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带夜蛾生物学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带夜蛾是水稻常见的害虫之一.在湖北省一年发生5代.以第五代幼虫化蛹越冬,每年5至9月为发生为害期.有世代重叠现象.本记述了该虫的生活年史,发育历期,生活习性.稻田种群数量消长,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及天敌情况,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三化螟的数量变动是个异常复杂的问题,必须通过长期的、艰苦的研究才有希望彻底解决。笔者于1964年在总结历年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对部分世代发生数量变动因素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由于水平所限,错漏之处请读者指正。 一、三化螟年度消长概况 1957年-1964年新兴县三化螟发生消长规律为:1-3代显著上升,4-5代显著下降。属第3代多发型。历年事实表明,第3-4代之间的数量变动是年中消减的  相似文献   

3.
短刺刺腿食蚜蝇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1-1993年,在福州郊区调查,短刺刺腿食蚜蝇Ischiodon scutelloris为该地区优势种,一年发生6-7代,有越夏年份发生6代,无越夏年份发生7代。主要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和越夏,世代历期随温度高低而异,平均气温为16.6℃时,世代历期长达45.3天;平均气温28.2℃时,为21.1天。幼虫期平均捕蚜量可达278.5头,三龄幼虫食量最大,占幼虫期总食量的80%以上,食蚜蝇姬蜂是造成本区秋季短刺刺腿食蚜蝇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竹篦舟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毛竹林间系统观察和调查,明确了竹篦舟蛾种群数量消长与气候因子和天敌数量关系密切。第1代幼虫的大发生主要与2月下旬至3月中旬的温度、降雨有关,第2-3代幼虫的大发生主要与天敌数量多省关系密切。该虫在1年内有3个为害高峰,以6月上旬最为严重。提出了以林业防治为主要手段,应用生物、化学药剂协调防治,维持竹林的生态平衡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Ⅰ:生活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2002—2004年在厦门同安设立试验点对松墨天牛进行饲养及观察。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厦门以2a发生3代为主,少数1a发生2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几乎全年可见幼虫,以3—5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或以低龄幼虫在韧皮部越冬。2a发生3代的松墨天牛有3个羽化高峰,1a发生2代的有2个高峰期,二者的第1个羽化盛期在4月相叠加,所以4月份的成虫数量最多,占全年羽化成虫总数的31%,此后一直到8月下旬,都有较多的成虫羽化。  相似文献   

6.
三化螟越科幼虫,由于取食的稻种不同,常影响其体重和营养,直接关系到越冬死亡率以及雌蛾抱卵数,这些都是左右冬后种群数量消长的基本因素。为了掌握越冬代的发生数量预测,我们自1960年起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测定,兹将主要结果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7.
沈阳地区国槐尺蠖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宝玲  柳丽婷  佟忠勇  宋菁 《昆虫知识》2010,47(6):1194-1200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对国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 Bremer et Grey各虫态(成虫、卵、幼虫、蛹)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国槐尺蠖的行为习性、生活史以及田间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槐尺蠖在沈阳一年发生3代,无世代重叠,以蛹在树下松软土壤中越冬。国槐尺蠖幼虫共有7龄,1~4龄取食量小,5龄以后食量大增,进入暴食期,取食量占全幼虫期的80%~90%,而且随着虫龄的增长,其存活率增加。国槐尺蠖幼虫发生期为5月到9月,6月上旬、中旬至7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9月以后种群呈递减趋势,老熟幼虫开始入土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8.
我县水稻三化螟,一年发生六代,以第三代发生量最多,为害最严重。但到第四代,发生量锐减。原因是什么?我县晚季稻秧苗,因播种地理环境不同,有田秧和坡秧两种,其中以播种旱地坡秧为主。此时正是三化螟第三代发生为害时期,调查并了解上述两种秧苗对第三代螟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对稻田三化螟的种群数量消长规律及其测报与防治工作有一定的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新入侵我国的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葡萄花翅小卷蛾在吐鲁番市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周年发生规律,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以性引诱剂定点监测、野外网室笼罩饲养以及室内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观察葡萄花翅小卷蛾生活习性及其种群发生规律。【结果】该虫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市1 a发生5代,以蛹在葡萄藤皮下越冬。越冬蛹翌年3月底—4月初(葡萄开墩)开始羽化,4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清明节前后),中旬为羽化末期。越冬代成虫将卵产于花芽上,4月中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第1代成虫于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羽化结束;第2代成虫于6月下旬开始出现,7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第3代成虫于7月底开始羽化,8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第4代成虫于8月底开始羽化,9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越冬代幼虫10月上旬开始化蛹越冬,大部分幼虫更趋向于在老树的藤皮下化蛹。成虫的飞行、取食、交配、产卵等行为多发生在黄昏。越冬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花序萼片以及花蕾上;第1~3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果实表面,第4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二次开的花絮上,卵单产,单雌产卵量为20~40粒左右。第1代幼虫取食葡萄花絮,第2~4代幼虫危害葡萄果实,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糖醋液(红糖:醋:酒:水=6:3:1:10)对成虫有一定的诱杀效果。【结论】该虫在吐鲁番1 a发生5代,各世代划分明显,越冬代发生数量最大,无世代重叠现象,随温度升高各世代和虫态的发育历期缩短,幼虫在葡萄整个生长季节均造成危害,第3、4代幼虫危害成熟果实,引起果实大量腐烂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草地螟的有效积温及其世代区的划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罗礼智  李光博 《昆虫学报》1993,36(3):332-339
经实验测定,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卵为14.3℃、幼虫为12.7℃、蛹为11,6℃、成虫为11.0℃;有效积温:卵为30.5日度、幼虫为190.7日度、蛹为158.3日度、成虫为96.7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5℃,有效积温为531.2日度。虽然草地螟各虫态的理论发育起点温度和实测值尚有一定差异,但根据上述结果推算的发生世代数目和实际发生世代数目基本一致。根据对草地螟发生地区的有效积温计算和实际观祭记载,草地螟在我国的发生世代数目表现为由南到北递减的趋势。在年等温线0℃以北地区每年发生1代,年等温线0-8℃地区年生2-3代,年等温线8-12℃地区年生3-4代。草地螟在我国的主要为害区是2-3代区,主要为害世代是第一代。  相似文献   

11.
花生须峭麦蛾Stomopteryx subsecivella Zell.是广东省湛江专区黄豆、花生的大害虫,猖獗年份常造成20-30%的减产损失。寄主植物除花生、黄豆、白豆、绿豆、黑豆、紫云英外,尚有决明、青葙、天泡果、刺苋及龙葵等。此虫在电白县每年发生10代,以蛹在冬收的秋花生藤蔓中及田间落叶遗藤中越冬。各世代历期,最长需时56天(第一代),最短24天(第七代),其余各代约30天左右。成虫对弱光的趋性强,平均每雌产卵32.8-59.0粒,未经交配者不能产卵。幼虫为害时将叶片缀成三种虫苞,其分布比例随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异。 田间各世代虫害发生消长的因素,与秋花生藤蔓贮藏、作物早播迟播、土水肥管理、幼虫营养、降雨量和天敌等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文内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黑侧沟姬蜂的生物学及种群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侧沟姬蜂(Casinaria nigripes Gravenhorst)是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otus Walker)的主要寄生天敌,它主要寄生1—4龄松毛虫幼虫,其最高寄生率达66.64%。 黑侧沟姬蜂的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9.0±0.6℃,有效积温446.9日度,在湖南浏阳县每年发生6—7代,以幼虫在松毛虫幼虫体内越冬。幼虫老熟时钻出寄主,爬至松针或松枝上结茧化蛹。在不同的生境中,该蜂对松毛虫的寄生率有明显差异,以在松阔混交林中寄生率最高,对各代松毛虫的年平均寄生率可达36.58%,而在植被稀少的疏残松林中寄生率最低,仅11.66%。其寄生率还随寄主世代不同而异,一般以对第3代松毛虫的寄生率最高,第1代次之,第2代最低。该蜂种群数量逐年波动与全年霜冻日数成负相关,与当年7、8月份降雨量和10月份平均气温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蔷薇三节叶蜂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蔷薇三节叶蜂是山东荣成地区月季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两性或孤雌生殖;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5月初出现成虫;5~10月幼虫危害,10月中旬末第4代幼虫入土结茧越冬结束。本文报告该蜂的生物学特性、天敌种类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焦条丽夜蛾Aconti graellsi F.是襄阳专区近五年来新发展的一种棉花中后期的食叶大害虫。为了摸清该虫的发生规律,1962年我们在襄北地区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现将部分结果初步整理报导如下。 一、发生规律 1.发生与为害 据1962午观察,焦条丽夜蛾在襄北地区一年可发生四代。第一代幼虫盛期在5月下旬及6月下旬;第二代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第四代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一、四两代主要为害商麻;第二、三两代主要为害棉花;尤以第三代数量最多,为害甚巨。 2.消长规律初步分析 (1)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焦条丽夜蛾卵量消长与温度、湿度和雨量有着一定关系,尤以雨量关系较为密切。由  相似文献   

15.
桃小食心虫在辽南苹果产区为二化性兼性滞育害虫。据在熊岳的观察, 第一代幼虫通常于7月下旬开始脱果, 凡脱果日期愈晚的幼虫, 进入滞育的百分率愈高。在中间温度下, 滞育的发生决定于幼虫发育期间昼夜光照时数:在每日光照13小时下发育时, 全部滞育, 在15小时下发育的, 基本不滞育。根据田间第一代幼虫发育期间温度和日照时数的变化与幼虫滞育百分率进度的关系推算结果, 第一代幼虫发生期间的温度是在光周期反应的适温范围内, 故温度不是引起滞育的主要因素。推算出来的临界光周期位于14小时50分—14小时13分之间(在熊岳出现该光周期的日期为7月21号左右)。最后, 讨论了田间第一代幼虫发生期早晚与滞育百分率及第二代发生量的关系:在春季干旱的年份(如1955、1957), 由于第一代幼虫发生期被推迟, 滞育百分率提高, 从而减少了当年第二代的发生量;相反, 在第一代幼虫发生期较正常年份提前的1956年, 该代的滞育百分率降低, 从而相应增加了第二代的发生量。  相似文献   

16.
湘北烟区烟青虫发生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见平  汪明达 《昆虫知识》1994,31(3):153-155
烟青虫在湘北烟区1年发生5代,第一至四代危害烟草,第五代在其他作物上取食。自然条件下,世代重叠比较明显,幼虫发生与危害最大的是第一代,危害时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下旬,同时,还得出了烟青虫各代的发生期、历期及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相似文献   

17.
耕作制度与水稻品种对二化螟发生世代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探讨了我县耕作制度与水稻品种的变化对二化螟发生世代及危害程度的影响。双季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一是使早稻的播、插期提早,二化螟第1、2代发生期也相应提早,发生量与危害程度转轻;二是杂交早稻为2代安全过渡创造了条件。提高2代转化率,导致晚稻上第3代发生期提早、危害加重;三是杂交水稻改善了二化螟的营养条件,加速幼虫发育,促进世代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橄榄星室木虱的生活史和种群消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研究了莆田市延寿村的橄榄星室木虱的生活史和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橄榄星室木虱在莆田地区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卵、若虫(1—5龄)、成虫在1年中有6个发生高峰期,以秋梢期为全年雌成虫产卵、若虫发生最高峰,夏梢期是成虫羽化全年最高峰。其田间种群数量消长与橄榄抽梢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每一次抽梢期都带来一个产卵高峰期和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每一次抽梢都使虫口数量急尉上升,并出现高峰,其间也带来一个很高的种群增长率,待到新梢定型老化(枝梢生长后期)又使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而低龄若虫的发生和高峰期的出现,一般比产卵滞后5—10d。  相似文献   

19.
以野外观察、实验地饲养等方法, 详细记述了中华麝凤蝶 Byasa confusa (Rothschild)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和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在南京地区该蝶1 年发生2 代, 幼虫5 龄, 以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为食, 卵期8-10 d, 幼虫期23-29 d。老熟幼虫在枝条上化蛹。该蝶以蛹滞育越冬。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4 月中旬至5月中旬; 第二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7 月下旬到9 月上旬, 存在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20.
大突肩瓢虫5ynonycha grandis(Thunberg)在云南开远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蔗茎老叶鞘内越冬.日均温26.6~27.8℃下,卵期3~4天,幼虫期9~12天,预蛹期1天,蛹期4~5天,成虫产卵前期20~25天,1个世代历期37~46天;日均温24.5~25.5℃下,卵期5~9天,幼虫期14~21天,预蛹期1~2天,蛹期5~8天,成虫产卵前期25~30天,1个世代历期45~55天.(第4代)(越冬代)各虫态历期延长,全代历期长达250余天.成虫、幼虫均捕食甘蔗绵蚜.大突肩瓢虫田间种群动态:6月初开始在蔗田出现,8~10月种群数量明显增长,11月间形成高峰,12月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