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爱兵  李典谟  陈建  张真 《昆虫知识》2004,41(2):146-149
初步考证了我国重要的森林害虫———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及其寄主松 (科 )属植物的化石起源 ,认为马尾松毛虫衍生为一个新的物种的时间 ,不应早于中生代的侏罗纪 ,很可能是侏罗纪与白垩纪早期的某个时期 ;并初步探讨了第三纪以来中国古地质、古气候变化对现今马尾松毛虫的分布、遗传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历史成因的可能影响 ,文史还涉及许多重要的生物地质历史事件 ,对于理解马尾松毛虫在同样的地质时期的动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报春花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根据Takhtajan世界植物区系分区对报春花科22属在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国各省区的分布作了较详细的统计,在此基础上,将报春花科各属归纳为10个分布型,认为中国西部横断山区和东西马拉雅为报春花科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高加索—阿尔卑斯山脉为第二分布中心;中国云南、贵州南部,广西西部至越南、泰国北部和缅甸西北部山地是报春花科植物最可能的起源中心;报春花科的起源时间应在早第三纪或晚白垩纪.  相似文献   

3.
杉科植物的起源、演化及其分布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本文根据对杉科的系统发育、现代分布和化石分布的研究,结合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讨论了杉科的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的成因。杉科基本上是一个亚热带科,我国长江、秦岭以南至华南一带是其现代分布中心。东亚中高纬度的东北地区可能是其起源中心和早期分化中心。起源时间为早侏罗纪或晚三叠纪。杉科植物的各种类型很可能在早白垩纪甚至晚侏罗纪就已分化出来。杉科植物于东亚起源后,在当时劳亚古陆尚未完全解体、气候分带现象尚不甚明显的情况下跨越欧亚大陆散布到北美,并扩散到南半球。自晚白垩纪,白令陆桥和北大西洋陆桥对其在北半球的散布发挥了重要作用。杉科植物目前虽处于衰退状态,但在地质史上却曾经经历过极其繁盛的时代。在中生代中晚期和早第三纪,杉科植物种类繁多,广布于北半球,向北扩散到北极圈内的高纬度地区,是当时的大科。大多数现存属曾分别有过3个或2个分布中心:水松属、落羽杉属和北美红杉属在东亚、北美西部和欧洲;水杉属在东亚和北美西部;柳杉属、杉木属,很可能也包括台湾杉属在东亚和欧洲;巨杉属在欧洲、北美和东亚。在晚白垩纪和第三纪,现存属特别是水松属、落羽杉属、水杉属、北美红杉属和巨杉属,曾是北半球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成分。南半球也曾有少量种类,分布亦远较现代普遍。杉科在白垩纪的多样性达到鼎盛,具所有的现代属和大量的化石器官属,但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质变迁、气候变化,大量类群绝灭。晚第三纪全球性的气温下降迫使杉科逐渐从高纬度地区撤出。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剧烈恶化使杉科分布区进一步显著退缩至中、低纬度地区,最后在欧洲全部消失,仅在东亚、北美及澳大利亚的少数几个植物 “避难所”中残存下来。现今各属多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极为狭窄的局部范围,在分布区内呈现出孤立或星散的残遗分布式样。杉科现存各属均为古老的孑遗或残遗类群。  相似文献   

4.
缅甸琥珀生物群产自距今约98.8Ma的白垩纪中期,该生物群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很高的琥珀生物群之一,为了解白垩纪中期生物多样性和古生态提供了重要窗口。文中以近年来缅甸琥珀地层学、琥珀生物学研究为依据,总结缅甸琥珀形成环境,并对缅甸琥珀揭示的昆虫与植物的协同演化、昆虫的捕食、社会性证据、寄生、求偶和结构色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以期较全面地综述缅甸琥珀的古环境和昆虫行为生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松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起源和扩散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李楠 《植物分类学报》1995,33(2):105-130
松科有10属,约235种,是现存球果类中最大的一群,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在北温带及亚热带山地针叶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根据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系统发育统一的原理,在利用松科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尤其着重于对化石资料的分析,同时综合古地理、古气候及古植物区系资料,对松科的种系发生及地理分布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主要观点如下:a)松科在地质时期是一个很庞大的类群,有过很多属。中生代以后其中很多属都相继绝灭,现代松科只是其祖先中少部分喜温性分支的后裔;却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发展成现今北温带针叶林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兴旺与温带成分的出现密不可分,这就决定了它与其它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原始裸子植物科属有一定的区别。因为温带成分主要是现以衍生科属为主,而现代松科即是这样一类衍生类群。b)松科的起源时间虽然可追溯到侏罗纪甚至三叠纪,但现代松科各属的出现却是在早白垩期纪至第三纪之间。c)松科各属可能并非是在同一阶段、同一地点起源的。松属可能是现存的分化最早的类群,于侏罗纪至早白垩纪期间起源于欧美古陆,其它属则到晚白垩纪至第三纪早期(有1—2属至中期)才陆续从其祖先复合体中分化出来,分化地仍限于劳亚古陆,但有向太平洋植物区转移的倾向,该区至今仍是现代松科植物分布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d)现代松科的早期扩散可能存在以下三条主要的迁徙路线,即:欧美路线、欧亚路线和古白令路线。e)松科遍布北半球的现代分布格局的形成是以上述三条迁徒路线为基础的。此外,还受到自第三纪以来古地质、古气候、古区系的变迁,植物自身的适应能力,以及植物与植物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f)将松科划分为6区、4亚区,并附有分区图、各区所分布种数的统计表以及各属目前的地理分布和化石分布图。  相似文献   

6.
中国植物区系中的特有性及其起源和分化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对中国植物区系中的239个特有属,分属67个科,进行了分析研究,列出了这些特有属在种子植物各个科的分布,现代地理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含特有属在10个以上的有5个科即Gesneriaceae,Compositae,Labiatae,Cruiciferae,Umbelliferae;其中以Gesneriaceae居榜首(27属),Compositae位居第二(20属),Labiatae有12属,居第三。含2属的科有15个,含1属的科有30个;其中Ginkgaceae,Davidiaceae,Eucommiaceae,Acanthochlamydaceae组成了中国植物区系最具古老性、特有性和代表性的4个单型科。在此基础上,从特有属在被子植物八纲系统各个纲的分布特点,以及在各个科组成和系统关系及已有地质、化石历史和系统学,形态,分子证据论述了这些特有属的起源、系统关系及在植物地理上的关系。在裸子植物中,特有属最为丰富,几乎皆是地质历史上北极-第三纪成分的残遗,起源时间较早,可追溯到白垩纪或更早。被子植物中,中国特有属存在于八纲被子植物的所有纲中,几乎在现代被子植物各个演化阶段均有古老残遗的特有类群存在,同时也不乏新特有类群尤其是在演化的高级阶段的类群。从起源上看,被子植物的古特有属主要发生于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地质历史上大都占有广阔的分布区;新特有属多发生在新第三纪以后。其源头主要是北极第三纪、古热带第三纪(冈瓦纳第三纪)和古地中海第三纪的奇妙结合,不少类群是就地起源的;特有性是在第三纪中晚期以后北半球气候变迁,迁移途径(如北大西洋陆桥和白令陆桥)中断后形成的,这一时期是我国特有属形成发展的起始标志。  相似文献   

7.
<华夏植物区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宏达 《生态科学》1999,18(1):44-50
记述了《华夏植物区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根据中国为主体的古华夏植物区的种子植物的发展,尤其是以它的有花植物区系的发展为依据,来论证中生代华夏植物区系里的有花植物是当地起源的;而不是传统上所说的从泛北极区或古热带区传播来的.并否定了有花植物第三纪或晚白垩纪起源的说法.肯定了有花植物在侏罗纪或三叠纪就已经出现.经过20多年的争论.最终证实《华夏植物区系》的论断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东亚似鮈类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分支扩散法和分支离散法两种生物地理学方法分析了似 类的起源和演化。结果说明似类于第三纪末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原始类,逐步向南扩散。在其物种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南北两个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9.
东亚似Ju类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分支扩散法和分支离散法两种生物地理学方法分析了似Ju类的起源和演化,结果说明似Ju类于第三纪末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原始Ju类,逐步向南扩散,在其物种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南北两个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0.
耳草属(HedyotisL.)的起源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耳草属的系统学,古地理学和细胞染色体资料分析和推论,耳草属植物的起源地点在冈瓦纳古陆,很可能在古陆辽阔的东北部地区。耳草属植物的起源时间不应晚于侏罗纪,有可能在三叠纪就已经出现,并在侏罗纪得到广泛的传播,其迁移的路线有四条,即从起源中心向东经上耳其,伊朗进入东南亚地区,向东南通过古南大陆向印度板块和徜大利亚扩散,向北进入北美地区,向西南进入南美洲地区,随着冈瓦纳古陆的分离,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以及澳大利亚与古南大陆的分离,植物迁移与扩散的速度受到了制约,耳草属植物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在于传播途径的隔断和第四纪冰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某些常见化石硅藻的环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研究了中国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常见化石硅藻,结果表明,这些种的分布范围及数量变化随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根据柱状样品中这些种类数量的变化,能够推断古气候变化,恢复古地理环境,再现海平面波动历程,进而划分、对比第四系地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划分和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到目前为止,通过调查和研究已认识到,在我国南方第四纪存在四个主要的哺乳动物群,即:元谋动物群、柳城巨猿动物群、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和现代哺乳动物群。本文对这四个主要的哺乳动物群的进一步划分和演变进行讨论。元谋动物群、柳城巨猿动物群、建始高坪动物群和柳州笔架山动物群均属早更新世。元谋组发现的动物群似乎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位:早期以森林中生活的动物为主,其时代似可划归晚上新世;晚期的动物则反映出以森林—疏林草原为主的生态环境。早更新世的元谋动物群以元谋组上部(3—4段)发现者为代表。柳城巨猿动物群中现生种类比元谋动物群中多,似较后者为晚。柳城巨猿动物群和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有较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原始类型。建始高坪动物群和柳州笔架山动物群代表柳城巨猿动物群和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之间的过渡类型。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中-晚更新世,根据动物群的组合情况可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含第三纪残留种类或古老种类;(2)含中更新世典型种类;(3)含早期智人化石;(4)含晚期智人化石或相当于这一阶段的人类制造的文化遗物。我国南方现代哺乳动物群奠基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大体上形成于晚更新世后期。在全新世早期可能有个别更新世残留下来的种类,稍后可能还有个别绝灭种或绝灭亚种;而地理分布改变的种类,在全新世较长的时期内还有所残留。我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表现出土生土长的特点。动物群大致经历过三次较大的变化。和华北地区比较,我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显示出三大特点:(1)古老种类延续时期较长;(2)现生种类出现较早;(3)动物群的变化不及华北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蚁科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徐正会 《动物学研究》1999,20(5):379-384
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已鉴定蚊科昆虫9亚科76属267种。西双版纳地区的蚂蚁区系以热带至亚热带分布的东洋界成分最为丰富。在属级水平上,与马来西亚界关系最为密切。与澳洲界关系较密切;与非洲界和马拉加西界的关系知中。与新北界,新热带界和古北界的关系最为疏远。可见西双版纳的蚂蚁区系具有典型的热带亚洲起源特征,同时与澳洲和非洲的热带区系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麻黄属的地理分布与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现有麻黄属植物15种,2变种和1变型,这些种属于膜果麻黄组和麻黄组中的麻黄亚组,没有原始类型藤麻黄亚组的代表。我国除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的省区处,其他省区都有分布。麻黄花粉的化石-麻分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麻黄在过去曾遍布我国各地,发现的最早时期是在侏罗纪,到白垩纪-早第三纪时,种类较现在丰富,将近50种,根据麻黄粉在世界各地地层中的分布和时期,结合大陆飘移和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推断,原麻黄在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武家村发现的第四纪哺乳类,海、陆相软体类化石,以及地层中所含的植物孢粉和岩性特征,把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初步划分为全新统、晚更新统、中更新统(陆相沉积)和早更新统(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部石炭纪以来双气囊花粉富集规律与古气候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部双气囊花粉首次出现于早石炭世末期,迄今已有近3亿年的历史。晚石炭世以来,包括松科、罗汉松科、古老松柏粉类、具缝双囊粉类、原始无肋双囊粉类及具肋双囊粉类在内的双气囊花粉,在地质发展历史上不仅仅展现为随时间的新老交替过程,而且呈现出明显周期性富集现象。3亿年来,双气囊花粉至少存在三个层次的周期性盛衰过程。一级周期时限约45-50Ma,双气囊花粉往往在其早期阶段富集出现,晚期阶段明显衰退。中国东部重要的双气囊花粉富集期包括:晚石炭世晚期一早二叠世早期、晚二叠世末期一早三叠世早期、晚三叠世末期一早侏罗世早中期、晚侏罗世晚期一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末期一晚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末期古近纪早期、新近纪中期至更新世。双气囊花粉盛衰过程的二级周期时限约15-17Ma,该级周期叠加在一级周期之上,并使其复杂化。一般情况下,在任意一个一级周期之内,前两个二级周期之早、中期阶段,双气囊花粉可达到较高的富集程度,而第三个二级周期内,双气囊花粉往往不甚发育,这是由一级周期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双气囊花粉类盛衰过程还存在着超级周期性,这种超级周期由两个一级周期组成,时限约为100Ma。地史上,此级别周期有4期,其地质时限如下:石炭纪一中二叠世末期、晚二叠世早期一晚侏罗世初期、晚侏罗世早期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早期)、晚白垩世末期至今。在同一超级周期之内,两个一级周期转折处双气囊花粉仍占据较突出地位,为弱转折所在。不同超级周期之间,一级周期转折处双气囊花粉含量急剧衰减,且喜热耐干孢粉类型富集出现,特化类型分布普遍,为强转折所在。双气囊花粉类盛衰过程还明显地与古气候演化、全球构造变动、海平面升降、缺氧沉积发育、以及盆地演化过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这些规律表明,全球自然背景演化过程有着统一的机制,而双气囊花粉类盛衰历史为发现这些自然背景演化过程基本规律,以及探索其演化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7.
陕西蓝田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陕西蓝田地区的新生代地层保存得非常完好,各个时代的地层,几乎都有其代表,并发现了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在第四纪地层中,特别具有意义的是公王岭及陈家窝分别发现了蓝田人头盖骨及下颌骨,一些地区还发现了旧石器,更进一步证实这一地区在第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所反映的自然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现代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显示出世界各大陆的动物区系同地球上气候分带是密切相关,根据我国现代动物区划(郑作新、张荣祖,1959),可将全国分二界,七个基本区,最主要是东洋与古北二界。南方地区可以划分为西南、华中及华南三亚区,这三亚区基本上是属于东洋界。一些属于东洋界的属种,仅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而华北地区分布很少或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一些第四纪洞穴堆积中化石的氨基酸地质年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化石中氨基酸的外消旋程度随化石年龄增加而增大的原理,本文分别用“校正法”和“高温法”测定了广西柳州早更新世巨猿洞、中更新世笔架山洞、晚更新世一全新世白莲洞、大龙潭及桂林Chen皮岩的一此处第四纪洞穴堆积物中牙化石、骨化石或贝壳化石的氨基酸年龄,测年结果与其它地质证据或^14C年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人类牙齿尺寸演化特点及东亚直立人的系统地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刘武  杨茂有 《人类学学报》1999,18(3):176-192
对中国境内不同时代人类牙齿测量数据的发析显示,中国古人类牙齿尺寸的总体演化趋势与世界其它地区人类一致,呈缩小变化,其中一个表现特点是中国直立人与早期智人在牙齿尺寸上不差别不大,但作者根据对中国古人类化石形态特征,生存年代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中国直立人在化石形态,生存年代等方面均与智人有明显的不同,取消直立人,将其并入智人意见的证据还是不够充分的,目前仍宜将直立人与智人作为人属内两个不同的种来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