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西发现宝兴歌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4月2日在江西官山发现宝兴歌鸫。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9月8日上午,在西藏东南部林芝市林芝县色季拉山东坡(29°39′03.39″N,94°42′52.47″E,海拔3 894 m)的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林中的西南花楸(Sorbus rehderiana)上,发现并拍摄到1只鸫。该鸟体长约25 cm,上体褐色,下体皮黄而具明显黑点,耳羽后侧具月牙状黑色斑块,2条白色的点状翼斑明显(图1)。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8日上午,在西藏东南部林芝市林芝县色季拉山东坡(29°39′03.39″N,94°42′52.47″E,海拔3 894 m)的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林中的西南花楸(Sorbus rehderiana)上,发现并拍摄到1只鸫。该鸟体长约25 cm,上体褐色,下体皮黄而具明显黑点,耳羽后侧具月牙状黑色斑块,2条白色的点状翼斑明显(图1)。  相似文献   

4.
2003年5~7月,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特产鸟类宝兴歌鸫的繁殖,包括孵卵节律及育雏行为进行了观察。宝兴歌鸫在孵卵期平均每天出巢13.6次(n=7),出巢时间平均为12.0min(n=93),日活动期平均为855.5min(n=7)。亲鸟出巢时间的长度和环境温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0.35,P=0.002,n=77)。宝兴歌鸫雌雄共同育雏,两只雏鸟的喂食频次分别为1.33次/h和0.98次/h。  相似文献   

5.
宝兴歌鸫和北红尾鸲巢中藓类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9月在北京小龙门自然保护区,对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北红尾鸲(Phoenisurus auroreus)两种鸟的巢材进行了观察分析。该两种鸟均以藓类植物为其主要巢材,巢材中共有藓类植物5科约10余种,其中均以牛舌藓属(Anomodon)和绢藓属(Entodon)的植物所占比例最大。以干重计,宝兴歌鸫的巢材平均为65.94g,藓类植物平均重20.16g,占巢材总重的30.57%;北红尾鸲的巢材干重平均30.87g,藓类植物重8.58g,占巢材总重的27.79%。同时对小龙门自然保护区和两种鸟巢周围藓类植物的分布、藓类植物的特点和用做巢材的意义,以及两种鸟对藓类植物的选择等问题也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赤颈鸫(Turdus ruficollis),别名红脖穿草鸡,据记载,在黑龙江省的牡丹江、绥化、伊春、松花江、黑河等地为夏候鸟,每年4月末5月初迁来,9月末离开。2004年10月16日,我们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西面的蛇岛上采获一雄性标本,现保存在蛇岛老铁山自然博物馆。此前,于2002年10月17日,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铁山镇张家村也曾采获一标本。  相似文献   

7.
山东发现紫啸鸫和白翅岭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发现紫啸鸫和白翅岭雀关键词紫啸鸫,白翅岭雀,长岛1紫啸鸫Myiophoneusc.caeruleus1991年9月20日,在大黑山岛张网捕鸟环志时,猎手马昌仁同志捕获一只雄性紫啸鸫,其体重182克、全长313毫米、嘴峰28毫米、翅长178毫米、尾...  相似文献   

8.
胡若成  邢超  陈炜  闻丞 《动物学杂志》2014,49(5):759-759
Turdus cardis Discovered in Beijing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从四川大学收藏的标本中,发现1只蓝头矶鸫(Monticolacincolarhynchusgularis)的雌鸟标本。此鸟是1962年5月1日在本校校园采得的。其形态如下。额至后颈灰褐沾橄榄色;背、肩及中小覆羽橄榄褐色,具黑色弧斑,肩和中覆羽羽尖具白色窄缘;腰和尾上覆羽棕白,各羽有两道粗黑横斑;尾羽栗褐,外缘略染橄榄褐色;大覆羽、初级覆羽和三级飞羽淡黑,表面略染橄榄褐色,羽端具白色窄缘;其余飞羽淡黑,外缘锈褐;眼先及颧纹乌白,颊和耳羽黑白斑杂;下体底色纯白,喉侧、体侧和胸部略染棕色,且…  相似文献   

10.
正作者在山西进行野外调查期间,曾在不同地区多次发现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的活动。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进行野生动物调查期间,在两个地点(38°46′38.16″N,111°54′51.33″E,海拔2 237 m;38°46′39.54″N,111°54′54.39″E,海拔2 298 m)拍摄到灰头鸫的照片及视频,拍摄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9月30日利用Ltl6210型红外相机(深圳猎科电子有限公司)在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林垭口处(28°12′N,107°09′E,海拔1 497m)拍摄到鸫科(Muscicapidae)鸟类1种。照片中的鸟中等体型,具白眉和标志性白色下眼圈,上体、腰及尾上覆羽棕褐色,颏至腹部灰白色,两胁灰色,与白眉鸫(Turdus obscurus)相似,但其胸及两胁灰色而非黄褐色,白色眉纹稍短,经查阅《中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2月27日,在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的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猎科Ltl-6210MC)监测到了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经作者查阅文献(黄族豪等2010,邵明勤等2010,郑光美2011,黄慧琴等2016,涂飞云等2016),确定这是江西首次记录到该鸟种。发现地坐标为115°16′37.89″N,29°0′23.91″E,海拔  相似文献   

13.
14.
正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用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其中1台红外相机(位置信息:114°14′54″E,31°56′10″N,海拔268m)于2019年3月19日拍摄的一段视频中记录到1只鸫科(Turdidae)鸟类。该鸟头和颈部灰色,背部及腹部栗红色,飞羽及尾羽黑色,喙黄色。经查阅《中国鸟类图鉴》(赵欣如等2019)、《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等文献,确定其为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雄鸟。因从视频中未观察到更多该鸟的形态特征,不能确定其所属亚种。  相似文献   

15.
16.
正在对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科学考察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红外相机(Ltl-6210MC,Ltl Acorn,珠海市猎科电子有限公司)陷阱法。其中,安放在天平山保护站的第676号相机(位点坐标:29°46′46.11″N,110°5′44.63″E,海拔1 463 m)分别于2015年11月26日、11月28日和12月19日拍摄到1种鸫科鸟类(图1)。其主要形态特征为:上体呈单一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