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业活动和森林片断化对甲虫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森林片断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林业活动是导致森林片断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在森林恢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小尺度、局域尺度以及生物地理尺度(大尺度)3个生态尺度分析林业活动和森林片断化对甲虫多样性的影响。在小尺度下,林业活动能够通过改变森林生境或微生境的类型和特性而影响甲虫物种分布。在局域尺度下,林业活动(尤其是森林砍伐)往往能提高许多甲虫类群(如步甲)的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这主要与来自周围环境物种扩散以及保留了若干耐受新环境能力较强的森林物种有关;然而,对森林生境依赖性很强的特有种受到了森林片断化的负面影响,面临局域种群灭绝的危险。在生物地理尺度下,林业活动(伐木或森林恢复)使森林生境单一化、异质性降低,从而导致对森林生境变化敏感的物种种群数量降低甚至灭绝。基于以上结果,可以归纳出3个基本原则用于指导林业管理,既能保证林业经济收益,又能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首先,保留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作为特有种的栖息环境基地,为这些物种在将来森林恢复后重新定居提供资源;其次,由于保护区内原始森林面积有限,且所代表的生境类型有限,所以发展依据自然干扰模式的新伐木方法十分必要;最后,依据自然规律(如火灾)进行森林恢复和天然演替,避免森林的单一化,丰富森林生境类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江迪  刘俊昌  陈文汇 《生态学报》2019,39(8):2842-2850
森林生态安全是维持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环境。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等实物价值,还具有美化环境、固碳释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服务价值,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构建评价指标评价森林生态安全,研究内容相对单一,而针对林业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研究,并没有对林业产业类型进行区分,其次,林业产业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在考虑产业分类的基础上,基于PSR理论和狭义的森林生态安全定义,利用31个省(市、自治区)3年的林业统计数据,运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及影响的大小,并分析了各地区森林生态保护的响应活动,为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林业产业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无显著影响,但有部分子产业有森林生态安全有影响;(2)林业一产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有显著地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175,间接影响不显著;(3)林业二产和三产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的直接影响和间接都不显著;(4)三类产业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均显著,影响的大小分别为林业二产(0.636)、林业一产(0.204)、林业三产(0.151);(5)森林生态保护对森林生态安全有显著地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619;(6)相对于其他地区,西部的森林生态保护活动积极性不高。由此得出如下结论:林业产业发展及林业二产、林业三产对森林生态安全未形成压力,只有林业一产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产生了正压力,需进一步加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保护响应力度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大于合理利用的正压力;加强西部区域的森林生态保护力度,提高森林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鄂西三峡库区防护林林分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引  言鄂西三峡库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区 ,自然环境优越 ,热量雨量充沛 ,境内森林类型和生物物种丰富多样 ,且具有我国东西与南北两大生物界过渡的特点 ,亚热带至寒温带性质的森林都有分布[2 ] .库区内现有森林植被是长江上干流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三峡库区的水源涵养、河川水流调节、防止水土流失以及发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屏障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围绕三峡库区生态林业的各项内容所展开的研究虽然不少 ,但是对于鄂西三峡库区不同类型森林植被质量评价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 ,或者只是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之上 ,…  相似文献   

4.
蓟县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区县,是全市南北生态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几代务林人的共同努力下,蓟县林业在森林资源总量、森林管护水平、科技服务体系和林业产业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蓟县林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目前蓟县林业亟待寻求更大突破、更大发展和更大跨越。  相似文献   

5.
目前,环境恶化等诸多生态问题都与森林遭到破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多次的自然灾害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保护森林就是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的绿色家园,所以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及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一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建立在森林生态学原理基础之上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营林技术措施是科学可行、有效的治本措施,在林业建设中应积极应用。本文对营林技术进行了浅谈。  相似文献   

7.
植树造林是进行森林培育的基本环节,作为新造或更新森林的重要生产活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林业产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的就是,与国外的林业相比我国林业的产业化发展还不健全,在营林技术和方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今后在林业的营林建设中,应加大对营林整地方法的研究,通过植树造林程序和方法的不断优化来实现营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实现我国林业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森林的时空分布格局和碳汇/源功能。明确并量化林业活动对区域森林碳汇功能的影响与空间分布,对于区域森林碳汇提升和实现区域"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福建省南平市为例,以多期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和林业活动类型划分,分类分析了南平市森林碳源和碳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量化了不同林业活动(一直保持为森林、人工造林、自然恢复、毁林和森林退化)对森林碳汇和碳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南平市森林碳储量总量为80.84Tg C,2020年森林碳储量总量增加至89.87Tg C,年均变化量为1.29Tg C/a (或4.73Tg CO2/a)。平均胸径、公顷蓄积等林分因子是当前主要影响森林碳储量的因素。在其他影响因素中,暗红壤分布区的森林生物质碳密度较高而在水稻土分布区则较低;此外,高海拔、中等立地质量土地上的森林碳密度较高。对于不同林业活动,2013-2020年南平市一直保持为森林(森林经营)、自然恢复增加的天然林和人工造林分别使森林生物质碳储量增加了0.34Tg C/a、0.85Tg C/a和1.05Tg C/a,同期因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森林生物质碳储量分别减少0.75Tg C/a和0.42Tg C/a,森林生物质碳储量净增加1.09Tg C/a (或3.98Tg CO2/a),明显低于2013-2020森林碳储量净增量。对于土地利用变化较剧烈的区域,本文基于土地利用变化且区分林业活动路径的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森林的碳汇和碳源及时空格局。2013-2020年间南平市一直保持为森林的生物质碳密度仅增长0.22Mg C hm-2 a-1,成熟林、过熟林面积占比增加使森林平均生长速率下降可能是主要原因。而同期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造林使森林生物质碳密度分别增长4.00Mg C hm-2 a-1和4.10Mg C hm-2 a-1。优化龄组结构提升森林生长量、减少毁林和防止森林退化可以作为该区域未来森林增汇减排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辽宁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发生与为害的分析和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学积累的归纳总结,论证了防御农业自然灾害的对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有防御多种自然灾害、发挥多种效益的功能和持久、稳定而易于建设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根据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在辽宁省各地区的分布特点,在宏观上提出了辽宁省防御主要农业自然灾害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框架:在已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以水土保持林为主的辽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强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辽中和辽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开展以海防林为主的沿海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施科学的辽东山区多样化森林经营方式,并以科技兴林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这一总体布局的实施。同时简述了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森林是我们祖先的家园,从钻木取火、利用树木制成木器进行农耕,至今数十万年以来,人们从来也没能离开过森林。我国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因而有丰富的森林分布,从南往北有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落叶针叶林,林中有大量珍贵的树种,而在我国已建成的自然保护区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有1391处,占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数量的62.43%;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林业管理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林业管理指标的探讨曹志平(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生态系,北京100094)钟晓东(国家环保局国际合作司,北京100094)目前,林业管理的方向正在发生变化,即由过去单一的木材生产向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转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国际社会认...  相似文献   

12.
广西亚热带山地针阔混交林的群落学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热带山地针阔混交林是我国湿润亚热带山地一个独特的垂直带类型。本文对广西境内这类森林的群落学特点作了较详尽的分析,说明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是相适应的。它是处在一个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相对稳定的类型,在涵养水源上起重要作用,应加强保护。群落中有许多珍贵、速生树种可选为发展山地林业之用。  相似文献   

13.
韩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2,(1):后插1-后插2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和环境互相作用组成的层次复杂、功能多样的立体体系.森林生态系统不但能给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及林业产品,在生态方面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重要作用.林下经济是我国林业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和必然结果.林下经济坚持以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为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因地因时...  相似文献   

14.
在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位林业工作者不仅要掌握造林整地,树种选择,造林时间的选择,还要掌握抚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重要的"管、护、防"等问题,才能有效地培育资源,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对林业极为重视,成立林业部,领导全国的林业建设,还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多所林业专科学校和林学院,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各种林业专门人材。森林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其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更新,如经营管理合理,就可  相似文献   

16.
广西的南桦林和西桦林及其演替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亚热带地区,当常绿阔叶林或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被砍伐后,桦木常常迅速侵入并发展成林,构成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一种重要类型,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它们又将向原来的森林类型恢复和演变。本文重点介绍了广西南桦林和西桦林的一些群落类型及其演替替向、期待发挥它们在林业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主要阐述了石羊河源头生态的重要性以及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必要性,提出了防控有害生物采取的对策,切实保障森林健康。  相似文献   

18.
厦门岛城市林业发展概况及优势树种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厦门城市森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厦门岛的林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厦门岛内城市林业发展中较具应用价值的优势树种。  相似文献   

19.
退化森林的恢复一直是林业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良好的森林土壤结构有助于林木生长发育,作为土壤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是衡量土壤肥力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团聚结构的形成依靠土壤胶结物质。然而,土壤胶结物质与团聚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尚不确定。为探明亚热带退化森林的不同恢复方式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以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为对照(CK),选取了亚热带三种常见的人工林:一代杉木林(P1)、二代杉木林(P2)和黄山松林(P3),测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胶结物质的含量,并分析了各胶结物质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森林恢复方式显著影响了土壤pH值、碳氮比、速效磷含量、团聚体的组成和稳定性。所有森林类型中,三种人工林的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高于CK,P2的大团聚体所占比例最大,团聚体稳定性最高。恢复方式显著影响了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菌根密度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含量。团聚体稳定性与游离氧化铁含量、菌根密度呈正相关,但与EEG含量呈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退化森林的人工恢复比自然恢复更有助于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游离氧化铁、菌根密度和EEG是显著影响团聚体稳定...  相似文献   

20.
通化县实施蝲蛄河流域治理工程,目标是构建良好、自然和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保证流域近10万人饮水安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林业多措并举,承担起建设森林生态、保护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河流生态恢复等多样化任务,在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