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中叶绿素降解的活性氧损伤作用   总被引:101,自引:0,他引:101  
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在渗透胁迫下,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Chl降解加剧,活性氧O-·2 、H2O2 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蛋白复合体(Chl-Pro)结合度松弛. Chl含量的降低和O-·2 、H2O2 及MDA 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AsA、GSH及CAR含量的下降呈良好的正相关性.AsA、α-生育酚(VitE)及甘露醇预处理可使胁迫诱导的MDA 增多及Chl降解延缓,而Fe2+ 、H2O2 及Fenton 反应则刺激MDA 增加. Fenton 反应可加速Chl降解. 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Chl的降解可能主要是由O-·2 和H2O2 的代谢产物·OH氧化损伤之故  相似文献   

2.
人为干扰对亚热带森林木本植物叶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旅游、宗教活动及工厂废气等不同类型的人为干扰引起亚热带森林木本植物荷木和马尾松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则减少。荷木叶片的MDA高于怪尾构,而SOD、CAT、ASA-POD活性和GSH含量却低于马尾松。人为干扰使荷木和马尾松叶片蛋白总量降低,酪蛋白水解酶、氨肽酶和内肽  相似文献   

3.
两个品种的大豆叶圆片经10-4mol/L和10-3mol/L的H2O2处理12h后,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明显增加,但10-2mol/L的H2O2处理却使这些酶活性降低。抗旱性较强的大豆品种小粒豆1号较抗旱性较弱的鲁豆4号能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高的SOD、CAT及GR活性,对H2O2的抗性较强。50μmol/L的亚胺环已酮(CHM)能消除H2O2对SOD、CAT与GR活性的刺激作用,而同样浓度的放线菌素D(AMD)则不能。  相似文献   

4.
钙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aCl2浸种提高水稻幼苗叶片中结合态钙、内源抗氧化剂(GSH、AsA)含量和膜保护酶(CAT、SOD和POD)活性,也增加可溶性蛋白质中煮沸稳定蛋白质(boiling-stableprotein)的含量。冷胁迫期间,CaCl2并能减少因冷胁迫引起的GSH、AsA含量,CAT、SOD和POD活性以及煮沸稳定蛋白质下降的程度。在恢复期间,经CaCl2处理的幼苗其GSH、ASA、CAT、SOD和POD以及煮沸稳定蛋白质水平均有回升。  相似文献   

5.
冷锻炼对水稻和黄瓜幼苗SOD,GR活性及GSH,As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水稻(Oryza sativa L.)和黄瓜(Cucum ism elo L.)幼苗在昼夜温度为15 ℃/10 ℃、白天光照12 h,光强为250 μm ol·m - 2·s- 1的条件下锻炼3 d,明显地提高幼苗叶片中膜保护酶——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内源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的含量。经冷锻炼和未锻炼的幼苗移置4 ℃、光强为250 μm ol·m - 2·s- 1下胁迫处理2 d,未锻炼苗叶片中SOD、GR 活性和GSH、AsA 含量明显下降,而经冷锻炼的苗则相对比较稳定。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幼苗的存活率亦看出:冷锻炼苗具有较低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较高的幼苗存活率。由此认为:冷锻炼能提高水稻和黄瓜幼苗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了耐低温光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用HNMR法测定TDK肽在H2O(HODK),50%六氟丙醇(FPDK)和2mol/LGu.HCl(GUDK)溶液构象。在HODK和FPDK中,TDK肽的两段序列Asp0-Ile4,Ser9-Ili17分别具有较稳定的α-螺旋含量;而GUDK的SALS序列仍能检测到有序残存结构。并假设SALS序列是肽链形成二级结构的原始核心。  相似文献   

7.
用DArg+ MGBG 处理保持系, 降低花粉可育度, 并使其幼穗中蛋白质、DNA 和RNA含量以及蛋白酶、RNA 酶和DNA 酶活性下降,使O-·2 生成速率和MDA 含量上升。Put+ Spd + Spm 可消除或部分消除DArg +MGBG的上述效应( 对酶活性的影响除外) 。DArg + MGBG 也使POD、SOD 和CAT活性上升, 但是,多胺只能降低抑制剂对POD 的刺激作用。用Put+ Spd + Spm 处理不育系, 使花粉可育度轻度提高, 并使其幼穗蛋白质、DNA和RNA 含量略有上升,使蛋白酶、DNA酶和RNA 酶活性、O-·2 生成速率、MDA 含量、SOD 和CAT活性下降, 使POD 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8.
云南高原水稻幼苗的抗冷性与其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经低温(2℃或5℃)暗处理(1-5d)的耐寒性不同的云南高原水稻幼苗,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X)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胁迫后光下(28℃,2500lx)恢复,耐寒性较强的品种SOD,POX活性均比对照值明显提高,耐寒性弱的品种仍低于对照值。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和光下恢复,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逐渐减少,丙二醛(MDA)含量则逐渐增加。耐寒性强的品种ASA和GSH含量减少较小,MDA含量增加也较小。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对龙眼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及内源保护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龙眼(DimocarpuslonganaLour.)实生幼苗进行人工水分胁迫,检测其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的变化,研究了干旱对叶片膜脂过氧化及内源保护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龙眼叶片RWC下降,电解质渗漏上升,RWC的下降和电解质渗漏的上升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及MDA含量明显上升,且与电解质渗漏的增加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GSH含量和AsA-POD活性显  相似文献   

10.
紫外线B对水稻叶组织中活性氧代谢及膜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增强UV-B处理下,水稻叶片的O净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以及膜透性都显著增加,敏感性弱的品种O2净产生速率和膜伤害程度较低。在UV-B处理初期活性氧清除系统的水平增高,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OD、CAT和AP活性以及ASA含量降低,其中AP和SOD活性的下降最为明显,而敏感性弱的品种SOD活性始终高于敏感性强的品种。处理14d后去掉UV-B,再经则14d上述各指标均恢复到与对照相近的水平。根据这些结果推测,水稻的UV-B伤害可能主要是由于SOD活性的降低而导致O增生和膜脂过氧化。  相似文献   

11.
水杨酸在小麦幼苗渗透胁迫中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用含1.0mmol/L SA的不同渗透势PEG溶液漂浮处理小麦幼苗叶片,研究SA在水分逆境下脂质过氧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A降低了叶片CAT活性,轻度渗透胁迫下SA对稳定膜结构和功能有一定作用。较严重的渗透胁迫加SA处理使叶片失水量、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有所增加,H2O2和O2^-积累较快,但与不加SA处理比较,SOD和PPOD活性仍较高,脂质过氧化程度稍有加重。SA在诱导植物提高抗逆力中的作  相似文献   

12.
三唑酮对绿豆幼苗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三唑酮处理可提高离体绿豆(PhaseolusradiatusL.)幼苗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叶片衰老过程中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及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20mg/L三唑酮可提高POD、AsAPOD活性和AsA、GSH含量,对SOD、CAT活性无影响。丙二醛(MDA)含量在叶片衰老过程中提高,并与POD、AsAPOD活性和AsA、GSH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三唑酮可降低MDA含量。表明三唑酮有提高植物对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保护能力,延缓叶片的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1HNMR法测定TDK肽在H2O(HODK),50%六氟丙醇(FPDK)和2mol/LGu·HCl(GUDK)中的溶液构象。在HODK和FPDK中,TDK肽的两段序列Asp0~Ile4,Ser9~Ile17分别具有较稳定的α-螺旋含量;而GUDK的SALS序列仍能检测到有序残存结构。并假设SALS序列是肽链形成二级结构的原始核心。  相似文献   

14.
涝渍胁迫对杨树苗期叶片生长及其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3种典型的美洲黑杨苗木(I69、NL80105和NL80351)在不同的涝渍胁迫条件下,苗木叶面积生长明显减慢;叶片气孔开度显著减小;叶片水势和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明显变化;叶片中的全N、全P和全K含量发生变化。综合分析认为,I69杨在强涝渍胁迫下抗耐能力较高。NL80351杨在弱涝渍胁迫下适应性较强,短期涝渍对杨树无性系苗木无明显影响,30d以上的涝渍对其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抗旱性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对外源H2O2的响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两个品种的大豆叶圆片经10^-4mol/L和10^-3mol/L的H2O2处理12h后,超氧化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明显增加,但10^-2mol/L的H2O2处理却使这些酶活性降低。抗旱性较强的大豆品种小粒豆1号较抗旱性较弱的鲁豆4号能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高的SOD、CAT及GR活性,对H2O2的抗性较强。50μmol/L的亚胺环已酮(CHM)能消除  相似文献   

16.
用呼吸电子传递细胞色素途径的抑制剂氰化钾(KCN)与抗氰呼吸途径的抑制剂水杨基氧肟酸(SHAM)处理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珍汕97A及其保持系珍汕97B的幼穗和花药后,KCN使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受到抑制,不育系的O2■的形成受抑制较多。SHAM处理则增高O2■形成,以不育系的增加较多.KCN与SHAM处理后都使不育系与保持系的丙二醛(MDA)含量升高,KCN使保持系的MDA含量升高较多,SHAM则使不育系的MDA含量升高较多.KCN处理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SHAM处理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SOD活性变化不明显。H2O2处理对不育系与保持系幼穗的呼吸速率影响不大.H2O2+FeSO4处理后,使呼吸速率大幅度下降,表明H2O2+FeSO4所形成的羟自由基(OH)比H2O2对呼吸代谢的破坏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血管活性肠肽对兔支气管上皮细胞抗臭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支气管刷洗法收集新西兰兔支气管上皮细胞(BEC),以臭氧(O3)攻击培养的BEC,建立细胞损伤模型。测定BEC的3H释放率计算O3的细胞毒指数(CI)、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反映细胞氧化性损伤的程度,测定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还原型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H和GSSG)的含量反映细胞抗氧化能力。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预处理对BEC的细胞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机制。观察到:BEC的3H释放率与O3暴露时间成正比;O3暴露2h使MDA含量和GSSG含量明显增加,GSH减少;VIP预处理呈剂量依赖性降低O3暴露的CI值、降低MDA和GSSG含量、增加GSH及GSH/GSSG比值、增加CAT活性,显示出细胞保护效应;VIP的保护效应可被放线菌素D(A-D)或蛋白激酶C阻断剂H7部分取消。结果表明:O3暴露会导致BEC损伤,VIP可通过增强BEC的抗氧化能力而保护BEC,VIP的信号在细胞内的转导途径与基因转录及依赖PKC的酶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DDPH[1-(2.6-二甲基苯乙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胺基)丙烷盐酸盐]是南京药科大学合成的降压新化合物,也具有降低肺动脉高压和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本实验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3H-TdR、细胞周期测定等方法,进一步探讨DDPH对缺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抑制机制。结果:缺氧促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的PDGF·BB和bFGF两种生长因子的表达(积分光密度OD值)增高。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能促进PASMCS的PDGF·BB的OD值增高,bFGF的OD值无明显改变。加药组(HEC-CM+DDPH)的PDGF·BB和bFGF的OD值均显著降低,尤以PDGF·BB的OD值减少最多.提示:DDPH能抑制HECCM引起PASMCS的PDGF·BB和bFGF表达增多和细胞增殖。结果与大鼠实验观察相符。  相似文献   

19.
用D-Arg+MGBG处理保持系,降低花粉可育度,并使其幼穗中蛋白质、DNA和RNA含量以及蛋白酶、RNA酶和DNA酶活性下降,使O2生成速率和MDA含量上升。Put+Spd+Spm有除或部分消除D-Arg+MGBG的上述效应(对酶活性的除外)。D-Arg+MGBG也使POD、SOD和CAT活性上升,但是,用Pot+Spd+Spm处理不育系,使花粉可育度轻度提高,并使其幼穗蛋白质、DNA和RNA含  相似文献   

20.
低温胁迫下红松幼苗活性氧的产生及保护酶的变化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Zucc)幼苗针叶中H2O2、O^-.2、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组织自动化氧化速率及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DA的含量呈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