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发酵乳对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例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发酵乳组, 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发酵乳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 记录患者APACHEⅡ评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肠屏障功能、PCT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周后, 发酵乳组血清内毒素(LPS)、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CRP、PCT、TNF-α、IL-6水平和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 0.05), 较对照组治疗后也降低(P < 0.05)。

结论

脓毒症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发酵乳可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 减轻患者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54例)和常规组(5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清胰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肠道菌群数量、肠黏膜功能(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白介素-6)情况,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主症、次症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数量均降低,且联合组上述菌群数量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数量均升高,且联合组上述菌群数量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白介素-6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6.30% vs 83.33%,P<0.05),而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肠黏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曹春芳  张晓曼  李新才  林卫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34(12):1436-1440, 144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水平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6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5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乙型肝炎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比较3组对象肠道菌群变化、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硬化组、乙型肝炎组患者HBV-DNA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数量和HBV-DNA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乙型肝炎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和瘤胃球菌属数量下降(均P<0.05),而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普雷沃菌属和梭菌属数量升高(均P<0.05)。肝硬化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属数量低于乙型肝炎组(P<0.05),而乳杆菌属、瘤胃球菌属、拟杆菌属、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普雷沃菌属和梭菌属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肠道菌群Chao、Shannon指数高于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均P<0.05),同时肝硬化组Chao、Shannon指数低于乙型肝炎组(均P<0.05)。肝硬化组患者HBV-DNA水平高于乙型肝炎组(P<0.05)。Chao指数、Shannon指数、双歧杆菌属数量与HBV-D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乳杆菌属、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普雷沃菌属、梭菌属数量与HBV-DNA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

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更为显著,且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ao指数、Shannon指数、双歧杆菌属数量和HBV-DNA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损伤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Toll样受体9(TLR9)水平及肠道菌群和其代谢产物的相关性,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7例为研究组,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中症组(n=51)和重症组(n=56)。另选同期50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对象不同时间点的血清DAO和TLR9水平、肠黏膜屏障损伤指标(内毒素、D-乳酸、乳果糖/甘露醇比值)、肠道菌群情况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水平。

结果

与对照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清DAO、TLR9、内毒素、D-乳酸水平和乳果糖/甘露醇比值以及肠道肠球菌、酵母菌数量均显著升高,肠道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杆菌数量以及丙酸、丁酸、乙酸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重症组和轻中症组患者入院24 h、48 h、72 h时的血清DAO、TLR9水平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重症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清DAO、TLR9水平均高于轻中症组(均P<0.05)。重症组和轻中症组患者入院24 h、48 h、72 h时的内毒素、D-乳酸水平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重症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内毒素、D-乳酸水平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高于轻中症组(均P<0.05)。患者内毒素水平与DAO、TLR9水平、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杆菌、乙酸、丁酸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肠球菌、酵母菌数量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丙酸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患者D-乳酸水平与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杆菌、乙酸、丁酸、肠球菌、酵母菌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DAO、TLR9、丙酸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乳果糖/甘露醇比值与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杆菌、乙酸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DAO、TLR9、酵母菌、丁酸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丙酸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损伤更重,血清DAO、TLR9、内毒素、D-乳酸水平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显著升高,同时患者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程度与其血清DAO、TLR9水平、肠道菌群数量及代谢产物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益生菌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PSC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DCS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tDCS联合益生菌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肠道菌群、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和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67% vs 78.67%,χ2 = 12.482,P<0.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50,P = 0.699)。

结论

tDCS联合益生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肠道菌群状态,且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乳剂TPF-D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心肺功能及营养指标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乳剂TPF-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心肺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氧耗量(VO2)、二氧化碳生成量(VCO2)、呼吸商(RQ)、每分钟通气量(VE)、NT-proBNP]、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应激性溃疡、腹胀、腹泻、胃潴留、便秘等)。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FABP和DAO水平低于对照组(t = 17.533、8.469,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WBC、CRP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t = 14.997、18.710、23.197,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和ALB水平高于对照组(t = 8.083、7.292,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t = 3.86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O2、VCO2、RQ、VE和TN-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 = 3.923、12.569、7.292、3.095、10.079,均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腹泻、胃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 = 4.441、4.821、4.216,均P<0.05)。

结论

肠内营养乳剂TPF-D结合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改善AECOPD患者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增强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杀菌型副干酪乳酪杆菌N1115(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N1115)发酵乳饮品对小鼠免疫脏器指数、免疫球蛋白、巨噬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

方法

将SPF级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杀菌型副干酪乳酪杆菌N1115发酵乳饮品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连续灌胃30 d,进行免疫脏器指数测定、免疫球蛋白测定、碳廓清能力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测定和抗体细胞生成实验。

结果

杀菌型副干酪乳酪杆菌N1115发酵乳饮品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碳廓清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 = 3.926 2,P = 0.000 7;t = 6.000 1,P<0.000 1;t = 5.314 4,P<0.000 1),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 = 3.812 1,P = 0.001 5;t = 4.257 2,P = 0.000 4;t = 4.976 3,P = 0.000 5)。

结论

杀菌型副干酪乳酪杆菌N1115发酵乳饮品具有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功能,可为副干酪乳酪杆菌N1115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对肝硬化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22年9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80名肝硬化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营养干预,根据1.5 g/kg的体重剂量摄入乳清蛋白质粉,接受常规饮食咨询和营养建议。每4周收集空腹血清样本,在干预前和营养干预后12周收集粪便样本,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LISA法检测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水平等临床参数。使用Illumina Nova Seq平台对粪便基因组DNA测序。

结果

对照组患者12周后临床各项指标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干预后空腹血糖(t=2.862,P=0.005)、空腹胰岛素(t=5.926,P<0.001)、HOMA-IR(t=2.680,P=0.009)、hs-CRP(t=3.386,P=0.001)、蛋白质氧化率(t=7.762,P=0.001)均显著降低,呼吸商显著增加(t=2.958,P=0.004)。营养干预后6个菌种的相对丰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分别属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属于拟杆菌属和梭菌目的菌种在营养干预后产生了显著的菌株基因组变化。基于HOMA-IR的相对改善,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响应者(R)亚组和非响应者(NR)亚组。两个亚组之间肠道微生物群的动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结论

肠道微生物群在营养干预对肝硬化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有助于临床实施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特征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进行检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应用FACScan流式细胞技术对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CD3细胞和CD4细胞进行检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粪便样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者体内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拟杆菌数量进行检测。治疗前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记录患者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除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IL-9水平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9细胞水平。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L、AST和AL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和NK细胞比例均有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CD3、CD4和NK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均较低,而拟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较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除比均有降低,且观察组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除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9水平和Th9细胞比例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IL-9水平和Th9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够改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粪便标本检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结构。

方法

通过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对10例健康者(对照组)及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疾病组)粪便样本进行菌群结构测序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急性脑卒中患者粪便样本中物种OTU信息量显著增加(P < 0.01), 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物种均一度指数(Evenness)也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门水平上, 疾病组患者肠道Bacteroidetes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Firmicutes数量显著减少(均P < 0.05)。属水平上, 疾病组患者肠道BacteroidesBilophilaButyricimonas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而CollinsellaCoprococcusClostridium等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 < 0.05)。

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人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肝性脑病患者肠屏障功能及血氨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确诊为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性脑病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氨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肠屏障功能及血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氨水平、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血清内毒素水平(LP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较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亦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 肝性脑病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血氨的生成,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肝硬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500 mg/次,3次/d,口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前白蛋白(PA)、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血氨、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二胺氧化酶(DAO)]、Child-Pugh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TBil、CysC、β2-MG水平显著下降,P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LT水平也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患者ALT、CysC、β2-MG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或P<0.01)。两组患者血氨、内毒素、TNF-α和DA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1)。观察组患者Child-Pugh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其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肾功能,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血氨、内毒素、TNF-α和DAO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副干酪乳杆菌对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副干酪乳杆菌4 g、8 g、16 g组。各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相应剂量每日口服补充副干酪乳杆菌,连续2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测血清二胺氧化酶、脂多糖。结果 给予不同剂量副干酪乳杆菌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二胺氧化酶和脂多糖均有所下降,但只有给予16 g副干酪乳杆菌治疗的患者二胺氧化酶和脂多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17、10.836,P<0.05),同时该组患者疗前后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9.445、7.701,P<0.05)。结论 补充16 g/d副干酪乳杆菌能帮助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80例IBD患者按营养支持治疗途径分为EN组(48例)和肠外营养(PN)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早期EN、PN支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营养学相关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酸)及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粪便钙卫蛋白(FCP)]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血清ALB、PA及T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EN支持治疗对IBD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及炎症缓解作用优于PN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伴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9月期间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120例活动期UC伴营养不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接受全肠外营养治疗)和研究组(60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的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和肠道菌群数量,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90.00%)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8.33%)(P<0.05)。研究组治疗3周后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治疗3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治疗3周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同期,大肠杆菌数量则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活动期UC伴营养不良患者选用肠内营养进行治疗,可促进营养状况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脏功能的影响,为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地衣芽孢杆菌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 12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接受肝硬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500 mg/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PA)、血氨、血清内毒素、炎症反应因子(IL-6、TNF-α、CRP)、Child-Pugh分级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血氨、血清内毒素、IL-6、TNF-α及CRP明显降低,PA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ALT、TBil、血氨、IL-6、TNF-α及CRP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hild-Pugh分级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并发症SBP、HE、HR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能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氨、血清内毒素及炎症因子IL-6、TNF-α、CRP水平,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辅助治疗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7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氨、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 乳酸]水平和肠道菌群分布的差异,记录患者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94.29% vs 77.14%,χ2=4.200,P=0.040)。研究组患者血氨、TBil、AST、ALT、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 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改善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病情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能与其优化肠道菌群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乙肝后肝硬化SBP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保肝利尿、降血氨、降低门脉压、抗感染、补充白蛋白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2.0 g/次,2次/d,连用2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AO和D-Lac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DAO和D-Lac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χ2=5.31,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肝硬化SBP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具有良好肠黏膜屏障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