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小核草履虫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含有9种颗粒状细菌共生体,尾草履虫细胞核内含有3种全孢螺菌共生体,绿草履虫细胞质中含有小球藻共生体.双小核草屐虫中的某些细菌共生体能感染无共生体草履虫,具有感染能力的全孢螺菌和小球藻也能成功地进入到尾草履虫或绿草履虫细胞内,成为相应草履虫的内共生体.并报告了这几种草履虫中发生的互惠共生现象,以及绿草履虫中宿主与共生体间的"生态调节"现象.  相似文献   

2.
双小核草履虫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小核草履虫(Paraecium aurelia)比尾草履虫(P.caudatum)较为小些(长约135微米,宽35—40微米),细胞内含有一个多倍体的大核和两个双倍体的小核(尾草履虫则含有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双小核草履虫的有性生殖及其遗传学双小核草履虫的接合生殖开始时,两个草履虫先在近前端的无纤毛区附着,以后,附着区逐渐扩大,咽道区的膜发生融合,两个接合体之间产生了细胞质通道。随着每个接合体内的大核渐趋瓦解,而所含的两个小核均发生减数分裂,经过连续二次分裂后,每个细胞内的小核数变为8个。接着每个细胞的8个小核有7个瓦解,剩下的各一个单倍体小核经有丝分裂产生两个配子核,其中一个是动核,另一个是静核。两个接合体中的动核经过细胞质通道各自移到对方细胞中,与对方的静核结合成合子核。两  相似文献   

3.
草履虫有两种核,即大核和小核,小核是二倍体,含 DNA 而不含 RNA,它参与有性生殖过程,具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但不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因此它不产生RNA。大该为多倍体,既含 DNA 又含 RNA,因为大核是由小核形成的(有性生殖时,大核消失,并被合子的小核形成的一个新大核所代替),所以它不能携带比小核更多的基因信息,然而它含有更多的 DNA,至少是小核的8倍,大核中的 RNA 能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模板。草履虫借无性生殖(二裂法)和有性生殖(接合法)进行生殖,无性生殖时,小核  相似文献   

4.
通过吖啶橙和Hoechst 33342两种活体荧光染料双染的方法对第四双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 tetraurelia)接合生殖过程中小核减数分裂产物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位于口旁锥外的小核分裂产物呈蓝绿色或黄绿色,表明它们以凋亡的方式发生退化.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从分离提纯的尾草履虫大核染色质中抽提得碱性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氨基酸含量分析以及等电点和分子量测定,证明属低等真核生物的尾草履虫与高等真核生物一半,在细胞核染色质中含有正常的组蛋白成份,且以恒定的比例(约1:1)与DNA结合;这两类不同的真核细胞,组蛋白的成分和性质显示了相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透射电镜术显示了含小球藻绿草履虫和人工诱导获得的无小球藻绿草履虫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无小球藻绿草履虫细胞内有大量处于不同消化阶段的食物泡及膜性小泡,在细胞质内常见有线粒体聚集分布以及内质网分布其中,细胞大核内核仁数目增多,并聚集形成多个核仁区。含小球藻绿草履虫中细胞膜性结构较少见,细胞大核中核仁数目较少。结果表明,小球藻共生体可能影响了宿主草履虫细胞中所述细胞器的功能,数量和分布,并影响了核仁的功能,数量和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波长光照对草履虫增殖的影响,克隆草履虫感光蛋白基因.方法以双小核草履虫 Paramecium aureli为研究对象,分别置于黄色光(578~592 nm)、蓝色光(446~464 nm)、红色光(620~760 nm)、白光和自然光下,每隔1 h随机抽样法显微观察并计数;RT-PCR克隆草履虫感光蛋白基因.结果不同波长光的照射下,与自然光比较,第1天黄光组草履虫增殖显著上升(P<0.01),蓝光组和红光组草履虫增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P<0.01, P<0.05),白光组无明显差异(P>0.05);第2天,蓝光组、红光组和白光组草履虫增殖仍受到抑制(P<0.01),黄光组作用不显著(P>0.05).黄光组和白光组草履虫总RNA作为模板,克隆出大小约500 bp的rhodopsin-like基因cDNA片段, 5个不同光照组均克隆出大小约195 bp的Long wave sensitive opsin-like 基因cDNA片段.结论黄色光显著地促进草履虫增殖,蓝色光和红色光抑制其增殖;黄光和白光能诱导草履虫rhodopsin-like基因表达;Long wave sensitive opsin-like 基因在草履虫有表达.  相似文献   

8.
教师们在进行草履虫的实验课时,常常会看到许多其他的纤毛虫,学生们也要请老师替自己认一认显微镜下面看到的原生动物,因此一个动物学教师很有必要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纤毛虫。纤毛虫类(Ciliata)是原生动物门中的一纲。它们的身体表面生有许多短而细的纤毛,用以游动和摄取食物。纤毛虫是比较大的原生动物,身体结构复杂,体形多种多样,运动相当迅速灵敏。身体最外面有一层薄的坚固的表膜,所以体形是比较固定的。细胞质分化为外质与内质。外质比较透明,纤毛即由之生出。外质里常有丝囊(trichocysts)。内质是颗粒状,比较流动,里面有细胞核、食物泡、收缩泡等。一般纤毛虫的细胞核分化成大核与小核:大核主司营养机能,又称为营养核;小核与生殖过程有较密切的关系,又称为生殖核。纤毛  相似文献   

9.
法尔根氏核酸反应法(Feulgen reaction)是—种试验细胞核中含有胸腺核酸(Thymo-nucleic acid)的方法。这个方法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生物科学的领域里;不少种类动植物的细胞核,可以经过这个反应显出鲜艳的紫红色,在原生动物中,有人采用这个方法来研究草履虫和(?)体虫(Trypanosoma)的核分裂。原生动物在休眠状态的包壳时期和孢子时期,在细胞质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很坚固的包壳,有了这层包壳,在制作标本时,能阻挡染料的透入,所以一般的染色法,不能把包壳里面的结构染上颜色。如果应用法尔根氏核酸反应,就能透过包壳,把壳内的细胞核,照样起着反应,现出它的结构。像草履虫一类的包壳,疟原虫一类的胶孢子虫(寄生在鱼类肌肉内的原生动物,致鱼类在体外的患处形成肿瘤)的孢子,就能应用这种方法。但变形虫一类的原生动物,则不起反应,就不能显出核的结构了.  相似文献   

10.
绿草履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叙述了绿草履虫的特征,包括活体和银染后的皮层银线系及核器的形态,以及无性和有性生殖不同于尾草履虫之处。最后报告了它与小球藻的共生关系。强调了动物学教学以绿草履虫为纤毛虫的代表代替贯用的尾草履虫具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变形虫和草履虫常被采取作为原生动物实验的主要代表,但是从自然环境或不纯粹的培养液中取得的变形虫和草履虫常常掺杂着其他小生物.学生在一个视野可以看到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小生物,和所要观察的变形虫、草履虫混淆不清,难于识别.教师一一解释,应接不暇,感到十分被动;这样就大大减低了实验的效果.为了要使学生便于观察和提高实验效  相似文献   

12.
纤毛虫大核和小核的形态及其发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毛虫细胞内同时含有大核(macronucleus)和小核(micronucleus)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大核和小核在结构和功能等诸方面有明显差异。但一些进化程度较低的纤毛虫大核和小核没有进一步的分化,甚至极少数纤毛虫仅含一种类型的细胞核。本文就纤毛虫大、小核的形态及其发育过程的基本特征,以及某些低等纤毛虫核器的特殊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利用活体观察、蛋白银和氨银染色技术对采自西藏温泉的寡膜纲咽膜类纤毛虫第一双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 primaurelia)和膜口类纤毛虫明布雷斯四膜虫(Tetrahymena mimbres)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首次描述了这两种纤毛虫细胞核器的形态和位置、纤毛图式和口膜的排布模式; 并且测定了SSU rDNA和COXⅠ标记基因序列, 基于这两种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均支持P. primaurelia聚在草履虫P. aurelia复合种中, T. mimbres聚在四膜虫T. borealis类群中。两种纤毛虫均为中国新记录种, 且首次在高原温泉中发现, 不仅为西藏地区温泉原生动物生物资源的发掘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也为原生动物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多节核棘尾虫无小核系虫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纤毛虫细胞具有大核和小核之分。多年来认为大核控制当代无性系细胞的全部代谢活动,小核只在有性生殖时起产生两性原核和受精的作用,从而更新无性系。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小核对当代无性系细胞的皮层形态及形态发生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此工作是在草履虫上(Ng等,1981,1984,1987)和贻贝棘尾虫上(史新柏等,1983,1990;Lu等,1989)完成的。但小核对大核的影响在任何纤毛虫上尚未见报道。笔者用所获得的新种多节核棘尾虫  相似文献   

15.
一个草履虫的体表约有二万条纤毛.草履虫依靠纤毛的鞭打,在水中游泳,这是它的主要运动方式.此外,草履虫还能以其腹侧(开口的一侧)的纤毛尖端附着在水草或水中其他物体上,缓慢地作匍匐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在绿草履虫(P.bursaria)和卡氏草履虫(P.calkiusi)比较常见. 纤毛的超微结构纤毛是从细胞质基质向细胞表面突出的一种细长的细胞器,其最外层的膜即为细胞膜的延伸,称纤毛膜.纤毛露在细胞外面的长度约为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问题解答(一)问:初中动物学上册原生动物章内说,变形虫与草履虫的排泄废物,一部分是由身体表面排出,一部分由伸缩胞收集,通过伸缩胞的收缩再排出体外,不知这种排泄是否有它一定的路径?如果没有的话,而是先由伸缩胞的收缩作用把废料排出伸缩胞再透过细胞膜而排出体外,势必又会混入细胞质里去了,这样怎能完成它的排泄工作呢?请详细解释?答:草履虫的伸缩胞(泡)是位於外质与内质之间的,和身体表面很接近。在横切面上看,它好像是挂在身体表面上的小泡。收缩时,它的内含物便穿过体表直接排到体外。变形虫的伸缩胞位於身体的内部,埋藏在内质里。当它积垒的水分和废物陆续的增加,体积渐渐增大时,由於变形虫身体的移动,它渐渐的被拖到身体的“後端”,而与身体表面接触。这时它的收缩便将废物由身体表面直接排出, (陈阅增答)  相似文献   

17.
一、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出现细胞核是生物进化上的一个重要标志,首先由布朗(Bro-wn)发现。几乎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都储存在胞核内。 一般讲每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但也有  相似文献   

18.
纤毛虫口器形态发生的研究,已有大量工作,结论是发生的方式不一。其中草履虫被认为是属于没有前子虫口器发生的类型。如Yusa(1957)在七种草履虫中,Porter(1960)在双小核草履虫上,Ehret(1963)在绿草履虫上都得出这样的结论。直到近年,在Peck(1974)的有关报告中,和在Hanson(1977)的纤毛虫胞器演化的论述中,都还分别引证或肯定以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每期10题     
(4)图中的RI、RZ……表示_。②·!t .…③.- ﹄O r,. ①尸.~“~-.!N IH4咨-。,·孟·… C-O 一H·CesH . N IH·…甲·。0 .C 一R|C·H…‘H IN 1.取一滴池塘的水制成装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一种动物的身体内有大、小细胞核,还有伸缩泡,这种动物是: A.变形虫;B.草履虫;C疟原虫;D.绿眼虫。 2.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呼吸作用,细胞内有机物分解时所产生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B.水;C.二氧化碳和含氮废物;D.含氮废物。 3.水媳的出芽生殖有性生殖。进行出芽生殖所需要的条件是:和 4.人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蛋白质;B.…  相似文献   

20.
由於原子能和平利用的被重视,最近有不少关於同位素在植物学及农业方面应用的苏联文献被介绍了过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同时,由於苏联将帮助我们建立原子堆,预计不久我们也将会得到同位素,用於研究工作中,不少的研究工作者们已在跃跃欲试了.笔者过去有机会在这方面作过一点工作,在这个时候把一些有关同位素使用的原理和方法介绍出来,也许可以或多或少地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引言首先让我们以碳元素为例说明同位素的意义。我们所熟知的碳元素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核内有与电子同样多的质子和6个中子,因此它的原子序数是6,而核中核子的数目即质量数等於质子数+中子数=12,我们普通将它写为_6C~(12).另有这样一个元素,其核外也是6个电子,核内的质子也是6个,只是中子多了一个,即7个中子,因此它的原子序数不变,而其质量数则成为6+7=13了。这个元素也是碳,我们写为_6C~(13).同样有_6C~(11),_6C~(14),前者核内只有5个中子,后者有8个中子。就碳元素而言,共有_6C~(11),_6C~(12),_6C~(13),_6C~(14),四者核外电子数目均同而核内中子数目不同。凡是这样的元素我们称之为同位素。同位素因核外电子数目相同,故其化学性质相同,在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