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通过粪便标本检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结构。

方法

通过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对10例健康者(对照组)及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疾病组)粪便样本进行菌群结构测序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急性脑卒中患者粪便样本中物种OTU信息量显著增加(P < 0.01), 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物种均一度指数(Evenness)也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门水平上, 疾病组患者肠道Bacteroidetes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Firmicutes数量显著减少(均P < 0.05)。属水平上, 疾病组患者肠道BacteroidesBilophilaButyricimonas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而CollinsellaCoprococcusClostridium等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 < 0.05)。

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人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道菌群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Th17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变化。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对象呼吸道菌群, FeNO、Th17细胞、Treg细胞, 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共分离出87株细菌, 其中奈瑟菌检出率最高, 其次为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韦荣球菌; 对照组对象共分离出35株细菌, 其中甲型链球菌检出率最高, 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奈瑟菌、韦荣球菌、消化球菌。观察组患者甲型链球菌占比低于对照组(χ2=4.554, P=0.032), 其余菌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患者FeNO、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及Th17/Treg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患者CD4+细胞、CD4+/CD8+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两组对象CD3+、CD8+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道检出率较高的菌群为奈瑟菌, 且FeNO、Th17/Treg水平均较高,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应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川崎病及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肠道菌群变化情况, 为调节其肠道菌群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纳入的97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其中出现冠状动脉病变的45例患儿作为研究组, 另外52例单纯川崎病患儿作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患儿肠道菌群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肠道菌群多样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但研究组患儿肠道菌群丰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患儿肠道厚壁菌门占35.85%, 低于对照组的54.06%(P < 0.05)。研究组患儿肠道拟杆菌门占33.57%, 高于对照组的21.30%(P < 0.05)。研究组患儿肠道变形菌门占24.39%, 与对照组的25.2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患儿肠道乳杆菌属、拟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分别占3.87%、25.03%、2.75%, 与对照组的21.23%、16.23%、17.9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肠道菌群状况与单纯川崎病患儿存在显著差异, 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肠道菌群紊乱更为显著, 应受到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福州地区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特征。

方法

纳入60例STC患者和健康志愿者20例, 留取新鲜粪便样本, 冰块运送至实验室并存放于-80度冰箱, 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 分析各组肠道菌群的生物多样性与结构组成。

结果

测序后共得到1 702 004 524条有效序列, 样本序列平均有效长度为414.1 bp, 总样本平均序列条数为2 127 505.7条。与对照组比较, STC患者肠道菌群丰度指数Ace指数、Chao指数和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下降(P < 0.05), 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P < 0.05)。在门水平上, STC组以拟杆菌门、放线菌门为主, 正常对照组以厚壁菌门为主。在属水平上, STC组以拟杆菌属(Bacteroides)、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丹毒杆菌属(Erysipelatoclostridium)、巨单胞菌属(Megamonas)为主, 正常对照组以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布劳特菌属(Blautia)为主。

结论

STC患者肠道菌群发生紊乱, 表现为丰度及多样性下降, 菌群结构发生改变, 可能与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的肠道菌群变化的特征。

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36例,根据是否发生AGI分为AGI组(n = 18)和non-AGI组(n = 18),记录入科时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测定患者入科时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第1次粪便样本的乙酸、丙酸、丁酸的水平,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粪便样本的菌群多样性,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差异。

结果

AGI组患者肠道乙酸、丙酸、丁酸水平较non-AGI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GI组患者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低于non-AGI组。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属水平比较,AGI组患者肠道菌群中肠球菌属、埃希—志贺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non-AGI组(均P<0.05),non-AGI组中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

结论

合并AGI重症患者肠道代谢功能失衡,菌群结构发生改变,为益生菌辅助治疗重症患者提供一定临床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肠道菌群特点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ADHD患儿和健康体检的96例儿童,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所有儿童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分析肠道菌群特点。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家长版(PSQ)评估两组儿童的行为。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分布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组患儿肠道菌群α−多样性低于对照组,肠杆菌属、气味杆菌属和枸橼酸杆菌属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韦荣球菌属、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普氏栖粪杆菌相对丰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Conners PSQ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Conners PSQ问卷各因子评分与肠道肠杆菌属、气味杆菌属和枸橼酸杆菌属均呈正相关(P<0.05),与韦荣球菌属、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普氏栖粪杆菌均呈负相关(P<0.05)。

结论

ADHD儿童肠道菌群构成与健康儿童不同,不同肠道菌群与患儿行为问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慢性胃炎(CG)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点。

方法

采集我院青年CG患者(CG组)和健康人群(NC组)的粪便样品,对其细菌16S rDNA V3—V4区域进行扩增并进行高通量测序,然后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分析。

结果

CG组与NC组对象肠道菌群在门和科水平上均有不同之处,其中CG组对象有较高丰度的Actinobacteriota和较低丰度的Ruminococcaceae。CG组对象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均一度均显著低于NC组(均P<0.05),但两者具有相似的丰富度水平。多元方差分析和相似性百分比分析均发现CG组和NC组对象肠道菌群有较大差异。BifidobacteriumBlautiaCollinsellaRuminococcus_torques_group和Streptococcus与CG患者密切相关。

结论

CG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较大变化,其中BifidobacteriumBlautia等细菌与CG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母乳和混合喂养方式对西安地区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收集24例0~2月龄西安地区健康婴儿粪便样本,根据婴儿的喂养方式,将样本分为母乳喂养组(17例)和以奶粉为主的混合喂养组(7例)。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肠道菌群进行测序,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差异的影响。

结果

母乳喂养组婴儿粪便样本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高于混合喂养组(t = 4.886,P<0.05;t = 6.855,P<0.05),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混合喂养组(t = 2.126,P<0.05)。门水平上,2组样本均以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但比例存在差异。相比混合喂养组,母乳喂养组婴儿粪便样本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显著升高(U = 6,P<0.05;U = 0,P<0.05),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降低(U = 24,P<0.05;U = 16,P<0.05)。属水平上,母乳喂养组婴儿粪便样本双歧杆菌相对丰度(72.04%)显著升高,同时发现罗氏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相对丰度也高于混合喂养组(U = 17,P<0.05;U = 28,P<0.05);而混合喂养组婴儿粪便样本中,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及韦荣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U = 19,P<0.05;U = 12,P<0.05;U = 28,P<0.05)。

结论

母乳喂养可能通过提高婴儿肠道菌群丰富度和部分益生菌相对丰度,同时降低条件致病菌比例等方式影响婴儿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及其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Lynch综合征患者作为Lynch组,并选取42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粪便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应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菌属拷贝数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Lynch组患者肠道菌群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Simpson指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Lynch组患者HbA1c、TC、TG、LDL-C、FPG、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和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Lynch组患者粪便中以变形菌门、肠球菌属、埃希菌属、消化链球菌属、韦荣球菌属、不动杆菌属为主要优势菌。Lynch组患者TG水平与乳杆菌属拷贝数呈负相关,与埃希菌属和韦荣球菌属拷贝数呈正相关(均P<0.05);HDL-C水平与乳杆菌属和布劳特菌属拷贝数呈正相关,与埃希菌属、韦荣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拷贝数呈负相关(均P<0.05);FPG水平与乳杆菌属和布劳特菌属拷贝数呈负相关,与肠球菌属、埃希菌属、韦荣球菌属拷贝数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Lynch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低于健康人,其中乳杆菌属、布劳特菌属、埃希菌属等菌群与糖脂代谢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壶腹周围憩室(periampullary diverticulum, PAD)对胆总管结石成分及胆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收集我院行内镜下取石治疗患者44例, 其中14例伴有PAD、30例无PAD, 使用红外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结石样本中胆固醇、胆红素含量。从入组患者中分别筛选8例伴有PAD的患者为PAD组, 8例无PAD的为对照组, 收集患者胆汁样本, 提取样本中菌群DNA进行扩增并构建细菌基因文库, 经Illumina MiSeq平台高通量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对差异菌群与胆红素、胆固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2组患者对比年龄、胆管直径、结石直径和总胆红素(TBIL)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组患者结石中胆固醇和胆红素含量[(39.77±13.00)%vs(61.80±26.00)%, Z=-2.973, P=0.003;(27.03±13.00)%vs(12.27±16.00)%, Z=-2.999, P=0.00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AD组与对照组Alpha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而在物种群落组成上存在差异。卟啉单胞菌属、嗜胆菌属等10种菌属在PAD组中的丰度高于对照组, 真杆菌属、乳杆菌属较对照组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相较于对照组, PAD组牛磺酸和次牛磺酸的代谢、钙信号通路等5条通路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嗜胆菌属和卟啉单胞菌属与胆红素具有相关性(R2=0.701 3, P < 0.000 1;R2=0.286 8, P=0.032 5)。

结论

伴有PAD的患者结石含有更高的胆红素成分。PAD的存在改变胆道菌群多样性、构成及丰度, 并可能通过菌群变化影响结石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前后肠道菌群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收集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和术后粪便,测肠道菌群,以25例健康志愿者的粪便为对照组。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杆菌较健康人增多,双歧杆菌较正常人减少,胃转流术后双歧杆菌增加,肠杆菌减少。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胃转流术后控制了血糖,双歧杆菌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揭示健康人咀嚼槟榔前后的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分析咀嚼槟榔前、咀嚼5 min后和咀嚼30 min后口腔内菌群结构变化以及多样性特征。方法 通过收集8个人咀嚼槟榔前后唾液,用宏基因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 结果 咀嚼槟榔5 min后,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普雷沃菌_7属(Prevotella_7)、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纤毛菌属(Leptotrichia)、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梅毒螺旋体_2(Treponema_2)、普雷沃菌_6属(Prevotella_6)和兼性双球菌属(Gemella)较咀嚼前相对丰度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16.57%、12.94%、9.38%、23.08%、54.55%、52.63%、30.00%、42.86%、30.00%、16.67%和42.86%,纤毛菌属(Leptotrichia)降幅最大。而咀嚼30 min后,纤毛菌属(Leptotrichia)、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梅毒螺旋体_2(Treponema_2)和罗思菌属(Rothia)的相对丰度较咀嚼5 min后均增大。结论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作为主要变化的菌属,在咀嚼槟榔的过程中,对口腔产生一定的作用,可能是口腔龋齿等牙周疾病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针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丰度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我院40例脑卒中患者在中风常规针刺基础上,予以电针治疗(双侧天枢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曲池穴),最后纳入3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另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态(mRS评分),同时收集患者新鲜粪便标本,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结构。

结果

经电针治疗,30例患者mRS评分显著改善,其中显效26例,治愈2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比较,脑卒中患者治疗前粪便中拟杆菌门丰度减少,厚壁菌门丰度增加,拟杆菌门/厚壁菌门(B/F)比例显著减少(均P<0.05);且梭菌纲作为厚壁菌门下的主要细菌纲其丰度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粪便中拟杆菌门丰度较对照组和同组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均P<0.05),厚壁菌门丰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均P<0.05);B/F比例较对照组减少,而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均P<0.05)。

结论

电针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同时可通过调节肠道B/F比例,增加有益菌,减少炎症相关致病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服用酪酸菌制剂前后肠道菌群状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治疗IBS,观察酪酸菌制剂的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状况。从门诊随机选择21例男性,9例女性。检测大便常见菌群和病原菌,采用Miles-Misro介绍的滴注法操作。每次培养时均选上述细菌标准菌株一同培养作质控。治疗前总厌氧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下降,而有潜在致病性的梭菌明显下降。无致病菌生长。治疗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834%,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升高明显。结论:IBS易致肠菌失调,酪酸菌能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病原菌,并能促进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肠道内的有益菌发育。  相似文献   

15.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高发的肺部疾病,相关发病机制尚待阐明。近年来,菌群对哮喘、COPD的发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梳理了近期肺部菌群和肠道菌群在哮喘、COPD中的作用及机制相关文献,分别从肺部菌群和肠道菌群的角度,分析它们对哮喘、COPD的作用机制以及肺部菌群和肠道菌群之间相互调控的联系,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菌群在常见肺部疾病中的意义,为寻找更有效的防治哮喘、COPD的作用靶点或者分子提供相关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儿童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种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1例2~5岁中国儿童的肠道菌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培养计数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此年龄段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分布及其中关键益生菌的种群结构进行了定量研究。实验表明,儿童肠道厌氧菌的数量高达109CFUg(湿重),其肠道菌群的定植抗力(平均BE=2.38)较强;不同的个体之间所能检测到的关键益生菌的种类有所不同,一般能检测到其中的1~4种双歧杆菌和1~5种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和假小链双歧杆菌的平均数量多达107CFUg(湿重),检出率分别为90.48%和85.71%,为儿童肠道内双歧杆菌的优势菌种;L.mucosae和发酵乳杆菌的数量较多,平均为3.68log10CFUg(湿重)和3.97log10CFUg(湿重),检出率分别为71.43%和52.38%,为稳定定植于儿童肠道内的优势乳杆菌;不同种类的益生菌在不同样本之间的数量组成均存在有很大差异,双歧杆菌的样本差异为1.86~3.85,乳杆菌的为2.43~4.07。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及菌群丰度结构变化,探讨肠道微生态失衡与慢性肝病的关联。

方法

收集高原地区90例慢性肝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0例、乙肝后肝硬化30例、原发性肝癌30例)及25例健康人的粪便,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探讨慢性肝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物种多样性以及不同分类水平上肠道菌群组成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较健康人显著降低(Z=1.462,P=0.005),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慢性肝病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组成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r=0.122,P=0.020);对慢性肝病组与健康组进行组间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在慢性肝病组中富集(Z=1.065,P=0.043),慢性肝病组内比较发现拟杆菌门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相对丰度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属水平上,粪杆菌属在慢性肝病组中富集(Z=1.092,P=0.032),而肠球菌属分布减少(Z=1.398,P=0.036),同时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中一些潜在致病菌如链球菌属、韦荣球菌属较健康人富集,而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益生菌相对丰度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发现存在差异菌属链球菌属(H=6.026,P=0.049)、韦荣球菌属(H=10.317,P=0.005),对差异菌属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相较原发性肝癌组,链球菌属在乙肝后肝硬化组中更加富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同时发现肝硬化及肝癌组中韦荣球菌属的相对丰度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相关性分析发现粪杆菌属与ALT、AST、ALP水平呈正相关(r=0.192、0.187、0.276,均P<0.050),韦荣球菌属与TB、ALP水平呈正相关(r=0.257、0.225,均P<0.050)。

结论

高原地区慢性肝病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且慢性肝病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组成上存在差异,在慢性肝病的进展中一些潜在致病菌的丰度逐渐增加,同时益生菌的相对丰度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