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生物常常通过分泌细胞外多糖类物质(胞外多糖)来保护细胞免受极端环境条件、不利因素(如干燥、高盐、辐射、高低温、强酸碱)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的损伤。胞外多糖在微生物耐受和降低重金属污染中起重要作用,在环境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生物化学性质,简述了重金属对微生物胞外多糖合成及其结构的影响,从生物吸附、生物转化两个方面总结了微生物胞外多糖降低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化学机制,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梁妍 《生物技术世界》2012,(2):22-22,24
海洋微生物多糖主要是从海水、海泥和海藻中的细菌中分离出来的多糖,大多是微生物胞外多糖。海洋微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由于其生存环境所限,微生物物种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多数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生了一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此活性物质便可提炼出结构迥异、作用独特的活性多糖。本文综述了海洋微生物多糖的药用功能,对海洋微生物多糖的药用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发酵生产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是一种能生产多糖的可再生资源,微生物多糖因独特的生理活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微生物多糖的产生菌和发酵培养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微生物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胞外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微生物胞外多糖主要是指微生物产生的一些水溶性胶,近几年来由于糖化学的迅速发展,微生物胞外多糖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对黄原胶、结冷胶多糖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现状和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源于海洋特殊环境,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综述了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展望了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小核菌胶是一种高分子水溶性微生物胞外多糖,主要用于石油开采、食品加工、医药制造和化妆品等领域.由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小核菌胶分子量较高,存在溶解性低、粘度高和分散性差等问题,对提取、保存和应用带来了一系列困难.研究用于改性小核菌胶分子量的降解方式对扩大小核菌胶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胞外多糖——结冷胶的生产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胞外多糖-结冷胶(gellan gum)的结构与特性、结冷胶的生产、结冷胶合成的生物途径、结冷胶的提取和纯化,并简要概述了结冷胶在食品和医药等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真菌对石油污染土壤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微生物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降解,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场地适用性强等特点。挑选了2种菌株,进行了室内油降解实验,在摇床实验油降解率:微生物真菌(Faserium.LK)(土著)和真菌(Phanerochaete.Chrysosprium),在20d分别为41.2%和28.1%,真菌(Fusarium.LK)高于真菌(Phane-rochate.Chrysosprium)的降解率,而在培养箱石油污染土壤中,真菌(Fusarium.LK)(土著)和真菌(Phane-rochaete.Chrysosprium),在50d分别为61.8%和66.1%,(Fusarium.LK)低于(Phanerochaete.Chrysosri-um)。  相似文献   

9.
石油污染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了大庆油田开采36年的石油污染土壤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20~3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特性.结果表明: 石油污染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3个土层的微生物代谢强度均高于无污染土壤(CK),不同土层之间的微生物代谢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0~30 cm土层的碳源代谢能力最强,其次为10~20 cm土层,0~10 cm土层最弱.石油污染使10~20 cm和20~3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底物碳源利用种类增多,代谢功能的多样性增强,而0~10 cm土层则无明显变化.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对底物碳源的利用由对照土壤的羧酸类居多转为石油污染土壤的碳水化合物最多,而20~3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对底物碳源的利用以羧酸类居多.说明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具有独特的群落结构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钩端螺旋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义上钩端螺旋体是指螺旋体目钩端螺旋体科钩端螺旋体属的微生物,随着研究的深入,现该属微生物被划分为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和细丝体属(Leptonema)17个种。由于钩端螺旋体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进化上特殊的地位和医学上的重要意义,一直是研究者和医务工作者关注的对象。钩端螺旋体可引起钩端螺旋体病,该病是一个潜在的、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典型症状是黄疸、肾衰竭、出血及心肌炎与心律不齐,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渗透压调节过程中的相容性溶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颖群  陶涛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5):293-296
微生物渗透压调节过程中的相容性溶质王颖群,陶涛(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众所周知,微生物的生长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渗透压即是其中之一。微生物体外渗透压的改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胞外渗透压升高,二是胞外渗透压降低。当外界渗透压改变时...  相似文献   

12.
烃类氧化和生产长链二元酸的微生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远童   《微生物学通报》2001,28(1):103-103
人类首先观察到微生物分解烃是在十九世纪末叶 ,1 895年日本植物学者三好学博士观察到灰绿色葡萄霉菌 ( Botrytescinerca)能分解葡萄果实表皮的蜡质。然而直到 1 91 3年 ,Sohngen发表他以烷烃及石油为碳源 ,从土壤中分离了很多菌株的研究报告 ,从此开始了微生物对液体和固体烃利用方面的正式报告。到 1 940年 ,微生物科学工作者已陆续发表了有关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利用气态烃、烷烃及石油的研究报告 ,也发表了烯烃、炔烃、芳香族烃等的微生物氧化报告。能利用石油烃类的细菌、霉菌、放线菌的种群极多 ,亦有不少综述报告 ,这里不…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胞外呼吸是厌氧环境中控制性能量代谢方式,直接驱动着C、N、S、Fe等关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纳米导线(Microbial nanowires)的发现,被认为是微生物胞外呼吸的里程碑事件,推动了电微生物学(Electromicrobiology)的形成与发展。微生物纳米导线是一类由微生物合成的,具有导电性的纤维状表面附属结构。通过细菌纳米导线,微生物胞内代谢产生的电子可以长距离输送到胞外受体或其他微生物,改变了电子传递链仅仅局限于细胞胞内的认识,从而大大拓展了微生物-胞外环境互作的范围。微生物纳米导线的良好导电性,赋予了其作为天然纳米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目前,微生物纳米导线的导电机制、生态功能及其在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修复及人体健康多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新兴电微生物学的前沿与热点。然而,微生物纳米导线的生物学、生态学功能尚不清楚,它的电子传递机制仍存在分歧。本文在系统性总结微生物纳米导线性质、功能的基础上,以Geobacter sulfurreducensShewanella oneidensis纳米导线为模型,详细阐述了纳米导线的组成与结构、表征与测量方法、导电理论(类金属导电学说与电子跃迁学说)及其潜在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未来微生物纳米导线研究的重点方向、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耐铝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限制作物生产最主要的因素。微生物与铝作用逐渐受到关注,一些微生物特别是模式微生物的耐铝机制已被提出。主要综述了酵母,假单胞菌及其它微生物耐铝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微生物耐铝机制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张忠智 《生命世界》2007,(12):30-33
在自然界中,很多微生物能降解轻油,而重油不易降解。目前全球探明储量的石油中,超过60%的部分采用现有技术无法开采,主要为粘度高、流动性差的重油。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微生物采油技术。利用一些能"吃"石油的微生物降解石油,可用于处理石油污染、帮助开  相似文献   

16.
摘要:胞外多糖(EPS)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及周围生长介质中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物质。乳酸菌胞外多糖除了具有重要的加工优势外,如提高酸奶等乳制品的粘度、质地和口感,还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本文重点介绍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类和主要生物活性,并从胞外多糖的益生元特性、作为肠道能源物质、对肠道细胞的粘附、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调节肠道免疫五个方面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对人类肠道菌群的影响,同时对胞外多糖的后续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产生微生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食品工业、农业、药品和化妆品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作了介绍,展现出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植物油和脂肪酸对灰树花深层发酵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植物油、脂肪酸和不同氮源对深层培养的灰树花生物量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添加较低浓度的橄榄油有利于胞外多糖的生产,而较低浓度的豆油促进生物量的提高。本实验及文献报道的结果显示不同的脂肪酸对生物量和胞外多糖的作用效果大小顺序为棕榈酸(十六碳饱和酸)>油酸(一烯酸)>亚油酸(二烯酸)>亚麻酸(三烯酸)>硬脂酸(十八碳饱和酸)。豆饼粉和大豆粉作为氮源时对生物量和胞外多糖的作用是蛋白质和脂肪酸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植物油、脂肪酸和不同氮源对深层培养的灰树花生物量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添加较低浓度的橄榄油有利于胞外多糖的生产,而较低浓度的豆油促进生物量的提高。本实验及文献报道的结果显示不同的脂肪酸对生物量和胞外多糖的作用效果大小顺序为棕榈酸(十六碳饱和酸)>油酸(一烯酸)>亚油酸(二烯酸)>亚麻酸(三烯酸)>硬脂酸(十八碳饱和酸)。豆饼粉和大豆粉作为氮源时对生物量和胞外多糖的作用是蛋白质和脂肪酸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柯为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2):372-372
CO2既是温室气体之一,又是巨大的可再生资源。微生物固定(或利用)CO2有巨大潜力。CO2作为一种资源为微生物有效利用起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全世界仅化石燃料一项就产生CO2 57亿t/a,其中自养微生物在固定CO2的同时,可以将其转化为菌体细胞所需及许多代谢产物如有机酸、多糖、甲烷、维生素、氨基酸等等;同样某些异养微生物也可利用CO2作为基物(碳源)生产所需要产物,蛋白质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