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复合乳酸菌联合蒙脱石散对慢性腹泻患儿肠道菌群、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400例慢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予以复合乳酸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与对照组(仅予以复合乳酸菌治疗),各200例。对比2组患儿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和应激指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胃肠道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TI)]水平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而大肠埃希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MDA、NO、TNF-α、GAS、MO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IL-10、IFN-γ、SST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复合乳酸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显著,有利于调节患儿肠道菌群以及氧化应激、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微生态制剂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平喘药物、抗炎药物和止咳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以及相关免疫指标(IL-8、TNF-α、CD4+细胞、CRP)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喘息、咳嗽、肺部喘鸣音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L-8、TNF-α、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益生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时间均从建库至2021年7月,对公开发表的益生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

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总样本量242例。Meta分析显示,益生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显著降低CRP[MD = ‒2.26,95% CI = (‒4.30,‒0.23),P = 0.03]和TNF-α[MD = ‒1.78,95% CI = (‒2.73,0.83),P<0.01]水平,提高IL-10[MD = 3.80,95% CI = (0.40,7.19),P = 0.03]水平,而ESR、IL-1β、IL-6、MDA、TAC、DAS28、TJC、SJC、HAQ和ACR20等水平均与安慰剂相当。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较为稳健,试验序贯分析显示CRP的获益具有结论性,Egger检验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P = 0.17)。

结论

益生菌能够有效降低CRP和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具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王梅  王冬英  寿嫣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34(11):1330-1333, 1337
目的

研究益生菌辅助四联疗法对H. pylori感染患者根治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H. pylori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80)和观察组(n = 80)。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铋剂四联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 pylori根除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纳差)、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 pylori根除率(95.00%)高于对照组(82.5%),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同时观察组患者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纳差等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升高,而对照组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标准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可显著提高H. pylori感染患者H. pylori根除率,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肠道菌群分布,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86例中重度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 = 48例)和对照组(n = 38例)。观察组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早期肠内营养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基础疾病、原发疾病(包括肺内和肺外)、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氧合指数、机械通气天数、脱机拔管成功率、ICU以及总的住院天数、28 d病死率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10.34±2.16)d vs (14.63±3.27)d,P = 0.020]。观察组患者脱机拔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70.83% vs 63.16%,P = 0.038)。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5.34±3.28)d vs (18.68±3.54)d,P = 0.030]。观察组患者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2.92% vs 26.32%,P = 0.035)。相关性分析提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与患者的机械通气天数(r = −0.489,P = 0.039)和病死率(r = −0.312,P = 0.042)均存在相关性。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结论

相比单一予以早期肠内营养,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ARDS患者更有利于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口服微生态制剂预防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入院的82例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微生态制剂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早产儿NEC发生率和手术率,干预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变化情况,肠道菌群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NEC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IgG、IgM、IgA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肠道细菌总数、球菌总数、杆菌总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7 d、14 d后,两组患儿体质量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患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口服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降低早产低体重新生儿NEC的发生率,促进早产儿肠道菌群稳定,增强患儿免疫能力,对改善早产低体重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生菌辅助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临床疗效,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消化科治疗的60例M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并保持中等强度锻炼和适量控制饮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持续用药2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0天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氨酰转肽酶(γ-G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肝脏超声与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检查评估脂肪肝程度、脂肪衰减及肝脏硬度情况。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血糖、血脂、肝功能方面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HbA1c外其他检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肝脏彩超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中有46.4%的患者肝脏脂肪显著降低,而对照组为27.6%。治疗后两组患者脂肪肝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脂肪衰减系数低于治疗前(P<0.05),而肝脏硬度变化不显著(P>0.05)。

结论

益生菌可通过调节MAFLD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抑制机体炎症水平,改善血糖、血脂代谢,从而改善MAFLD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辅助治疗MAFLD。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片联合益生菌对高血压伴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400例高血压伴肥胖患者。随机法分组:对照组(200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2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益生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和肠道菌群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DBP、SBP、CRP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乳杆菌、拟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肠杆菌及肠球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为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623,P = 0.430)。

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益生菌治疗高血压伴肥胖可提升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道紊乱菌群,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辅助治疗作用,为该类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纳入我院耳鼻喉科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确诊为AR的6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7例作为AR组,另纳入4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分别收集两组对象粪便进行高通量测序。将62例AR患儿进一步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糠酸莫米松喷鼻治疗,益生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监测治疗期间两组患儿肠道主要菌群的变化并对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建立AR大鼠模型,验证益生菌对AR的治疗效果。

结果

AR组患儿肠道菌群Faith’s PD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_e指数均显著低于健康组(U = 538.000、459.000、445.000、446.000,均P<0.05)。AR患儿与健康儿童相比,肠道拟杆菌属、粪杆菌属均显著增多(U = 275.000、412.000,均P<0.05),而双歧杆菌显著减少(U = 304.000,P<0.001)。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患儿治疗后肠道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均显著增加(U = −241.500、−212.000,均P<0.05),拟杆菌属显著减少(U = −327.000,P<0.05)且症状改善更加显著(t = 11.63,P<0.05)。补充益生菌可以显著缓解大鼠鼻腔黏膜的炎症。

结论

AR患儿与健康儿童相比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补充的双歧杆菌、肠球菌能有效地在AR患儿的肠道中定植,且对肠道中的拟杆菌可能有抑制作用。益生菌对儿童AR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上呼吸道菌群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二者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评估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指标。

方法

选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时间段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研究组患儿分为轻症、重症两个亚组。检测患儿上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呼吸道菌群Simpson指数,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呼吸道菌群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t=52.413、35.293、36.088、34.930、29.248,均P<0.001)。重症组患儿呼吸道菌群Simpson指数,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呼吸道菌群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轻症组(t=11.599、11.898、12.699、11.335、12.309,均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呼吸道菌群Simpson指数、血清CRP、IL-6、TNF-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197、0.228、0.264、0.287,P=0.046、0.020、0.007、0.003),呼吸道菌群Shannon指数与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270,P=0.006)。ROC曲线显示,呼吸道菌群Simpson、Shannon指数和血清CRP、IL-6、TNF-α水平以及联合检测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5、0.658、0.634、0.654、0.668、0.863,联合检测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更高。

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上呼吸道菌群多样性及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升高,且患儿病情程度越严重,其水平变化越显著,二者联合检测对患儿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微生态制剂防治儿童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3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6)与观察组(n=66)。对照组患儿施以常规药物防治,观察组患儿应用益生菌进行防治。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腹泻持续时间、治疗后病情、血常规与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86.36%)。观察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为(2.41±1.08)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7±1.89)d。观察组患儿治疗3 d后腹泻频率≤2次/d的发生率为24.24%,低于对照组的60.6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脱水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2.73%。观察组患儿血常规与肝功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感染性腹泻中应用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腹泻持续时间,促进大便恢复正常,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益生菌对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肺炎新生儿肠道菌群及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布拉酵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选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停止腹泻时间、粪便益生菌含量、IL2、IL6、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8.89%)。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停止腹泻时间、IL2、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粪便益生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多联益生菌制剂对抗生素相关腹泻患儿肠道菌群的重建具有积极的作用,能降低患儿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和腹泻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益生菌对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6 5例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患儿,使用益生菌+黏膜保护剂(治疗组4 9例)及单用黏膜保护剂(对照组16例)对腹泻的治疗效果。所有患儿均行大便常规及轮状病毒检测,大便常规正常,轮状病毒阴性。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在肺炎出现腹泻时间、腹泻后开始治疗时间及重型腹泻所占比例上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治疗组有效率为9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结论 益生菌联合黏膜保护剂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疗效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观察两种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EN)对肝纤维化患者的营养效果及肝功能的改善情况。

方法

选择104例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排除肝硬化的慢性肝病患者, 并且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NRS2002)≥3分, 按入院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益生菌高活菌数酸奶+EN)54例和对照组(金双歧+EN)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开始启动肠内营养治疗, 观察组每日补充高活菌益生菌酸奶, 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液加金双歧口服。对比3周后两组患者胃肠道情况、炎性指标、肝功能各项指标、肝纤维化改善程度及营养状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使用益生菌制剂3周后, 胃肠道症状均有改善, 其中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的改善较对照组恢复程度更好(P < 0.05), 腹泻、便秘的缓解两组差异不大(P > 0.05)。通过血浆炎性指标分析, 观察组IL-1β、TNF-α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 < 0.05), 血清ALT、AST、GGT、ALP较治疗前降低明显, 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LT、GGT、ALP的改善较好,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治疗3周后, 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显示,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LN、Ⅳ-C水平均有下降, 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 < 0.05), 但两组患者HA、PC-Ⅲ水平治疗前后均改变不明显, 与入院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肝功能的纠正和肠内营养治疗, 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增强, 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均有改善, 治疗3周后, 其中观察组血清ALB的提高较对照组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长期服用益生菌酸奶有助于改善慢性肝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 对早期肝脏纤维化有一定改善, 但是否有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仍需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及成本效益.方法 2008年1月到2010年9月住院治疗的婴幼儿肺炎96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特征、微生态制剂(培菲康)预防性应用情况、是否出现继发腹泻及住院治疗费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组594例,对照组372例,两组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的发病率分别为18.69%、39.78%,两组比较,x2 =51.889,P <0.01,RR=0.470;干预组99例发生继发腹泻后继续原有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134例因继发腹泻才开始应用同类微生态制剂治疗,两组腹泻治疗总有效率分别86.87%、7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99,P=O.021).干预组、对照组每例(次)患儿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775.0±1724.2)元和(3130.7±1899.8)元,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次均节省直接医疗费用支出355.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998,P=0.003);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的效益成本比为13.02.结论 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不仅能降低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病率,缩短住院病程,提高腹泻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明显降低患儿的次均医疗费用,效益成本比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布拉酵母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重症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布拉酵母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D-乳酸及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变化情况、胃肠功能障碍及腹泻发生率以及患儿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血浆D-乳酸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指标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儿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2.2%;观察组患儿腹泻发生率为15.6%,对照组为33.3%,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布拉酵母对重症肺炎患儿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胃肠功能障碍及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桂儿脐贴配合潘生丁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9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及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潘生丁口服和丁桂儿脐贴贴脐,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而且观察组治愈时间为(2.5±0.4)天,对照组为(3.1±1.3)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桂儿脐贴联合潘生丁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益生菌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进一步联合益生菌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肠道菌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数量[(9.59±0.73)lg copies/g vs(7.56±0.54)lg copies/g]和乳杆菌数量[(9.53±0.68)lg copies/g vs(7.84±0.56)lg copies/g]高于对照组,而肠球菌数量[(7.86±0.63)lg copies/g vs(9.81±0.52)lg copies/g]与大肠埃希菌数量[(7.64±0.37)lg copies/g vs(9.16±0.48)lg copies/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益生菌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及其肠道菌群和抑郁状态,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