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甲基化是目前肿瘤领域研究中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之一.主要发生在DNA的CpG岛.DNA的甲基化通过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ases,DNMTs)完成.DNA甲基化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发现,甲基化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等有密切关系.深入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相关的甲基化可为MM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建军  洪丽萍  汤立军 《生命科学》2010,(11):1192-1195
白细胞介素-6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瘤细胞生长和生存的关键因子,也是MM患者发病的主要因子。IL-6/IL-6R系统通过不同通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瘤细胞生长并导致患者骨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一系列并发症。针对IL-6/IL-6R系统的治疗方法将给MM的治疗带来重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20年里,新药的治疗使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使其总生存期从之前的2~3年延长至现在的8~10年。对MM肿瘤生物学的深入了解促进了MM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和疗效监测方面的进展,特别是为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生物学基础及新的靶点。然而,目前MM仍旧是一个不能被治愈的血液系统肿瘤。现对国内外MM生物学研究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研究》2017,(4):349-35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尽管近年来MM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其依旧是不可治愈的疾病。Daratumumab(DARA)是一种人源化抗CD38单克隆抗体,具有广谱杀伤活性。相关研究证实DARA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MM细胞的快速死亡。现就CD38分子及DARA作为单药或者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M患者的临床前实验和临床试验进行综述,以期说明DARA诱导MM细胞死亡的机制及DARA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M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DARA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M患者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CD138免疫磁珠细胞分选的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提高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遗传学异常检测敏感性的作用。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确诊M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应用探针组合,同时采用2种方法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实验组采用CD138免疫磁珠分选浆细胞后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MACS-FISH)检测;对照组直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FISH)检测。结果:30例MM患者,实验组采用CD138 MACS-FISH检出率为83.3%,对照组D-FISH法细胞遗传异常检出率为4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分析不同类型的细胞遗传异常,MACS-FISH法1q21检出率为46.7%,RB1检出率为50.0%,Ig H检出率为70.0%,P53检出率为20.0%;D-FISH法检出率分别为23.3%,30.0%、36.7%、10.0%。通过细胞核型分析,30例MM患者中,发现5例患者为异常核型,仅为16.7%,其中1例患者为单一结构异常,复杂异常核型患者为4例。我们的研究结论表明:进行CD138免疫磁珠分选浆细胞的FISH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应用中可显著提高细胞遗传学异常检测敏感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受体(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1,RACK1)对硼替佐米(Bortezomi,Bor)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凋亡及MAPK/ERK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例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MM患者及6名正常体检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及人MM细胞系中RACK1 m RNA的表达。将MM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不干预)、Bor组(75n M的Bor干预12 h)和Bor+siRACK1组(RACK1 si RNA转染24 h后再行Bor干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细胞存活率,Hoeche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MAPK/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体检者相比,MM患者血浆及MM细胞系中RACK1 m 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Bor作用12 h、24 h和48 h可显著降低MM细胞的存活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Bor组和Bor+siRACK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Bor+siRACK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Bor组(P0.05)。Hoechest 33342染色显示对照组细胞核染色均一,未见凋亡小体,Bor组见少量凋亡小体,而Bor+siRACK1组细胞见大量凋亡小体,表现为核固缩或碎块状;与对照组相比,Bor组和Bor+siRACK1组细胞中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Bor+siRACK1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Bor组(P0.05)。三组间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Bor组和Bor+siRACK1组细胞中p-P38和p-ERK的表达显著降低,而Bor+siRACK1组p-P38和p-ERK的表达低于Bor组(P0.05),3组间P38和ERK的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CK1沉默可增强Bor诱导的MM细胞凋亡及生长抑制,其机制可能与MAPK/ERK途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并发上消化道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该病的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上消化道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治过程,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骨髓瘤并发上消化道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果 MM患者1,女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4个月发生腹泻伴腹部隐痛,抗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 host disease,GVHD)治疗无效,经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念珠菌病,予卡泊芬净治愈出院.MM患者2,男性,化疗过程中疾病进展,并出现腹胀、腹痛,对症处理改善,再次化疗时上述症状加重并发肺部念珠菌病,发生急性心、肾功能不全,经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念珠菌病,予伊曲康唑、米卡芬净治疗,最终因肺部真菌感染加重,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上消化道侵袭性念珠菌病易发生误诊、漏诊.临床医生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首选电子胃镜明确诊断、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的恶性增殖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易累及骨骼的肿瘤.骨骼X线是MM骨病检查的金标准.但是,普通X线对MM的检测存在很多限制.目前有研究报道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睛(MIBI)显像反映MM瘤细胞负荷量及活动性的灵敏性、特异性强,本文主要就99mTc-MIBI显像对MM疾病诊断、预后判断、疗效检测及与其它影像学检查比较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骨髓瘤骨病骨损伤发生的病因是肿瘤细胞浸润以及骨髓微环境改变等因素导致的破骨细胞活化和成骨细胞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直接分析骨髓瘤细胞DNA水平的变化,并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骨髓瘤、改善骨髓瘤病症及治疗疾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多发性骨髓瘤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肿瘤性浆细胞疾病,其特征在于骨髓微环境中恶性浆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以及相关的器官功能障碍.近年来,由于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引入,以及来那度胺和硼替佐米等药物的应用改变了骨髓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延长了总生存期.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治疗进展但目前仍无法治愈...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其并发血栓事件的风险很高,尤其是MM患者静脉血栓(VT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另外,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新型的免疫调节药物(IMi Ds)在MM患者中的应用,如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来那度胺也可导致与治疗相关的静脉血栓发生的增加,特别是与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和(或)蒽环类抗生素为基础的化疗药联合使用时,可进一步加剧静脉血栓的发生。目前,MM患者VTE的发生机制仍不太清楚,可能涉及凝血系统的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异常,血流及血液瘀滞度的改变及与肿瘤细胞相关的炎症因子产生的增多,组织因子(TF)表达增加,内皮细胞损伤等。因此,仍需对在MM患者中VTE的发生机制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而本文将主要从多发性骨髓瘤本身及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所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而致静脉血栓形成这一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肠道微生态在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动物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肠道微生物不仅能诱导基因突变和异常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瘤发生,还可以通过慢性炎症促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 CLL)的发展,扰乱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引发异常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肠道中普雷沃菌通过白细胞介素17(IL-17)促进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的发展,且特定肠道微生物可以水解尿素生成L-谷氨酰胺(Gln)促进MM的进展。血液肿瘤的治疗可以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调。因此,维持肠道微生态的稳定对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可以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后生发中心的B细胞,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进展性骨髓浆细胞恶性肿瘤,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多发性骨髓瘤存在明显的遗传学改变,其早期的遗传学改变是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位点的易位,而这些易位常常导致11q13区域的cyclin D1、4p16.3区域的FGFR3/MMSET、16q23区域的c-maf、6p21区域的cyclin D3等癌基因的失调,同时还存在抑癌基因位点13q14的丢失以及13号染色单体的缺失,这些染色体异常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并且N-RAS、K-RAS的突变,以及c-Myc改变等继发性的改变和癌基因的活化等也与疾病的进展密切关联。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该病的遗传学改变认识进一步加深。本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遗传学改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指导临床有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世界性的难题。以往的研究表明,MM细胞的存活、增殖、迁移及耐药性与多种信号通路有着密切的联系。最近的研究不断发现与MM细胞扩散和生存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新分子靶点,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MM的治疗逐步改善。本文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对已知的MM靶向治疗通路及相关药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IFE)及免疫球蛋白(Ig)定量实验的检测在临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法国Serbia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及琼脂糖电泳仪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检测,采用西门子BN-Ⅱ特定蛋白仪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进行检测。结果 95例MM患者中,血清蛋白电泳检出M蛋白者81例,占85.3%。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均检出M蛋白的存在,检出率为100%;分型结果:IgG型比例最高,其次为IgA型和轻链型,IgM型最少见。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95例MM患者中,相应类型的Ig水平明显升高,其余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或降低。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及免疫球蛋白定量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对提高MM的确诊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江  胡维新 《生命科学》2010,(8):793-796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研究表明,活化NF-κB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既能调节细胞因子;影响细胞周期,又与血管发生有关,并且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密切相关。该文就NF-κB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长度约19~24个核苷酸,通过靶向结合mRNA的3′非翻译区域(3′UTR)区域,抑制翻译或者降解靶标mRNA而调节基因的表达.miRNA参与一些重要的生理、病理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生长和凋亡等.大量研究发现,miRNA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等有着密切关系.深入探讨MM相关miRNA的调节机制和功能等,可为MM发病机制的研究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检测对浆细胞肿瘤相关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病科665例住院患者的免疫固定电泳分型结果及检出M蛋白带的患者骨髓检查结果。结果:665例肾病科患者中检出44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带,检出率6.6%,其中IgG型24例(κ型6例,λ型18例),IgA型10例(κ型6例,λ型4例),IgM型2例(均为κ型),单纯轻链κ型2例,单纯轻链λ型6例;此44例患者经骨髓检查,38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2例确诊为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WM),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比例均≥10%;骨髓瘤细胞10%的4例,诊断为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可对浆细胞肿瘤相关肾损害提供重要的诊断和分型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新宇  关悦  陈曦  刘娟  金英兰  王京华 《生物磁学》2012,(28):5555-5557
目的:探讨68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首发症状,实验室相关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2年3月期间68例MM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资料。结果:68例MM患者中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细胞形态学检查中骨髓瘤细胞比例大于20%的占76%,骨髓瘤细胞比例小于20%的占24%,骨髓中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者占78%,血清蛋白电泳中53例患者出现M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增高15例,IgA增高11例,轻链型4例,X线检查结果48例提示骨质有异常改变。结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明确诊断MM及早期治疗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