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章 历史     
<正>爱德华·琴纳于1796年首次试图系统地接种牛痘苗来预防天花。 虽然他是第一个发现并在反对声中使用这种最有效的办法,但是他远没有想象到今日基础免疫学是何等复杂深奥。 自从巴斯德使我们了解预防接种这个问题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年。他不仅发现了传染病的病因,他还证实:可以用注射减毒细菌引起缓和良性的疾病,同时形成保  相似文献   

2.
京都府农业综合研究所和滝井种苗公司、微生物化学研究所从11月开始混合接种“弱毒化病毒”防治黄瓜病毒的事业化。将京都府农业综合研究所开发的弱毒化病毒混合法和滝井种苗公司的种苗与微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疫苗制造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弱毒病毒混合接种苗的事业化。黄瓜花叶病毒(CMV)等已得到抑制,比未使用的增产40~50%。番茄的CMV弱毒化株的实用化也有实例,目前以黄瓜为对象开始事业化。其特点是3种弱毒株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生物磁学》2010,(13):I0002-I0002
随着天花在全球消失。天花疫苗已经在全球停止接种,但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接种天花疫苗可能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如果这一研究成果得到证实。将使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至今仍占非洲、南美及东南亚许多发展中国家人、畜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而病毒病的发病率及所造成的损失在所有疾病中占第一位。病毒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可治,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细菌、寄生虫所致的传染病虽有药物可治疗,又因细菌对抗生素具有抗药性,杀灭寄生虫的药物对人体有一定毒性等等原因,以致在使用上和疗效上都受到影响,所以人们一直在研究和生产预防病毒病的疫苗及预防细菌病的菌苗(统称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的方法之一。一、国外对疫苗研究和开发的情况传统的疫苗有通过减弱或钝化病原体的毒力,以及将其灭活来创造一种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力但不致病的微生物,用这些微生物制成疫苗,即所谓的弱毒苗和灭活疫苗;另外还有  相似文献   

5.
十八世纪末,英国人琴纳(Jenner)创制了牛痘苗,用来预防天花,为预防医学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一百年后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研制炭疽、鸡霍乱和狂犬病疫苗获得成功,使人们意识到疫苗将在人及家畜的某些疾病防治方面起到其他手段所不能相比的作用。一种疫苗一旦研制成功,通过接种能调动和提高机体专一的免疫能力,起到有效的预防使用,使人或家畜免于致病。经过长期努力,已经有一批后来被称作传统疫苗的有效人用疫苗陆续被应用,如众所周知的牛痘、麻疹、脊髓灰质炎、伤寒副伤寒三联疫苗、白喉类毒素、百  相似文献   

6.
张汉荆 《微生物与感染》1999,22(6):11-13,44
天花象征着两方面:①人类最可怕的疾病之一;②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顶点。天花于史前即已出现,传播全球,导致千百万人失明或死亡。天花病毒系正痘病毒中的一种,可感染人,引起急性传染病,平均病死率达30%。人系唯一的宿主,生存者终身免疫。在Jenner接种牛痘病毒获安全有效的免疫前,曾采用人痘接种。世界卫生组织广泛动员向在 展开歼灭战,终于在1979年宣告全世界已消灭天花。储存的天花毒株拟于1999年全部销  相似文献   

7.
余国志 《生命世界》2013,(10):88-89
200多年前,人们对免疫学还一无所知,英国詹纳医生就为人们接种牛痘从而成功地预防了天花。后来科学家逐渐阐明了免疫反应的重要机理,而时至今日,多数研究免疫的科学家仍然夜以继日地待在实验室里研究那些未被发现的信号通路和免疫机理,以及免疫系统在自然中的实际效力。  相似文献   

8.
天花曾是造成大范围人群发病和死亡率的疾病。感染天花病毒的人有20%~30%死亡,而幸存下来的人常常会永久失明或留下瘢痕。一千多年前,人们发现天花病毒的初次感染对二次感染有预防作用。因此,经多次培养后,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将自己暴露天花(如将干燥的痘囊中物质接种皮肤),以此希望疾病会趋于温和且没有持久的影响。在18世纪90年代,儿童期曾暴露过天花的爱德华·琴纳进行的一项试验,他用此试验检验牛痘可否作为天花的疫苗。  相似文献   

9.
<正> 传统上,病原性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系将病原性材料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当生长后再作进一步的试验进行鉴定。这些方法检测速度慢,取决于细菌的生长速度。最近以来,转向于直接由病理材料中检测细菌性抗原及其他产物的方法上来。如果使用的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则可能不需要等待被检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即可作出鉴别。除了对敏感性试验方法和有关被检菌其他资料的需要外,这些方法一般不能代替培养法,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方法使用。本文仅就由体液中检测细菌性抗原的一些免疫学方法和检测细菌成份及其代谢产物的一些非免疫学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在日本,天花疫苗LC16m8(LC16-KAKET-SUKEN)于2002年3月重新启动生产,决定仍作为国家储备用疫苗。将减毒牛痘病毒株LC16m8通过细胞培养,制备了天花冻干减毒活疫苗LC16-KAKETSUKEN,用于上市后的监测研究。此研究聚焦于初次接种者和再次接种者的对照比较,研究符合良好药品临床试验规范。对日本陆上自卫队268人(261名男性和7名女性)接种了LC16-KAKETSUKEN,此后对不良反应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268名疫苗接种者中,下列的接种者发生了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196例初次接种者(以前  相似文献   

11.
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已广泛地用于病毒学研究及许多种病毒疫苗的生产。鸡胚及CEF培养中的潜在病毒感染可干扰病毒学研究及疫苗质量。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是在免疫学上不同于禽白血病病毒的一群逆转录病毒,该群病毒的成员可分别在火鸡、鸡、鸭等禽类引起肿瘤、免疫缺陷综合症、生长迟缓等病理变化。在美国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将近20%的鸡群有REV感染,虽然由其引起的经济损失还不清楚。在江苏省调查的三个鸡场中,也发现有一个存在REV感染。  相似文献   

12.
刘学礼 《生物学通报》2002,37(11):59-60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患者全身发炎、长满脓疮 ,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的半个月内死亡 ,侥幸逃生者也要留下一脸麻子。欧、亚、非三大洲都曾几度流行成疫 ,历史上充满了天花大规模流行的悲惨记录。 16世纪欧洲天花蔓延 ,发病人数每年以 10万计 ,病死率高达 2 5 %~ 4 0 %。直到18世纪 ,当时总人口仅为 4 0 0 0万的欧洲 ,每年死于天花的竟达 4 4万 ,其中尤其是 1~ 5岁的儿童 5 0 %~70 %死于该病 ;18世纪中叶一年 ,天花流行得很厉害 ,仅在俄国就死了 2百万人。面对天花 ,人类几乎是束手无策。若干世纪以来 ,天花的广泛流行使人…  相似文献   

13.
<正>疫苗是延长人类平均寿命最有力的工具之一.脊髓灰质炎等多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目疫苗的应用成功地从地球上消灭了天花,显著降低前控制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广泛接种疫苗带来的健康效益,不论对群体或个体而言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疫苗的发展史也伴随着悲剧:在19世纪晚期,使用神经组织细胞生产的狂犬疫苗预防了大量死亡,但每接种230人中就有1人出现癫痫、麻痹和/或昏迷[2];1942年,数十万美军士兵接种了包含人血清的黄热病疫苗,由于部分人血清中携带乙肝病  相似文献   

14.
细菌加工过的酸泡菜是许多人喜欢吃的佳品;酵母的作用可使人喝上清凉的啤酒;放线菌产生的链霉素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奖金,是因为它拯救了成千上万的肺结核病人;用病毒制造的牛痘来预防天花,使儿童健康成长;通过细菌代谢产生的谷氨酸,其钠盐就是厨房必备的味精;这些都是微生物的功劳。然而,“微生物”中也有些坏分子:某些真菌使衣物霉烂;螺旋体可以引起性病  相似文献   

15.
《生命世界》2006,(2):106-107
“避痘出宫”是古时宫廷里对天花这种疾病常见的防范措施,幼年康熙因为得过天花并有幸存活,所以当上了皇帝。天花是那种人一辈子只可能得一次的疾病。其实不止天花,麻疹、水痘、炸腮(流行性腮腺炎)……它们对人来说都是一次得过便终生免疫。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由于身体在初次感染时便对它们产生了记忆,对第二次感染有强烈的反应,会产生大量抗体使疾病的症状不表现。而抗体就是那些只能与特定物(抗原)结合的特殊蛋白质(免  相似文献   

16.
分枝杆菌     
<正>一、分枝杆菌和分枝杆菌病 目前分枝杆菌的DNA诊断的靶物质并非是与分枝杆菌病原性直接相关的因子,而是核糖体RNA(rRNA)。分枝杆菌包括结核杆菌群、麻风杆菌和非定型分枝杆菌,分枝杆菌病则为由这些细菌引起的以慢性细胞性炎症为特征的感染症。为目前细菌感染症中最重要的传染病。日本每年有数千人因结核病而死亡,需要治疗的患者也有十几万人。在发展中国家,在最近的将来没有克服该病的希望。全世界患者达1600万—2000万人,每年因结核病而死亡者计有300万人。 非定型分枝杆菌的毒性比结核杆菌弱,故作为病原菌一直被忽视,但最近因发现其中有引起条件感染症的菌种而始引入注目。尤其在美国的AIDS患者中普遍检测到该菌。该菌的问题焦点是既存的抗结核制剂对大多数菌种无效。在AIDS患者中多  相似文献   

17.
DrugLink 2 0 0 3年 1月 7卷 1期 3页报道 :布什总统预定将于 2 0 0 4年在美国推出自愿接种的天花疫苗。某些专业保健人员、急救工作者和军人 ,将于 2 0 0 4年年初首先开始接种这种疫苗。鉴于接种天花疫苗是有风险的 ,故美国政府当局还将于最近对医务人员和公众普遍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教育。美将于2004年推出天花疫苗@汪开  相似文献   

18.
鸡马立克氏病毒Ⅱ型无毒株Z_4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扬州市郊区土种鸡中分离到一株血清Ⅱ型马立克氏病毒(MDV)Z4株,并进行了鉴定。初次分离时,Z4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生长缓慢,12天后产生以圆形大合胞体为特征的空斑形态。用Z4CEF培养物接种易感鸡,13周内不引起任何马立克氏病临床症状,也无大体的病理变化,显微镜检查仅部分鸡的坐骨神经出现炎性细胞浸润。保护性实验证明,接种Z4株的鸡可抵抗MDV强毒的致瘤作用,表明它是很有希望的疫苗候选毒株。 用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MDV强毒株京-1株、弱毒株K株,以及作者新分离的另外9个分离物进行了血清型鉴定。证实京-1株、K株和5个分离物为Ⅰ型病毒;2个为Ⅱ型病毒;另有2个分离物同时含有Ⅰ型和Ⅲ型病毒。本工作为进一步研究不同血清型MDV在我国鸡群中的流行和分布规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采用了三至四周龄的纯种来亨鸡,在预先连续五天注射免疫抑制荆——环磷酰胺后接种鸟类成髓细胞增多症病毒(AMV),在接种后六周内尚存活的鸡群中成功率可达80%。到了疾病晚期,得到的含AMV 的鸡血浆比常规方法,即用三天龄小鸡接种AMV 后所得到的量多2~5倍。我们采用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提纯AMV 的方法,并进一步从AMV 中用Poly(rC)-Sepharose 亲和层析法提纯了逆向转录酶。从这些酶的一些性质来看,我们认为本法所制得的逆向转录酶,能够适用于各种研究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用了三至四周龄的纯种来亨鸡,在预先连续五天注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后接种鸟类成髓细胞增多症病毒(AMV),在接种后六周内尚存活的鸡群中成功率可达80%。到了疾病晚期,得到的含AMV的鸡血浆比常规方法,即用三天龄小鸡接种AMV后所得到的量多2~5倍。我们采用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提纯AMV的方法,并进一步从AMV中用Poly(rC)-Sepharose亲和层析法提纯了逆向转录酶。从这些酶的一些性质来看,我们认为本法所制得的逆向转录酶,能够适用于各种研究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