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以胃和十二指肠区域功能障碍为主的非器质性疾病,中医学将其归为“痞满”和“胃脘痛”等范畴,并分为脾虚气滞、肝郁(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肝郁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弱)与寒热错杂等证型。中医药治疗FD效果明显且接受度高,而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文对现有的F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具体造模方式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因进行探讨,同时提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为今后F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营养型脂肪肝动物模型、药物中毒型脂肪肝动物模型及特殊种系动物的先天性遗传性脂肪肝模型,等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做以综述,并对各类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造模方法及病理学特点进行简要分析,为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及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医证候模型起步较晚,为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气虚血瘀证作为心血管疾病常见的证型,其动物模型的建立是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各种心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进行研究,观察实验动物的宏观体征、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客观评价其造模方法,同时提出当前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为今后探究心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旨在模拟人类疾病特征,是研究者探索该疾病相关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治疗措施的重要工具。经典的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包括药物型、低氧型、手术型等,进来也出现一些新的模型,但这些动物模型都存在着不同的缺陷,不能很好地全面模拟人体肺动脉高压的特征。本文归纳总结了经典的造模方法和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并且分析了各种模型的优势及其局限性,力求为今后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合适的方向,使其能更好地符合人类疾病特征。  相似文献   

5.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效果显著,但其治疗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胃溃疡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及模型评价体系,对促进中医药在此领域的发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了胃溃疡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制作与评价方法,对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络瘀阻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肝郁脾虚证等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进行总结,发现目前的胃溃疡动物模型存在中医辨证分型不够统一、造模思路与证型局限、造模方法标准不一、模型病证结合不紧密、模型评价体系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模型改进意见,以期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的实验动物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讨论了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技术与存在的问题,以大鼠为主要动物讨论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造模方法、每种造模方法的致病机理、造模途径、效果,同时比较了不同造模方法的优缺点及各自的用途,提出了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卵巢癌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其中75%的卵巢癌患者检出时即为晚期。目前该病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同时临床治疗效果较差,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重大疾病。借助卵巢癌动物模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是阐明其发病机制或者筛选有效的诊断、治疗措施的重要手段。目前,按照制备方法分类,该疾病模型主要分为有自发型、诱发型、移植型、基因干预型等四类造模方法。该模型所选择的动物主要有小鼠、大鼠、鸡、东方田鼠、长爪沙鼠等。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报道,综述了卵巢癌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制备的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及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肾阳虚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型之一,针对肾阳虚抑郁症患者采用温补肾阳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但针对肾阳虚型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尚无明确统一的规定和标准,为肾阳虚型抑郁症的研究带来困扰,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肾阳虚型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现对近十五年来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诱导的肾阳虚型抑郁症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异同,为肾阳虚抑郁症的合理造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综述拟从构建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动物模型为出发点,查阅大量的中外文献,查找有关阿尔茨海默病实验动物模型的转基因构建方法,旨在为更好地探索和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其病理变化提供基础。通过研究发现,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实验模型包括转基因动物造模、模拟病理学改变造模、胆碱能损伤造模等,但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转基因动物造模方法是被认为是比较认可的方法之一,主要在于其构建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特征明显,靶向性作用较强,但由于其造模价格昂贵,实验动物的抗病能力较差,因此在对于开展大标本量的实验研究方面有较大的缺陷。由此可见,无论科学实验研究选择哪种方式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建模模型,在其存在有利一面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研制对研究其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防治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研究颇多.本文从模型动物的选择、造模方法及模型的评价指标方面对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大鼠进行组织移植的方法,建立大鼠荷子宫肌瘤组织移植瘤模型,为研究子宫肌瘤的研究提供新的动物模型。方法 术前两周开始,大鼠予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灌胃,持续至整个实验结束。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按照腹腔移植术后补充的不同激素分别为A组(芬吗通)、B组(雌二醇)、C组(达芙通)、D组(对照组),术后4周取材,观察肌瘤形态及组织形态学。结果 A组造模成功率90%,B组造模成功率40%,C组、D组造模成功率为0。结论 大鼠荷子宫肌瘤移植瘤模型成功率高,成本低,可作为新的研究子宫肌瘤移植瘤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人肠道病毒71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肠道病毒71型是婴幼儿手足口病的致病原之一,其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是近期威胁中国儿童健康的因素之一。目前尚无临床疫苗可以预防该病毒感染,而EV71的动物模型是进行致病机理、疫苗评价和药物等研究的基础。本文对EV71的两种常用动物模型:小鼠和猕猴(Macaca mulatta)模型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在研究中的应用给与概括,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中风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实验动物或细胞模型完全模拟人类的中风十分困难,动物模型与临床的拟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缺血性中风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实验动物选择、模型评价标准及造模方法 ,以及主要局灶缺血模型的优缺点进行述评,为缺血性中风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改良的多平台水环境法(modified multi-platform method, MMPM)由单平台及多平台水环境法发展而来,目前多用于制备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SD)动物模型。与单平台和早期的多平台水环境相比,MMPM可扩大动物的活动范围,减少群体分离和社会孤立带来的应激,具有易行性和适用性高及造模死亡率低的优点,是国内外较常用的一种SD造模方法。不过,影响SD模型制备的实验因素较多,MMPM在不同研究中的造模效果参差不齐。为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实验的可重复性,本文梳理了MMPM在SD动物模型中的具体应用和评价方法,以供后期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根据免疫病理特征分为Ⅰ型抗GBM抗体型、Ⅱ型免疫复合物型和Ⅲ型微量免疫复合物型,代表性的动物模型分别是实验性自体免疫肾小球肾炎、肾毒血清肾炎和实验性自体免疫脉管炎。本文就这些模型的造模方法、免疫机制和应用范围进行综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建立合适的肺癌动物模型对其发病原因、机制、药物作用等进行还原性研究非常重要。其中,移植性肺癌动物模型因移植方法多样且操作简便而被广泛应用。本文从移植宿主、移植物来源及造模方法三方面对移植性肺癌动物模型中的原位移植及异位移植进行综述,为肺癌模型的构建和选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指出复制中医动物模型需要遵守4个基本的原则,即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复制的模型症状符合中医临床;相应的药物能够反证治疗;模型稳定,能重复。同时,认为复制理想的中医动物模型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即:选择研究的病、证模型;了解相应病、证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和病机;紧密关注临床,找寻适当造模因素;选择恰当造模动物;评判指标的选择;药物反证;重复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 将60只SPF级雄性SD乳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和造模组(n=50),造模组大鼠采用综合造模法(碘乙酰胺灌服+游泳力竭+饥饱失常)复制脾胃虚弱型FD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1.35 mg/(kg·d)莫沙必利药剂灌胃,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2、6、3 g/(kg·d)香砂六君子汤汤剂灌胃,持续干预14 d。造模和给药前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测定大鼠体重、3 h进食量。给药干预结束后,测定大鼠胃排空率、肠推进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改变,采用生化试剂盒测定大鼠胃组织匀浆液中Mg2+-ATP酶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胃组织中CaM、MLCK、p-MLC2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毛发枯乱、倦懒怠动、行动缓迟,...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衰的元凶,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因此,建立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疾病防治、新药开发的关键环节。本文回顾并分析了有关该疾病模型的国内外文献,从造模方法、发病机制、病理改变、适用条件、模型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收集、整理并分析现存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与常用检测指标,以完善其模型的制备与评价。方法 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functional dyspepsia, animal model”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6月21日。结果 共纳入71篇文献,包括中文63篇和英文8篇。研究对象均为鼠类,雌雄皆有选择,年龄在1~84 d。造模方式共有32种,其中单因素造模7种,多因素造模25种。造模周期从6~98 d。检测指标涵盖一般情况,胃肠功能和精神状态等主要方面。结论 (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模型主要以6~8月龄的雄性SD大鼠为造模对象,造模方式以单因素的夹尾刺激法和多因素的不规则饮食+夹尾刺激法为主,选择最多的检测指标分别为胃排空/残留率,实验动物一般情况和小肠推进比。(2)成模标准尚无统一规定,造模因素的选择仍需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