 ,苗库由 4个龄级组成 ,均呈增长型的龄级结构。苗库对潜在无性系的贡献将远远大于芽库。结合建植时间估计 ,人工草地野大麦的分蘖节最多存活了两个年度 ,分蘖节在一个生长季最多可繁殖 4个世代。野大麦无性系的根茎芽数、分蘖节芽数、总芽数、总苗数、总冬眠构件数均随着丛径、丛面积和亲株数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形式增长。野大麦无性系冬眠构件各组分具有相同的形成规律 ,但在形成过程中则存在着不同的生态可塑性。  相似文献   

10.
牡压梯度对克氏针茅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永飞  李德新 《生态学报》1999,19(4):479-479
用比较样地调查了牧压梯度对克氏针茅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过度放牧例克氏地茅株丛发生破碎和小型化,营养生长和株丛密度增加,生殖生长的株丛密度减少,生殖枝比例下降,枝条生物量和种子产量下降,分蘖节向地表移动,株丛茎基部和根系的储藏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减少,而中度放牧干扰使克氏针茅的株丛大小和生殖权-营养枝比例保持适中,有利于发挥株丛和枝条各自的生长和繁殖潜力。  相似文献   

11.
松嫩平原不同生育期虎尾草无性系构件生长与生物量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嫩平原不同生育期的虎尾草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虎尾草无性系拔节期和完熟期进行大样本取样,并对其地上、地下各构件的数量性状及生物量分配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虎尾草在不同生育期的生长特性及生长策略.结果表明:虎尾草株高、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体积、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在两个生育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两个生育期,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与总生物量呈显著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在拔节期,总生物量与分株数、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呈显著线性同速生长关系;而在完熟期,均呈显著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虎尾草无性系在不同生育期存在着不同的生长策略,在拔节期主要采取的是无性系外部空间的优先扩展策略,而在完熟期主要采取的是无性系内、外部空间兼顾的补充和扩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光稃茅香无性系种群的营养繁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光稃茅香是典型的无性系禾草 .分蘖节可繁殖 2个世代 ,最多存活 3个年度 .根茎最多存活 2个年度 .无性系种群的分蘖株和根茎均有 2个龄级 ,并均以 1龄级占较大比重 .无性系潜在种群由冬性苗和根茎芽所组成 .以潜在种群的数量估计 ,在割草场混生群落中将保持现有的地位和作用 ,在放牧场的优势种群落中将增强其地位和作用 .  相似文献   

13.
Stipa purpurea is among constructive endemic species in alpine meadow and steppe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o reveal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is speci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pattern, we sampled eight populations across a northward transect with an increasing aridity gradient in the hinterland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ir genetic diversity was quantified using eight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primers. We found that S. purpurea had relatively low genetic diversity ( H e = 0.135) but significant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populations ( G st = 0.391), indicating relatively more genetic diversity retained within populations. A Mantel test reveale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and geographic distance in the S. purpurea populations. The genetic diversity tende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and longitude, while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genetic diversity and altitude, suggesting the possible influences of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alpine plant. We propose conservation measures for this plant on the plateau.  相似文献   

14.
松嫩平原栽培条件下羊草无性系构件的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羊草是长根茎型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的生长季末期,栽培条件下羊草无性系分株由分蘖株和分蘖苗组成,在具有充分生长空间而又没有种间竞争的风沙土上,羊草分株的分蘖节在一个生长季内可以繁殖4个世代,按分蘖节的繁殖世代划分龄级,现实与潜在无性系构件的年龄谱均以1龄级比重最大,随着龄级的增加明显减少,呈增长型的年龄结构,羊草无性系分株的生产力主要与分株形成及生长的时间长短有关,形成时间越早、生长时间越长的分蘖株对无性系的物质生产和营养繁殖的贡献越大,羊草无性系在空间扩展与物质贮存上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  相似文献   

15.
斑苦竹无性系种群克隆生长格局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采用“例逐龄级累加法”(RAA)研究了缙云山斑苦竹无性系种群的克隆生长格局动态,以及无性系分株克隆生长型的动态趋势.结果表明,作为复轴型的斑苦竹,其无性系种群随时间进程表现为聚集程度逐渐降低的集群分布格局.在自然条件下,斑苦竹更多地表现出单轴型的繁殖趋势.应用RAA分析植物种群,尤其是竹类植物种群前期的克隆生长格局的动态,结果可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野大麦属短根茎丛生型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生长季末期。野大麦无性系分株由抽茎的分蘖株和莲座状分蘖苗组成.按照分蘖节营养繁殖世代的龄级划分方法,建植2年人工草地野大麦无性系的分蘖株由3个龄级组成,分蘖苗由4个龄级组成,其生物量均呈增长型的龄级结构.在野大麦无性系的物质生产中,无论是分蘖株,还是分蘖苗,均以1龄级的单蘖生产力最高,并随着龄级的增高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丛径是衡量野大麦无性系空间大小的重要数量指标.分株数量是衡量野大麦无性系生长的重要数量指标.经统计分析,野大麦无性系的分蘖株生物量、分蘖苗生物量、根茎生物量、总生物量分别与丛径和总分株数量之间均有极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最佳的均为幂函数,其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这些相同的函数变化表明,随无性系的空间扩展和数量增长,各构件具有相同的物质生产与积累规律.  相似文献   

17.
松嫩平原野大麦无性系分蘖株的年龄结构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野大麦无性系分蘖株由3个龄级组成,为明显的增长型年龄结构、1龄级蘖在无性系生殖生长中占绝对优势。分蘖株龄级越高,其数量增长速率越小,对无性系物质积累的贡献越小,1、2龄级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均随着无性系丛径和总蘖数的增加而增长,3龄级蘖与总蘖数间呈直线相关。平均单蘖生产力随着龄级增加而下降。生殖蘖平均单蘖重具有相对稳定性。无性系中1龄级蘖平均单蘖重体现出一定的密度调节作用,无性系潜在种群也为明显的增  相似文献   

18.
Zhang J  C Zhou  YF Yang 《Phyton》2015,84(2):417-422
Spatial expansion of clonal plants and growth of their modules are of concern in the field of plant ecology. After measuring a large number of samples, we analyzed the module components and the growth patterns of vegetatively propagated Agropyron michnoi clones in the Songnen Plain on Northeast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sticity of clonal growth was large;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both extensive areas and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s of modules were more than 20%. The numbers of ramets, seedlings, and buds and the cumulative length of the rhizomes showed exponentially and linearly increasing patterns with increases of the area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modules. The biomass of each module, total number of modules and total biomass showed an allometric growth pattern, which was best described by power functions. For A. michnoi, there was a relatively stable investment to sexual reproduction; it showed a priority for allocating biomass to reproductive ramets, and also to rhizomes and bud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境下刺五加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与生长规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构件水平对针阔混交林、蒙古栎林和次生杂木林3个生境的刺五加种群各功能构件的生物量结构及生物量比率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刺五加种群的个体生长和各构件生物量动态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不同环境条件下,刺五加种群各功能构件生物量平均值具有相同的规律:茎构件>根茎构件>叶构件.3个生境中刺五加整体种群水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郁闭度为40%的蒙古栎林中,刺五加种群个体生物量和各构件生物量较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中大.不同生境下刺五加种群分株生物量的差异蕴涵着重要的生长调节和物质分配策略.在分株较小的幼龄个体以及郁闭度较大而不利于分株生长的次生杂木林中,分株优先建造叶器官,以保证充分的物质生产. 3个生境刺五加种群的叶、茎与分株的相对增重均具有相同的幂函数异速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