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芦荟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植物名称:芦荟(Aloe),品种为中国芦荟(Aloe vera var.chinensis)美国芦荟(Aloe americanum)。材料类别:茎尖和带1~2个腋芽的嫩茎切段。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分化与生长培养基为MS+BA2.0mg/L(单位下同)+NAA0.2;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05~0.1。  相似文献   

2.
由继红 《植物学报》2001,18(5):623-626
对中华芦荟(Aloe vera L. var. chinensis)组培苗与正常苗的干重、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电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证明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是中华芦荟快繁的一条有效途径,可用组培苗来代替正常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3.
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盆栽开普芦荟和(Aloe ferox Miller)和木立卢荟(Aloe arborescens Miller)植物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数与已见报导的百合科(Lil-iaceae)中国芦荟(Alov vera var.chinensis)植物染色体数相同,2n=14.染色体类型按Levan方法分类,没有近端染色体和随体。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为K(2n)=2x=4sm 10st.根据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开普芦荟的核型为“4C”型,而木立芦荟的核型为“3C”型。两种芦荟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均为2n=14=6L 2M2 6S.根据核型研究,可以确定百合科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基数为X=7。  相似文献   

4.
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盆栽开普卢荟(Aloe ferox Miller)和木立卢荟(Aloe arborescens Miller)植物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数与已见报导的百合科(Liliaceae)中国芦荟(Alov vera var.chinensis)植物染色体数相同, 2n=14。染色体类型按Levan 方法分类, 没有近端部染色体和随体。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为K(2n)=2x=4sm+10st。根据Stebbins 的核型分类标准, 开普芦荟的核型为"4C"型, 而木立芦荟的核型为"3C"型。两种芦荟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均为2n=14=6L+2M2+6S。根据核型研究, 可以确定百合科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基数为X=7。  相似文献   

5.
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某些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继红 《植物学通报》2001,18(5):623-626
对中华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s) 组培苗与正常苗的干重,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电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证明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是中华芦荟快繁的一条有效途径,可用组培苗来代替正常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库拉索芦荟(Aloe vera)对海水胁迫的响应,以研究海水灌溉芦荟的可行性。采自海南省乐东试验基地一年生库拉索芦荟幼苗移栽入下部具孔、透气性良好的紫砂盆(30 cm×40 cm)中,每盆装10kg的砂性壤土,土壤中含水量17.6 g·kg~(-1)  相似文献   

7.
应用半薄切片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荧光显微镜研究了6种芦荟叶的结构、芦荟素的含量和储藏芦荟素的组织.结果表明,6种芦荟叶均由表皮、光合组织、储水组织和维管束组成,都表现出明显的旱生植物肉质叶的结构特征,表皮由一层扁平的细胞组成,其外壁加厚,并覆盖着厚的角质膜,气孔器凹陷,储水组织发达.6 种芦荟叶的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和易变芦荟(A. mutabilis Pillans)的光合组织细胞呈长柱状,类似栅栏薄壁组织.中华芦荟(A. vera L. var. chinensis Berg.)、库拉索芦荟(A. vera L.)、皂叶芦荟(A. saponaria Hawer)和绿芦荟(A. greenii Bak.)则为等直径薄壁细胞.木立芦荟、中华芦荟、易变芦荟和库拉索芦荟的维管束中有大型薄壁细胞,皂叶芦荟和绿芦荟的维管束中无大型薄壁细胞.木立芦荟、易变芦荟和库拉索芦荟在光合组织和储水组织之间有一层不含叶绿体的小型薄壁细胞,包围着储水薄壁组织,称之为储水组织鞘.中华芦荟、皂叶芦荟和绿芦荟则没有储水组织鞘.HPLC测量结果表明,木立芦荟叶芦荟素含量最高,库拉索芦荟和易变芦荟次之,中华芦荟、皂叶芦荟和绿芦荟含量最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在紫外光和蓝光下,黄色和黄绿色小球体仅存在于维管束的大型薄壁细胞、维管束鞘和储水组织鞘中,而光合组织和储水组织中没有黄色和黄绿色小球体.因此,维管束中大型薄壁细胞、维管束鞘和储水组织鞘是芦荟素等蒽醌类物质的储藏场所.综上所述,芦荟素含量与维管束的大型薄壁细胞、维管束鞘和储水组织鞘的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提取物中蒽醌类物质含量综合评价,利用正交实验比较了浸提、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优选库拉索(Aloe vera L.)中蒽醌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芦荟蒽醌类物质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实验基础。从而得出最佳提取方法为超声提取,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幼叶叶皮60目,乙醇40℃超声45min。  相似文献   

9.
盐分和水分胁迫对芦荟幼苗渗透调节和渗调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用不同浓度NaCl和等渗聚乙二醇(PEG 6000)处理芦荟(Aloe vera L.)幼苗,10 d后测定叶片相对生长速率和厚度、叶片中主要有机溶质、无机离子含量及渗透调节能力.结果表明,-0.44、-0.88 MPa NaCl和PEG处理使芦荟叶片的相对生长速率和叶片厚度明显下降,且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和叶片含水量降低的效应明显高于等渗的水分胁迫,其叶片渗透调节能力随处理渗透势的降低而增加, -0.88 MPa PEG胁迫的芦荟幼苗的渗透调节能力高于等渗盐分胁迫.在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有机酸、K 、Ca2 和Cl-中,-0.88 MPa PEG处理下含量比相同渗透势的NaCl处理下显著增加的是有机溶质,因此推断有机溶质含量高是PEG胁迫下渗透调节能力较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库拉索芦荟(Aloe vera)组培苗为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海水对芦荟进行盐胁迫驯化培养.结果显示:(1)在50%海水处理的组培植株性状分离最明显,且有部分芦荟苗生长旺盛;盐胁迫驯化前芦荟(库拉索)与盐胁迫驯化后芦荟('南盐1号')的组培苗在分化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库拉索芦荟的芽分化率、平均分芽数、心叶生长速率及生根系数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比例海水处理下的'南盐1号';'南盐1号'芦荟苗在0~20%海水条件下组培时,芦荟分化率随着海水浓度的加大而降低,而30%海水组培处理时芦荟芽增长数上升至淡水组培水平,且平均心叶数增加速率最大,根生长变化特征与其芽分化生长基本一致.(2)移栽入圃后用50%天然海水灌溉时,'南盐1号'芦荟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正常,而库拉索芦荟则盐胁迫症状明显;经一年大田海水灌溉比较试验发现,'南盐1号'的地上部与根部的鲜重在淡水灌溉下与库拉索芦荟没有差异,而在30%和60%比例的海水灌溉下均显著高于库拉索芦荟;用30%的海水灌溉培养下,'南盐1号'地上部产量与淡水灌溉的产量无显著差异,而库拉索芦荟的地上部产量却比淡水处理降低15%~20%.研究表明,通过海水组织培养能筛选出芦荟耐盐株系,且其耐盐分化株系筛选的最适浓度为50%海水.  相似文献   

11.
一、世界性的芦荟热方兴未艾芦荟是多年生百合科多浆植物。原产非洲。拉丁名为Aloe,源于阿拉伯语“ALLCH”,“味苦”之意。别名油葱、霸王蕉、草芦荟、象胆、龙角、番蜡。全世界芦荟属植物约有300余种。在非洲南部和阿拉伯半岛均有大型自生群落。小的仅10cm高,大的高达20M,叶片挺拔,剑刺兰天,景象颇为壮观。  相似文献   

12.
六种芦荟叶的解剖结构及其与芦荟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半薄切片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荧光显微镜研究了6种芦荟叶的结构、芦荟素的含量和储藏芦荟素的组织。结果表明,6种芦荟叶均由表皮、光合组织、储水组织和维管束组成,都表现出明显的旱生植物肉质叶的结构特征,表皮由一层扁平的细胞组成,其外壁加厚,并覆盖着厚的角质膜,气孔器凹陷,储水组织发达。6种芦荟叶的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和易变芦荟(A.mutabilis Pillans)的光合组织细胞呈长柱状,类似栅栏薄壁组织。中华芦荟(A.vera L.var.chinensis Berg.)、库拉索芦荟(A.vera L.)、皂叶芦荟(A.saponaria Hawer)和绿芦荟(A.greenii Bak.)则为等直径薄壁细胞。木立芦荟、中华芦荟、易变芦荟和库拉索芦荟的维管束中有大型薄壁细胞,皂叶芦荟和绿芦荟的维管束中无大型薄壁细胞。木立芦荟、易变芦荟和库拉索芦荟在光合组织和储水组织之间有一层不含叶绿体的小型薄壁细胞,包围着储水薄壁组织,称之为储水组织鞘。中华芦荟、皂叶芦荟和绿芦荟则没有储水组织鞘。HPLC测量结果表明,木立芦荟叶芦荟素含量最高,库拉索芦荟和易变芦荟次之,中华芦荟、皂叶芦荟和绿芦荟含量最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在紫外光和蓝光下,黄色和黄绿色小球体仅存在于维管束的大型薄壁细胞、维管束鞘和储水组织鞘中,而光合组织和储水组织中没有黄色和黄绿色小球体。因此,维管束中大型薄壁细胞、维管束鞘和储水组织鞘是芦荟素等蒽醌类物质的储藏场所。综上所述,芦荟素含量与维管束的大型薄壁细胞、维管束鞘和储水组织鞘的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C_4.植物鼠尾粟(Sporobolus indicus),金色狗尾草(Setaria glauca)、细叶结缕草(zoysia tenuifolia)、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和 CAM 植物芦荟(Aloe vera)属PEP 羧激酶亚型。C_4双子叶植物飞扬草(Euphorbia hirta)则为 NAD 苹果酸亚型。前面4种 PEP 羧激酶型的 C_4草本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呈均匀分布,与已知的该型的离心排列不同。认为这可为 C_4植物三种光合亚型的演化关系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中华芦荟叶的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中华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s(Haw.)Berg.)叶的结构,芦荟素的含量及其可能的储藏和合成场所,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芦荟叶的结构由表皮,同化薄壁组织,维管束和储水组织组成,其旱生结构特征比较明显,表皮具厚的角质层,外切向壁次生加厚,气孔下陷,中央储水组织发达,绿色组织没有明显的分化,其中,5个细胞环绕的气孔器和叶基出现的第二轮维管束在芦荟属中首次报道,具有种的特征,中华芦荟叶中所含的蒽醌类次生代谢物主要是芦荟素(barbaloin or aloin),其含量和叶位及同一叶的不同部位有关,植株上剖嫩叶及每一叶的上部含量高于下部老叶和叶的中部,叶基部含量最低,比较被测的解剖学指标和植物化学分析的结果发现,叶中维管束的密度和芦荟素的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用5%Pb(CH3COOH)2沉淀处理及5%NaOHR颜色反应检测芦荟素的储藏物合成部位,初步结果表明,位于韧皮部端的数个发达大型薄壁细胞是芦荟素的储藏场所,而绿色组织和维管束鞘是可能的合成场所。  相似文献   

15.
库拉索芦荟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快速生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植物名称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var. chinensis).   2 材料类别顶芽或无木质化的茎段.   3 培养条件芽诱导培养基:(1)MS 6-BA 2 mg*L-1(单位下同) NAA 0.2.不定芽增殖、分化培养基:(2)MS 6-BA 1 NAA 0.1~0.2.快速生根培养基:(3)1/10大量元素(MS其它含量不变) NAA 0.2.以上培养基均含0.7%琼脂,pH 5.8,培养基(1)、(2)含3%蔗糖,培养基(3)含2%蔗糖.培养温度20~27℃,光照10~12 h*d-1,光照度1 500 lx.   ……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芦荟属14种2变种植物的核型,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种类的体细胞染色体基数均为X=7,二倍体,由4对长染色体和3对短染色体组成。根据Stebbins(1971)的核型分类标准,Aloeaffinis Berger等3种芦荟的核型为“3B”型,Aloe graciliflora Groenewald等3种芦荟的核型为“4B”型,A.mitriformis Mill等3种2变种芦荟的核型为“3C”型,A.saponaria(Air.)Haw等5种芦荟的核型为“4c”型。其中有6种1变种芦荟的核型为首次报道。另外,还对芦荟的系统分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4个水平的砂培试验研究了外源氯对库拉索芦荟(Aloe vera)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系相对干质量的含水量、植株干质量、根冠比分别在施氯浓度≥25mmol·L-1、≥50mmol·L-1、≥100mmol·L-1时显著下降(P<0.05);(2)外源氯胁迫下,Cl-主要在芦荟根部积累,且外源氯浓度越高,根系Cl-含量越多而叶片的Cl-含量越少;(3)硝酸盐主要分布在根系和功能叶(5叶)上,施氯≤50mmol·L-1时叶片和根系的硝酸盐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4)随氯浓度水平的升高,蒽醌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不大,芦荟甙含量在施氯≤50mmol·L时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库拉索芦荟幼苗对海水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库拉索芦荟(Aloe vera)幼苗对海水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30%海水处理20d,库拉索芦荟幼苗的干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30%海水处理库拉索芦荟的根干重明显高于10%海水及淡水处理;(2)海水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幼苗中离子区域化明显:从地下部和地上部来看,Na^+、Cl^+明显在芦荟根部积累,海水比例越高,根部Na^+、Cl^+含量越大,而K^+却相反;海水胁迫下芦荟地上部分功能叶片中Na^+、Cl^+含量最低,K^+含量最高,而淡水处理从老叶到新叶,Na^+、Cl^+含量总是呈下降趋势,而K^+正好相反;随海水胁迫在库拉索幼苗中Ca^2+含量下降,而Mg^2+含量七升;(3)随海水胁迫时间增加芦荟叶片质膜透性呈显著上升,MDA含量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19.
芦荟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荟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广泛地供作药用及食用。本文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两方面综述了芦荟属(Aloe)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为芦荟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等渗透势(-0.44、-0.88 MPa)NaCl和PEG 6000处理对六叶龄芦荟(Aloe vera)幼苗叶片生长速率、干物质积累、电解质渗漏和离子吸收、分配的效应。结果表明: -0.44、-0.88 MPa NaCl和PEG处理10 d均明显抑制芦荟幼苗叶片伸长生长,植株干物质积累速率显著降低, 叶片含水量降低,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率上升。NaCl对芦荟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PEG处理的。不同器官离子含量、根系和叶片横切面X-射线微区分析结果表明, NaCl胁迫导致芦荟体内Na+、Cl-含量显著上升,根中增幅明显高于叶片,其中Cl-尤为显著。NaCl胁迫严重抑制芦荟对K+ 和Ca2+ 的吸收及其向叶片的运输,根、叶K+/Na+、Ca2+/Na+ 比率显著下降,而PEG胁迫对离子平衡的干扰较轻,是芦荟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高于盐胁迫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芦荟对 -0.44~-0.88 MPa NaCl胁迫仍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主要原因是:1) 根系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较强,并随着盐胁迫强度增加其选择性增强; 2) 芦荟叶片中的盐分在贮水组织中显著积累,明显高于其它组织细胞。同时,芦荟是CAM(景天酸代谢)途径植物,蒸腾极小,盐分随蒸腾流进入地上部的机会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