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产自陕南西乡化石库的棘盔状化石进行了统计和描述,对棘盔属的属种划分进行了重新厘定。单锥形的棘盔状化石同带有多个分枝复合体的棘盔状化石的断枝在尺寸、形态和表面装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把这两类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棘盔状化石归入不同的种,将单锥形、表面具有密集直刺等特征的一类归入直刺棘盔Acanthocassis orthacanthus,将分枝数量不定的多分枝复合体归入具刺棘盔Acanthocassis echinate。通过进一步的测量分析,在A.echinate种内,发现其表面装饰也存在差异。本文展示的棘盔状化石新特征丰富了对棘盔状化石的认识,为进一步探讨棘盔状化石的亲缘关系和分类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我国寒武系底部含磷岩系中的棘灰状化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点介绍产于我国扬子地台下寒武统底部含磷岩系中的部分具棘,带刺类化石的分布情况和埋藏特征,对它们的分类位置和亲缘关系也作初步探讨,认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后生动物类群的硬件构造,文中描述了该类化石3属4种,其中1新属1新种-Paradoxiconus typicalis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3.
首次详细描述了河南省石门沟、阳坡和山西省水峪等3条剖面寒武系底部辛集组中的遗迹化石。遗迹化石主要产出于辛集组的近底部层位,以水平管状遗迹化石为主,共计8遗迹属,12遗迹种(含3个未定种),包括Arenicolites sp.,Didymaulichnus lyelli,Gordia marina,Helminthopsis abeli,Helminthopsis sp.,Palaeophycus striatus,Palaeophycus tubularis,Phycodes sp.,Planolites beverleyensis,Planolites montanus,Treptichnus pedum与Treptichnus pollardi,此外还有2枚属种未定的遗迹化石。这一遗迹化石组合属非典型的Cruziana遗迹相,形成于盐度正常的潮下带砂质软底环境。通过对寒武纪早期管状遗迹化石Palaeophycus与Planolites直径大小的统计与分析,推测辛集组下部地层的时代不早于沧浪铺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产于我国陕西西乡寒武系底部磷矿层中的藻类化石,在标本中发现多种藻枝保存类型和可能的"固着器"等特征;由于藻体微小、藻管中空等特征而将其归入蓝菌类寒武松藻属;可为早寒武世早期的藻类繁盛提供了新的小生境和新的食物来源、加速了后生动物的进化。  相似文献   

5.
陕西,鄂西下寒武统西蒿坪段“瓶状微化石”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展示了陕西西乡和湖北房县下寒武统西蒿坪段中的三块棘状集合体标本,论证了西蒿坪段中的所谓瓶状微化石不是原生动物,而一类接近于开腔骨类Chancelloriids的多骨片后生动物化石。将过去在西蒿坪段中描述的14属38种“瓶状微化石”合并成1属1种,即Cambrothyra ampulliformis Qian et Zhang,1983和C.truncata (Duan),1986。  相似文献   

6.
辽南前寒武系兴民村组“类水母”化石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大量可靠的前寒武纪多细胞动物化石的发现,激起了各国学者在前寒武纪地层中寻找多细胞动物化石及其遗迹的热情。华北辽东半岛南部新元古界兴民村组"类水母"化石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以来,一直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可能的后生动物化石。然而,笔者通过对"类水母"化石的形态学及生长模式的研究,认为辽南前寒武系兴民村组"类水母"化石可能并非多细胞动物化石,而是一类亲缘关系不明的不具备运动能力的底栖生物化石,该化石具有无限的线性增长方式。关于其生物学属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华南寒武系地层中广泛富集微体骨骼化石,为解决某些疑难化石的亲缘关系及研究早期后生动物的演化提供了重要化石证据。在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中发现一些管状微体骨骼化石。经鉴定后主要有4属,分别为小钻孔螺Torellella、似软舌螺Hyolithellus、鞘状螺Coleoloides和表面具鳞片状管状化石Mongolitubulus squamifer。Mongolitubulus分布范围较为广泛,本文结合前人对该化石亲缘关系的探讨及剑河寒武系"清虚洞组"化石的特征,推测M.squamifer可能是高肌虫的装饰刺。  相似文献   

8.
本文展示了陕西西乡和湖北房县下寒武统西蒿坪段中的三块棘状集合体标本,论证了西蒿坪段中的所谓瓶状微化石不是原生动物,而是一类接近于开腔骨类Chancelloriids的多骨片后生动物化石.将过去在西蒿坪段中描述的14属38种"瓶状微化石"合并成1属2种,即Cam-brothyraampulliformisQianetZhang,1983和C.Truncata(Duan),1986.  相似文献   

9.
中国瓶状微化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瓶状微化石是研究历史较短的一类微体化石,近十几年内,此类化石在我国大量发现。本文就现有资料,简介了瓶状微化石在我国的地层、地理分布及其产出特点,并叙述了国内瓶状微化石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为深水陆棚过渡相沉积,在其上部的剑河生物群中发现海绵动物化石,共6属6种,包括次圆柱形细丝海绵Leptomitus teretiusculus Chen,Hou and Lu,1989,小细丝海绵未定种Leptomitella sp.,密集鬃毛状海绵Saetaspongia densa Mehl and Reitner in Steiner et al.,1993,小斗篷海绵未定种Choiaella sp.,斗篷海绵未定种Choiasp.以及疑问原始海绵?Protospongiasp.,占整个生物群组成的6.98%,多为寒武纪第二世常见属种。本文主要描述前4属4种海绵动物。根据目前所采集到的海绵动物高度来看,多处于0—15cm范围内,其中0—5cm的海绵较多,5—15cm的海绵主要为Choiaellasp.。与皖南寒武系荷塘组和澄江生物群的海绵化石相比,"清虚洞组"的海绵动物总体个体较小,这种分层性可能与它们所处的环境背景和生态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陕南宁强宽川铺生物群发现具触手的水螅营养体化石,同层位同时发现大量磷质管状疑难化石,其管体上可分辨出可能的出芽特征,推测该类具出芽特征管体可能和现代群体生活的薮枝螅(Obelia)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描述了产于我国寒武系底部磷矿层中的微型蓝菌类化石4属4种,其中Girvanella sp.和Spirellus columnaris产于新疆阿克苏、乌什玉尔吐斯组和云南会泽、安宁朱家箐组中谊村段,Endoconchia lata产于四川峨眉灯影组麦地坪段,Cambricodium capilloides和一块属种名未定的化石产于陕西宁强灯影组宽川铺段,从而丰富了我国寒武系底部磷块岩层中的蓝菌类化石。本文还讨论了上述微型蓝菌类化石有直接磷酸盐化保存和钻孔磷酸盐铸模保存的两种保存方式。  相似文献   

13.
陕西宁强宽川铺地区灯影组宽川铺段的原始锥石类Carinachitids中,新发现了五辐对称新属种--五分宁强锥石(新属、新种)Pentaconularia ningqiangensis gen.et sp.nov..本文对这一新属种进行了描记.结合前人发现的两辐对称、三辐对称、四辐对称的Carinachitids系列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陕西镇巴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中的小壳化石3新属5新种。样品采自镇巴小洋坝曾家坡,共生化石有三叶虫、古介形虫、海绵骨针和大量软舌螺等。化石组合面貌表明其地质时代属筇竹寺期。另外,在峡东水井沱组中发现了微网虫(Microdictyonsp.)化石骨片(图版I,图18,19),可与云南筇竹寺组及陕南水井沱组对比,说明Microdictyon广泛分布于扬子地台区。  相似文献   

15.
根据陕西西乡梅树村期西乡生物群中获得的64枚马哈螺类化石个体的壳形和纹饰特征类型,确认该类化石有6个属,同时对其中3个属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并建立了西乡中间锥新种Mediata xixiangensis sp.nov.。文中还对马哈螺类化石个体的不同部位进行了能谱分析和个体长宽高的测量统计,结果显示马哈螺类的壳质成分是磷酸钙,含少量氟和铝元素。马哈螺类的个体均较小,不超过1 mm,其中长度一般为300—700μm,宽度为250—550μm,厚度为200—300μm。上述研究对今后世界范围内寻找和研究此类化石,尤其对单板类的起源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陕西南部早寒武世原始锥石类carinachitids两新种记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陕西宁强宽川铺地区灯影组宽川铺段原始锥石类carinachitids两个新种Emeiconularia amplicanalis sp.nov.和Carinachites platus sp.nov.进行了记述。外表形态多样、个体大小悬殊的两辐对称、三辐对称和四辐对称的carinachitids系列标本的发现,揭示了陕南地区早寒武世丰富多样的carinachitids生命世界。三辐射对称的Emeiconularia在四川峨眉及陕西南部的震旦-寒武系界线附近都有分布,因而对前寒武纪—寒武纪跨界地层具有划分对比意义。两新种的发现无疑增加了我们对早期锥石类多样性的认识,为证实多样性的刺细胞动物在早寒武世早期已经存在的假说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7.
陕南早寒武世宽川铺生物群三维立体保存了大量结构精美的磷酸盐化胚胎及小壳化石,为后生动物演化及化石胚胎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证材料。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石分类学及演化生物学上,而对沉积环境及埋藏机制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文中通过对大量野外岩石照片、岩石薄片、小壳化石SEM照片的综合研究后认为,宽川铺生物群不是原地埋藏的产物,而是事件沉积的结果。该研究对于探讨宽川铺生物群化石的埋藏环境及保存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陕南灯影组宽川铺段的小壳化石具完好的三维保存方式。Anabarites是三辐射对称、单管底栖群居生物,亲缘关系不明。作者通过对陕南宁强下寒武统宽川铺段进行数次系统采样,经过对样品的醋酸溶蚀处理和电子扫描电镜照像后,发现Anabarites壳体内部具螺旋状微结构;经测试分析后认为该结构可能与中槽的深浅成正相关,两者的形成可能与微环境中水体的变化有关。探讨其可能的亲缘关系及其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