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牛肝菌目的研究和增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穆  袁明生 《真菌学报》1993,12(4):275-282
在研究我国川西、滇、桂、海南岛的牛肝菌目标本中,发现二新种:网盖金牛肝菌和黑牛肝菌,后者属黑牛肝菌组,新组。并报道了婆罗洲牛肝菌、美丽牛肝菌、怪形牛肝菌、焰色牛肝菌、黑紫牛肝菌、长柄条孢牛肝菌和西藏金牛肝菌的分布型和所呈现的印度-马来西亚热带成分的相适关联。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我国川西、滇、桂、海南岛的牛肝菌目标本中,发现二新种:网盖金牛肝菌(Aureoboletus reticuloceps)和黑牛肝菌(Boletus nigricans),后者属黑牛肝菌组,新组(Boletus sect.Nigres)。并报道了婆罗洲牛肝菌、美丽牛肝菌、怪形牛肝菌、焰色牛肝菌、黑紫牛肝菌、长柄条孢牛肝菌和西藏金牛肝菌的分布型和所呈现的印度——马来西亚热带成分的相适关联。  相似文献   

3.
依据牛肝菌属卷边组Boletus sect. Appendiculati内7个物种的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比对,设计5对ITS特异引物,分别用于卷边牛肝菌Boletus appendiculatus与亚卷边牛肝菌B. subappendiculatus、卷边牛肝菌与拟桃红牛肝菌B. pseudoregius、华靛牛肝菌B. roseoflavus与卷边牛肝菌B.?appendiculatus、华靛牛肝菌与华美牛肝菌B. speciosus、拟桃红牛肝菌与华美牛肝菌的相互识别。ITS区段的PCR扩增结果表明,5对ITS特异引物皆成功扩增出可用于辨别这些近缘物种的目的条带。但未能设计出ITS特异引物,以识别华靛牛肝菌与桃红牛肝菌B. regius两个近缘物种。  相似文献   

4.
亚洲热带牛肝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有关亚洲分布的热带牛肝菌 ,其中如红色条孢牛肝菌Boletellusfallax (Corner)Watling ,褐微孔牛肝菌BoletusfuscimicroporusZangetPetersen ,sp .nov .,刺牛肝菌Boletochaetespinifera (PatetBaker)Singer,白色华牛肝菌SinoboletusalbiolusZangetPetersen ,sp .nov .,粘盖华牛肝菌SinoboletusgelatinosusZangetPetersen .sp .nov .,巨孔绒盖牛肝菌XerocomusmagniporusZangetPetersen .和腹牛肝菌GastroboletusboedijniLohw .原记录于云南丽江 ,今见于泰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牛肝菌目包括疣孢牛肝菌科和牛肝菌科,已知231种,本文报道了中国疣孢牛肝菌科四属,即:南牛肝菌属Austroboletus,(7种);条孢牛肝菌属Boletellus,(20种),原花孢年肝菌属Heimiella (3种)和疣孢牛肝菌属Strobilomyces (17种)。本文讨论了该科的地理分布和菌根组合。  相似文献   

6.
中国牛肝菌目包括疣孢牛肝菌科和牛肝菌科,已知231种,本文报道了中国疣孢牛肝菌科四属,即:南牛肝菌属Austroboletus,(7种);条孢牛肝菌属Boletellus,(20种),原花孢年肝菌属Heimiella,(3种)和疣孢牛肝菌属Strobilomyces,(17种)。本文讨论了该科的地理分布和菌根组合。  相似文献   

7.
对三种中国产牛肝菌进行了重新研究。将中华绒盖牛肝菌Xerecomus sinensis移至Boletus中,组合为B.sinensis;将南亚牛肝菌B.borneensis从我国牛肝菌区系中排除;确认短管牛肝菌B.brevitubus为Phlebopus marginatus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8.
臧穆 《菌物系统》1997,16(4):264-269
中国牛肝菌目包括疣孢牛肝菌科和牛肝菌科,已知231种,本文报道了中国疣孢牛肝菌科四属,即:南牛肝菌属Austroboletus,(7种);条也牛肝菌属Boletellus,(20种),原孢年肝菌属Heimiella(3种)和疣孢牛肝菌属Strbilomyces(17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牛肝菌属一新种,属于牛肝菌组和短管牛肝菌亚组(新亚组)。  相似文献   

10.
李艳春  杨祝良 《菌物研究》2011,9(4):204-211
报道了我国牛肝菌科的1个新记录属——黏盖牛肝菌属(Mucilopilus),在我国云南发现该属的1种,即栗色黏盖牛肝菌(M.castaneiceps).另报道该科红孢牛肝菌属(Porphyrellus)2个新组合[烟褐红孢牛肝菌(P.holophaeus)和黑红孢牛肝菌(P.nigropurpureus)]及我国粉孢牛...  相似文献   

11.
利用ITS 的通用引物(ITS5-ITS4) 对云南的美味牛肝菌( Boletus edulis) 子实体的DNA 进行PCR 扩增, 扩增产物回收后直接测序。序列的聚类分析表明, 在ITS1-5 . 8S rDNA-ITS2 区域, 云南的美味牛肝菌与欧洲的夏牛肝菌( B. aestivalis) 和铜色牛肝菌( B . aereus) 同源性较高, 但在ITS2 区域夏牛肝菌和铜色牛肝菌分别有一段美味牛肝菌没有的大小分别为73 bp 和26 bp 的特征序列。  相似文献   

12.
江浙产蝮蛇毒提取的抗凝成份激活人血浆蛋白C的作用(摘要)瞿国伟,顾肃敏,黄美华,任彤,邵慧珍1.浙江医科大学2.上海市瑞金医院本文从江浙产蝮蛇粗毒中提取到的抗凝成份(SVPA),具有激活人血浆蛋白C活性,利用被激活的蛋白C特异性地分解生色底物而生成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松塔牛肝菌属四个新种,即:裸皱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gla-bellus Ying sp.nov.,阔裂松塔牛肝菌S.latirimosus Ying sp.nov.,微茸松塔牛肝菌S.subnudus Ying sp.nov.,短绒松塔牛肝菌S.velutinus Ying sp.nov.;及四个中国新记录种,即:柔鳞松塔牛肝菌S.mollis Corner,疣鳞松塔牛肝菌S.nigricans Berk.,锥鳞松塔牛肝菌S.polypyramis Hook.,半裸松塔牛肝菌S.semi-nudus Hongo.松塔牛肝菌属Strobilomyces以其具有变黑的担子果与菌幕、不粘的菌盖上有疣状、绵绒状或刺状鳞片以及黑褐色带明显纹饰的孢子而易于识别。Singer(1945)按孢子纹饰的不同将松塔牛肝菌属分为两个组,其一为具疣、刺和网纹的种类;另一为具纵贯孢子两端的翼状棱纹的种类。对于后者的归属问题,Pegler & Young持不同见解,并于1981建立了非洲牛肝菌属AfroboletusPegler & Young以纳孢子具翼状纵棱和孢缘边(rim)的种类;含2—4种,分布在非洲近赤道的地区。在中国,松塔牛肝菌属已报道过三个种,即: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floc-copus(Vahl.ex Fr.)Karst.光头松塔牛肝菌S.glabriceps Chiu和混淆松塔牛肝菌S.confusus Sing.。裘维蕃(1948,1957)曾描述过网孢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retisporus(Pat.et Bak.)Gilb.但因其子实体色鲜红至褐红而不变黑色、子层体淡暗黄色且菌肉不变红-黑色、孢子具网纹而宜转隶于Heimiellia Boedijn(1951)。文中有新分类单位和国内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拉丁文和英文描述并有绘图和扫描电镜照片示明孢子纹饰。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载了在广东鼎湖山所采到的牛肝菌科新种6种和新记录3种。它们是粘胶条孢牛肝菌(Boletellus viscosus Bi et Loh sp.nov.),普通条孢牛肝菌(Boletellusvulgaris Bi sp.nov.),类小牛肝菌(Boletinus cavipoides Bi et Zheng sp.nov.),美牛肝菌(Boletus puellaris Bi et Loh sp.nov.),小橙黄牛肝菌(Boletus miniato-aurantiacus Bi et Loh sp.nov.)和拟细牛肝菌(Boletus pseudo-parvulus Bi sp.  相似文献   

15.
辛纳毒蛋白是从香樟种子中分离的一种Ⅱ核糖体失活蛋白.最近,从香樟种子中还分离到另一种微型双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命名为新丰毒蛋白.还原的新丰毒蛋白表现出与还原的辛纳毒蛋白同样的RNA N-糖苷酶和体外对抑制蛋白质翻译的活力.新丰毒蛋白的B链与辛纳毒蛋白的B链具有同样的分子质量和相同的N端10个氨基酸序列.它的A链N端10个氨基酸序列也与辛纳毒蛋白的A链完全一致,并且C端与辛纳毒蛋白的A链一样具有半胱氨酸,但是它的分子质量却只有辛纳毒蛋白A链的一半.RT-PCR和RNA印迹结果表明体内不存在新丰毒蛋白的mRNA.推测新丰毒蛋白是从辛纳毒蛋白通过蛋白质剪接而产生的,是一种研究蛋白质剪接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6.
辛纳毒蛋白是从香樟种子中分离的一种Ⅱ核糖体失活蛋白.最近,从香樟种子中还分离到另一种微型双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命名为新丰毒蛋白.还原的新丰毒蛋白表现出与还原的辛纳毒蛋白同样的RNA N-糖苷酶和体外对抑制蛋白质翻译的活力.新丰毒蛋白的B链与辛纳毒蛋白的B链具有同样的分子质量和相同的N端10个氨基酸序列.它的A链N端10个氨基酸序列也与辛纳毒蛋白的A链完全一致,并且C端与辛纳毒蛋白的A链一样具有半胱氨酸,但是它的分子质量却只有辛纳毒蛋白A链的一半.RT-PCR和RNA印迹结果表明体内不存在新丰毒蛋白的mRNA.推测新丰毒蛋白是从辛纳毒蛋白通过蛋白质剪接而产生的,是一种研究蛋白质剪接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我国鼎湖山牛肝菌20个种,其中4个新种,1个新变种以及15个国内新记录。褐小牛肝菌属 Fuscoboletinus Pomerleau et Smith 和南方牛肝菌属 Austroboletus(Corner)Wolf为新纪录属。4个新种是:辐射状条孢牛肝菌 Boletellus radiatus Bi sp. nov.,亚黄褐牛肝菌 Boletus subfulvus Bi sp. nov.,变红褐色牛肝菌 Boletus rufo-brunnescens Bi sp.nov.以及近浅灰色牛肝菌 Boletus subgriseus Bi sp. nov.。1个新变种为小近白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subleucophaeum Dick et Snell var. minimum Bi var. nov.。文中有分属和分种的检索表。新种和新变种均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18.
云南美味牛肝菌ITS区域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TS的通用引物(ITS5-ITS4)对云南的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子实体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回收后直接测序。序列的聚类分析表明,在ITS1—5.8S rDNA-ITS2区域,云南的美味牛肝菌与欧洲的夏牛肝菌(B.aestivalis)和铜色牛肝菌(B.aereus)同源性较高,但在ITS2区域夏牛肝菌和铜色牛肝菌分别有一段美味牛肝菌没有的大小分别为73bp和26bp的特征序列。  相似文献   

19.
美味牛肝菌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美味牛肝菌 (BoletusedulisBull)子实体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既探讨了温度、pH值、时间、料液比及浸提级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也探讨了酶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及复合法去除蛋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蛋白质去除最佳工艺为酶法和三氯乙酸—正丁醇复合法 ,美味牛肝菌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加水 2 0倍 ,80℃ ,pH 8时浸提 1h ,多糖浸提率可达 7.37%。  相似文献   

20.
菌根食用菌(edible mycorrhizal fungi,EMF)是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其对林木健康、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林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贵州地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2种乳牛肝菌属Suillus EMF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子实体及其与马尾松形成的菌根的形态特征,调查了其子实体的发生规律及其与温度和降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粘盖乳牛肝菌S. bovinus和褐环乳牛肝菌S. luteus可同时在马尾松林发生。粘盖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与马尾松形成的菌根均呈珊瑚状,其中粘盖乳牛肝菌形成的菌根表面光滑无根外菌丝但具有根外菌索,褐环乳牛肝菌形成的菌根具有密集的根外菌丝但无根外菌索。粘盖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子实体具有较长的发生期、产量较大,且具有错峰发生的特点。相对于降雨,温度是这2种乳牛肝菌子实体发生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