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乡村智慧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过程中,在村庄建设、社会管理及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建筑等众多领域形成的一些经验,即乡村建设中的智慧。它不仅引导了过去的乡村建设,而且对未来乡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传统村落是以农耕资源为导向选取的村落布局。农耕社会下,村落选址首先考虑的是有没有生产资源,兼顾合理的耕作服务半径。村落要么靠近田地、要么靠近河湖水面,还要考虑是否有良好的交通条件,等等。  相似文献   

2.
康渊  王军 《生物信息学》2019,26(8):121-125
乡村建设的本质是为生活在其中的人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存生态系统,健康的村落生态系统离不开智慧营造模式。单元是一种空间环境系统,由于系统内部要素的共同作用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流,村落单元呈现的景观模式具有差异性,包含着不同的生态智慧。基于此,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村落生态单元的概念,村落生态单元由居住景观、生产景观及文化景观 3 个子单元组成。村落生态单元景观模式的营造智慧关键是单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青藏高原秀日村为例,归纳了秀日村村落生态单元良性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包含着“农牧共生”与“方位种植”的生产景观营造智慧;“田居一体”与“循环再生”的居住景观营造智慧;“信仰至上”与“万物平等”的文化景观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3.
乡村生态学概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生态学已逐渐发展成一门受众人肯定的生态学分支学科,但乡村生态学未引起广泛重视。本文定义乡村生态学为研究村落形态、结构、行为及其与环境本底统一体客观存在的生态学分支科学。村落是以一定年龄结构、一定数量人口或人群为基本特征,以户为组成单位,以土地为经营对象,以相应的生物(牲畜和作物)为主要价值资源的人类聚居的空间单元。村落除具空间和生命涵义外,还直接联系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土壤和植被等景观要素与资源参数;同时,它还与历史传统、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复杂因素有关。乡村生态学的意义在于揭示村落与所有这些相关因素的关系,并用以指导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学已逐渐发展成一门受众人肯定的生态学分支学科,但乡村生态学未引起广泛重视。本文定义乡村生态学为研究村落形态、结构、行为及其与环境本底统一体客观存在的生态学分支科学。村落是以一定年龄结构、一定数量人口或人群为基本特征,以户为组成单位,以土地为经营对象,以相应的生物(牲畜和作物)为主要价值资源的人类聚居的空间单元。村落除具空间和生命涵义外,还直接联系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土壤和植被等景观要素与资源参数;同时,它还与历史传统、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复杂因素有关。乡村生态学的意义在于揭示村落与所有这些相关因素的关系,并用以指导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湘桂黔侗族聚居区统计数据、田野调查资料和矢量地图为数据源,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侗族村寨的选址布局特征以及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内容。结果表明:1)传统侗族村寨主要在海拔500~900m,坡度7°~15°,坡向为北或西北方,与水源距离小于100m的区域选址建寨;2)侗族村寨整体上在高程、坡度、坡向和与水系距离上属于高值分布,侗族村寨选址布局的空间特征与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3)传统侗寨的选址布局具有地势中等、坡度适宜、背风向阳、易取水的特点,蕴含着主动适应环境的生态智慧,体现了“因地制宜、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思想,对于维持人地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策与农耕:石咀头村40年景观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化导向的农业政策驱动下,中国传统乡村景观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研究采用地理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地理空间方法,通过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工具对晋西北一个典型农耕村庄40年来农耕景观变迁进行制图、调查与评价,寻找相应时期农业政策对农耕景观变迁的影响,分析农业政策的利与弊.结果表明:中国传统多样化种植正逐渐被工业化单一种植的农耕景观格局所代替,这些农耕变迁背后的驱动力在于一系列农业政策是以中国农耕体系的工业现代化为指针的,这些政策的目标是要引领传统农耕体系向"现代化"农业快速转变,但其结果却导致了传统农耕体系的衰落.所研究村庄的传统农耕体系在40年间迅速消失,而正是这一体系维持了当地千百年的食品安全与土地健康.本文建议,未来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应在短期的农业经济收益与长期的农业可持续性之间寻求一种更合理的平衡,这也是全球变化背景下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村落为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对象,分析传统村落景观与一般乡村景观和乡土景观的差异,提出了传统村落需要“弱景观”的理论,并定义了弱景观的概念。同时,从整治设计、改造设计、引入适度设计3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在传统村落景观实践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弱景观营造,以及3类景观营造方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李保国 《人与生物圈》2021,(3):36-37,40-41
村落是人类乡村聚居与生活的场所,是华夏文明的维系,更是民族记忆的归属;耕地则是农业生产活动的空间载体,是食物供给的主要来源,更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村落与耕地分别承载了乡村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因此是乡村地域范围内最为重要的两种景观.  相似文献   

9.
周静帆  欧杨  周丽  刘昕岑  包蓉 《广西植物》2019,39(3):346-358
传统村落的植物景观反应了一个民族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植物认知和应用经验,该研究对云南省德宏州大盈江、瑞丽江流域的19个傣族传统村落进行了植物景观及应用调查。结果表明:德宏傣族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水平分布为寨外(山林绿块+农田绿块+护堤绿带)——寨边(防护绿环+高山榕绿块)——寨内(绿点+绿线)的格局;垂直分布有5个景观层次;村寨内常见植物共181种,73科;村寨内植物多为人工栽培,具较强实用性,主要应用功能集中在食用、药用、观赏、防护隔离、香薰调味等方面;傣寨植物人文景观具宗教色彩。建议加强植物水平分布的空间联系,建立稳定的绿地系统格局;保持植物垂直景观层次,推广植物的建造功能应用;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形成产业优势;传承优秀的植物文化景观。推广植物在村落建设中的传统应用经验,促进民族村落与植物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为德宏傣族人居环境建设与民族植物学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苏南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是乡村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模拟自然、半自然植物群落为基础,对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进行了研究。根据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可以将乡村植物景观划分为村落植物景观(农户外环境植物景观)、农田植物景观、道路植物景观和水域河道植物景观;生态植物景观营造可以从自然群落中得到借鉴,以常熟为例,采用植被生态学的调查和分析方法对当地自然、半自然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模拟形成15个可供当地应用的人工配植模式;乡村不同植物景观类型具有各自的特色和功能要求,通过分析常熟典型乡村特点,以模拟自然群落为基础,可进一步改造形成适于不同类型的乡村植物景观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禹  廖志学 《生态学报》2021,41(3):1209-1220
以优化土地利用、实现村落形态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为基础对高原传统村落形态进行定量化研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信息量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坡度、坡向、高程差、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土地资源和文化景观7个阻力评价因子,构建研究区景观格局体系并分析其村落形态与土地利用的适宜关系。以直波村为例,将之分为4种等级的景观安全水平,共104个"源"地,其由低到高的景观格局及"源"地分为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源、民俗风情影响源、自然景观影响源、开放空间影响源,占研究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9.44%、25.35%、32.41%、12.8%;通过各阻力评价因子的最小累计阻力值和信息量值的大小影响村落形态"源"地的分布概率,计算出研究区村落形态"源"地未来适宜用地范围在高程为2501-2522 m、坡度为9°-15°、坡向为南坡、西坡、西北坡;结合景观安全水平提出土地利用可考虑两种情景:一是根据村落形态重新赋予新的功能,二是采用渐进式更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探究土地利用与村落形态的关系,既能够较好解决人地空间关系,推进川西北高原乡村振兴建设,同时实现嘉绒藏族传统村落形态的存续。  相似文献   

12.
俞孔坚 《生态学报》2019,39(23):8733-8745
农民利用千百年积累的生态智慧,通过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最少的投入,实现大面积的改变,营造可持续的、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地球表面景观。文章探讨了如何重新发掘农民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进行大面积水生态修复的理念、方法和案例。基于作者及其团队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传统生态智慧-模式提炼-增强设计-运行检测(POE)-模块技术-现代生态修复工程”的研究和实践路径,将传统农耕生态智慧进行了增强设计,形成了模块化的当代生态工程技术,用于大面积国土生态修复,尤其是以水为核心的生态过程与景观的生态修复,在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中进行实践并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13.
尹航  赵鸣 《生物信息学》2018,25(12):105-109
水是鲁中低山丘陵地带泉水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长期以来,居于此地的人们在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创造了极具北方山区特色的泉水村落“水系统”。通过田野调查、测绘、访谈,探讨泉水村落选址对“水系统”环境基底形成的重要性和以“水系统”为特征的村落环境特征,发掘“水系统”的组成要素,总结“水系统”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并将其宏观结构分为2个子循环系统和4个分区。研究发掘了鲁中低山丘陵地带泉水村落景观的潜在规律,为维护泉水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稳定和乡土景观的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帅  刘旭  郭巍 《生物信息学》2018,25(11):73-77
文章对明代浙江沿海地区的海防卫所进行研究,以现代高清航拍照片、历史地图以及浙江海防建设的基本史料与相关地方志等为基础,综合考量浙江沿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与卫所建置布局相关的地理条件,通过归纳其平面形态的特征,分析影响其选址布局的要素与城市基本构成元素,探求浙江沿海卫所营建的一般布局模式,进而类型化分析探索其可能的变体。研究表明在明初快速建城运动中诞生的卫所城市具有极强的共性,同时也彰显了古人营城智慧的诸多个性。这批卫所城市的营建奠定了后来浙江沿海地区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5.
姚梦园  晏实江  吴艳兰 《生态学杂志》2016,27(12):3905-3912
徽派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和生态内涵,是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其研究与保护在生态学、地理学、建筑学和美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以呈坎村为例,综合风水理论、心理场理论等,从生态学视角提出理想人居环境的理想生态系统模式,并引入三维景观指数,对徽派村落空间结构进行解析,定量分析村落理想生态系统各景观要素组合结构的生态功能体现.结果表明: 呈坎村立体结构为“山-林-屋-水-林”的景观空间组合模式,形成了以人为中心、自然景观立体环绕的圈层结构,符合理想人居模式.传统基于投影距离的方法造成了景观指数偏差(如对面积与边长的低估).平均斑块面积三维指数比二维指数高6.7%;林地的面积比重三维指数比二维指数高1.0%,其他景观类型的面积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建设用地和耕地等人工斑块的面积比重下降最多.面积与周长指标被低估,形状指标和多样性指标被高估,导致景观格局分析中自然斑块的优势度被低估、人工斑块的优势度被高估.三维景观指数表明,呈坎村落生态系统中各自然要素及组合体现出了较好的生态功能,关键要素和景观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连接度和聚集性;定量印证了以呈坎为代表的徽派村落是理想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正村落是人类乡村聚居与生活的场所,是华夏文明的维系,更是民族记忆的归属;耕地则是农业生产活动的空间载体,是食物供给的主要来源,更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村落与耕地分别承载了乡村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因此是乡村地域范围内最为重要的两种景观。  相似文献   

17.
曙光村是一个起步较早并受到国际关注的乡村人居试验村落,曙光村旨在展现城镇和乡村如何协同发展,人和自然如何和谐共生。笔者通过对本地治里和曙光村的研究剖析,评述了从作为殖民地建立的本地治里,到为实现大同世界而建立的曙光村的背景和历史,探讨了曙光村的发展和建设实践中的成果和教训以及其对发展中国家乡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贵州石漠化区布依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适宜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对石漠化及地形地貌的适应性,采用德尔菲法、综合权重法确定了石漠化区布依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并收集指标数据和确定人居环境适宜度值与阈值,综合分析了人居环境适宜度.结果表明: 10%的布依族传统村落位于强度与极强度石漠化区,且有择优环境的传统;人居环境适宜度指标体系由经济、历史文化、生态、社会、建筑环境适宜度5个一级指标及26个二级指标组成,该指标体系对喀斯特区村落均适宜;总体上,综合环境适宜度值(2.81~3.77)与经济(0.77~1.17)、历史文化(0.39~0.50)、生态(0.83~1.07)、社会环境(0.38~0.53)适宜度值随石漠化强度递增而递减,而建筑(0.43~0.51)则无显著变化,石漠化对经济、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环境影响深远且有协同关系;人居环境适宜度阈值下限为2.93,低于2.93可考虑搬迁或采取措施提高其值;山地半坡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适宜度值(3.56)高于洼地(3.42)和谷地(3.16);石漠化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适宜度比普通村落高,但低于常态地貌,其主因是经济与生态的差异;石漠化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提升应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政策支撑,发展生态经济与旅游及保护历史文化或生态移民.本研究可为喀斯特区村落人居环境保护规划、建设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传统并非等于落后,曾经被指为落后的"刀耕火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是一种生存智慧。刀耕火种农业最早起源是从狩猎、采集演变而来的,一直延续到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东南亚许多地区还有刀耕火种。上世纪80年代初统计.全世界还有2亿人靠刀耕火种谋生,中国当时有700万人,现在中国纯粹的刀耕火种人口估计不足10万人。刀耕火种是一种传统的农业方式,它是人类物质文化和农耕的早期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彩色作物种质资源兼具实用与美观特性,是作物种质资源中的重要组成,也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传统文化创新、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力支撑。丰富多元的彩色作物,增添了乡村的艺术色彩,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在美丽乡村设计中科学应用彩色作物资源,既可以丰富作物种质资源,利于保护遗传多样性,又可以融入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