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利娟 《蛇志》2004,16(3):53-54
重症肌无力危象(MGC)是重症肌无力(MG)在治疗过程中多种因素诱发肌无力危象,导致呼吸肌无力,不能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危及生命。因此,观察病情及加强护理是保证治疗和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就我科自1998年至2002年以来收治的7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发生16例MGC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孙乐瑾  周忠义 《蛇志》2012,24(1):74-75
毒蛇咬伤致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主要为神经毒类毒蛇咬伤后引起全身骨骼肌麻痹,包括呼吸肌麻痹,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我科成功救治1例毒蛇咬伤致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31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稳定期的睡眠质量。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进行近1月的睡眠质量问卷调查、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表(QMG)进行病情评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对MG患者睡眠质量指数、各因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符合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知情同意并纳入研究患者共有321例,男156,女165。研究发现,多数重症肌无力患者有睡眠质量问题:性别与睡眠质量、病情评定无相关性(P0.05);重症肌无力患者睡眠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方面。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存在睡眠质量差这一问题。改善MG患者肌无力症状的同时,应注重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述Tfh细胞及相关分子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作用.通过分析Tfh细胞及相关分子在眼肌型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差异,阐明眼肌型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发生了不同的体液免疫反应;在描述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方面,比较绝对评分和QMG评分的优劣性.方法:运用抗体标记Tfh细胞相关分子CXCR5、ICOS、Bcl-6及CXCL13,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这些分子在非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对病情做QMG评分和绝对评分,分析其与CXCL1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眼肌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CXCR5、ICOS和Bcl-6分子在CD4+T细胞的表达增高,其中CXCR5、Bcl-6分子表达在3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随MG病情发展,外周血CXCL13的表达上调,CXCL13与QMG评分和绝对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669和0.797.结论:Tfh细胞及相关分子CXCR5、Bcl-6、CXCL13的表达参与了MG的发生、发展过程;Tfh细胞及相关分子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的表达高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这是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症状更重和症状评分更高的原因,也是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抗体阳性率高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原因;在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评测中,绝对评分较QMG评分更加准确,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姬广敬 《蛇志》2002,14(3):51-53
机械通气是一种常见的有效通气方法 ,因其能有效的改善通气 ,提高氧的弥散能力 ,改善低氧血症 ,改善呼吸肌疲劳。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有机磷中毒 (AOPP) ,重症肌无力等合并呼吸衰竭时 ,发挥重要的作用 ,自 1 996~ 2 0 0 1年 ,我们使用该方法治疗各类呼吸衰竭 53例 ,并对其进行疗效观察及护理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53例中 ,男 34例 ,女 1 9例 ,平均年龄 58岁 ,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 38例 ,有机磷中毒 1 4例 ,重症肌无力 1例 ,以上病例均在出现呼吸衰竭 (PO2 <8k Pa,PCO2 >6.67k Pa)及时给予经口气管插管 ,据情况…  相似文献   

6.
欧阳利芳 《蛇志》2014,(4):442-443
目的探讨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抢救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采取的护理措施有重症监护、气道护理、振动排痰、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结果 4例患者中3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综合、整体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机体自身产生了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蛋白质的抗体,造成神经冲动的传递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肌肉无力、易疲劳的现象。根据血清中产生的抗体和临床表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可分为不同的亚类,其发病机制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本综述系统地总结了重症肌无力的亚组分类及最新的相关遗传学研究基础,重点论述了该病的易感基因、家族性重症肌无力及重症肌无力的表观遗传学研究,从而为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HLA—DQ分子遗传结构与中国人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霞  张克雄 《遗传学报》1999,26(4):295-300
重症肌无力与HLAⅡ类基因关联性在不同人种和民族中具有不同遗传易感性,为探讨中国人重症肌无力(MG)与HLA0DQ分子关联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了50例中国正常人及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HLA-DQA1和-DQB1座位的基因型,结果:共检出正常人DQA1等位基因8种,DQB1等位基因10种,重症肌无力患者DQA1等位基因8种,DQB1等位基因9种  相似文献   

9.
获得性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肌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受到免疫攻击而破坏,以致不能产生足够的终板电位,突触后膜传递功能障碍而产生肌无力.多数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时期需要接受免疫治疗,并通过适当治疗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本文将就重症肌无力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及胸腺切除手术的常规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常用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适应症、副作用以及针对副作用的临床对策.治疗的目标是使患者达到临床或药物缓解并将治疗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同时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应根据疾病分型、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合并症而个体化,并强调患者的积极参与.近年来由于新型免疫抑制药物逐渐应用到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使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转归明显改善,故本文重点介绍免疫抑制药物,特别是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霉酚酸酯、他克莫司及利妥昔单抗等,并介绍这些药物的治疗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方善双 《蛇志》1997,9(3):79-79
一例重症心肌梗塞抢救及护理方善双广西忻城县中医院546200重症心肌梗塞,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我院抢救一例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0岁,离休干部,于1995年4月15日下午5时,因与家人发生口角而出现头晕,口唇及肢体麻木,心...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5,(3)
<正>Lambert-Eatonl综合征又称癌性肌无力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与重症肌无力不同。重症肌无力是指神经、肌肉接头之间的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受累的肌肉容易疲劳,通常休息后症状缓解[1]。而Lambert-Eatonl综合征是指因癌瘤远距离作用而引起的周围神经和肌肉病变,休息后不能缓解症状。Lambert-Eatonl综合征可见于多种恶性肿瘤,但主要见于小细胞肺癌引起的异位激素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免疫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20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和CD8及采用比浊法检测IgG、IgA和IgM,进行分类比较其变化。结果: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IgG、IgA较眼肌型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CD3、CD4、CD8、IgG、IgA及IgM)和临床资料(男/女、眼肌型/全身型、检测时病程、检测时年龄)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液免疫低下组中,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缓解率比未用丙种球蛋白组的缓解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指标IgG、IgA、IgM、CD3、CD4、CD8虽然不能作为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和疗效的唯一评价指标,但对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体液免疫低下者用丙球蛋白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何芳  黄桂桂 《蛇志》2017,(3):368-369
目的探讨强化输液护理模式在重症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84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模式,观察组采用强化输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输液护理能显著改善重症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2)监测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45例重症监护室(ICU)重症病人行PICCO2监测,并进行相关观察及护理。结果 45例病人使用PICCO2监测的平均时间为(144.35±68.57)h,7例抢救无效死亡,4例自动出院,均未出现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加强重症病人PICCO2监测的护理,有利于滴定式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吴红霞 《蛇志》2006,18(1):64-65
重症肺结核病人,多为难治性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如肺气肿等其它合并症,患者的预后欠佳,病死率高,综合护理十分重要。我们自1999年10月~2004年10月,共收治重症肺结核病人48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挖掘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可能的风险基因。方法:通过人工挖掘在Pub Med数据库收集重症肌无力风险基因,通过Gene数据库获取重症肌无力风险基因编号,用以表示基因或者其相应的蛋白。应用基因功能分析软件DAVID(http://david.abcc.ncifcrf.gov/)对重症肌无力风险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挖掘重症肌无力风险通路,进而对任意两个通路进行关联分析。应用基因功能分析软件DAVID的Gene Ontology,对MG风险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以P0.01来判定注释是否有显著意义。结果:(1)本研究挖掘出97个重症肌无力的风险基因,KEGG基因富集分析共筛选出44条与重症肌无力显著相关的通路,主要包括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通路、信号转导相关通路、肿瘤相关通路、抗原的加工提呈通路等等。(2)以上44条风险通路两两通路间均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本研究共挖掘出44条重症肌无力风险通路,8个重症肌无力风险基因,分别为:NF-kB、TNFR、MEK、AP-1、Raf、MEK1/2、MSK1、TAPBP。其中,MEK同时出现在多个风险通路中,考虑其风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王新珠  吴火英  邓丽容 《蛇志》2006,18(4):333-334
我科于2005年10月8日收治1例重症水痘病人,经抗感染、对症等综合治疗和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使病人安全度过危险期,现将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全身水疱4天,发热、排酱色尿1天,于2005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于5天前感头痛明显,无鼻塞、咽痛、咳嗽等,服感冒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循环滤泡辅助性T(c Tfh)细胞亚型与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30例MG患者外周血c Tfh细胞各个亚型百分比和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c Tfh细胞亚型的百分比是通过流式细胞术获取的。MG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胸腺情况、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GFA)分型和重症肌无力量化(QMG)评分。结果:CD4~+CXCR5~+ICOS~+、CD4~+CXCR5~+PD-1~+和CD4~+CXCR5~+CXCR3-CCR6~+(Th17样)c Tfh细胞亚型百分比与QMG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患者在CD4~+CXCR5~+ICOS~+、CD4~+CXCR5~+PD-1~+和Th17样c Tfh细胞亚型百分比要高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者,OMG患者在CD4~+CXCR5~+CXCR3-CCR6-(Th2样)c Tfh亚型细胞百分比要高于GMG患者。c Tfh细胞各个亚型百分比与MG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胸腺情况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D4~+CXCR5~+ICOS~+、CD4~+CXCR5~+PD-1~+和Th17样c Tfh细胞亚型百分比与MG病情严重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c Tfh细胞与MG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玉华  袁爱洁 《蛇志》1997,9(4):67-68
重症肌无力7例死亡原因分析刘玉华袁爱洁(山东省青岛湛山疗养院青岛266071)自1990年以来,我们收治重症肌无力1000余例,死亡7例,现将其死亡原因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16~69岁,疗程6个月至3...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国西北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3年9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及胸外科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表(QMGs)进行病情评分,胸腺组织学类型以WHO分类为主,同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共纳入122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包括男性595例,女性626例。Ⅰ型MG患者的起病年龄最轻,其次是Ⅲa;各临床类型MG患者的病程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Ⅳb型MG患者的QMGs评分最高,病情最严重,Ⅰ型最低,病情最轻。合并胸腺增生的MG患者起病年龄最轻,其次是胸腺正常患者,合并胸腺瘤患者的起病年龄最大,显著大于合并胸腺增生者(P0.05);不同胸腺病理状态MG患者的QMG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不同类型胸腺瘤MG患者的起病年龄、QMGs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住院期间QMGs相比,随访患者各组QMGs均较前明显下降,且以胸腺瘤各组QMGs评分下降显著。结论:1眼肌型MG患者起病年龄最轻,临床症状也最轻;2胸腺增生患者起病年龄较胸腺瘤明显早,而胸腺瘤不同病理分型间起病年龄无明显区别;3胸腺手术切除患者病情恢复明显优于未切除胸腺患者,提示手术切除胸腺对于治疗MG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