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探讨咖啡因是否影响细胞周期检验点而增强顺铂杀伤肿瘤细胞及其作用机制 ,选取同步化于S期的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用顺铂和咖啡因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 ,包括顺铂处理、咖啡因处理以及先经顺铂 ,再用咖啡因处理 .利用相关方法对不同处理的细胞进行了分析 ,包括细胞形态 ,细胞生长速率 ,多核细胞的形成与死亡 ,中心体的异常等 .结果显示 ,顺铂与咖啡因联合处理的细胞出现明显的多核化现象 ,多核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比可以达到 30 %以上 ,高于用顺铂或用咖啡因处理的细胞 .同时观察到多核细胞生存能力较差 ,它们会通过细胞凋亡的形式死亡 .抗中心体人自身免疫血清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 ,中心体异常与多核细胞的形成直接相关 .在部分多核细胞的核周围有多个不同强度的荧光点 ,在另部分多核细胞中 ,在其中央有一个大的荧光点 ,被多个细胞核围绕 ,荧光较强 .根据结果推测 ,由多个不完整的中心体导致的多极分裂形成多核细胞 ,随后多个中心体聚集到中央形成大的中心体 ,负责间期微管的组装 .结果表明 ,受到顺铂损伤的细胞由于检验点的作用而使细胞周期阻断 ,咖啡因可消除周期的阻断 ,使细胞在中心体未完成正常复制状态下进入有丝分裂 ,产生大量多核细胞 ,这些多核细胞最终发生凋亡 .  相似文献   

2.
对18株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 Benth.)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做了观察,其中12株为整倍体:二倍体(2n=58)和四倍体(2n=116)各6株;另外6株为混倍体,其染色体数目变化在59~203之间。还发现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存在多核现象,有多核细胞的共10株,细胞核数目以双核和三核较常见,最多的有7个核。对照植株为2n=2x=58,未发现多核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正常人体细胞中活性被抑制的端粒酶,在肿瘤细胞中处于活化状态,可以特异性示踪循环肿瘤细胞。本研究拟建立基于插入人端粒酶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单纯疱疹病毒(oHSV1-hTERTGFP)检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方法观察SCLC细胞在感染病毒oHSV1-hTERT-GFP后的荧光强度来判断GFP的表达,通过建立SCLC循环肿瘤细胞模型,用oHSV1-hTERT-GF法检测CD45/GFP+细胞,分析此法对SCLC细胞的捕获效率和可重复性;通过CD56与GFP进行共定位来验证oHSV1-hTERT-GFP对SCLC细胞示踪的特异性;应用oHSV1-hTERT-GFP法检测50例正常人和10例广泛期SCLC病人治疗前后的外周血中CD45-/GFP+细胞数,分析此法检测正常人与SCLC病人CD45-/GFP+细胞数的差异和SCLC病人治疗前后CD45-/GFP+细胞数变化,并将oHSV1-hTERT-GFP法检测的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变化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感染病毒oHSV1-hTERT-GFP后24h的SCLC细胞GFP表达量较感染后16h显著增加;模型实验结果显示oHSV1-hTERT-GFP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效率与其在外周血中的含量无关;oHSV1-hTERT-GFP病毒捕获的细胞与CD56共定位,oHSV1-hTERT-GFP捕获SCLC细胞的特异性高。临床实验中,SCLC病人外周血中的CD45-/GFP+细胞数比健康人显著增加;在病情缓解的病例中,治疗后CD45-/GFP+细胞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基于oHSV1-hTERT-GFP的检测方法能够识别和鉴定出SCLC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对SCLC的复发转移以及疗效评价等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深低温(-196℃)冻结保存动物细胞技术,对胰酶分散的恒河猴肾细胞的冻存,复苏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氮冻存2—58周的恒河猴肾细胞,其平均存活率为63.3—74.4%。复苏培养细胞于6—7天形成緻密单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敏感;国产二甲基亚砜可以用作冻存细胞的保护剂;复苏培养的细胞核型正常;其生物学特性与未冻的原代细胞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样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集2周龄兔后肢长骨骨髓,用全骨骨髓贴壁法进行原代培养,将获得的第2代骨髓基质干细胞以1× 105/mL密度接种于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含10 μg/L VEGF,10 μg/L bFGF,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对诱导2周的细胞进行细胞形态观察和表型、功能鉴定.结果:经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2周后的细胞呈扁平形,多边形,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CD31、VWF因子,细胞具有吞噬DiI-Ac-LDL和摄取FITC-UEA-1的功能,诱导的细胞可在BD基质胶内形成管腔样结构.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成功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为血管内皮样细胞,有希望作为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牛肾细胞在体外连续传代过程中的增殖特点,将原代牛肾细胞培养形成良好单层后,按4×104个细胞/cm2连续进行传代,测定毎代次收获的细胞数,并记录每代细胞培养时形成良好单层的时间。结果显示,原代牛肾细胞传代至24代时,培养96h仍能形成良好单层,且细胞形态基本保持一致,遗传物质稳定,为建立牛肾细胞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利用条件性重编程技术培养来源于人肺癌、乳腺癌组织的原代细胞。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利用条件性重编程技术可以在体外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细胞,并可在体外传代较长时间。制备培养的原代细胞的染色体标本并进行显带处理,结果显示,原代细胞的染色体为多倍体。STR分析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基本保留了其来源组织的分子遗传学特性。HE染色显示,培养的原代细胞中存在明显的多核仁以及明显的核分裂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原代细胞高表达CD44以及EpCAM,不表达ER、CK7等常见的表面标志物。体外悬浮培养、类器官培养以及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利用条件性重编程技术培养的原代细胞存在干细胞的特性。综上所述,利用条件性重编程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在体外获得较多的原代肿瘤细胞,并且所获得的肿瘤细胞具有部分干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核衣壳蛋白(N蛋白)能够结合病毒RNA形成螺旋状的核衣壳。在3种不同的细胞系中分别表达SARS-CoVN蛋白,研究它对转染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pEGFP-N和pEGFP(作为对照)分别转染人胚肾HEK293细胞、成纤维细胞3T3、人宫颈癌HeLa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SARS-CoVN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以及细胞的生长变化。结果:SARS-CoVN蛋白能定位于细胞质,并不像其他冠状病毒N蛋白那样能够定位到细胞核。同时发现SARS-CoVN蛋白能够诱导形成多核细胞,多核细胞的百分率可达33.9%。结论:SARS-CoVN蛋白抑制胞质分裂,延缓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已成功构建表达anti-CD20scFv/CD80/CD28/zeta转染人T淋巴细胞,体外观察该类细胞特异性清除CD20+原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的能力,为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本室成功构建的含anti-CD20scFv/IgGFc/CD80片段的PLNCX质粒,转染PA317包装细胞,挑取高滴度的包装细胞株收获逆转录病毒,用收获的病毒感染刺激分裂的人外周血T细胞,经G418筛选后与CD20+原代CLL细胞在体外共同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CD20+的原代CLL细胞生长状态,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结果:重组基因修饰的T细胞能在体外杀伤CD20+原代CLL细胞,而对CD20-细胞无杀伤作用;同时靶细胞为CD20+组上清液中IL-2(1301.00pg/ml)和IFN-γ(602.18pg/ml)水平与CD20-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嵌合锚定T细胞能够成功构建;该类T细胞在体外能特异性杀伤CD20+的原代CLL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原代地鼠肾细胞在转瓶、微载体、细胞工厂的3种培养方式的培养效果,为原代地鼠肾细胞选择一种易扩大规模、培养高质量细胞的培养方式,进而提高狂犬病毒的产量。方法消化取得的细胞悬液分别在转瓶、微载体、细胞工厂中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计数等结果比对培养的差别。结果细胞工厂可以很好地培养原代地鼠肾细胞和狂犬病毒;而细胞在微载体上贴附性差,生长不好。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工厂可以取代转瓶,用于大规模培养原代地鼠肾细胞扩大狂犬病毒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5.
16.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7.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8.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