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峰  赵博光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2476-2478
1.引言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日本、中国、韩国和北美、尼日利亚和葡萄牙等国家蔓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其中以日本和中国受害最重.一直认为松材线虫是引起该病的唯一病原,但近十几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菌在致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相继从病木和松材线虫体上分离到能对黑松苗有致萎活性的细菌.赵博光等首次根据实验提出松材线虫病是线虫和细菌共同侵染引起的复合侵染病害的假说,并在以后的试验中得到了验证.关于松材线虫对其细菌繁殖的影响研究鲜有报道.本试验采用从感病松树上分离并鉴定了的细菌菌株中选取假单胞属7株、其它属的细菌菌株3株,  相似文献   

2.
松材线虫病发生及防控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松材线虫在20世纪30年代就由美国的Steiner和Buhrer作为新种报道,但直至1971年才在日本被确认是引起松树枯死的原因。目前松材线虫在世界上分布还不很普遍,但对世界松林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松材线虫发生及防控现状,着重介绍了松材线虫在世界的分布、寄主植物、传媒昆虫及管理现状。针对我国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防控现状,探讨了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控对策和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松材线虫及其传媒松墨天牛的监测和防治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宁眺  方宇凌  汤坚  孙江华 《昆虫知识》2005,42(3):264-269
松材线虫起源于北美大陆。1 982年侵入中国。松材线虫能引起一种林业上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的病因复杂,传播途径多样,不同国家地区对其采取的监测和防治策略也有所差异。目前,该病局限分布于北美和东北亚,但在世界范围内其扩散趋势日益明显。该文简要从监测预警,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方法、以及监测防治中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及其关键传媒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的研究现状,对制定适宜我国的松材线虫病监测和防治策略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枯梢病是落叶松林内最危险的病害之一,分布于日本和中国,两国均将其列为检疫对象。该病最初在1938年发现于日本的北海道。发现该病的龟井专次和井上元则认为是一种新病害,病原菌也可能是一个新种。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研究中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沢田兼吉从台湾回到日本,从事东北地区针叶树上真菌的研究。他在青森、宫城和福岛等地收集资料过程中,又见到本病,病原菌于1950年作为新种发表:Physalospora laricina Sawada,但描述不详细,图也特别简单。一些重要性状,如子囊是单壁还是双壁,是束生还是排生,均未指明。该病在日本蔓延很快,到1961年,许多地区均有发生,仅北海道受害林地即达7.5万公顷,菌圃中损苗可达数十万到一百多万株。因此,引起日本林病界的重视,组织力量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松突圆蚧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对松突圆蚧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突圆蚧的若虫在松林中呈聚集分布,聚集度随虫口密度增大而增强;而成虫在松林中呈均匀分布,从而确定出不同种群密度下最适抽样数。通过林间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松突圆蚧在松树枝条的东、南、西、北不同方位,以及松树树冠的上、中、下不同层次和幼林、中龄林、成林不同树龄的松林之间的虫口数量差异不显;但在郁闭度不同的松林中虫口数量存在着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和Buhrer,1934)),是松树萎蔫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是一种起源于北美的入侵物种.然而,并未有在起源地大规模爆发的报道~([1]).松材线虫于1900年左右传入日本,1982年在我国首次发现,近期扩散到葡萄牙和西班牙,对亚洲和欧洲的松林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浙江省舟山区是中国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413 km~2),几乎所有  相似文献   

7.
多样化松林中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兴平  刘向辉  王国红  韩瑞东  戈峰 《生态学报》2005,25(11):2976-2982
马尾松和湿地松是我国南方的2种主要松树。通过对6种不同林分结构下的马尾松林和湿地松林内昆虫群落调查与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2种松树内的昆虫种类和数量无显著差异,混交林中的昆虫群落的种类和数量比纯林多,尤其以捕食天敌类群的种类和数量更为明显。整个昆虫群落和植食类群多样性指数以湿地松林内较大,而天敌(捕食类群和寄生类群)多样性指数则以马尾松林较高。从不同林分结构下昆虫多样性的比较来看,混交林内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波动较小,明显地高于纯林。但不同林分结构下昆虫多样性随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层格局而变化,松树北面和东面各样地之间的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而南、西面之间差异较小;树冠层各样地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枯枝落叶层和树干层之间差异不显著。由此,还进一步讨论了混交林中昆虫群落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松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树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树,每个人可能都会熟悉它。但是,我们平常所讲“松树”这一名称,意义比较笼统,那是对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若干种松树的统称。其实,我国松树有很多种,性状各有不同,分布地区也不一样,这里,仅就我国原产的松树作一个简单介绍,外国引种来的从略。松树的用途松树是很有用的树种,在我国现有的森林面积中,松林占了最大的比重,估计在60%左右,而今后造林事业中,松树仍然是最普遍最广泛的树种。松树的木材可做建筑用材、矿柱、枕木、樁木、或用来制家具,又可以制膠合板、火柴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一种松树上发生严重的有害生物,它不仅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且改变了系统内生物的原有特性和地理分布。松材线虫及其引起的松树萎蔫病已对中国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的树木成长产生了巨大影响。基于此,使用"每木调查法"和"样方法",对松材线虫入侵后的马尾松林内松树的各项生长指标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结果表明:自松材线虫1996年入侵所调查地区的松林后,对于受害松树不管是伐倒木(被伐倒)还是倒木(自然倒地),其对周围马尾松胸径生长的影响是显著的,而对树高生长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建立了一系列的灰色和灰色-马尔可夫链数学模型,其预测结果精度高,可用于今后受害和未受害区马尾松林分因子的生长预测。  相似文献   

10.
松树梢果蛾类害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树梢果蛾类是松林和松树种子园的重要害虫。本文综述了这类害虫的种类、寄主范围与分布、发生危害特点、天敌资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