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农杆菌转化马铃薯与抗病毒基因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仅排在小麦、玉米和水稻之后,占第四位。马铃薯既可用作粮食又可用作蔬菜,具有生育期短、高产、适应性强和营养丰富的特点。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仍然受许多因素的限制,其中病害是最明显的。这些病害包括晚疫(Phytophthora infestance)、环腐(Corynebacterium sepedonium)、黑胫  相似文献   

3.
致瘤农杆菌pTiA208和pTiAch5对马铃薯的整株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CMO基因转化马铃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强组成型表达启动子CaMV 35S和逆境诱导表达启动子rd29A 驱动的菠菜胆碱单加氧酶(CMO)基因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夏波蒂(Shepody)和费乌瑞它( Favorita)中,获得了抗卡那霉素再生植株,对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初步表明CMO基因已整 合到转基因马铃薯基因组中.并对光照强度对马铃薯试管薯遗传转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诱导芽分化的过程中,2 000 lx的光照强度有利于试管薯薄片直接再生出抗性芽.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转化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杆菌转化系统是一种优良的转化系统。作者综述了农杆菌转化系统的原理、菌株及载体系统的发展,并概括了植物农杆菌转化的发展历程及与转化效率有关的因素,最后指出了农杆菌转化系统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杆菌转化水稻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70,自引:1,他引:70  
以16种重要的籼稻和粳稻栽培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影响农杆菌转化水稻频率的有关因素,结果表明,CC培养基是绝大多数水稻全国组织的最适诱导与继代培养基;添加2.5-5mg/L ABA可以有效地改善水稻愈伤组织的质量,籼稻愈伤组织所需的筛选剂浓度低于粳稻愈伤组织所需的浓度,根癌农杆菌EHA105菌株对水稻的转化效果优于LBA4404和AGL1菌株的效果,头孢霉素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羧苄青霉素的效果,共培养后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既可增强脱菌效果,又可提高转化频率,应用我们所优化的农杆菌转化技术体系,获得了10个品种的水稻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7.
农杆菌介导棉花大规模高效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技术体系进行了综合改进,突破基因型的限制,使多品种或基因型(10个以上)的我国主栽棉花品种(系)转化成功,其中中棉所24号发展成为快速模式化转化品种(转化周期5~7个月,转化率8.1%),CCRI27、CCRI36等多个品种转化体系基本成熟。不同转化体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40%,愈伤组织胚性愈伤诱导率达到10%~40%,转化率总体平均达到1.8%,并对大批量再生苗的鉴定予以程序化。实现棉花转基因规模化,达到年产转基因棉花植株2000~4000株以上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杆菌转化的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杆菌感染植物形成冠瘿组织是细菌和植物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T-DNA的转移和整合是在细菌及植物基因和蛋白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双方的协作是实现遗传物质转移和整合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Zea maysL.)是世界上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至今其遗传转化仍比较困难,目前报道有多种成功的方法,其中农杆菌(Agrobacti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是当前玉米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研究的发展历史、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等,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对影响转化体系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条件分别为抗菌素为350 mg/L的羧苄青霉素(Carb);卡那霉素(Kan)筛选的浓度为60 mg/L;基因型为WL-323;外植体为下胚轴;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值为0.4-0.6;侵染时间10 min;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11.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番茄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番茄转化效率的因素,包括根癌农杆菌菌株类型、Vir基因的活化、选择标记基因、植物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培养基中是否附加植物激素和抑菌抗生素、菌液浓度、侵染时间长短,是否预培养和共培养天数等;同时不同的培养方式也是影响番茄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液体培养法、农杆菌介导的floral-dip转化法、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法、农杆菌介导与基因枪轰击结合法等.  相似文献   

12.
影响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植物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农杆菌介导法是植物遗传转化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遗传因子是决定农杆菌遗传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它们至少影响了转化过程的如下5个方面:1)受伤植物释放的酚类物质和糖分子等介导农杆菌的趋化运动和毒性基因vir的诱导表达;2)农杆菌吸附到植物表面;3)T-DNA和毒性蛋白通过由VirB和virD4蛋白组成的Ⅳ型分泌系统从细菌转移到植物细胞质;4)T-复合体利用细胞质ACTIN骨架和输入蛋白进行核定位和核输入;5)T-DNA利用植物的修复装置整合进宿主基因组.就以上5个方面涉及的植物因子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高效烟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甜蛋白基因的导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烟草无菌茁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法,将Thamnatin基因导人烟草中,经梯度卡那霉素(Kana-mycin,Km)筛选,获得可在含75mg/L、100mg/L Km选择生根培养基上再生的抗性植株,其中部分Km抗性植株经PCR检测为阳性,转化率为31.3%,初步鉴定已成功地建立了烟草遗传转化系统,为进一步探讨甜蛋白在植物中的转化和表达情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金志强  徐碧玉 《遗传》2006,28(12):1619-1626
香蕉的栽培品种绝大多数是三倍体, 常规育种难度大, 工作周期长, 难以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进行遗传改良, 因此转基因技术成为改良香蕉种质的有效方法。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的遗传转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取得的了较大的进步, 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杆菌介导香蕉转化的几个重要环节, 并对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遗传转化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为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转化系统和基因枪介导的体细胞胚转化,但这两种转化系统都存在转化频率低、难于重复及依赖于特定的基因型等问题.为了提高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的转化频率,采用了一种基于ba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的固体-液体筛选系统,与农杆菌共培养3d的大豆子叶节在MS添加2 mg/L 6-BA和5 mg/L的glufosinate的筛选培养基培养2周后,再转到含有0.01 mg/L TDZ和2mg/L glufosinate的液体培养基中筛选,并每周更换一次培养液.得到的再生芽首先经GUS分析为阳性后再转入生根培养基得到完整转化植株,然后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证实外源基因整合到大豆基因组,转化植物含有1~2个基因拷贝数.该转化系统具有转化频率高、转化周期短以及不依赖于大豆基因型等优点,对影响该转化系统的一些因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高频遗传转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豆(Glycinemax(L.)Merrill)遗传转化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为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转化系统和基因枪介导的体细胞胚转化,但这两种转化系统都存在转化频率低、难于重复及依赖于特定的基因型等问题。为了提高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的转化频率,采用了一种基于ba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的固体-液体筛选系统,与农杆菌共培养3d的大豆子叶节在MS添加2mg/L6-BA和5mg/L的glufosinate的筛选培养基培养2周后,再转到含有0.01mg/LTDZ和2mg/Lglufosinate的液体培养基中筛选,并每周更换一次培养液。得到的再生芽首先经GUS分析为阳性后再转入生根培养基得到完整转化植株,然后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证实外源基因整合到大豆基因组,转化植物含有1~2个基因拷贝数。该转化系统具有转化频率高、转化周期短以及不依赖于大豆基因型等优点,对影响该转化系统的一些因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农杆菌介导的葡萄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以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基因转化葡萄的研究进展及基因型、再生途径、农杆菌菌株、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及抗生素等对葡萄遗传转化的影响,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The leaf disc method developed by Horsch et al. (1985) has been used for transformation of Populus tomentosa. The strain of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used harbored a reconstructed Ti plasmid which contained gene 4 of T–DNA and the chimeric CAT(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 gene. Leaf explants from shoot cultures of Populus tomentosa were co-culfivated with the bacterium. On the hormone free medium, teratoma-like shoots developed from the edge of the leaf explants. When the abnormal shoots were excised from the explants and transferred onto rooting medium, a mass of callus formed at the base of shoots, with new shoots developing, but without root formation. The measurement of'endogenous cytokinin showed that the transformed shoots produced 14 times as much iso-pentenyl adenosine as untransformed shoots did. All teratoma-like shoots-tested showed the presence of nopaline, and were able to grow well. on the medium containing 60-100μg/ml chloromycetin, while normal shoots turned white after 40 days. Pretreatment of A. tumefaciens with phenolic compound, salicylic acid, would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transformation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蓝猪耳转化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以蓝色花类型蓝猪耳5~6周的叶片为外植体,在OD600为0.5~0.6的活化菌液中浸染5~10min,暗培养4d后,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BA 1.0mg/L+2,4-D 0.1mg/L)上生长14d,获得抗性愈伤组织;经芽诱导培养基(1/2MS+BA 1.0mg/L+NAA 0.1mg/L)培养28d得到抗性芽;生根培养基(1/2MS)上培养14d得到抗性植株。经PCR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蓝猪耳基因组中,转化率达13%~14%。Cef和Hyg浓度对转化影响较大,转化的不同阶段其适宜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草莓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植物离体再生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多种外源目的基因的分离与克隆,转基因技术以目的性强、周期短等优点成为草莓品种改良的重要途径。在草莓上采用的遗传转化方法主要是农杆菌介导法。概述了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机理以及基因型、农杆菌菌株、侵染时间和菌液浓度、共培养时间、酚类物质等对草莓遗传转化的影响,并从草莓果实贮藏保鲜、抗除草剂、抗病毒、抗虫、抗真菌、转基因疫苗等方面对近年来草莓的转基因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