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与多重耐药菌特征,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5 034例,共有63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25%。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比较骨科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多重耐药菌构成。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骨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

结果

63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中,手术切口最多,占39.68%(25/63)。63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样本中共分离出1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2.71%(74/11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占34.75%(41/118),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占2.54%(3/118)。118株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有32株,占27.12%(32/118),均为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达90.91%;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7.5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达88.89%。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长、手术时长、糖尿病、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和联用抗菌类药物与骨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长≥10 d、手术时长≥2 h、患有糖尿病、有泌尿插管、使用呼吸机、联用抗菌类药物是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是主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的比例较高,应根据药敏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住院时长、手术时长、糖尿病、泌尿插管、使用呼吸机和联用抗菌类药物都是影响骨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进行合理干预,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刘颖  崔荣霞  陈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34(10):1209-1212, 123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组(56例)。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并对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观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MI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96例AMI患者中存在40例肺部感染,共检出病原菌2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占63.64%),革兰阳性6株(占27.27%),真菌2株(占9.09%)。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较低,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高(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AMI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年龄、卧床时间、有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无侵入性操作存在显著关联(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 = 3.71,95%CI:1.62~8.49)、卧床时间≥2周(OR = 3.42,95%CI:2.12~5.5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 = 2.68,95%CI:2.19~3.29)、侵入性操作(OR = 3.40,95%CI:2.69~4.30)及低蛋白血症(OR = 1.37,95%CI:1.09~1.74)均为AMI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均P<0.05)。

结论

AMI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年龄、卧床时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侵入性操作及低蛋白血症均为AMI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中产妇的感染症状、羊水微生物分布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

采集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于剖宫产术中提取的羊水498份进行细菌培养,根据羊水微生物分布情况和相关因素,综合分析产妇临床感染症状。

结果

498份送检羊水标本中有147份标本检出微生物,总检出率为29.5%(147/498)。498例产妇中有100例术前出现感染症状,检出微生物78株;51例术后出现感染症状,检出微生物34株;8例术后切口感染,检出微生物7株。339例没有临床感染症状的产妇检出微生物28株。羊水微生物的检出率与胎膜早破或试产后人工破膜、产妇自身阴道菌群分布、术前出现感染症状呈显著相关(均P<0.05)。

结论

对胎膜早破、阴道菌群失调等高危产妇及时送检标本查找病原体,对羊膜腔内感染的早期预防和针对性治疗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渊杰  王帅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3,35(10):1178-1181, 1186
目的

探究食管癌患者术前肠道菌群特征与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7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64例)和非感染组(208例),记录患者年龄、高血压、吸烟史等一般资料。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双歧杆菌属、酵母菌属、乳杆菌属、消化球菌属细菌并按照平板计数法计数,同时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进行菌群多样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肠道菌群Chaol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年龄≥60岁、吸烟史≥20年、术前FEV1/FVC<70%、手术时间≥4 h患者比例及肠道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数量显著升高,而肠道双歧杆菌属、酵母菌属、乳杆菌属、消化球菌属数量显著降低(均P<0.05)。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是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双歧杆菌属是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均P<0.05)。

结论

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与未发生肺部感染的其术前肠道菌群差异显著,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双歧杆菌属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和B族链球菌(GBS)感染与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及母婴结局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114例临床确诊足月胎膜早破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胎膜早破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129例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对象阴道微生态变化、GBS感染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妊娠妇女阴道假丝酵母菌菌体及孢子检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膜早破组患者阴道pH≥4.5、细菌性阴道病、需氧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及微生态失衡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胎膜早破组妊娠妇女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肺炎等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道pH≥4.5、有GBS感染、阴道微生态失调与不良母婴结局有关(均P<0.05)。

结论

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失衡、GBS感染与妊娠晚期胎膜早破的发生相关,同时会增加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加强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可降低妊娠晚期女性胎膜早破发生率,改善不良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6.
李婷  王昊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34(9):1088-1090, 1093
目的

检测泌尿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核酸以了解杭州地区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生殖支原体(MG)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3 901例疑似生殖泌尿道感染患者MG-RNA,同时也检测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

结果

3 901例患者中,共检测出MG-RNA阳性患者262例,阳性率为6.7 %,其中男性MG阳性率为7.0 %(237/3 364),女性为4.7 %(25/53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阳性率越低。男性≤20岁组阳性率最高,为13.9 %(16/115);女性≥60岁组无检出(0/52)。MG与UU合并感染率最高,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P<0.01)。各年龄组M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

杭州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MG感染率较高,男性MG感染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男女MG感染情况并不相同,提示临床需重视该类疾病的MG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口腔菌群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南京同仁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40例RE患者为研究对象,将A、B级RE患者纳入AB组,C、D级纳入CD组;同时将患者分为合并H. pylori感染组和未合并H. pylori感染组。以一次性无菌收集管收集患者唾液标本,使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合格文库进行双端测序。

结果

AB组患者H. pylori阳性率(16.67%)低于CD组(45.45%)。AB组患者口腔菌群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CD组,Simpson指数低于CD组(均P<0.05)。未合并H. pylori感染组患者口腔菌群Chao 1指数和Simpson指数高于合并H. pylori感染组,Shannon指数低于合并H. pylori感染组(均P<0.05)。未合并H. pylori感染组患者口腔放线菌门、放线菌属相对丰度高于合并H. pylori感染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合并H. pylori感染组(均P<0.05)。

结论

RE病情较重者和合并H. pylori感染者表现为口腔菌群α多样性降低和门、属水平菌群相对丰度改变,合并H. pylori感染对RE患者病情和口腔菌群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及宫颈局部细胞免疫的相关性, 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HPV感染者, 依据感染病毒类型分为非HR-HPV感染组(n=69)和HR-HPV感染组(n=57), 并纳入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HPV感染类型、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及宫颈局部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结果

患者中复合型与单一型HR-HPV感染率分别为15.8%、8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4, P=0.047)。对照组、非HR-HPV感染组和HR-HPV感染组对象阴道微生态失调率分别为22.0%、34.8%、45.6%, 其中对照组对象阴道微生态失调率最低(χ2=5.638, P=0.048)。非HR-HPV感染组和HR-HPV感染组患者阴道病原菌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均P < 0.05)。非HR-HPV感染组和HR-HPV感染组患者宫颈局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 0.05)。

结论

HPV33、16、18型为HPV感染主要类型, 会加重阴道微生态紊乱程度, 影响局部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患者HPV感染情况和宫颈局部细胞免疫功能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数据, 有利于治疗措施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慢性肾衰竭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20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组, 并选取19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入选者粪便标本并进行检测, 对比两组入选者肠道菌群数量; 同时对比两组入选者体质量、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血尿素氮、血胱抑素C水平,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改变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

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 试验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t=21.915, P < 0.001)、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降低(t=18.220, P < 0.001), 肠球菌数量显著增高(t=16.782, P < 0.001)。相比于对照组, 试验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t=147.035, P < 0.001)显著降低, 血肌酐(t=43.129, P < 0.001)、血尿素氮(t=170.206, P < 0.001)、血胱抑素C(t=22.432, P < 0.001)水平显著增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 慢性肾衰竭患者肠道双歧杆菌(r=-0.695, P < 0.001)和大肠埃希菌(r=-0.631, P < 0.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血胱氨酸均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降低、肠球菌数量升高, 且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益生菌治疗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益生菌治疗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1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统计软件对提取完成后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2篇研究,其中英文研究4篇,中文研究8篇,纳入研究对象1 029人,其中试验组537人,对照组492人。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能有效治疗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OR=7.80,95% CI(4.78,12.75),P<0.000 1],降低口腔假丝酵母菌检出率[OR=0.06,95% CI(0.01,0.57),P=0.010 0],降低治愈后复发率[OR=0.21,95% CI(0.12,0.35),P<0.000 1]。

结论

益生菌对治疗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具有一定效果,能降低口腔中假丝酵母菌的定植,减低治愈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鼻咽部定植菌群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情特点的关系,从微生态角度寻找预防或治疗RSV下呼吸道感染的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8月1日到2021年10月31日收治的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鼻咽部分泌物培养结果分为阴性组、阳性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潮气肺功能检测结果。

结果

1 09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培养阳性者290例(26.58%),中位数年龄为8个月(3.24个月,14个月)。各年龄层患儿鼻咽部菌群定植率及定植菌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年龄层患儿鼻咽部定植菌均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卡他莫拉菌定植的患儿发热率较低。与喘息相关定植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重症相关的定植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与大叶性肺炎发生相关的只有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定植的达峰容积比(Z = −4.12,P<0.001;Z = −1.99,P = 0.046)与达峰时间比(Z = −4.24,P<0.001;Z = −1.98,P = 0.047)均低于阴性组。

结论

特定鼻咽部定植菌的存在会影响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同时降低婴幼儿潮气肺功能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病原菌等的变化及其关系, 为该病的有效诊断、病情监测和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我院32例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用药前后不同时期的脑脊液分别进行常规、生化与细胞学检测,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与恢复期比较, 患者急性期时脑压、脑脊液白细胞总数与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升高(均P < 0.05)。32例患者中, 15例脑脊液细菌培养呈阳性。典型菌与非典型菌感染者急性期脑脊液白细胞总数、小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变化显著, 脑脊液细胞学变化与感染类型相关, 可为个性化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40~60岁饮酒史男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病率、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率及肠道菌群,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行胃镜检查的1 500例体检者,统计CAG患病率,根据CAG患病情况分为CAG组(n = 428)和无CAG组(n = 1 072),分析两组对象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饮酒史等),观察其中40~60岁饮酒史男性患者CAG患病率、H. pylori感染情况及肠道菌群,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G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CAG组患者性别、年龄、饮酒史、H. pylori感染情况与无CAG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60岁、男性、有饮酒史及H. pylori阳性均为影响CAG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40~60岁饮酒史男性CAG患病率为68.68%(296/431),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者103例(34.80%),伴有活动性炎症者83例(28.04%),伴有不典型增生者45例(15.20%),H. pylori阳性率为63.51%(188/296)。伴有肠上皮化生、活动性炎症及不典型增生的CAG患者H. pylori阳性率均高于无上述情况者(均P<0.05)。40~60岁饮酒史男性CAG患者肠道菌群数量与无CAG的体检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40~60岁饮酒史男性CAG患病率和H. pylori阳性率较高,肠道菌群失衡更严重,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活动性炎症及不典型增生的CAG患者H. pylori阳性率更高。年龄40~60岁、男性、存在饮酒史及H. pylori阳性均为影响CAG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粪便标本检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结构。

方法

通过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对10例健康者(对照组)及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疾病组)粪便样本进行菌群结构测序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急性脑卒中患者粪便样本中物种OTU信息量显著增加(P < 0.01), 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物种均一度指数(Evenness)也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门水平上, 疾病组患者肠道Bacteroidetes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Firmicutes数量显著减少(均P < 0.05)。属水平上, 疾病组患者肠道BacteroidesBilophilaButyricimonas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而CollinsellaCoprococcusClostridium等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 < 0.05)。

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人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IL-6、TNF-α和IL-2R在肺部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出生新生儿(胎龄34~42周)资料, 根据肺部超声结果, 将新生儿分为病例组和正常组, 检测脐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 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性,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L-6、TNF-α及IL-2R与出现肺部感染的相关性, ROC曲线分析IL-6、TNF-α及IL-2R的灵敏度, VITEK-60系统鉴定病原菌。

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剖宫产率、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正常组比较, 病例组脐血炎性标志物IL-6、TNF-a、IL-2R水平均升高(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L-6、TNF-a、IL-2R与新生儿出现肺部感染有关(P < 0.05);ROC曲线分析IL-6(> 155.270 pg/mL)的灵敏度为98.5%, 特异性为85.0%, 约登指数max=0.808;TNF-α(> 16.795 pg/mL)的灵敏度为89.6%, 特异性为86.7%, 约登指数max=0.763;IL-2R(> 603.935 U/mL)的灵敏度为70.8%, 特异性为86.7%, 约登指数max=0.575;病例组检出病原菌143株, 包括127例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最高, 为25.87%)和16例革兰阳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构成比最高, 为2.80%)。

结论

IL-6、TNF-α和IL-2R对肺部感染性肺炎具有识别作用, 在鉴别和预测新生儿出现感染性肺炎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化疗后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 探讨化疗后患者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及同期因妇科恶性肿瘤进行化疗的40例患者(化疗组)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以4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体检组, 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估。

结果

肿瘤组患者阴道菌群密集度正常(++和+++)者占58.3%, 与体检组及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肿瘤组、化疗组和体检组对象中菌群正常者分别占18.3%、5.0%、55.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化疗组、肿瘤组和体检组菌群抑制者分别占42.5%、35.0%、1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不同类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调率增高, 化疗后患者在阴道微生态失调率升高的同时生殖道感染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子宫微生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并探讨影响子宫微生物群分布的因素。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治疗的1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于移植手术前做阴道微生态检查。术后从移植导管尖端及外鞘配对获取患者的子宫内膜液和宫颈粘液进行微生物培养,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宫腔和宫颈微生物。根据质谱法微生物鉴定结果并按优势菌是否为乳杆菌属菌群进行分组, 即乳杆菌属主导组, 非乳杆菌属主导组和鉴定阴性组。

结果

宫腔和宫颈菌属分布一致性尚可(Kappa=0.49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在宫腔和宫颈均表现为非乳杆菌属主导组显著低于乳杆菌属主导组(60.0%vs87.2%, P < 0.017;65.7%vs 97.9%, P < 0.017)。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均在宫腔表现为非乳杆菌属主导组显著低于乳杆菌属主导组(44.7%vs 68.6%, P < 0.017;52.0%vs 83.0%, P < 0.017)。宫颈微生物描述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17)。宫腔中检出乳杆菌属的患者其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未检出者(83.0%vs 65.2%, P < 0.017)。移植日阴道微生态状况与E2水平是子宫微生物群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

结论

当宫腔微生物以非乳杆菌属为主导时, IVF-ET助孕患者的HCG阳性率、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移植日阴道微生态失调或E2过高可能增加子宫非乳杆菌属检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腹泻仔猪大肠埃希菌(E.coli)分离株血清型、毒力因子及耐药基因。

方法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从腹泻仔猪粪便样本中分离到64株E.coli, 本研究取其中含有毒力因子最多的1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结果

E.coli分离株基因组序列为5.5 Mb, 预测蛋白质编码序列数为5 743, 与已知致病菌E.coli O145的基因重合率较低, 为64.53%。经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确定分离株为E.coli ST4214, 血清型为O3∶H45。与病原菌O157∶H7、O145∶H28和O104∶H4的毒力基因比较表明: 4株菌共同含有的毒力基因为354个, E.coli ST4214含有64种独特的毒力基因、编码鞭毛蛋白、Ⅳ型分泌蛋白、Ⅱ型分泌蛋白、溶血素、菌毛、肠毒素、荚膜多糖相关蛋白质。耐药基因E.coli分离株含有氨基香豆素抗性基因、磺胺类耐药基因、β-内酰胺抗性基因、多粘菌素耐药基因、肽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抗生素耐药基因外排泵等多重耐药基因。

结论

腹泻仔猪E.coli ST4214分离株是一株新菌株, 具有较多毒力因子及耐药基因, 可能与仔猪腹泻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患者相关样本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呼吸重症患者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53例RICU患者的病例数据,通过API菌种鉴定系统及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送检的体液和组织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

结果

RICU患者检出阳性标本共147例,阳性率58.10%;检出革兰阳性细菌39株(11.24%)、革兰阴性细菌206株(59.37%)、真菌102株(29.39%)。占比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21.90%)、白假丝酵母菌(12.10%)、肺炎克雷伯菌(10.37%)、热带假丝酵母菌(7.49%)、铜绿假单胞菌(5.19%)。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生素均耐药;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均表现为敏感,但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率超过50.00%;相比痰液,尿液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均超过50.00%。

结论

该院RICU患者主要是以革兰阴性细菌和真菌感染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较高,二者对常用的抗生素普遍耐药,临床可据此对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为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产妇阴道微生态失衡的发生情况和B族链球菌(GBS)感染及营养相关因素在正常与微生态失衡产妇中的差异,同时检验不同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就诊的10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疗照护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营养干预(视产妇具体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情况),比较两组产妇阴道菌群分布、GBS感染、血清微量元素分布和新生儿情况。

结果

全部受试对象阴道内优势菌群前5位依次是菌群抑制无优势菌、非典型乳杆菌类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阳性短杆菌、革兰阳性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阴道微生态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阴道微生态失衡产妇共49例,阴道微生态正常产妇共56例。阴道微生态失衡产妇的GBS感染率更高(30.61% vs 5.36%),且微量元素锌和硒缺乏情况更为严重(P<0.05)。营养干预后,观察组阴道菌群的分布异常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且菌群多样性正常比例、锌和维生素D水平高于对照组,而GBS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GBS感染可加重产妇阴道微生态紊乱,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而营养相关干预能够减低GBS感染率并提高微量元素的血清水平,有利于产妇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