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王妮  付小锁 《生理学报》1996,48(1):83-88
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了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及去卵巢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受体含量,并观察了子宫腔内注射酪、丝、苏三种氨基酸对子宫胞浆雌。醇、孕酮受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L-酪氨酸对动情前期、动情期、间情期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受体都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2)L-酪氨酸也降低去卵巢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即这一作用不是通过影响卵巢激素分泌实现的。(3)L-苏氨酸仅可降低动情期和间情期大鼠子宫胞浆孕酮受体含量,而对相应周期雌二醇受体没有明显作用。(4)L-丝氨酸和L-苏氨酸对去卵巢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受体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胚泡着床过程中,胚泡可以产生hCG样物质,它对于着床过程可能有某种调节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胚泡着床前(交配后第四天)的子宫内膜存在hCG特异性结合部位。对子宫内膜及睾丸组织~(125)I-hCG结合性质测定的平行实验中,证明子宫内膜hCG的结合部位与睾丸组织hOG受体有很相似的特性,其亲和常数(Ka)值分别为9.0×10~9M~(_1)和7.7×10~9M~(_1)。子宫内膜存在hCG结合部位可能与着床过程中胚泡与子宫内膜的同步化调节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小鼠卵巢对酪氨酸的摄取与酪氨酸抗hCG致孕酮生成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末成年小鼠用PMSG处理后48小时,注射hCG(5单位/10克体重)诱发排卵。在注射hCG后12、24、48、96、144小时,静脉注射~3H-酪氨酸(5μCi/10克体重)5分钟后摘取卵巢,干燥、称重、消化后,加闪烁液测其放射性(以cpm/毫克干重表示)。结果表明,卵巢对~3H-酪氨酸的摄取量,在排卵后显著增加。随着孕酮分泌的增加,卵巢对酪氨酸的摄取亦增加,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此外,本文证明,卵巢摄取的外源酪氨酸,对hCG诱发的孕酮生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雌激素拮抗剂-羟仄米酚处理后的怀孕小鼠,胚泡着床受到明显抑制;同时,着床前子宫细胞质雌二醇受体和孕酮受体和孕酮受体明显减少,细胞核受体明显增加;拮抗剂还使血清雌激素和孕酮含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羟泰米酚的抗着床作用效应与子宫雌二醇受体和孕酮受体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可能有密切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应用培养细胞悬浮液的方法,研究了酪氨酸对经 PMSG 处理的未成熟大鼠颗粒细胞孕酮、雌激素和 cAMP 生成的影响。给30天龄未成熟雌鼠皮下注射 PMSG 100单位/只48小时后,取出卵巢,分离出排卵前卵泡中的颗粒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按实验要求,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1)培养液空白,(2)hCG(101U),(3)酪氨酸(20μg)和(4)α-MT(20μg)。培养45分钟后,取出一部分样品用蛋白竞争结合法测各管 cAMP 含量。培养4小时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各管孕酮和雌激素含量。结果表明,hCG 和酪氨酸均可促进颗粒细胞孕酮、雌激素和 cAMP 的生成,当两者共同作用时,孕酮、雌激素和 cAMP 的生成量进一步增加。α-MT 与酪氨酸的作用相同,在α-MT 与酪氨酸共同作用时,不但未阻断酪氨酸的作用,而且α-MT 本身也表现酪氨酸样的作用,使孕酮、雌激素和 cAMP 的生成量进一步增加。本实验结果提示,酪氨酸而非其衍生物,可促进大鼠离体排卵前卵泡的颗粒细胞生成孕酮和雌激素。酪氨酸的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 cAMP 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张琦  王晓宁 《生理学报》1989,41(1):70-75
经PMSG-hCG处理的未成年雌性大鼠卵巢,用胶原酶-DNA酶溶液消化,制成黄体细胞悬浮液。预培育1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hCG、cAMP及孕酮;并在加入hCG(10mIU/ml)、cAMP(2.5mmol/L)或孕酮(1nmol/L)的同时分别加入苯丙氨酸或放线菌酮,再培育1.5h,取细胞悬浮液400μl,用薄层层析扫描技术测其酪氨酸含量。结果:黄体细胞内有一定量内源酪氨酸,hCG,cAMP和孕酮均可明显促进酪氨酸的释放(P<0.05).苯丙氨酸对酪氨酸的含量无影响。酪氨酸释放也不依赖蛋白质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蒲生  姚兰春 《动物学报》1989,35(2):147-151
本实验室曾证明酪氨酸有抗hCG致孕酮生成作用,同时也发现酪氨酸对大鼠排卵前的颗粒细胞有促进cAMP和甾体激素合成作用,表明酪氨酸对卵巢有逆向的双重作用。本文观察酪氨酸对未成年小鼠和大鼠诱发排卵和血清孕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酪氨酸有促进未成年小鼠和大鼠诱发排卵和提高孕酮的作用。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无此作用。在甲状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酪氨酸衍生物中,仅多巴胺与酪氨酸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8.
经雌激素拮抗剂-羟泰米酚处理后的怀孕小鼠,胚泡着床受到明显抑制;同时,着床前子宫细 胞质雌二醇受体和孕酮受体明显减少,细胞核受体明显增加;拮抗剂还使血清雌激素和孕酮含量显 著降低。结果表明:羟泰米酚的抗着床作用效应与子宫雌二醇受体和孕酮受体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 可能是有密切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15-甲-PGF_(2α)和13-去氢-ω 乙-PGF_(2α)在相同剂量时均能使妊娠7天的大鼠血浆孕酮浓度下降。15-甲-PGF_(α2)组于用药后4、8和24小时血浆孕酮浓度下降,分别为用药前的56.6%、43.7%和13.3%。在给药后72小时所有动物子宫中胚胎已被吸收。13-去氢ω-乙-PGF_(2α)组于用药后4、8和24小时血浆孕酮浓度分别为用药前的63.5%、34.4%和51.9%,给药后72小时大多数动物子宫中仍有胚胎,但胚胎比对照组显著为小,且多游离于子宫中。在给15-甲-PGF_(2α)前30分钟和第二次给15-甲-PGF_(2α)的同时,肌注 HOG 20国际单位,能完全对抗15-甲-PGF_(2α)的降低妊娠大鼠血浆孕酮浓度和抗早孕作用,给药后24小时内血浆孕酮浓度与对照组相似,全部动物维持妊娠,胚胎大小和数目也与对照组相似。恒速静注15-甲-PGF_(2α)(20微克)于麻醉妊娠大鼠,30分钟后已使子宫卵巢静脉血中孕酮含量由用药前1.271±0.154微克/10分钟下降到0.279±0.083微克/10分钟,给药后60分钟仍维持于低水平。如预先静注 HOG 20国际单位,可使子宫卵巢静脉血中孕酮含量由用药前1.123±0.162微克/10分钟升高到1.496±0.018微克/10分钟,在 HCG作用的基础上再静脉恒速注入15-甲-PGF_(2α),虽可使子宫卵巢静脉血中孕酮含量下降到1.179±0.042微克/10分钟,但不能降低到  相似文献   

10.
酪氨酸对hCG诱导兔离体卵泡蛋白质及R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探讨酪氨酸抗hCG致孕酮生成作用的机制,本文利用~3H-亮氨酸和~3H-尿嘧啶掺和入兔离体卵泡的方法,观察了酪氨酸对蛋白质及RNA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酪氨酸对hCG诱导的蛋白质、RNA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同剂量的多巴胺或苯丙氨酸却无效。酪氨酸还抑制cAMP的生成,并可拮抗外源cAMP诱导蛋白质及RNA的合成。上述结果表明,酪氨酸可通过使cAMP生成减少和进入细胞内直接发挥作用两种方式抑制hCG诱导的兔卵泡蛋白质及RNA的合成。酪氨酸的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孕酮生成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酪氨酸对人离体滋养层细胞孕酮与hCG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雪松  杨旭 《生理学报》1989,41(2):209-214
本文观察三种剂量(2×10~(-5)mol/L,2×10~(-4)mol/L和2×10~(-3)mol/L)的酪氮酸对离体培养的滋养层细胞孕酮及hCG分泌的影响,并对其抑制效应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剂量的酪氨酸均可抑制滋养层细胞孕酮分泌(P<0.01),但是,在孕酮分泌受酪氨酸抑制的同时,未见对hCG分泌发生影响(P>0.05),进一步观察了酪氨酸对滋养层细胞3β-羟甾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酪氨酸能显著抑制3β-羟甾脱氢酶活性,提示酪氨酸对滋养层细胞孕酮生成的抑制作用与抑制3β-羟甾脱氢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酪氨酸对大鼠子宫卵巢和睾丸组织核酸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酪氨酸可能影响生殖机能。本实验证明,酪氨酸对大鼠子宫、卵巢、睾丸和肝脏的 RNA 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同对照组比较,各组P<0.001;对DNA合成也有抑制性影响,各组P<0.05—0.01。而酪氨酸不影响~3H-UR或~3H-TdR 对心脏、脾脏和肾脏核酸的参入。提示酪氨酸对核酸代谢的影响有器官特异性。实验还比较了酪氨酸、孕酮和放线菌素D 对大鼠子宫和卵巢核酸合成的作用,结果表明,三者对DNA和RNA合成均有抑制效应。提示酪氨酸可能是影响大鼠某些性器官核酸生物合成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用二种离子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A)和河豚毒素(TTX)来研究 Na~+、K~+通道的改变对大鼠黄体细胞孕酮生成的影响。10~(-3)mol/L 的 TEA 或 TTX 均使孕酮分泌量显著增加,而这种促进效应可被酪氨酸(Tyr)完全阻断。Tyr 对 TEA 或 TTX 与 hCG 联合所引起的孕酮分泌也有抑制作用。上述实验说明跨黄体细胞内外的 K~+和 Na~+浓度差与孕酮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玮  傅小锁 《生理学报》1991,43(2):178-183
本文用高效液谱方法,检测了正常成年大鼠子宫内膜胞浆中游离酪氨酸(Tyr)含量,发现其浓度随动情周期的不同而发生波动,在动情前期最低,动情后期最高。同时检测了子宫内膜胞浆中孕激素受体(PR)含量的变化,以动情前期最高,动情后期最低。同样呈有规律的变化。表明酪氨酸与孕激素受体含量在子宫内膜胞浆中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实验进一步证实,当向子宫腔内局部注射酪氨酸时,酪氨酸明显减少动情前期、动情期、间情期大鼠子宫内膜胞浆孕激素受体含量,但对动情后期孕激素受体含量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提示酪氨酸可能影响孕激素受体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在大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孕酮及其受体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早期妊娠大鼠(D_1—D_7)血清和子宫组织中孕酮和孕酮受体含量;对着床点和未着床子宫组织中的孕酮和受体含量作了比较;分析了血清和子宫组织中孕酮与雌二醇-17β含量的比值。初步结果表明:(1)血清孕酮含量在 D_4明显升高,达到44.13±5.69ng/ml,但子宫组织中的孕酮含量一般随妊娠时间逐渐升高;(2)胞质受体在 D_1最高(45304±1008分子/细胞),在 D_6最低(1121±149分子/细胞),而核受体含量在 D_6比 D_5和 D_7显著升高;(3)孕酮与雌二醇-17β的比值无论在血清和子宫组织中都是在 D_5和 D_7为最高;(4)在 D_6着床点子宫组织孕酮含量明显高于非着床部位,在 D_7两者无异;(5)在 D_6着床点中核受体含量要比未着床点部位高4倍;在 D_7着床点中胞质受体含量明显高于 D_6,也明显高于 D_7中非着床部位子宫胞质受体量。上述资料表明,(1)在 D_5(大鼠胚泡着床时间)子宫贮留更多的孕酮,这可能有利于子宫处于一种“静态”环境,以利于胚泡着床;(2)在 D_6着床点孕酮核受体含量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着床的胚泡局部分泌一种或一些因子,发动或加强激素受体复合体由细胞质向细胞核的转入,(3)在 D_7子宫组织中,孕酮水平明显上升,这说明胚泡至少在 D_7已能合成孕酮。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种氨基酸对hCG致大鼠黄体细胞孕酮生成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用PMSG-hCG预处理的未成年雌性大鼠卵巢黄体经DNA酶-胶原酶消化后,制成黄体细胞悬浮液。在黄体细胞悬浮液的培养管内,加入hCG100mIU/ml 100μl,同时加入三种浓度(0.02,0.2,2mmol/L)的二十一种氨基酸,充入95%O_2+5%CO_2,37℃孵育1.5h,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孕酮含量。结果表明:二十一种氨基酸中,只有酪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可对抗hCG致孕酮生成作用。这三种氨基酸在结构上均具有羟基,都是蛋白质磷酸化的位点,据此推测:这三种氨基酸抗hCG致孕酮生成作用可能与干扰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细胞化学LSAB法,兔抗人孕酮受体抗体(适用于小鼠)显示小鼠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中的孕酮受体。结果显示:未注射RU486的动物的子宫与阴道内孕酮受体丰富,输卵管中含量较少,卵巢中未见阳性反应物质。RU486注射4天后,子宫与阴道中孕酮受体明显减少;注射后7天,输卵管、子宫和阴道都为阴性反应。该结果显示了孕酮受体在雌性小鼠生殖系统内的分布特点,提示RU486封闭孕酮受体的最佳时间为用药后第7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L-酪氨酸对离体培养大鼠黄体细胞3β-HSD活性的影响.方法: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不同剂量L-酪氨酸对大鼠黄体细胞3β-HSD活性的影响和L-酪氨酸及其类似物酪氨酰肼在拮抗hCG诱导孕酮生成作用中,3β-HSD活性的变化.结果:①0.2 mmol-1和2.0 mmol-1的L-酪氨酸明显抑制3β-HSD的活性,相同浓度的L-苯丙氨酸及L-多巴胺对此酶活性无影响;②在底物浓度较低时,L-酪氨酸可显著增强3β-HSD活性,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L-酪氨酸的作用逐渐减弱并转为抑制作用.③L-酪氨酸及酪氨酰肼对hCG诱导的3β-HSD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L-酪氨酸可明显影响大鼠黄体细胞3β-HSD活性,其作用性质与底物浓度密切相关.L-酪氨酸及酪氨酰肼抑制hCG诱导的3β-HSD活性.  相似文献   

19.
于假孕第7天的家兔,分別静脉注射15-甲-PGF_(2α)、HCG、HCG 15-甲-PGF_(2α),茶碱,茶碱 15-甲 PGF_(2α),观察用药后卵巢内 cAMP 和孕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5-甲-PGF_(2α)能使卵巢内孕酮相 cAMP 含量明显下降,HCG 能促进孕酮合成,使卵巢内孕酮和cAMP 含量增加。HCG 和15-甲-PGF_(2α)联合应用则卵巢中孕酮和 cAMP 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别,这表明15-甲-PGF_(2α)对 HCG 增加细胞内 cAMP 含量和促进孕酮合成均有颉颃作用,以上结果提示15-甲-PGF_(2α)的溶黄体作用与降低卵巢内 cAMP 水平是相关的。注射茶碱后卵巢内 cAMP 和孕酮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茶碱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表明茶碱增高孕酮的合成可能与提高卵巢细胞内 cAMP 水平是有关的,也表明磷酸二酯酶促进 cAMP转变为5′AMP 的过程也参与假孕兔卵巢孕酮合成的调节。茶碱与15-甲-PGF_(2α)合并应用后卵巢中 cAMP 和孕酮含量均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別,表明15-甲-PGF_(2α)有颉颃茶碱使卵巢细胞内 cAMP 含量增加和促进孕酮合成的作用,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了15-甲-PG-F_(2a)溶黄体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内 cAMP 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
酪氨酸对大鼠离体Leydig细胞睾酮和cAMP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胶原酶消化,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制备大鼠睾丸 Leydig 细胞悬浮液进行体外培养(每管内含有10~6 细胞),以研究酪氨酸对 Leydig 细胞睾酮和cAMP 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CG(100mIU)能明显地促进Leydig 细胞睾酮和 cAMP的生成。睾酮从对照组的3.08±0.58ng(X±SD,下同)增加到41.61±1.52ng,cAMP 含量从19.62±2.56pmol增加到153.24±5.92pmol。若将酪氨酸(60μg)与hCG同时加入到细胞培养液中,则睾酮和cAMP 含量分别下降到 19.22±.0.52ng(P<0.01)和92.63±6.02pmol(P<0.05)。但是,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剂(α-甲基酪氨酸)对酪氨酸抗hCG致睾酮生成作用无阻断效应,而酪氨酸对外源cAMP(2.5mM)诱导的睾酮生成,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睾酮含量从27.56±1.53ng降至 19.50±0.47ng(P<0.01)。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酪氨酸抗hCG致睾酮生成的作用机理与cAMP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