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物》第二册“呼吸”一章的“呼吸运动与膈的运动的关系”演示实验中 ,用无底瓶子做成的膈肌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模型 ,可谓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经典模型 ,可惜由于操作上的错误以及模型的缺陷性 ,在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正确理解其生命活动过程及其原理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笔者觉得其实验操作过程及其模型都有进行改进的必要。从课本中的操作过程 ,我们不难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当一手下拉代表膈肌的橡皮膜 ,即“膈肌”舒张 ,代表肺的气球扩张进气 ;放松橡皮膜 ,即“膈肌”收缩 ,代表肺的气球收缩排气。由此 ,我们不难进一步推导出如…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教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呼吸器官第三节“呼吸运动”的时候,通常要用着两种教具来帮助说明呼吸的动力:一种是说明由于“膈”的升降而使胸腔容积发生变化——胸腔长短的变化(图1);一种是说明由于“呼吸肌”的活动而使胸腔容积发生变化——胸腔粗细的变化图2)。第一种呼吸教具,需要用一塊橡皮膜代表膈和一个动物膀胱或其他可以胀缩的小气球来代表肺。我在这次教学时,因这两件东西,一时没能找到,就设法用其他东西代替了。我用半  相似文献   

3.
我对中师和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膈肌运动模型”作了一点改进,课堂演示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安静状态下,呼吸运动是由肋间外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本实验可以演示: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膈膜的下降和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和减小(即胸腔容积扩大和缩小),造成肺内气压的降低和升高,因而产生吸气和呼气的动作。取一支三通玻璃管,在其上端外径贴一根内径3毫米的塑料管(可用粗细相似的玻璃管代替),用橡皮膏把三通玻璃管上端和塑料管包上几圈,再把它插进大号(直径100毫米左右)玻璃漏斗的颈管内,插口涂上凡士林,防止漏气。接着,在三通玻璃管的下面二端各套上一个小气球(小朋友玩的橡皮气球)。然后,取一只乳胶(或橡皮)的手术手套,将套口套上漏斗体的  相似文献   

5.
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新教材实验中,有些实验在不改变实验目的前提下,经适当改进,更便于实验教学,效果更佳,下面略举2例。回例:生物教材第一册(上)演示实验"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呵作如下改进:用带支管的试管装萌发种于,试管口用小橡皮塞子塞紧,支管口装上橡皮导管,并用夹子夹紧橡皮管,过一段时间(约24h)把此试管放入装有温水的烧杯(或其它容器)里,将橡皮导管放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后,澄清的石灰水马上变浑浊。上述改进了的装置,不与外界空间相通,萌发种子呼吸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就全在带支…  相似文献   

6.
陈维 《生物学通报》2006,41(9):48-49
“渗透现象”是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在讲述“水分的跨膜运输”这部分知识点时,设立的演示实验。对这一实验,各个版本的新教材安排的演示内容有所不同。人教版新教材基本延用了原先教材的图式,安排了“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蔗糖溶液”的演示实验(见图1)。笔者经过此部分内容的多次教学实践发现,这一实验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对巨噬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用PMA刺激THP-1细胞获得巨噬细胞模型。用6孔板建膜法获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菌。分别用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菌和浮游菌感染巨噬细胞,观察巨噬细胞形态的变化,并检测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吞噬功能的变化。进一步用ELISA试剂盒检测感染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β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巨噬细胞模型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菌模型。与感染了浮游菌的细胞相比,感染了生物被膜菌的巨噬细胞形态变化小,释放的LDH降低,吞噬功能减弱,IL-1β的表达量减少。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菌可以逃逸巨噬细胞的免疫防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的体外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在体外形成生物被膜的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改良平板法建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模型,用喷金法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并对生物被膜的形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3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以强阳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者为最多数。结论绝大多数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应用改良平板法能够较好的在体外建立其生物被膜模型。  相似文献   

9.
秦立松 《生物学通报》2001,36(12):32-32
渗透吸水原理是“水分代谢”一节的难点 ,而渗透吸水演示实验是突破难点的理想方法 ,按课本的演示实验示意图演示需要的时间较长 ,而且观察液面上升现象不明显 ,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心服口服。本人对原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制备半透膜选用鸡蛋的卵膜代替膀胱膜或肠衣。取生鸡蛋轻敲稍尖一端 ,捣破约 1cm直径的小孔 ,倒出蛋清和蛋黄 ,然后轻轻剥去蛋壳 ,取出较完整的卵膜备用。2 实验操作过程2 .1 用 5 0 0 m L广口瓶盛半瓶清水 ,取双孔橡皮塞 ,一孔插入玻璃管作通气用 ,另一孔插入渗透装置。2 .2 渗透装置安装 ,用…  相似文献   

10.
简讯     
举办生物自制教具展览△江西省教育厅于去年十月六日至十四日在南昌市召开了全省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经验交流会、并举办了自制教具展览。会议收到经验材料36篇、自制教具118件。经过会议评选、“膝跳反射”、“青蛙血液循环模拟动作仪”、“人体呼吸运动原理演示器”、“细胞有丝分裂连续过程演示器”等四项被评为一等奖。全省约四千人参观了展览。 (本刊通讯员符小扉) △佳木斯市教育学院、生物学会、生物教学研究会于1983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举办中学自制生物标本教具展览,展出标本、教具1089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银染法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效果.方法 体外平板法制备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型,用银染法观察鉴定.结果 银染后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结论 银染法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生物》第二册在“眼与视觉”一节课中仅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我在上这节课时,除了让学生用手电筒照着看对方瞳孔变化外,还借助了物理课上学生曾经用过的光具座来丰富了教学。图物理光具座装置(虚线中部分相当于眼球)1用光具座讲明眼的成像原理及调节在使光屏...  相似文献   

13.
我从多年幻灯教学中摸索出一种配合课堂教学的“水螅实物投影放大”方法,现介绍如下:1.玻璃槽的制作(1)用料 2毫米厚的碎玻璃和橡皮,胶布。(2)制作方法①把玻璃块分割成8厘米×6厘米规格,共两片。②用剪子或刀片把橡皮铰成“凹”字形的垫。③把橡皮垫夹在两块玻璃之间,用胶布粘好即可。2.操作放大先用吸管往玻璃槽内灌水,水面的高度要适当,不  相似文献   

14.
吸收作用是被子植物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吸收作用的原理非常抽象。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加强直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吸收作用”的教学中使用了挂图、投影、录像和演示实验,就“根对无机盐离子的交换吸附”问题,分别用实验录像和实验操作在97级1班、2班作了对比演示,课后对两个班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作了统计分析,从而对生物教学中的录像直观与实验直观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得出了初步的结论。1 调查与统计1.1 试验组看录像。1998年3月17日,在97级1班进行“吸收作用”教学时,播放…  相似文献   

15.
郭慧敏 《生物学通报》2010,45(9):49-49,F0003
“渗透现象”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中所设立的演示实验。由于教材介绍的渗透实验装置存在一些缺点:如长颈漏斗口直径大不易找到合适的半透膜,且半透膜扎口处密封难度大;玻璃管内径大,  相似文献   

16.
膜是生物界最通常的特征之一,是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从历史的角度介绍科学家研究膜的过程。根据科学家研究的特点,将膜的研究划分为早期科学家对膜理化特性的探讨和细胞膜分子模型的构建2个阶段,在细胞膜分子模型构建阶段又划分为“三明治”模型、单位膜模型、液态镶嵌模型3个时期。通过介绍对膜的研究过程揭示,人类对生物膜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知识相互渗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已知的分枝杆菌属有170多种,是分枝杆菌科中唯一的属。该属的微生物在引起人类疾病的能力方面呈现多样化。分枝杆菌属包括人类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复合菌群和麻风分枝杆菌)和被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mycobacteria,NTM)的环境微生物。分枝杆菌的一个常见致病因素是生物被膜的形成。细菌生物被膜通常被定义为表面附着的细菌群落,也被认为是被包裹的微生物细胞的共享空间,包括各种胞外聚合物基质(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如多糖、蛋白质、淀粉样蛋白、脂类和胞外DNA (extracellular DNA,EDNA),以及膜小泡和类腐殖质微生物衍生的难降解物质。基质的组装和动力学主要由第二信使、信号分子或小RNA协调。完全破译细菌如何为基质提供结构,从而促进细胞外反应并从中受益,仍然是未来生物被膜研究的挑战。本文介绍了生物被膜五步发育模型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新模型,分析了生物被膜的致病性,与噬菌体、宿主免疫细胞的互作,同时解析了分枝杆菌生物被膜关键基因及调控网络,分枝杆菌生物被膜与耐药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由生物被...  相似文献   

18.
酶催化作用内涵和外延的实验高中《生物》课本第二章在叙述“酶是生物催化剂”的概念时,设计了一组验证性演示实验,无疑是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但作为概念的外延——酶的特性.未能在实验中体现出来。笔者根据教材体系,在原来的基础上充实完善,拟设了两组演示...  相似文献   

19.
渗透作用是植物水分代谢教学内容的一个难点,做好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教学手段。但是我感到,按照教材中渗透作用示意图来做这个实验,存在一些问题:(1) 用膀胱膜或肠衣作为半透膜,取材处理不太容易。(2) 长颈漏斗口的直径较大,半透膜受到蔗糖溶液的压力而下沉,影响液面高度的正常变化。(3) 实验装置比较大而沉重,不便于巡回演示。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下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遗传》2007,29(5):613-613
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部“生物膜与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973项目和“生物膜与膜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联合承办的“第九次全国暨2007海内外生物膜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10月12—17日在湖北宜昌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