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主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制备主动脉再狭窄模型,观察形态学变化;放免法测定主动脉AngⅡ含量;免疫印迹法测定主动脉PDGF-β受体含量,并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AngⅡ刺激正常培养的与洛沙坦预处理过的VSMC 6 h,测定PDGF-β受体含量.结果:球囊内皮剥脱术后14 d,主动脉中层VSMC大量增殖,内膜显著增厚,AngⅡ含量显著升高(P<0.05),PDGF-β受体表达显著增强(P<0.05).AngⅡ诱导VSMC PDGF-β受体表达显著增强(P<0.01),Ang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完全抑制AngⅡ对PDGF-β受体上调的诱导作用.结论:AngⅡ可通过其Ⅰ型受体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PDGF受体上调,这可能是AngⅡ促VSMC发生增殖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黎洋  韩启德 《生理学报》1995,47(5):498-504
本实验在体外培养的家兔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利用^3H-Thymidine(^3H-TdR)掺入的方法,观察了α1-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及其亚型对平滑肌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去甲肾上腺素激动α1-AR能促进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并有以下特点:(1)α1A激动促进平滑肌细胞DNA合成,但α1B激动抑制这一合成作用;(2)α1A促进DNA合成的作用与c  相似文献   

3.
周红梅 《蛇志》2011,23(3):235-237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选用雄性大鼠,复制大鼠AS模型,随机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普罗布考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造模成功后给予普罗布考治疗,6周后处死大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p53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53和Fas蛋白的表达增强(P%0.05),主动脉壁可肉眼观测典型斑块。普罗布考组大鼠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53和Fas蛋白表达下调(P〈0.05),主动脉斑块面积较模型组减小明显。结论普罗布考通过调节p53和Fas蛋白表达来调节AS大鼠平滑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探讨AS的发生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复制家兔实验性AS模型,分阶段检测家兔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观察主动脉内膜病理学变化;分析主动脉内膜增生程度及AS斑块面积与血浆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高脂组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和内膜增生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增加(P〈0.01),血浆LDL-c水平明显较对照组升高(P〈0.01);动脉内膜增生程度及AS斑块面积均与血浆LDL-c水平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837,P〈0.001).结论:提示血浆LDL-c水平升高,是致AS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正常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中Ryanodine受体(Ryanodine receptor RyR)各亚型mRNA的表达以及在哮喘中的变化.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ASMCs,RT-PCR测定受体各亚型mRNA的表达.卵蛋白致敏并激发大鼠制备慢性哮喘模型,RT-PCR测定各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ASMCs中可见RyR1、RyR2和RyR3三种RyR亚型mRNA共表达,扩增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大鼠RyR1-3序列完全一致.制备的慢性哮喘模型中,病理切片显示平滑肌层及黏膜层明显增厚,RyR1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上调P<0.05.结论: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中RyR三种亚型共表达,提示存在着复杂的细胞内钙调节机制;并且RyR1在慢性哮喘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洪艳  郭艳  赵莹  崔颖  魏晓晴  吕广艳  陈海波  高颖 《生物磁学》2009,(20):3855-3857
目的:研究PDGF介导ROCK亚型(ROCKⅠ和ROCKⅡ)对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7r5)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使ROCKⅠ,ROCKⅡ基因表达下调,并检测基因下调后蛋白表达水平;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MP-2蛋白的表达;使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蛋白的活性。结果:通过对A7r5细胞进行ROCKⅠ和ROCKⅡsiRNA转染,二者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79.8%和70.1%;ROCKⅠ,ROCKⅡ蛋白表达下调抑制了MMP2的表达和活性,但是ROCKⅡ作用更明显。结论:ROCKⅠ和ROCKⅡ均抑制MMP-2的表达和活性。  相似文献   

7.
子宫-胎盘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庆彬  刘疆  焦丽红  王红 《生命科学》2000,12(5):224-227,213
子宫-胎盘中存在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血管紧张素的分布较广泛,胎盘合体滋养层、子宫腺体、肌肉和血管壁均可见AngⅡ的免疫阳性染色。胎盘主要表达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子宫至少有两种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其分布与数量存在种间差异。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与G蛋白偶联,可以激活三种不同的信号途径,Ⅱ型受体能否与G蛋白偶联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仍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用CCK-8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及拮抗剂阿托品(atropine,Atro)对SK-N-SH细胞增殖活性和周期分布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用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分析SK-N-SH细胞毒蕈碱受体亚型Ⅰ型(mAchR1)和c-fos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mmol/L Ach对SK-N-SH细胞有明显促增殖作用,而1mmoL/L Atro阻滞细胞从S期向G2/M期移行;1mmol/L Ach与1mmol/L Atro均反馈调节mAchR1的蛋白水平。但mAchR1 mRNA的表达不受影响;1mmol/L Ach显著上调c-fos mRNA和Fos蛋白的表达,但这种作用可被Atro逆转。提示胆碱类受体参与配基对肿瘤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外培养3T3-L1细胞分化模型,研究不同浓度胰岛素及慢性胰岛素刺激对3T3-L1脂肪细胞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在不同浓度胰岛素及胰岛素慢性刺激的干预下,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VLDLR mRNA水平的变化.微量化GOD-PAP法检测培养基中残存的葡萄糖.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胰岛素浓度的增高促进VLDLR的表达;胰岛素慢性刺激下,VLDLR表达因浓度差异呈现不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胰岛素的浓度及慢性刺激对3T3-L1脂肪细胞的成熟和VLDLR基因的表达有显著作用,而胰岛素抵抗明显减低成熟脂肪细胞VLDL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与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PPARγ)在组织中较为广泛地表达,主要是调节脂肪细胞分化、糖稳态,为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的生物学受体。PPARγ表达增强或激活可调节脂质代谢,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减少细胞粘附分子和其他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并抑制血管平滑肌产殖和迁移;可能改善某些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危险因素,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Gao F  Zhang LF  Huang WQ  Sun L 《生理学报》2007,59(6):821-830
我们以前的工作提示,在模拟失重所引起的血管区域特异性适应变化中,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local reninangiotensin system,L-RAS)可能发挥关键调控作用。本文以losartan慢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typelreceptor,AT1R),观察模拟失重是否仍能引起血管的这种适应性改变,并检测大血管管壁L-RAS主要成分的表达是否也发生相应变化。以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的生理影响。制作基底动脉、胫前动脉、颈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HE染色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米测量颈总动脉和腹主动脉壁的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及AT-R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4周模拟失重引起大鼠基底动脉中膜和颈总动脉管壁各平滑肌肌层肥厚,而胫前动脉和腹主动脉则发生萎缩性改变;给予losartan4周引起上述4种血管皆发生萎缩性变化;阻断AT1R,模拟失重仍然能引起基底动脉、颈总动脉发生相对肥厚性改变和腹主动脉萎缩加重。4周模拟失重还引起颈总动脉壁中AGT和AT1R表达上调,而腹主动脉壁及血管周围组织中AGT和AT1R表达下调;给予losartan4周仅引起腹主动脉壁中AGT和AT1R表达减少;阻断AT1R,模拟失重使腹主动脉壁AT1R表达进一步减少。结果提示,4周模拟失重引起大鼠脑、颈部与后身大、中动脉血管的形态结构改变和L-RAS主要成分表达发生上调或下调,血管L-RAS在其中可能发挥关键性调控作用;但在慢性阻断AT1R的条件下,其它调控机制仍可能在脑血管适应性调节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究miR-19靶向PTEN并介导HMGB1影响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机制研究。方法:SPF级C57BL/6J ApoE-/-雄性小鼠根据研究目的将实验小鼠分为对照组、AS模型组和miR-19抑制剂组。通过RT-PCR分析小鼠主动脉组织中miR-19的mRNA表达。通过蛋白印迹分析小鼠主动脉PTEN、HMGB1和AKT的蛋白表达。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miR-19a与PTEN的靶向关系。通过组织学和红油O染色分析小鼠胸腹主动脉和主动脉窦中的AS斑块面积。通过RT-PCR分析小鼠主动脉主动脉弓内膜中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mRNA表达。通过蛋白印迹分析主动脉弓内膜中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结果:AS模型组miR-19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miR-19抑制剂组miR-19mRNA表达较AS模型组降低(P<0.05)。AS模型组PTE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HMGB1和AK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miR-19抑制剂组PTEN蛋白表达较AS模型组升高,miR-19抑制剂组HMGB1和AKT蛋白表达较AS模型组降低(P<0.05)。AS模型组主动脉和主动脉窦的斑块面积较对照组增加(P<0.05),miR-19抑制剂组主动脉和主动脉窦的斑块面积较AS模型组减少(P<0.05)。AS模型组TNF-α、IL-β、IL-6和CXCL2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miR-19抑制剂组TNF-α、IL-6、IL-β和CXCL2的mRNA表达较AS模型降低(P<0.05)。AS模型组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miR-19抑制剂组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较AS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miR-19通过靶向调控PTEN表达激活HMGB1/PI3K/Akt信号通路,这可能会促进VSMCs的异常增殖、迁移和炎症反应,有助于AS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大鼠降主动脉雌激素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冻切片微波修复后,用E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图像分析方法,观察雌激素受体(ER)在雌性与雄性大鼠降主动脉壁的分布,结果显示,ER阳性反应存在于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中,阳性反应强度无性别差异。无段间差异(降主动脉胸段与腹段),血管周围的脂肪组织也可见大量呈阳性反应的细胞,结果表明,降主动脉壁的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存在ER。降主动脉可能是雌激素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14.
Chen X 《生理学报》2007,59(5):619-627
溶血磷脂酸(1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十分活跃的磷脂信号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包括诱导神经轴突回缩、应力纤维形成、促进血小板凝集、诱导平滑肌收缩、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LPA通过其受体及耦联的G蛋白调节细胞内信号途径,介导各种生物学效应。心脏组织中存在多种LPA受体亚型,尤其受体LPAl亚型在心脏组织中的含量仅次于脑,位居第二,暗示LPA在心脏中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着重对LPA的5种受体亚型的组织分布、与G蛋白的耦联和对第二信使的活性调节,以及LPA及其受体亚型对心脏细胞的生长调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血管生长抑素在小鼠胚泡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生长抑素(angiostatin,AS)是一种新血管生成的抑制蛋白,它可以有效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状形态的产生,是肿瘤转移的有效抑制剂.肿瘤转移和胚胎植入具有惊人的相似性,AS对小鼠胚胎植入是否有作用迄今尚无报道.采用体外培养、RT-PCR和蛋白质印迹等多种方法研究了AS对小鼠胚泡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的影响.研究显示,AS下调了VEGF及其受体KDR、MMP-2和MMP-9的表达,而上调了TIMP-1和TIMP-2的表达.应用整合素αVβ3的特异性抑制剂Echistatin与AS共同处理胚泡,结果显示,Echistatin减弱了AS对MMP-2的下调作用及对TIMP-2的上调作用.以上结果提示:AS可能通过与整合素αVβ3相互作用调节胚泡中VEGF、MMPs和TIMPs的表达,从而影响胚泡的植入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外加直流电场(electricalfields,EFs)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膜表面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发生明显的变化,并影响细胞形态、迁移的特性。通过EFs干预装置干预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VSMCs,记录和分析细胞图像,研究不同强度电场、不同作用时间下VSMCs迁移和细胞形态的变化,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或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与VSMCs迁移相关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T1R)和2型受体(AT2R)等受体的表达情况,研究EFs影响VSMCs形态及迁移的机制。研究结果提示,在EFs干预作用下,VSMCs膜PDGFR表达增加,部分细胞呈不对称分布,在EFs阴极面较集中;细胞中AT1R表达亦增加,但无明显不对称分布现象;AT2R表达没有改变;EFs长时间作用下,培养的VSMCs有明显的电场趋化性,细胞向阴极迁移的距离明显高于无EFs作用对照组,细胞膜向阴极方向伸展,发生形状改变,定向迁移依赖于EFs强度。EFs作用下,部分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上调和重分布,可能与细胞定向迁移的启动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SR-BI和PPARγ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探讨该模型中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贵州小香猪,氧化酶法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12个月后处死动物,采用苏丹Ⅳ及HE染色检测肝脏脂质沉积及动脉粥样斑块病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肝、主动脉组织中SR-BI、PPARγ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TC、TG、HDL-C水平升高;实验组小型猪肝脏有大量的脂肪空泡,动脉有明显的脂质条纹及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肝组织、主动脉组织的SR-BI、PPARγ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本实验说明颈总动脉内膜拉伤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型猪可建立As动物模型;As小型猪肝组织、主动脉组织的SRBI和PPARγ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芦丁(Rutin)对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诱导的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Ang II处理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构建表型转化和炎症反应模型。将对数生长期的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为以下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Rutin组(100 μM),Ang II组(1μM),Rutin+ Ang II组(100 μM,1 μM)。采用细胞增殖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芦丁对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平滑肌蛋白22α(Smooth muscle protein 22-alpha,SM22α)、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NF-κB)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和IL6细胞因子水平,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氧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 II组收缩型标志物α-SMA和SM22α表达水平降低、合成型标志物OPN表达水平升高,炎症相关因子MMP2、MMP9、IL6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NRF2和HO-1表达水平降低,NRF2及NF-κB的磷酸化增加。此外,相较于Ang II组,Rutin+ Ang II组收缩型标志物α-SMA和SM22α表达水平升高、合成型标志物OPN表达水平降低,炎症相关因子MMP2、MMP9、IL6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NRF2和HO-1表达水平升高,NRF2及NF-κB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芦丁可以抑制Ang II诱导的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炎症反应,可能与其激活NRF2/HO-1通路和抑制活性氧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各亚型在猫脊髓内的定位分布特征,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调查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五种亚型(mGluR1,mGluR2,mGluR3,mGlur5及mGluR7)在猫脊髓(颈2、颈6、胸5、腰6、骶1-2)内的分布状况。结果如下:(1)在背角深层(Ⅲ-Ⅳ层)和腹角内分布有大量中小型(<30μm)mGluR1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背角浅层(Ⅰ、Ⅱ层)为阴性;(2)mGluR2/3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仅见于背角Ⅱ层内侧部,其它部位为阴性;(3)致密的mGluR5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猫脊髓背角Ⅱ层的神经毯内,背角Ⅰ层及深层呈中等密度染色;(4)致密的mGluR7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分布于背角Ⅱ层的神经毯内,背角Ⅰ层及深层(Ⅲ-Ⅳ层)呈中等密度染色。此外,腹角运动神经元和骶髓副交感核内的神经元亦呈现mGluR7样免疫反应阳性。单侧切断背根,发现术侧背角浅层内mGluR7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密度略有降低,而mGluR5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密度与对侧基本相同。本研究结果显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五种亚型在所调查的猫脊髓各节段内(颈2、颈6、胸5、腰6、骶1-2)的分布存在差异,提示它们在介导谷氨酸传递的信  相似文献   

20.
体外培养主动脉细胞钙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主动脉钙化的机制。方法:外殖块法分离培养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vonKossa染色以显示钙化,生化法检测细胞内外不溶性钙。放兔法测定培养上清骨钙素的含量。RT-PCR方法检测X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25-羟基胆固醇(A组)和β-甘油磷酸盐(B组)分别培养的传代细胞均可见多个细胞结节,且细胞结节von kossa染色阳性;而对照组(C组)无细胞结节形成,von kossa染色阴性,前二者每孔不溶性钙沉积量,以及培养上清中骨钙素含量明显高于后者,且A、B两组X型胶原mRNA的表达为阳性。结论:25-羟基胆固醇、β-甘油磷酸盐均可促进主动脉中膜细胞发生钙化,主动脉中膜在钙化过程中与成骨细胞相似,骨钙素分泌增多且有X型胶原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