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螺旋藻富含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特别是α-亚麻酸。也是β-胡萝卜素的良好来源。螺旋藻中的铁特别容易被人体吸收。最近的研究证明,螺旋藻可有效地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改善肝功能。经常食用螺旋藻还可增加胃肠道中的有益细菌。二、小球藻富含叶绿素、蛋白质和矿物质(包括磷、钾、镁、硫、铁、钙、铜、锌、碘、钻和其他微量元素、。还含有卜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C、E、K、B1、B2、B6、和B12,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胆碱和肌醇。营养价值很高。可调节胆固醇,有强烈的抗肿瘤和…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茶园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江西省典型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和肥力特征,选取江西省21个地区372个典型茶园,分析茶园土壤养分的差异性、空间性、相关性及与地形、土壤类型、海拔和建园时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 江西省茶园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全钾分别达到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营养指标的53.9%、60.1%、56.1%、22.9%、38.5%、43.7%、11.1%和95.5%,其中速效磷为强变异;有效铜、锌、铁、锰和硼达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一级标准的占比分别为76.3%、74.2%、96.8%、73.1%和0.0%。江西茶园土壤养分以赣中地区最高,其次是赣东北和赣西北地区,赣南地区最低。除全钾外,土壤pH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磷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地形土壤养分以平地最高,高山次之,山地和丘陵最低;不同土壤类型土壤养分以水稻土、砂壤和山地黄棕壤较高,其次是黄壤、红黄壤和紫色土,红壤最低;土壤pH、有机质和全钾随海拔上升而递增,而速效磷随海拔上升而递减;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磷和全磷随建园时间的增加而递增,而土壤pH随建园时间的增加而递减。综上,江西省茶园土壤肥力总体水平良好,有机质、全钾、有效铜、锌、铁和锰均较丰富,但土壤偏酸,速效磷和全磷偏低,有效硼严重缺乏。赣中应提高土壤pH和钾肥,赣东北增加钾和氮肥,赣西北增加有机质和磷肥,赣南应增加氮磷钾肥并配施有机肥;高山茶园补充速效磷和钾肥,山地茶园提高氮和磷肥;红黄壤茶园提高土壤pH和全钾,红壤茶园应提高氮磷钾肥并配施有机肥,黄壤和山地黄棕壤茶园需要增施磷肥,紫色土茶园需提高土壤有机质;茶园需要逐年增加白云石粉、生理碱性肥料和有机肥等,防治茶园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配位化学的基本原理,采用pH电位滴定法,对葛根素的配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葛根素结构易发生改变。在25℃和37℃,葛根素能和铜离子、锌离子、铁离子、铝离子、钙离子形成配合物。计算得出葛根素与Cu2 、Ca2 、Zn2 、Al3 、Fe2 的络合稳定常数lgK分别为3.28、2.16和1.12、2.85和1.72、2.78和1.63、2.94和1.87。  相似文献   

4.
名词解释     
生态因素(ecological factor) 生态因素亦称生态因子。指影响生物特性和分布的环境条件。其中包括:(1)气候条件,光、温度、湿度、雨量和空气等因子。(2)土壤条件,土壤组成和物理、化学特性。(3)生物条件,动植物和微生物条件。(4)地理条件,地理位置、地势和地界条件。(5)人为因素,开垦、采伐、引种、栽培等。人为因素,特别是环境污染,可以引起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变化,对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法和微平板测定法研究红壤荒地开垦为水田耕种20年后,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变化,并分析土壤微生物学指标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处理的水稻年产量、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平均提高了196.6%、11.4%、19.4%、14.0%、100.6%和300.1%;而与未施有机肥处理相比,施有机肥处理上述各指标平均提高了85.4%、23.8%、25.0%、15.0%、38.6%和86.8%。与对照相比,施用磷肥和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提高了13.6%~68.9%。磷肥和有机肥的施用也提高了各菌群微生物的PLFA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吸光度(AWCD)值、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 Intosh指数分别为0.17~0.30、2.79~3.03、0.93~0.94和1.46~2.27。磷肥和有机肥的施用提高了微生物群落的AWCD值和功能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施用磷肥和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碳源利用方式明显区别于对照、单施氮肥和施用氮钾肥的处理。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机碳、全磷、全氮和速效磷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关键因素。磷肥和有机肥的施用有利于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提高土壤生物功能和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张辰昊  刘鸣江 《蛇志》2014,(3):323-325
<正>下肢是指人体腹部以下部分,包括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和足部。其中股部分前、内和后区,膝部分为前、后区,小腿部分前、外和后区,足部分踝、足背、足底和趾等。下肢是人体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器官,在从事各项活动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为挖掘辣木(Moranga oleifera)优良种质资源,对30个优良单株家系的叶片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叶形外,辣木不同家系间的叶柄和叶片颜色、复叶数、复叶柄长度和直径、复叶间距、叶长、叶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复叶数与复叶柄长度和直径、复叶间距、叶长、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叶长、叶宽、复叶柄长度和直径、复叶间距、叶柄和叶片颜色是区分辣木不同家系最主要的叶片性状指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个辣木家系可分为3大类,叶片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的家系的遗传距离较远。因此,叶柄和叶片颜色、复叶数、复叶柄长度和直径、复叶间距、叶长、叶宽将为直观区分辣木家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印度醋栗为大戟科叶下珠属常绿灌木或乔木,主产泰国、越南、缅甸、老挝等地,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和元江有引种栽培。该植物果实可食用,枝叶、根茎、果实等在东南亚各国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哮喘、糖尿病、皮炎、发烧、天花等,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等地区亦用其叶做蔬菜食用。有关其化学和药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于根、茎和枝叶,根、茎主要含倍半萜、二萜和三萜,叶则主要为黄酮类成分。部分化合物显示有显著的抗乙肝病毒、抗菌、抗炎、保肝和降压等活性,其中,多个降没药烷型倍半萜对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的IC50值为0.8-36 ?M。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倍半萜结构中C-5位的缩酮和C-13位的糖基取代可能对抗HBsAg和HBeAg的选择性有贡献。本文综述1966-2020年西印度醋栗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该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有无声的杀手之称,这是因为血压过高可引起诸如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溢血等疾病。高血压的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精神紧张。此外,生活方式不规则、吸烟、酗酒、浓茶、咖啡、可乐、过多的食盐、高脂肪低纤维和过份精细而又缺乏营养的食物,以及动脉硬化、肥胖、糖尿病、严重便秘和过多地使用止痛药,均可引起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应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助体内毒素的排出。水果可选择柑桔、苹果、梨、芒果、番石榴、菠萝和西瓜等。蔬菜可选择黄瓜、番茄、洋葱、萝卜、甘蓝和菠菜等。能生吃的蔬菜尽量生吃。大蒜是可以最有效地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l、新中菌成立后,迅速扑灭的烈性传的主要酶系在线粒体中.() 8、下列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无染色体出现和复制的是:‘ 火弃,C。变形放线菌和绦虫fB。衣藻和水媳;虫和霉菌;D.发菜和乳酸菌。(、)r﹄工白霍., 。花B天染病是:一A..天花、自喉、鼠疾;伤寒、鼠疫;’c。鼠疫、霍乱、D。霍乱 2、一组是: ,A。体盆C。木耳。. 3、、天花、血吸虫病。(_)下列四组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放线菌和曲霉,一B.酵母菌和噬菌青霉和枯草杆菌;D.色球藻和地六个氨基酸缩合形成六肤的过桂中,形成的肤键和脱下水的数目娜U为:几5;B。6,6;C。5,6;小二…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序列比对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即核酸序列基本单元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基本单元氨基酸。文中以精心设计的图表列出四种核苷酸和二十种氨基酸的名称、性质和分类。第2节简述序列比对基础,包括相似性和同源性基本概念、整体比对和局部比对、点阵图方法、动态规划和启发式算法、计分矩阵和空位罚分,以及常用软件和分析平台。第3节介绍核酸序列比对中常用计分矩阵DNAfull,蛋白质序列比对中常用计分矩阵BLOSUM62和PAM250。第4-8节则以血红蛋白、多肽毒素、植物转录因子、癌胚抗原和唾液酸酶为例,介绍双序列比对的具体应用。通过这些实例,说明如何选择分析平台和比对程序、如何设置计分矩阵和空位罚分,如何分析比对结果及其生物学意义。文末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2.
早期断奶仔猪生理生化参数和脏器指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早期断奶仔猪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参数、氨基酸浓度以及脏器指数常值,以供相关研究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等。结果断奶后第0、71、4、28天仔猪的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参数、氨基酸浓度以及脏器指数均取得平均值和标准差。随着日龄的增加,WBC总数和分类计数不断增加,然后趋于稳定;MCV和PDW先降低后升高,第7天时最低;MCH和MCHC不断升高,第14天时最高。TP、LAC和Mg2+的浓度有升高趋势;P、BUN、TCHO和GLU的浓度以及LPS、CK和GPT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AMM的活性和Zn2+、Na+、Cl-的浓度先升高后降低,第7天时最高,然后趋于稳定;TG的浓度在第14天时开始显著下降,然后趋于稳定;ALP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第14天时最高。Asp的浓度不断增加,Cys的浓度不断降低,Ser、Ala、Leu、Phe、Gly、Val、Met、Lys、His、Pro、BCAA、AAA和总氨基酸的浓度先升高后降低,第7天时的浓度最高。肾脏指数不断下降,至第28天时趋于稳定;胃、颌下淋巴结和肝脏指数第7天时最大,脾脏指数第14天时最大。结论随着日龄的增加,早期断奶仔猪多数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参数、氨基酸浓度及脏器指数表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城市环境在一定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人类活动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处处受着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组成城市环境的社会、人工和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研究城市环境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常利用生态观点和方法,采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丽莉  刘绍龙 《四川动物》2012,31(4):598-600
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对泽陆蛙消化道各部分的形态和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泽陆蛙的消化道分为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大肠。各管壁都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食道黏膜层有皱褶和纤毛,无杯状细胞;胃黏膜层有杯状细胞和胃腺,黏膜下层有血管分布;小肠具绒毛、杯状细胞和肠腺,大肠皱褶少,杯状细胞也少。  相似文献   

15.
石片研究     
卫奇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2013,32(4):454-469
石片是石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分类须遵循逻辑划分, 研究应规范化、系统化和简单化。按照台面和背面特征划分石片类型越来越趋向共识。石片台面由其背面缘和破裂面缘构成,是由直线、折线和弧线相互组成的几何图形, 它的形状反映剥片思维的逻辑构想。依据单疤、双疤、多疤组合和单向、双向、多向组合观察石片背面有助于剥片流程的分析。从背面观测石片的长度和划分左右较为合理, 参照人的手掌和手指判定石片大小和依据黄金分割律确认石片的形态应该是较有理的选择。石片除了制作食物外, 更多功效的猜想也值得考虑, 如敬奉首领、示爱异性、切割头发胡须、挠痒痒和清理排泄物等。  相似文献   

16.
多倍化是物种形成及植物育种的重要途径。以实验室前期合成的草棉同源多倍体后代S1为材料,对其进行流式细胞术、形态学、细胞学和SRAP分子标记鉴定。流式细胞倍性鉴定表明,以二倍体的荧光峰值作为参照,8株后代中有5株三倍体和3株四倍体。形态学鉴定表明,二倍体表现为株高、茎细、叶薄、叶片较小、叶色翠绿、花朵较小,三倍体和四倍体则表现为植株矮小、茎秆粗壮、叶片增厚和皱缩、叶片较大、叶色浓绿、花朵较大。细胞学鉴定表明,随着倍性的增加,气孔密度呈下降趋势,而气孔长度、叶绿体数和花粉粒直径均呈上升趋势;二、三和四倍体草棉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出现正常和异常行为,包括单分体(0.17%,2.50%和2.17%)、二分体(0.33%,0.67%和0)、三分体(4.17%,10.00%和2.33%)、正常四分体(94.83%,54.00%和73.67%)、异常四分体(0.17%,0.33%和0.83%)和多分体(0.33%,32.50%和21.00%);异常多分体均不能形成正常花粉粒,所以三者的正常花粉粒所占比例分别为95.33%、58.83%和77.67%。SRAP分子标记鉴定...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生态位模型MaxEnt和GARP对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Say)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进行了模拟,并结合其寄主植物悬铃木在我国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实验采用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的分布数据,结合6种气候变量和海拔数据构建模型,并将MaxEnt和GARP的输出结果进行合意。研究显示MaxEnt和GARP的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均能较好的模拟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的分布,二者均显示山东西南部和中部、四川中部和东部、重庆、陕西中部、河南中部和东部、安徽、江苏、上海、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中部和北部、云南中部等地区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适宜分布区,此外,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东部,广东和广西的北部亦具潜在分布的可能性。与MaxEnt输出结果相比,GARP相对较为保守。MaxEnt输出结果显示年平均气温和极端低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地理分布的限制作用最大。考虑到该虫对高低温度的耐受性,我国二球悬铃木栽培的南界(南宁和广州)和北界(大连、北京、石家庄、太原)需要重视和监控起来。  相似文献   

18.
草鱼、鲤、鲢、鳙肝胰脏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8.7、8.7、7.6、7.6和8.4、8.7、8.0、8.4。草鱼、鲤和尼罗罗非鱼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比肠的高;鲢和鳙的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却比肠的低;尼罗罗非鱼胃的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肝胰脏和肠的。草鱼、鲤和尼罗罗非鱼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鲢和鳙的;5种鱼的肠蛋白酶活性,鲤最高,尼罗罗非鱼最低,草鱼、鲢、鳙和尼罗罗非鱼间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差异。草鱼、鲤、鲢和尼罗罗非鱼的肠蛋白酶活性由前向后递减,而鳙的则以中肠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增温、施肥与种内竞争的交互作用对云杉根系属性的影响 物种竞争、气温和土壤养分是青藏高原东部高寒地区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因素。虽然已开展了大量关于物种竞争、气温、施肥单因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研究,但关于这三者的交互作用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还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测量根系属性(细根长、根表面积、比根长、比表面积、根尖数、根系分支数等)、根生物量,以及根系养分吸收,研究施肥和增温对物种竞争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施肥、增温与物种竞争的交互作用对云杉(Picea asperata)生长的影响机制以及所采取的适应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增温、施肥和竞争均提高了细根的氮、钾浓度,但并未影响细根生物量和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和根分支数等根系特征。然而,无论是增温、施肥,或是它们的联合作用,与物种竞争进行交互时,均增加了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根系分支数和养分吸收。此外,施肥降低了根比表面积、比根长和单位面积的根尖数和根分支数,增温和竞争的交互作用使根比表面积、比根长下降,其他参数不受温度和竞争的影响。该结果表明,云杉在物种竞争、气候变暖、施肥及其交互作用下保持着保守的营养策略。该研究加强了对树木应对全球变化的生理和生态适应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植物的正常营养器官根、茎、叶,都有它自己形态和构造上的特征,学生一般比较容易辨认。可是,在自然界里,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却发生了变态,如枝卷须和叶卷须;枝刺和叶刺;块茎和块根等则容易混淆。针对上述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组织学生按植物的器官变态种类和它们不同的生长季节,不失时机地先到野外观察、并采集标本,同时做好记录。然后进行整理、保存备用,以便进行研究、分析和鉴别。根据实地观察和采集的标本,可见到多种多样的变态器官,归纳起来有:刺、皮刺、卷须、根茎、块茎、鳞茎、各种花卉及捕虫器等等。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