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烈地震如果发生在人口较稠密的城镇或农村,则可因住房和其他建筑物的倒塌而破坏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由于地震造成的损失,给卫生防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种新的要求如果不为群众所熟悉或不能及时纳入抗震救灾的重要日程,就会使灾区人民受某些传染病的威协。  相似文献   

2.
《生理通讯》2008,27(3):6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这场大地震使灾区道路损毁、建筑物倒塌,几万人永远失去了生命,更多的人在废墟中等待救援。  相似文献   

3.
地震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地震伤患者多被埋于倒塌的建筑物之下,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外伤加重,亦会增加外伤感染和各种机会性感染.而重症地震伤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后续治疗中面临的医院内感染更是地震救援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震就象台风、洪水、火山爆发等,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地震五百万次,平均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但人们能感觉到的只有1%,能造成破坏的强烈地震为数更少。发生一次强烈地震会给  相似文献   

5.
在生活中有许多建筑物是由于地基变形过大或不均匀发生了影响到建筑物使用或安全的事故,这种事故一方面是沉降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土体的强度受到破坏而造成的。本研究以土体的强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土的直剪实验,分析影响土抗剪强度的因素,并提出目前土的抗剪强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地基基础的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冻融交替对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中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冻融作用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性状,进而影响土壤呼吸过程。研究冻融作用下土壤呼吸的变化,对准确估算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以科尔沁沙地沙质草地、樟子松疏林草地和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冻融实验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冻融循环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呼吸有显著影响,在未发生冻融作用时沙质草地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大于樟子松疏林草地和农田(P0.05),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呼吸平均速率分别为0.339、0.258和0.234μmolCO2.m-2.s-1;不同冻融循环对沙质草地和樟子松疏林草地土壤呼吸影响显著(P0.05)。其中,一次冻融循环条件下沙质草地、樟子松疏林草地和农田土壤呼吸平均速率分别为0.276、0.243和0.233μmolCO2.m-2.s-1,多次冻融循环条件下分别为0.314、0.274和0.259μmolCO2.m-2.s-1;沙质草地、樟子松疏林草地和农田的Q10值分别为116.0、26.2和16.4,表明冬季低温条件下土地利用方式强烈影响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夏树 《人与生物圈》2009,(2):126-127
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瞬间被“包饺子”.四周的山体崩塌下来,整个县城80%以上的房屋被掩埋或倒塌.1.3万人中只有4000余人逃生,北川成为此次地震中最严重的受灾县,也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最为集中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由于酶能检测血液中的单个糖分子,科学家把生物学和微电子学相结合,制成了生物传感器。但是,一般生物传感器必须注入某种化学物质,才能将信号从生物传感器传送到微型芯片上,万一这些化学物质发生泄漏,传感器就会失去作用,这些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生  相似文献   

9.
黄涵年  郭江峰 《生命科学》2013,(11):1115-1120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为20~24nt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具有组织特异性、无开放阅读框等特点,在转录或翻译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并与炎症、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环境毒理学研究表明,当生物暴露于环境化学物质时,会引起相关miRNA表达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其靶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因此,有必要明确环境化学物质、miRNA和相关靶基因三者问的作用关系。在环境毒理学研究和环境监测中,miRNA可作为识别环境中化学物质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生物标记物,并可用于预测环境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  相似文献   

10.
沙漠是指沙质荒漠,有时也广义地包括沙地。在中国“雄鸡”状版图的颈背处,是我国广袤的西北干旱区。在那里至西向东串珠状地横亘着温带沙漠和草原沙地。沙漠日照强烈,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里泥土稀薄,基质疏松,土壤贫瘠!沙漠里多大风,风运沙移,沙暴肆虐!沙漠历来被人类视为生存的艰难之处,甚至禁区!  相似文献   

11.
房屋基础不均匀沉降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在建筑物无法完全避免的出现一定程度的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中,选择正确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以将建筑物可能发生的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显得的尤为重要。针对性介绍了多种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再对建筑物沉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设计阶段对地基沉降的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陇东黄土高原崩塌滑坡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文波  刘文兆  侯甬坚 《生态学报》2008,28(12):5917-5926
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5.12汶川大地震地质灾害实地调查,发现此次地震造成的崩塌和滑坡,以小型为主,数量众多,主要分布在现代侵蚀沟边缘部位的断崖和陡坡上。地震在塬面、缓坡丘陵和川台地上所造成的崩塌,与窑洞住宅和采矿业的分布基本一致。此次地震虽未造成大中型崩塌和滑坡,但对该地环境的影响不能忽视——可改变微地貌、使未来几年内的土壤流失量有所增加等。认为在黄土高原地区,地震烈度到达Ⅳ度以上,就会引起较为严重的重力侵蚀。对于我国地震高发区之一的黄土高原而言,探讨水土流失的成因时,须要关注地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比8.1级昆仑山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发生8.1级地震,震级与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相仿,但造成的破坏以及公众影响程度远远小于汶川地震。昆仑山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与近东西向库赛湖断裂(昆仑山断裂)的左旋走滑运动密切相关。该次地震影响区多数是海拔4400~5000米的高原丘陵,地势总体比较平缓,植被和建筑物很少,沿着断裂带形成长达426公里稳定分布的地震破裂带,且在各类遥感影像图上都有清晰的显示。在昆仑山口附近,地表破裂带  相似文献   

14.
特定环境和土地利用因素对酸性草原植被影响的时空建模 酸性草原受到了农业集约化作业(伴随着养分添加)、牲畜密度增加以及土地撂荒等多种因素的威胁。为了认识和量化所选环境和土地利用因子对酸性草地植被观测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了大尺度时空精度植被覆盖监测数据。通过分层模型结构将测量和采样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纳入其中。此外,本研究也将测量和采样的不确定性与过程的不确定性分离,这在生成可能反馈给当地保护管理决策的生态预测时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而言,大气氮沉降的增加会导致非禾本草本植物的盖度,取而代之的会是更多的以禾草植物为主的酸性草原生境。沙质土壤的酸性相对较强,而土壤类型既会对植被构成直接的影响,也会通过影响土壤pH值的方式对植被产生间接影响。土壤的类型和土壤的pH值都会对酸性草原上的植被造成影响。对于植被覆盖情况在时间上的变化,尽管该模型仅解释了其中相对较小的一部分,但在使用该模型对局部生态状况进行预测并制定具有自适应性的管理计划时,对不确定性的量化仍然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设施土壤生态环境特点与调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论述了设施土壤生态环境的特性主要是土壤养分富集 ,土壤板结 ;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和连作障碍严重 ;土壤产生有害气体 ;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很大。这些特点主要是盲目大量施肥 ,土壤长期连续利用 ,土壤环境密闭 ,单一化栽培 ,用肥种类不合理及某些化学物质积累造成的。利用生物、农业耕作、地上环境和工程措施调控相结合 ,是调控设施土壤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 ,土壤生物学的应用将是改善设施土壤生态环境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封育是退化沙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重要措施,理解长期处于封育状态下不同类型沙地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沙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该文基于对科尔沁沙地长期封育的流动沙丘(2005年封育)、固定沙丘(1985年封育)和沙质草地(1997年封育)连续多年(2005–2017年)的植物群落调查,结合土壤种子库、土壤养分以及气象数据,分析了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沙丘植被盖度显著增加,群落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年际间波动变化,但无明显趋势;固定沙丘植物群落存在逆行演替趋势,具体表现为群落生物量、灌木和半灌木以及豆科优势度显著下降,而一年生和多年生杂类草优势度显著增加;沙质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年生禾草优势度存在降低趋势,并且一年生杂类草优势度明显高于其他功能群,群落存在退化现象。3类沙地土壤种子密度变化不显著,而种子丰富度在流动沙丘显著增加,在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地有下降趋势,土壤养分仅有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年内生物量积累的主要因素,但对年际间群落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变化影响不大。除趋势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种子库与植物群落之间存在很高的相似性,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沙质草地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紧密相关,而固定沙丘群落主要与土壤水分紧密相关。综合以上结果可知,封育33年的固定沙丘群落和封育21年的沙质草地群落都存在退化现象,而封育11年的流动沙丘群落正在缓慢恢复,因此封育年限的设定对退化沙地植被恢复至关重要,封育时间过长不仅不利于植物群落恢复,反而会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建议封育年限的设定应综合考虑植被退化程度、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种子库基础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沙质林地土壤阻抗系数测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土壤阻抗系数的测量目的及测量的一般方法;重点描述了应用大地阻抗仪(Yokogawa Type 3244)(specific earth resistance tester)测量沙质林地土壤阻抗系数的理论背景和室内、外操作步骤与数据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使用3244大地阻抗仪,即运用Wenner法测量沙质林地土壤阻抗系数是可行的。其测量结果在对土壤分层、确定表层土壤含水量、初步确定地下水位等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光合速率与光合条件对沙质草地土壤呼吸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合作用可通过为土壤呼吸提供底物来影响土壤呼吸,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因此光合与土壤呼吸的关联性成为模型构建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本研究以科尔沁沙质草地为对象,探究沙质草地光合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是沙质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最主要影响因素,呈极显著指数相关关系,不同光合条件下温度敏感性Q10值存在差异,夜间(3.03)昼间(2.12),日平均(2.41)8:00—10:00时(2.32);偏相关分析表明,光合作用是影响土壤呼吸变化的重要因素(r=0.72,P0.01),土壤呼吸随光合速率增加而增加,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2=0.49,P0.01),响应敏感系数为0.24;加入光合速率变量的多因素回归模型极显著提高了土壤呼吸拟合的R~2值,由0.73~0.75增至0.81~0.85,在拟合函数模型选择中,幂函数+指数、线性+指数、指数+指数等形式均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封育是退化沙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重要措施, 理解长期处于封育状态下不同类型沙地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沙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该文基于对科尔沁沙地长期封育的流动沙丘(2005年封育)、固定沙丘(1985年封育)和沙质草地(1997年封育)连续多年(2005-2017年)的植物群落调查, 结合土壤种子库、土壤养分以及气象数据, 分析了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沙丘植被盖度显著增加, 群落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年际间波动变化, 但无明显趋势; 固定沙丘植物群落存在逆行演替趋势, 具体表现为群落生物量、灌木和半灌木以及豆科优势度显著下降, 而一年生和多年生杂类草优势度显著增加; 沙质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年生禾草优势度存在降低趋势, 并且一年生杂类草优势度明显高于其他功能群, 群落存在退化现象。3类沙地土壤种子密度变化不显著, 而种子丰富度在流动沙丘显著增加, 在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地有下降趋势, 土壤养分仅有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年内生物量积累的主要因素, 但对年际间群落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变化影响不大。除趋势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种子库与植物群落之间存在很高的相似性, 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沙质草地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紧密相关, 而固定沙丘群落主要与土壤水分紧密相关。综合以上结果可知, 封育33年的固定沙丘群落和封育21年的沙质草地群落都存在退化现象, 而封育11年的流动沙丘群落正在缓慢恢复, 因此封育年限的设定对退化沙地植被恢复至关重要, 封育时间过长不仅不利于植物群落恢复, 反而会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 建议封育年限的设定应综合考虑植被退化程度、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种子库基础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添加氮素对沙质草地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氮素添加(20g.m-2.a-1)试验,研究了科尔沁沙地东南部沙质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氮矿化及有效氮的季节变化。对2006年生长季的观测发现,添加氮素显著提高了沙质草地生长季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矿质氮的含量以及9月1日至10月15日的净氮矿化速率与硝化速率;添加氮素导致土壤有效氮的季节变异增大,净氮矿化(1.29~11.60mg.kg-1.30d-1)与硝化(-4.15~11.20mg.kg-1.30d-1)速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铵态氮含量逐渐降低,硝态氮与矿质氮(6.49~20.66mg.kg-1)含量的变化呈"V"型,最小值出现在生物量生长高峰期的7月中旬。该沙质草地土壤氮的有效性较低,施氮肥可明显提高土壤供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